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共在”意识的提高机理研究.pdf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37 调查研究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37 摘要: 探究 “90后” 大学生的 “社会共在” 意识以及提高机 理, 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大事, 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有针对 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也有着切实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社会共在 责任 机理 一、 “亲社会” 行为的影响因子以志愿服务为例 根据 “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调查显示, 在被 调查的300名 “90后” 大学生中, 有99.1%的同学是出于自我倾 向, 着重个人学习与成长, 获取个人内在的满足感, 希望锻炼自 己、 长见识、 得到工作经验, 达到了 “自我需要” 的层次; 70% 的同学是为了结交朋友, 获得他人的肯定; 承担社会责任、 得 到社会认可也是原因之一; 同时, 因仰慕志愿者风采而想成为 光荣志愿者的从众原因也占了部分比例。 Hobfoll(1980)研究发现从事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具有高 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项纵向研究发现, 在高中时期形成了亲社 会态度的学生在他们20岁中期到30岁早期更可能从事志愿者 服务(Janoski, Musick&Wilson, 1998)。 可见, 个体早年积极 的社会服务经历往往会增加其未来参加社会服务的可能性。 Fresko(1997)已经注意到, 亲社会的行为表现通常会促进亲 社会或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方式的产生。 二、 “社会共在” 意识淡薄的外在因素 “社会共在” 意识归根结底是一种责任意识, 因此, “90 后” 大学生应该认知责任意识的三个维度, 即对自己应负责 任; 对外在应有责任; 应尊重自我与外在的共在责任。 对这三 维责任的认知、 训练与提高是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觉, 而不是 外在的督促与逼迫。 1. “理性人 ” 认知的片面性。“90后” 大学生首先是理性的 人, 是比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人更具有理性的人, 但 是 “理性的最低限度是需要训练的, 否则理性就会丧失” 。 正 因为 “90后” 大学生缺乏 “理性人” 的认知和训练, 往往过分追 求自我实现, 忽视了对 “社会共在” 意识的培养。 2. “社会人 ” 的社会共在定位缺位。由于 “90后” 大学生对 “社会人” 认识的缺位, 形成了自我认识和行为不能满足社会 文明与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使自我约束、 自我积累和自我发 展等认知背离社会共在的约定性, 必然表现为无责任意识或 责任意识淡薄。 3. “文化人” 的训练不到位。如果 “90后” 大学生文化认 知、 训练、 提升不到位, 那么也就表现为 “90后” 大学生自我无 责任, 对外缺责任。 90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就是提升其 “文化化” 的过程; 社会对 “90后” 大学生的 “文化化” 付出了 高昂的成本, 从价值衡量上, “90后” 大学生具有很高的文化 修养是应然与必然的存在, 如果 “90后” 大学生自己文化修养 达不到应有的文化价值标准, 就被视为是责任缺失。 三、 “社会共在” 意识提高的“四位一体”策略 1.家庭教育的影响。“90 后”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训练与 提升是一个多维的新思考和再培训的过程, 既有自为的认识、 训练与提升, 也有外在预设的理性思考。 根据上述对大学生社 会责任感薄弱原因的分析, 建议首先从家庭层面重视培养大 学生责任意识, 尤其是 “社会人” 意识。 2.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对社会责任感的多种不同理解表 现出对有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需要, 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 使 “90后” 大学生准确认识并有效承担起 “社会人” 的义务。 学校 可以开展相应的讲座或课堂教育、 引导学生群体开展相应的主 题活动,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实践教育, 形成长效机制。 3.社会协调平台的搭建。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 多元 化的价值观与信仰存在于一种制度结构之中, 在指导思想的 一元化和社会道德意识多重性的现实社会中, 不能以一种价 值观念和信仰战胜其他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以一种生活方式 统一其他的生活方式。 应鼓励青年群体在社会建设中实现自 己的理想抱负, 实现人生价值。 整合不同年龄群体多样化的 社会价值观、 信仰和道德意识, 追求社会多元文化的和谐, 实 现互补, 为 “90后” 大学生搭建各项教育和实践平台, 提高大 学生 “社会共在” 意识。 4 大学生自我管理与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奥地利精神分 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 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指出: 自 我 (ego) 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代表理性和机智, 具有防卫和 中介职能; 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 制上; 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 但在自我中也 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90后”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 管理, 在社会服务中提高主观能动性,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 起, 做一名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东华大学. “ 90后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与社会责任感研究” .国 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2Hobfoll,S.E.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volunteer. AmericanJ.Journa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0,8:503506 3Janoski,T.,Musick,M.,&Wilson,J.Being volunteered?The impac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prosocial at titudes on volunteering. Sociological Forum,1998,13(3):495519 4Gardener,E.B.,& Baron,C.M.At titudinal and academic effects of service le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