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上期一年级期中素质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种方式 A. 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 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 使王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D. 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C项正确。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并不会减少商王决策的盲目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机构是否健全的信息,而是强调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B项错误。宗法制的实施有利于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点睛】抓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紧扣材料信息“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即可得出商朝王权充满神秘色彩的结论。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 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B. 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C. 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D. 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不符合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观念,与她的手段无关,而且武则天的执政能力比较突出,而且古代也有许多参与政治的女政治家出现,故排除ABC,选D。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 封号和耕牛B. 土地和耕牛C. 土地和人口D. 人口和铁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内容。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桐叶封唐就来自于此。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4.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 民主推选B. 禅让C. 嫡长子继承D. 王位世袭【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实行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故A项错误;禅让制是传说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故B错误;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选C;王位世袭制从夏代开始实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5.下列对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关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周王与诸侯是君臣关系B. 周王与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C. 周王与诸侯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D. 诸侯国的大政方针必须听命于周王【答案】D【解析】【详解】分封制度下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征税权等,大政方针并不都必须听从周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周王和诸侯即是兄弟也是君臣关系,故A项正确。诸侯在诸侯国内属于大宗,在天子和诸侯范围内又是小宗,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天子和诸侯是从属关系,故C项正确。6.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 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 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C. 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 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并没有消除地方割据的条件,排除A;郡县制有利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保证封建国家的统一,排除D;秦朝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而非限于边远地区,排除C;由“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可见郡县制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故选B。7.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元朝时期由于疆域广阔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不仅加强对于疆域的管理,还专门设立机构管理边疆地区,从而促进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完善以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8.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A. 元朝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B. 丞相大多平庸无能,败坏吏治C. 六部设立使丞相失去存在意义D. 丞相权力过于集中,威胁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主要是因为朱元璋认为丞相的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故D项正确。元朝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历史上也有丞相是贤能人才,故B项错误。六部属于丞相下属机构,并不是因为有六部设立而使丞相失去存在意义,故C项错误。9.下列对清朝军机处这一机构的理解,正确的是A. 属于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B. 主要职能是监督各级大臣C. 相当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D. 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答案】A【解析】【详解】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属于皇帝机要秘书班子,故A项正确。军机处主要职能是上传下达,故B项错误。军机处不是宰相,不能等同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故C项错误。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也不能代替宰相职能,故D项错误。10.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 【答案】A【解析】题考察学生对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封建王朝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存在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围绕这对矛盾,西汉实行中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这些措施的最终结果就是丞相的权利逐渐削弱到最后消失,君主的权利越来越大,中央权利越来越大,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小,本题选A。11.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隋朝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答案】C【解析】从A项中“中正”“评定”字样判定其为九品中正制,该制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B项中“摧毁门阀”“策试”“及第”等字样判定其为科举制,该制度自隋朝开始实行;由C项中“孝廉之举”字样即可判定其为察举制,该制度盛行于西汉;由D项中“八股形式”即可判定其为八股取士,其流行于明清。12.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A. 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B. 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 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D. 实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一时期东西方的横向比较。明清之交,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而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所以C项正确;A、B两项均发生在明朝中期而非清朝,D项发生在18世纪。故选C。考点:综合比较中西文明的发展点评:本题以清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综合比较分析能力。解答关键是把握题干隐含的时间信息。13.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 雅典的农业发达B. 小国寡民的城邦C. 古希腊民主传统D. 斯巴达人的威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雅典城邦制度的特征是小国寡民,这也就能够实现全体公民参加公民大会, B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与直接民主的形成无直接联系,排除。14.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所说的“全体公民”指的是雅典城邦中的A. 妇女B. 奴隶C. 外邦人D. 成年男性公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适用范围,联系课本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子的民主。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此妇女、奴隶、外邦人说法均不准确。只有D说法符合史实,故此题选D项。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公民1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 不断健全雅典民主政治D. 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基伯里克利时期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了顶点和繁荣,三次改革都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健全。故选C。雅典城邦里妇女无政治地位,因此A项错误。 B项是罗马人的法律演变内容之一。城邦政权只向公民开放,D项明显错误。16.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些规定体现了A. 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B. 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C. 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D. 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答案】D【解析】“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说明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说明罗马法强调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权利。这些规定体现出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项。点睛:本题要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来解答。其他三项尽管符合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但根据材料不能反映,据此作出正确选择。17. 从罗马法谚语“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中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是强调( )A. 诉讼是必需环节 B. 判决以证据为准C. 遵循法律程序 D. 审判的实用有效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的含义是:法院据为判决基础之事实,非经当事人主张,依法不得加以斟酌,此即所谓当事人的主张责任。通常提出主张之人,必须就其主张之事实负有提出证据证明其事实为真实之责任,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证据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诉讼程序和审判的特点,故ACD项错误。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名师点睛】罗马法影响: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近代时期。贺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18.近代西方有人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A. 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B. 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C. 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D. 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明显错误,罗马法确实影响了整个世界;B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把二者糅合到一块了;C项正确,说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所以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一些原则到现在依然采用:如陪审制度、被保护人制度、审级制度、重视证据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也需要掌握。19.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 )A. 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B. 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C. 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D. 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下,所有公民都有参政的权利,是直接民主;今天西方民主制是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故本题选B,排除D。古代希腊民主为近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础,开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先河,A项“完全不同”过于绝对,排除。西方代议制比雅典民主更加完善,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和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对比。古代雅典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其条件允许实施直接民主制,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0.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由此可知,“光荣”的本质是A. 一次不流血的革命B. 实现了“王在法下”C. 形成“双王共治”的局面D. 终结了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流血,属于现象层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光荣革命后,签署了权利法案有效的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的主权,是国王处于法律和议会的限制,故B项正确;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的局面,也属于现象层面,故C项错误;“光荣”的本质,不仅结束了国王的专制,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议会和法律的权威,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光荣革命21.1742年,英国下院就威尔特郡一场补选是否遭受不法操控展开辩论,首相沃波尔遂借此事提出他对议会的不信任。最终,沃波尔在投票中受挫,事后沃波尔同意从政府辞职。这反映了英国A. 议会对首相的制约B.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C. 责任内阁制已完善D.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答案】A【解析】由于沃波尔对于议会不信任导致自己的下台,说明议会对于首相的制约作用,故A正确;B属于责任内阁的原则;C是18世纪初就确立;D是1689年权利法案公布。2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A. 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C. 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D. 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君主立宪制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而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1832年议会改革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本题材料中的“中等阶级”实际上指的就是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因为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而获得了更多的席位,贵族、大地主的地位因为经济实力下降席位则大大的减少,所以,与之相关的史实只能是1832年议会改革。所以答案选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考点:23.虽然君主立宪的英国和民主共和的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都属于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各项属于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差异的是A. 司法独立B. 政府掌握行政权C. 内阁对议会负责D. 以首相为国家元首【答案】C【解析】两国都实行司法独立,两国都有相对独立的司法部门,故A项错误。两国的政府都掌握着行政权,故B项错误。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故D项错误。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为总统制,美国内阁只是总统的一个咨询、顾问、磋商的团体,总统与内阁成员之间是个人关系,这是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差异。故C项正确。24.被尊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其政治理念在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体现是A. 总统为三军总司令B. 行政、立法、司法分立C. 人民主权高于一切D. 议会至上【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控制”等字眼体现的是权力的制衡问题,其政治理念体现为行政、立法、司法分立,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和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不是人民主权而是资产阶级主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权力制衡不存在哪个部门权力至上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5.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A. 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B. 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C.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D. 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答案】C【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对外缔结条约,需要征得参议院的同意,参议院否决总统支持的条约,是其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参议院此举并没有加强国会的立法权力,也不能反映立法权超越行政权,故AB项错误;参议院此举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的明确性,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此题时,要明确此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是总统和参议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6.有学者说:“在美国的政党制度下,明智的政党领袖总是按照中间路线办事,而避免采取可能使大部分选民惊慌和疏远的极端做法。”这反映了美国A. 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B. 重视维护多数选民的利益C. 两党的国家冶理策略不同D. 最大限度上保持两党团结【答案】A【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两党制,由材料中“总是按照中间路线办事”“避免采取可能使大部分选民惊慌和疏远的极端做法”可知,两党都有协调关系、稳定政局的目的,这说明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CD两项材料未体现。27.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任期将到,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对手,将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产生办法是A. 通过国会参议院选举产生B. 通过国会众议院选举产生C. 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D. 通过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后的美国制度,结合时政和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美国总统选举虽然是全体公民投票,但也属于间接选举。能否当选总统不是看总的民意支持率,而是看总选举人票,而选举人票采用赢者通吃的原则,又一次体现了1787年宪法制定中的“制衡,妥协”思想。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28.针对法国1875年宪法,人们可以指出它的缺陷,谴责它的弊端,但无法否认它的进步意义。法国1875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A. 确立共和主义道路B. 强调总统不得连任C. 铲除封建保守势力D. 赋予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制政体,故A项正确;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故B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并未铲除封建保守势力,故C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2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 可议决德国的一切政策、法令D. 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直接选举产生”,表明帝国议会是代议机构,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排除B项;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排除C项。点睛: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并且帝国议会的议员是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形式上具备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特征。30.17到18世纪被称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等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A. 都否定了君主制度B. 改革和革命是建立新制度的主要方式C. 都成为当代一切民主制度的典范D.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大多实行代议制民主,议会行使立法权,议员由选举产生,故D项正确。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但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排除A。B项是建立政权的方式,不是政治制度的特征,排除。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色彩,不能成为当代民主制度的典范,排除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是指哪些具体措施。每个朝代举2例即可。(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产生了什么作用?(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并给以简单评价。【答案】(1)秦:创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察举制、中朝制、刺史制。唐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解决:军事上收兵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行政上有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有中央掌控。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地方割据的居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观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评价: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详解】(1)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汉唐三朝在制度上的创新即可。比如秦朝的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的政治制度有察举制、中朝制、刺史制;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是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重文轻武等措施来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最后的结果是改变了地方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评价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角度概括即可。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