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55 Studies Institute 管理研究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55 摘要: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与国际接轨, 企业更加重视人力 资源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缺少一个能 统筹概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 本文认为心理契约理论揭示 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理契约 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理论 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变得更加成 熟, 人力资源各模块都有了显著地进步, 各个模块尽管在理论体 系上相互支撑, 但缺少一个揭示人力资源管理本质的核心理论来 统筹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心理契约理论 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心理契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 实务中的作用和运作机制。 一、 心理契约理论的基本情况 心理契约理论源于社会心理学, 后来被用于组织行为学中, 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a等人提出的, 近年来心理契约 理论逐步成熟, 并在国内快速发展。 心理契约理论是指雇佣双方 基于各种形式的(书面的、 口头的、 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 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 比较侧重对 “心理” 成 分的关注。 这是一种隐形的契约, 普遍存在于劳资双方之中。 正 是这种非正式的、 非书面的、 潜藏在人们内心中的相互之间达到 平衡的期望, 才构成了稳定的劳资关系。 根据陈加州等人的研究 成果, 他们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交易型契约, 劳资双 方通过付出劳动成果并获取约定的报酬作为心理契约的平衡点; 二是关系型契约, 劳资双方更在乎工作情感的投入和回报; 三是 理念型契约, 劳资双方由于达成了企业理念上的一致, 从而找到 了心理契约的平衡点。 不管是哪种类型, 有了心理契约的平衡, 才 有了和谐的劳资关系。 当然, 由于个体或者是组织的原因, 一旦心 理契约的平衡破裂, 劳资双方就会产生背离, 资方或其代表会对 员工产生不满, 而员工则会消极怠工或离职。 我们认为心理契约 双方的平衡点实际上就是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平衡点, 也就是说 员工愿意付出的和他希望得到的回报跟资方希望得到的回报以 及资方愿意付出的达成了一个双向四维度的动态平衡, 那么在这 种情况下员工才愿意努力地工作、 才愿意与企业一起共同发展, 企业也才能获取利润并长久生存, 劳资关系才和谐共赢。 二、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本质和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既定战略目标而 对员工实施的有效管理举措。 如何才能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 现? 从人的角度上讲, 那就是要有合适的人来做正确的事情, 当 然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招聘模块负责 找到合适的人, 而培训模块负责告诉合适的人应该怎样正确地做 事, 绩效模块负责确保做事的过程中不出现失误, 否则就会有惩 罚, 薪酬福利模块负责提供工作的酬劳, 劳动关系模块负责调和 双发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偏差, 规划模块则保证以上所有 的事情是符合公司既定战略目标的。 至此, 我们知道了人力资源 六大模块实际上是完成公司既定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工作支 撑, 也是践行人力资源管理本质的工作方面。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出, 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 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但是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还缺少一种 核心理念的支持, 缺少一种能让各个模块凝聚在一起的东西。 我 们认为上面讲到的心理契约理论就是贯穿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并 能让这六大模块统一于这个理论当中, 并很好地完成企业与员工 的互动, 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理论。 三、 心理契约理论是贯穿于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核心理论 1.心理契约与招聘。企业的招聘活动实际上是为企业选拔合 适的人才。 所谓合适的人才就是企业觉得应聘者能够胜任岗位要 求并具备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 而应聘者也觉得企业能够提供良 好的工作平台并能满足自己的各项要求。 招聘活动实际上是个双 方都满意的相互选择, 只有满足了双方的心理预期, 达成了心理 契约, 招聘活动才能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 招聘活动也是心理契 约形成的初始阶段和建构支柱。 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会通过招 聘简章把岗位职责、 任职要求、 薪资待遇、 企业文化等项目列明, 以此让求职者建立企业希望得到什么、 愿意付出什么的心理预 期; 而求职者通过提交个人简历的形式让企业建立求职者可以付 出什么、 想要得到什么的心理预期。 一旦双方的预期吻合, 就会 形成初始的心理契约, 劳资双方达成初步的面试意向。 通过后续 的面试环节, 双方或明示或暗示地再次确认各自的心理预期, 如 最终仍能吻合, 则招聘过程顺利完成, 彼此形成了心理契约的基 础并达到了一个平衡点。 2.心理契约与培训。企业的培训过程有三个目的: 一是介绍 企业并灌输企业文化; 二是教授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 三是在培 心理契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黄家林 刘升福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Studies Institute 管理研究院 P.56 训的过程中考核员工的能力和技能。 我们其实可以把这个过程看 成是双方心理契约的调整阶段。 由于招聘面试过程较短, 信息较 少, 彼此形成的心理契约并不全面和完整; 而培训的时间较长, 双方输出的信息较多, 通过信息的交换, 彼此对初始的心理契约 进行调整或改变。 如果培训中双方交换的信息与原来的心理契约 相吻合, 则是一个双方心理契约强化的过程。 如果培训中双方交 换的信息与原来的心理契约有差异但是在双方能够接受的范围 内, 则双方对各自的心理契约进行调整, 重新达到平衡, 形成新 的心理契约。 如果培训中双方交换的信息与原来的心理契约差异 巨大, 则心理契约破裂, 双方产生背离, 终止双方的人事关系。 3.心理契约与绩效。企业的绩效考核就是通过设定目标, 督 促员工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 当然, 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企业给予 一定的奖励, 未完成既定目标企业给予相应的惩罚。 这个过程其 实是心理契约强化和调整的过程。 企业设定目标实际上是暗示希 望从员工那里获取什么并愿意额外付出什么, 而员工通过工作成 果告诉企业我实际提供了什么, 以此来强化彼此的心理契约。 当 然, 企业目标的设定是允许协商的, 如果企业希望得到的是员工 无法提供的, 或者说企业愿意付出的比员工希望得到的要少, 则 心理契约破裂, 双方需要重新评估目标设定或是激励政策的科学 性。 如果最终双方无法达成心理预期的平衡, 则心理契约破裂, 员工用脚投票。 4.心理契约与薪酬福利。简单来讲, 薪酬福利是员工工作后 的回报, 是交易型心理契约的主要关注点。 薪酬福利是企业愿意 付出的成本, 如果薪酬福利的水平跟员工希望从企业获取的报酬 吻合, 那么双方的心理契约达到一个平衡。 当然, 薪酬福利水平 的确定跟企业想要获取的成果与员工实际付出的成果相关联。 如 果双方在薪酬福利的心理预期上无法达到平衡, 那么以前建立 起来的心理契约会被破坏, 员工会消极怠工或是离职, 而企业则 可能对员工不满, 会辞退或进行心理契约的再造 (通常采取面谈 或培训的方法来重新塑造或调整双方的心理契约) 。 5.心理契约与员工关系。心理契约有两个基本特性, 一是动 态性, 二是非正式性。 心理契约并非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实际 情况的发展, 在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 企业为了随时达到这种心 理契约的动态平衡, 就必须随时对心理契约进行调节和干预, 从而使得心理契约随时处于平衡状态, 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努力工 作, 企业才能获取利润。 另外, 由于心理契约是一种隐藏的、 非 正式、 非书面的心理暗示, 那么企业就必须保证能通过各种技术 手段获取员工的心理预期。 基于此, 企业特别重视员工关系的管 理, 会通过诸如满意度调查表、 面谈、 领导接待日等形式和手段 来发现员工潜藏的心理预期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而来达到心理 契约的平衡。 6.心理契约与规划。心理契约平衡的实现, 是各个方面相吻 合、 动态调整的产物。 心理契约并非是指绝对意义上收获与付出 的平衡, 也许员工的努力和收获相吻合, 但是其他人付出很少却 收获很多, 这种相对意义上的不平衡也会破坏双方的心理契约。 另外, 我们前面提到的心理契约有三种类型, 除了交易型契约, 还有关系型和理念型。 也许薪酬福利上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但是 员工认可公司的理念, 赞同公司的工作氛围, 愿意进行工作感情 的投入, 而公司也能够有先进的理念和融洽的氛围, 那么双方仍 然可以达成心理契约的平衡。 所以企业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 局, 从体系和制度上来为心理契约的平衡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 心理契约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和核 心, 尤其是心理契约平衡点的研究, 更是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 实务操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峰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10) 2王明辉,彭翠,方俐洛.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视角理念型心理契约研 究综述J.外同经济与管理,2009(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美国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 学(University of Texas)和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研究者发现, 男人工作的时间越长, 他的妻子就会越 健康。 主要原因是男性工作的时间越长, 收入可能更高, 因此他的 配偶可以享受更好的健康状况。 而且, 如果男子的妻子也在做全 职工作, 就会有最好的健康水平 。 德州大学的研究主要为 了确定男女的工作时间对他们的配偶 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还显示, 如果 男性工作时间长, 但他的妻子 每天的工作时间很短, 或者呆在家里做 “全职主妇” , 女方的健康 水平将不如那些在上班的女性。 而当女性工作太长时间、 加班太 多 , 她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行业供应链本地化与全球化平衡发展路径解析:2025年策略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成本效益分析及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夜间餐饮消费市场消费者消费偏好与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 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及实施路径
- 2025河南郑州金庚中医康复医院年中招聘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私募基金法律合规文件清单
- 2025年河北邯郸涉县秋季博硕人才引进2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枫叶幼儿园编外教辅人员(厨工)招聘1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临床基于MDT平台下的“5A”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中应用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北京工业地产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 脑室和脑池解剖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 集装箱内装仓库仓储最新协议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学汉字听写大赛七年级组听写词语
-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报告单
- 勇敢面对挫折——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