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ICompendex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pdf_第1页
从EICompendex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pdf_第2页
从EICompendex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0年第 2期 科技管理研究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Ma n a g e me n t Re s e a r c h 2 O l 0 No 2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 2 0 1 0 )0 2 0 0 8 8 0 3 从 E I C o m p e n d e x 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 李玉莲 ,陈 文,彭晓东 ( 重庆大学图书馆,重庆4 0 0 0 4 4 ) 摘要:对重庆地区各高校以及重庆大学各院系在 1 9 9 8 -2 0 0 7十年间每一年被 E I 收录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析了重庆市各高校,尤其是重庆大学这十年科研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就 如何提 高重庆地 区高校的科研水平 ,提 出了一些 实质性 的建议。 关键词 :E l 数据库 ;重庆 高校;重庆大学 ;科研发展 中图分类号 :G 2 3 6 文献标识码 :A E l C o m p e n d e x是 世界上最全面的工程技术类文献数据库 , 收录了 自1 8 8 4年 以来 的 1 0 0 0多万篇 电子 型期刊论 文、技术 报告、会议论文及会议记 录摘要 ,其 收录范 围覆盖 了全世 界 5 O多个 国家 的 5 6 0 0多种 工程 杂志 、会议 论文 及技术 报告 , 学科范围涉及到工程领 域 1 9 0个分支 ,数据库 每年新增记 录 6 5万条 。E I 在世界的 学术 界 、工程 界、信息界 中享 有 盛 誉 ,是科技界共 同认可 的重 要检 索工具。近年来 ,我 国在 评 估大学的科技实力时 ,也将该校 E I 收录论文的数量的多少作 为评价指标之一。 本文通过对E l C o m p e n d e x的检索,统计分析了重庆各高 校 1 9 9 8 -2 0 0 7年被收 录学术论文的情况 ,重点对重 庆大 学被 E I 收录的文章的数量 、所属院系及论文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 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高重庆地区高校科研技术水平 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l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重庆大学图书馆订购的 E l C o m p e n d e x 数据库, 选择作者工作单位 ( A u t h o r a f fi l i a t i o n s )作为检索途径,以 C h o n g q 为检索词 ,并限制相应的检索年限,检索出重庆地 区 1 9 9 8 _ 2 o 0 7年 问被 E l C o m p e n d e x收录的学 术论文 数量 为 9 1 6 6篇。在此检索结果 的基础上 ,根据作者单 位进一步统计 出重庆地区主要高校 ( 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 大学等l 0 所理、 工、 农、医及综合性大学)1 鑫 _2 0 o 7 年 问被 E l C o m p e n d e x 收录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为7 5 0 6篇。该数 据统计截止时间 2 0 0 9年 3月底 ,检索界面截图如图 1所示 。 e E n g ;n e e r in g V illa 9 e 图 1 E l 检索界面截图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I 重庆地 区 1 9 9 8 -2 0 0 7年 间十 所 高校 E I 论 文收 录情 况 分 析 按照 国际文献计量 学研究的通行做法 ,本文对 重庆地 区 1 9 9 8 -2 0 0 7 年间被E I C o m p e n d e x 收录排名前十位高校的学术 论文数量进行了排序,如表 1所示。 表 1 1 9 9 8 -2 0 0 7年问E l C o m p e n d e x收录重庆各高校学术论文情况表 ( 按降序排列) 嘏据表 l 孛懿数据统计结果,重庆地区各高校 E I 收录论 文的统计分析的柱形圈如图2 所示。图中横坐标 l 弱 l O 分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71 7,修 回日期:2 0 0 90 91 8 李玉莲等:从 E l C o m p e n d e x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 8 9 表示排名前 位的高校耘称,纵坐标代表论文篇数。 5 “ H 2 f 】 艰庆 。 愤 图 2 1 9 9 8 -2 0 0 7年重庆各高校被 E l 收录论文总数统计图表 由表 2 1和图 2分析可 以看 出,重庆地 区高校在 1 9 9 8 2 0 0 7年问被 E I 收 录论 文数量总 体上均呈 逐年上 升趋 势,尤 其是重庆丁商大学、重庆通讯工程 大学 、重庆 邮电大学的年 平均增长率都在 8 0 以上,表明了各高校科研取得 了较大 的 进展 ,也表明重庆市政府在提高重庆市各 高校研究水平上采 取了许多积极 的措施 ,并且大胆 的鼓励学 校引 进优 秀人 才 , 鼓勋学 校实施 “ 人才强校”的政策 ,取 得了一定 的成效 。但 是从统计结果得 出,各高 校的科研水平分布很 不均匀 ,被 E I 收录论文数量排名前十位的高校中,重庆大学被收录4 8 6 1 篇,占重庆地区1 O所高校收录总数的 6 4 7 6 ,紧随其后的 两所高校别为重庆邮电大学和西南大学,分别有 7 3 1 篇和 6 2 6篇,占重庆地区 i 0所高校收录总数的 9 7 4 和8 3 4 。 因此要提高重庆地 区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还需 要主管单位 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 从 以上分析看出 ,重庆大 学在 重庆市各高校 中的论文发 表数量 中占绝对 的优 势,年平 均增 长率 为 3 7 叭 ,2 0 0 5年 增幅最大 ,为 8 8 4 5 ,2 0 0 7年是学 校被收 录论 文最 多的一 年,共被 收录 1 0 9 0篇,占重 庆大学 十年总 共被收 录的 2 2 4 4 。重庆大学近年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令 人振奋 ,这 充 分说明了该校 相对 于其他 高校 在 工程领 域研 究方 面 的优 势,也反映 出了其 科研能 力 、研 究 水平 在重 庆地 区的领 先 地位。 2 2 E l C o m p e n d e x 1 9 9 8 2 o 0 7年 间收录重庆大学各院 系学术 论 文情况分析 经过对重庆大学的4 8 6 1篇论文的作者单位信息进行分 析,本文统计出重庆大学工程类 院系在 1 9 9 8 -2 0 0 7年闸放 E l 收录论文数量 的具体情 况 ( 针对 注 明有 明确 院系名 称的 情 况) , 表 2所示 表 2 1 9 9 8 -2 0 0 7年问 E l C o m p e n d e x 收录重庆 大学主要院 系学术论文情况表 序 号 院 悉 矗 篓 孟 雾 暑 序 号 院 系 霎 薯 由表 2 2可 以看 出,重庆大学 1 9 9 8 -2 0 0 7年被 E l 收 录 论文较多的院系是机械学 院、电气工程学 院 、光 电学 院 、计 算机学院和材料工程学院 ,分别收 录4 9 4 、4 6 0 、4 0 3、3 9 3和 2 6 2篇 。这五个学院被收录的论文占全校论文总数的 4 1 4 。 这些学科均 为重庆大学 的传统学科 ,有着多年的专业基础和 底蕴,其中前两个学院都是在2 0世纪 3 O年代就已经成立了, 计算机学院则是创立于 1 9 5 8年,也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这 些学院无论是师资力量、科研能力还是实验条件,都有一定 的规模,都是有学校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院,师 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实验条件充分,是科学技术研究 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尤其通过 “ 2 1 1 工程”和 “ 9 8 5工 程 ”的建设 ,这些学 院在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等 方 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以及可喜 的成绩 ,一支结合 了资 深 前辈和中青年专家的科研队伍已经逐渐形成,在 “ 十五”以 来承担 国家 8 6 3项 目、国家 “ 十五”科技攻关项 目、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余项,在国内外学科领域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 用。 论文分布较少的院系为软件工程学院以及建筑管理与房 地产学院,在 1 9 9 8 -2 0 0 7间分别被 E I 收录的论文篇数仅为 3 O和 2 9篇 ,检索统 计结果不 尽人意 。究起原 因 ,除可能 与 其研究的学科性质 以及发表文章的 刊物有关外 ,软件学院 与 建管与房地产学 院成立的时 间比较晚 ,分别成立于 1 9 8 1年和 2 0 0 1 年,整体的科技基础薄弱、高水平人才不足导致其高质 量科研论文的产 出能力相对较 低。所 以,这些学院需要大 胆 引入高科技人才和投入科研资金,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对发 表论文的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 科研水平。其他院系则分布比较均匀。 从表 2还可分析 出重庆大学被 E l C o m p e n d e x收录排 名前 六位学院的论文合作完成情况。在这些学院被收录的2 2 3 9篇 论文 中 ,独 立完 成 的占 5 4 4 ,3 4 3是 国内合作 论文 , 国际合作论文占 1 1 3 。从数量上看,国内外合作论文数量 占了4 5 6 ,尤其是国内合作论文数量更是有显著的增加。 国内外合作研究的论文数 目的增加 ,充分展示了重庆大学坚 持按照 “ 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 世界” 的办学思路 ,在研究学术 上与其他单位进一步加强交 流和合作的成效。但同时也看出,重庆大学通过国际合作, 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完成的论文所占比例仍 然较小 ,重庆大学要实现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 、特色鲜明的 研究性综合性大学的办学 目标 ,应进一步开阔学术研究视野 , 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合作。 3总结与建议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 的深入实施 ,我 国对科 研成 果的评价 体系的改革必将朝着 与国际 接轨 的方向发展,一个单位或者 个人 的高质量论文数也将会越来越受 到重视。通过 对重庆地 区高校 1 9 9 8 -2 0 0 7年问被E l C o m p e n d e x收录的论文数量和分 布情况 的分析得知 重庆地 区高校被 E l 收录科技 沦文数呈现 逐年上升趋势, 年平均增长率达 5 8 0 4 ,说明重庆高校整 体的科研能力有所增强,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在看到成绩 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自身的不足。从收录数量 上看,重庆地区各高校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 1 9 9 6 -2 0 0 5年,清华大学被 E I 收录论文数量连续十年 位居全 国第一 ,共有 1 6 3 3 2篇 。重 庆高校的科研能力 发展 还很不平衡 ,科研成果的学科分布 不均匀 , 与旧内外 科技 交 流水平还不高。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 李玉莲等:从 E I C o m p e n d e x的论文收录看重庆地区高校的科研进展 3 1 进一步完善 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 从重庆地 区来看 ,如果要发展 研究型大学 ,其基 础研究 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的关键是有 杰出的研究人 才和创新环 境。重庆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政策 体系等软环境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高水平科技成 果和学术论文奖励力度,为一批有渊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 接触世界最新科技信息、将科学研究作为终身追求和爱好的 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研究条件,才有望在以后较长的一段 时间里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 ,赶上其他科技先 进的省份并带动重庆市知识经济的发展 。 3 2 加 强高校之 间文献信 息资源的共 建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 丰富的学术信息资源是科 技创新 的信 息支撑平 台。为满 足高校科研发展战略的需求 ,重庆高校图书馆间应通力协作 , 通过资源组织、资源整合、全文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等 服务手段,逐步建立起文献资源类型丰富、权威数字资源齐 全的数字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区域性信息资源的优化配 置和有效共享,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为 高质量的论文产 出和发表提供信息支撑 。 3 3 加 强对 E l 等权威数据库的检 索服务和科研评 价研 究 现在,利用国际公认的检索和科研评价工具,如 E l C o m p e n d e x 等检索系统的收录指标和排名来评估学校的科研竞争 力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J 。高 校图书馆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对 E I 等权威数据库收录论文的长期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评价学 校在该学科领域的产出力和影响力及其的演变情况,用以指 导科研进展;加强对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因 子的期刊的研究,以引导高水平论文向影响因子高的刊物投 稿 ,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发表档次。 3 4 加大对支柱产业和薄弱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 从 E I 收录论文看出,重庆高校的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 已经初步形成机电、通信、材料和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特色 。作为新兴的内陆发展城市 ,重庆市在 “ 十一五 ”期间 确立了汽车摩托车、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信息 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现正谋划将 I T业打造成重庆第一支柱 产业。因此,相关高校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应大 胆引入高科技人才和投入科研资金,积极扶持网络技术、软 件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同时加强农业、生物医药、环境 科学等薄弱学科 的建设 ,加大对这些学术领 域的科研 成果 的 奖励 ,不断提高教师 、科研人员科技创 新的积极性 ,促进 教 师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和优秀论文,弥补科研薄弱地带, 提高重庆高校整体的科研水平。 3 5 加 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当今世界,通讯技术 日新月异 ,科技交流 日益频繁,科 学研究的跨学科化、国际化日益显著 j 。因此,加强国际国 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必然。从被 E l 收录论文看出,重庆 高校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完成的论文所占比例小,反映出科研 活动国际合作的规模和力度比较薄弱,整体科研实力、学术 声誉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 ,也说 明部分 教师和科研人 员国际 合作的意识不强,学术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开阔。为此,重 庆高校应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国外留学 、参加国际 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考察 、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访讲学等交 流活动,加强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合作,促进研究 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使得学校的国际性合作研究氛围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