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状软骨脱位ppt医学课件.ppt_第1页
杓状软骨脱位ppt医学课件.ppt_第2页
杓状软骨脱位ppt医学课件.ppt_第3页
杓状软骨脱位ppt医学课件.ppt_第4页
杓状软骨脱位ppt医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杓状软骨脱位,1,病例,患者 男 30Y 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 患者既往体健,无系统病史,术前检查无殊。 入室生命体征平稳,常规诱导下行经鼻气管插管。经过顺利,经喉镜暴露下声门暴露佳,未用插管钳气管导管能对准声门,导管尖端对准声门,遇阻力,边旋转边向里送导管,在导管进入声门时听到一清晰的声响。固定导管后双侧呼吸音清。,2,声响原因?,杓状软骨脱位?,3,杓状软骨解剖,会厌软骨,气管,杓状软骨,环状软骨,甲状软骨,舌骨,会厌软骨,4,杓状软骨解剖,杓状软骨底部和环状软 骨相连接成环杓关节。 底前角名声突,声带后 缘附着遇此;底的外侧 角名肌突,为环杓侧肌 和环杓后肌附着之处, 影响声门的开放与关闭,5,杓状软骨脱位(AD)类型,根据AD程度可分为:AD半脱位、全脱位。 根据AD方向可分为:杓状关节左、右脱位;杓状关节前、后脱位。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常见。,6,杓状软骨脱位原因,插管时手法操作失误 保留气管导管时间过长 拔除气管导管不恰当 插胃管不当 特殊插管用具 继发于某些系统性疾病,7,插管时手法操作失误,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接触及杓状软骨并向前挑动 喉镜显露声门,镜片顶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褶,使其张力过大,导管碰撞杓状软骨导致其向前脱位 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端或管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8,保留气管导管时间过长,术后保留气管导管行呼吸支持者中AD发生率较高。 原因可能是在术后的长期带管过程中,吞咽、呛咳等动作使喉头上下移动牵拉,使杓状软骨内收、声带与气管摩擦,导致导管损伤粘膜上皮或造成脱位。,9,拔除气管导管不恰当,有学者提出杓状软骨后脱位的机制:这种损伤不是发生在插管期间,而是在拔管时,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10,插胃管不当,部分病人在术前安置胃管后立即出现声嘶、呛咳、吞咽困难,可能是胃管比较粗硬,插管时遇到阻力强行插入导致AD。,11,特殊插管用具,McCoy喉镜,其镜片前端可弯起,使会厌翘起,镜片顶端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褶,造成AD。 光索引导管,盲探过程中管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所致。,12,继发于某些系统性疾病,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肢端肥大症等常引起杓状关节退变 在一定诱因如咳嗽、打喷嚏、剧烈呕吐情况下产生脱位,13,杓状软骨脱位的诊断,AD的症状主要为:声嘶、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 直接喉镜、纤支镜、食道镜、CT检查都是诊断的方法,14,杓状软骨脱位的治疗,由于环勺关节是由内衬滑膜的关节囊所包绕的滑动关节,损伤后关节腔内出现水肿及纤维性渗出,可造成关节固定,最早可在伤后24-48小时发生。 早期治疗:最主要的方法为关节拨动复位,可在间接或直接喉镜下进行。 晚期治疗:包括声带内注射内移术或方型甲状软骨板成形术,目的是使声门闭合。,15,杓状软骨脱位的预防,妥善的麻醉诱导,充分的肌肉松弛,准确判断插管的时机,避免呛咳、吞咽,减少插管时喉肌张力 正确熟练掌握插管技术 选择合适的导管 拔管时气囊应完全放气,防止病人清醒后自己拔管 术中避免频繁换动体位,16,杓状软骨脱位的预防,禁忌不适当喉外施压 选用粗细适中柔软的胃管,避免“暴力”插管 伴有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应详细询问病史 及时发现,尽早治疗,17,病例情况,术中请五官科医生于喉镜明视下检查,双侧声带对称,杓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