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pdf_第1页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pdf_第2页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pdf_第3页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pdf_第4页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卷 第 期运 筹 与 管 理 , 年 月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广东 省普通 高校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枟 地 方 政 府 处 理 群 体 性 突 发 事 件 的 应 急 决 策 机 制 研 究 枠 ();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谢百帅(- ),男,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张卫国(- ),男,陕西安康人,副院 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廖萍康(- ),男,广东韶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应 急管理;徐维军(- ),男宁夏固原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 谢百帅, 张卫国, 廖萍康, 徐维军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 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广东 广州 ) 摘 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政府处置不当会使得事态扩大,甚至由非利益直接相关者转变为矛 盾冲突方。 本文将政府部门视为社会矛盾的调解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政府作为利益协调者在群体性突 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对公平因素的考虑,详细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政府 提早介入、公平的利益再分配以及适当的惩罚措施有助于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 最后,通过分析案例“重庆市出 租车罢工事件”的发展演化历程及政府的协调作用,说明了本文模型的适用性。 关键词:决策分析;应急管理;演化博弈;群体性突发事件;政府协调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to Mass Emergency under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 , - , - , -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 China; Govern- 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 China) Abstract: - , , , - , , , “ ” , Key words: ; ; ; ; 引言 进入 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 会结构也逐渐转变。 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群体性突发事件进入高发阶段。 群体 性突发事件是指有相同利益的群体或个别团体组织,出于一定的利益诉求,采取非法聚集、围堵、群体上 访,甚至采取暴力手段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方式,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 群 体突发事件不仅威胁公众的财产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造成社会恐慌,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会冲击社会的 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加强政府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促进我国经济有 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危机状态下,控制群体性突发事件事态扩散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机理和治理策略的研究逐年增多。 董清明 、中国行政管 理学会课题组 、花蓉 等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罗成琳等 分析 了群体突发事件的主要影响指标和主要影响因数,并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但这类研究没 有深入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机理和演变过程。 近年,部分学者将博弈理论引入到群体性突发事件机 理分析中。 刘德海 将演化博弈引入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中,研究了信息交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 用。 尔后,刘德海 、孙康等人在博弈的框架内,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理论 和应用做出了更进一步研究。 上述文献在研究的过程中一般假定博弈群体为“利己主义的理性人”。 然 而,在现实中博弈群体在决策时也会考虑自己的私人信息:对博弈双方得益相对差距的敏感性。 有限次重 复的鹰鸽博弈、囚徒困境博弈等实验博弈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决策需要考 虑公平原则等社会文化规范 。 和 在利他主义的实验博弈中提出非自利的效用 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利己原则、利他原则,参与者对公平性原则更关注。 徐寅峰等 在考虑公平因 数的效用函数模型基础上,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根源。 此外,现有文献在分析群体事件的过程中,仅考虑了政府作为博弈方或利益相关者,与博弈群体之间 存在直接的利益矛盾,即考虑政府作为利益关联的矛盾冲突方的情形,而政府在突发事件中以利益仲裁者 (即非直接利益冲突方)身份介入的研究尚不多。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起初作为一个利益仲裁者、矛盾协 调者,但随着事件发展的深入也有可能因为处置措施不当等原因演变为利益冲突方。 本文从政府作为群 体性突发事件矛盾协调者的角度出发,在综合考虑公平因素对得益矩阵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 模型,借鉴分析了群体突发事件的演化机理。 与文献 不同,本文模型中公平因素体现为博弈群体对政 府公平评判的响应。 最后,我们选取“重庆市出租车罢工事件”进行剖析,说明了本文模型的现实有效性。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模型 1 1 自由市场经济下矛盾激化的模型分析 在自由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参与市场管理,各方利益通过竞争机制分配。 假设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强势 群体 、弱势群体 )同时竞争某一稀缺资源。 由于在博弈中所处地位不同,二者可供选择的策略分别为 让步,强硬、合作,抗争。 得益分析为:)分别选择让步与妥协,强势的一方由于自身的实力等能使其 分享更多的利益,因而双方得益分别为 kV、( k)V,其中 V 为总收益,k为强势群体的收益占总得益的 比例,且 k 。;)当仅存在一方愿意退让时,策略集为(强硬,妥协)、(让步,抗争),此时退让方将 在竞争中被迫退出市场,因此得益分别为(kV,)、(,kV),其中 k、k分别为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在不 同策略下竞争所得占总得益的比例。 考虑到弱势群体抗争的代价比较大,可令 k k。 )双方都试图 争取更大的利益,此时群体策略为(强硬,抗争)。 互不妥协的群体都需要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的责任,比 如生产停滞、对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等,假定为 kV、kV,其中 k、k分别为对抗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需承 担责任或蒙受的损失占总得益的比例。 因而得益为(k k)V,( k k)V)。 考虑到模型的现实有效 性,可令 k k k k ,k k , k k 。 其收益矩阵见表 。 此模型即为演化博弈理论 中由 提出的非对称鹰鸽博弈模型,但是博弈的 (纳什)均衡为(强硬,抗争)。 表 1 自由市场下矛盾激化的博弈得益矩阵 强势群体 弱势群体 妥协抗争 让步kV,( k)V,kV 强硬kV,(kk)V,( kk)V 自由市场上,各群体试图争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将导致 双方对抗,最终使得弱势群体本来就不多的利益进一步缩 小。 随着矛盾的积累,弱势群体的利益进一步缩减,其获得 更大利益的意愿也越发强烈。 当温和的抗争无效之后,弱 势群体将采取暴力抗争的行为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滋 生群体性事件。 1 2 政府事后介入的博弈分析 当博弈双方选择对抗时,为了避免破坏的进一步扩大,政府将作为第三方参与市场的管理。 此时,群 体需要抉择是否与政府合作,策略集为合作、不合作。 但是,双方仍需要承担市场恢复到之前状态的责 任,假定为 kV,kV,其中 k和 k分别代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需承担的惩罚与蒙受的损失占总得益的 比例。 考虑到不良影响已扩散,令 k k,k k。 对于拒绝与政府合作的一方,政府取消其竞争资源的 运 筹 与 管 理 年第 卷 权利。 当前得益分配见表。 表 2 政府强硬(事后)介入重新分配的博弈得益矩阵 强势群体 弱势群体 合作不合作 合作(k k)V,( kk)V(kk)V, kV 不合作 kV,kV kVkV, kV 此时,新的 (纳什)均衡为(合作,合作),这 也就意味着,在政府参与调解的情况下,双方都愿意接 受政府调解方案,采取相互合作的策略。 结论 1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基于利益最大化的 原则,群体间博弈将导致双方对抗。 随着矛盾的积累, 当温和抗争不利于改变长期收益不足的状况时,弱势群体势必采取暴力的手段来争取更大的利益,从而滋 生群体性事件。 尽管之后政府介入将迫使双方放弃对抗,选择合作,但是博弈双方仍需要对造成的损失和 不良影响承担较大的责任。 1 3 政府提前介入的博弈分析 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仅仅依 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来完善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协调与控制。 当利益受到侵害时,博弈方可以 争取政府的介入。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在选择策略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还需要对自身行为负 责,对所选策略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承担责任。 此时,博弈群体可供选择的策略为:()让步或妥协;()强硬或抗争的情况下, 接受政府的调解, 不接受政府的调解。 此时,得益分析为:双方愿意让步或妥协,利益分配由市场决定:kV、( k)V。 双方都不退让,分别选择强硬与抗争。 此时对抗将迫使政府强行介入,利益将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决定,且 博弈双方需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和相应的处罚,假定为NV、NV,其中 N、N分别代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 体承受惩罚以及损失占总得益的比例。 此时政府介入群体之间的博弈,这里我们选取 HV、HV 分别表示 博弈方对于政府强制性惩罚的不满意价值(继续对抗可以承受的惩罚),或表示对另一方选择对抗策略时 可以接受的价值损失,体现为博弈群体对得益公平性的要求,其中 H、H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可承受 的代价占总得益的比例。 此时利益分配为:(k NH)V、( k N H)V。 当存在一方愿意退 让,而另一方试图强硬或抗争时,利益将在政府的介入协调下重新分配。 妥协合作的一方此时不需要承担 任何责任。 而强硬的一方,当选择与政府合作时,仅需承担较小的责任,令群体 A、群体 B 在这种情况下需 要承担的责任分别为 MV、MV,其中 M、M分别代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承担的责任占总得益的比例; 而不愿意与政府合作时,考虑其将造成更大损失或不良影响,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令群体 A、群体 B 在这 种情况下需要承担的责任分别为 PV、PV,其中 P、P分别代表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接受的处罚与蒙受 的损失占总得益的比例。 具体的得益矩阵见表 ,表中所有参数均大于 ,其中 N P M,N P M。 为了保持一般性,令 k k k。 表 3 政府提前介入下的双方博弈利益分析 强势群体 弱势群体 妥协 抗争 合作不合作 让步kV,( k)VkV,( kM)VkV,( kP)V 强硬 合作(k M)V,( k)V 不合作(kP)V,( k)V (k N H)V,( k N H)V 表 4 政府介入时的简化模型 强势 群体 弱势群体 妥协抗争 让步kV, ( k)VkV,( k M)V 强硬(kM)V,( k)V(k N H)V,( k N H)V 由表 可以发现,对于群体 和群体 ,合作策 略均是不合作策略的占优策略。 因而,为了分析的 简便性,我们暂且不考虑不合作策略。 可得新的模 型见表。 结论 2 若一方选择强硬的策略,另一方愿意 妥协时,在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强硬的一方将接受政 府的调解,即与政府合作,放弃与政府不合作的策略。 表 中模型参数的假定与表 相同,当双方分别选择强硬与抗争时,政府强行分配利益并给予双方严厉的 处罚。 此外,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当一方选定某种策略时,另一方选择不同的策略获得收益是不同的。 第 期 谢百帅,等: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 模型均衡稳定性分析 根据上面的建模分析以及相关结论,这里我们将主要分析表 中的博弈模型。 设群体 A 选择让步的 比例为 x,强硬的比例为 x;群体 B 选择妥协的比例是 y,抗争的比例为 y。 由演化博弈知群体 A 选 择让步和强硬的适应度函数分别为: Wx kVy kV( y),W x (k M)Vy (k N H)V( y) 平均适应度函数:W xWx ( x)W x。 且x t x(Wx W) x( x)(k k k M N H)y (N H k k)V,同理,群体 B 选择妥协和抗争的适应度函数分别为: Wy ( k)Vx ( k)V( x),W y ( k M)Vx ( k N H)V( x) 平均适应度函数:W yWy ( y)W y。 且y t y(Wy W) y( y)( k k k N M H) x (N H k k)V 由于 x,y 分别为群体 A 中选择让步和群体 B 中选择妥协的概率,因而需要对 x,y 同时加以讨论。 令, N H k k, k k M, N H k k, k k M,则x t x( x)( )y )V,y t y( y)( )x )V。 命题 1 当 , 且 或 时,(,)为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证明 联立 x t y t ,可得平衡点为(,),(,),(,),(,),x ,y 。 首先,当 , , 时,( )y ,橙y,。 令 f(x) x t,则 f (x) ( x)( )y )V。 )因为 f () ,所以 x 倡 是进化稳定策略。 )因为 f () ,所以 x 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当 x x,在此仅考虑 x(,),存在y t x x 。 所以 x x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由上述可知 x 倡 是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 因为 x 倡 是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所以我们在对 y 的进化稳定策略讨论时,仅需考虑 x 略大于 时,y 的进化稳定状态,这也是全局的进化稳定状态。 而当 时,显然橙x(, )其中 ,( )x 。 令 g(y) x t,则 g (y) ( y) ( )x )V。 )因为 g () ,所以 y 倡 是进化稳定策略。 )因为 g () ,所以 y 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当 y y,且 y(,),存在x t y y ,所以 y y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综上所述,当 , , 时,策略(,)是博弈的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同理可得,当参数 , , 时,策略(,)是博弈的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结论证毕。 命题 2 当 , 且 或 时,策略(,)为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命题 3 当 , 且 或 时,策略(,)为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命题 4 当 , 且 或 时,策略(,)为唯一进化稳定策略。 命题 5 当 , , , 时,策略(,)、(,)为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命题 6 当 , , , 时,策略(,)、(,)为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运 筹 与 管 理 年第 卷 命题 7 当 , , , 或 , , , 时,博弈不存在进化稳定策略。 类似于命题 的证明方法,我们能够证明命题 成立。 参数条件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资源分配的初始阶段,博弈双方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合作,此时群体处于博弈分析中的(让步,妥 协)阶段,双方都能较好的和平相处。 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当利益分配不再合适时,博弈将重新进行。 下面对参数 Mi、Ni、Hi(i ,)不同情况下的博弈结果进行分析。 情况 1 参数满足 M k k,M k k,且 N H k k或 N H k k。 此时 , 且 或 ,命题 得到满足。 根据参数 Mi的约束可知,在存在政府介入的 情况下,博弈方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尤其是当一方试图获取更大的超额利益 时,政府将予以惩罚。 同时也表明了重新分配利益的行为的代价是较大的,博弈方将得不偿失。 另外,博 弈双方都希望能避免政府强行介入而获得较大的惩罚,即 H、H足够小以使得上述的参数条件得以满 足。 为了保持现有利益,最终群体 将选择让步策略,群体 选择妥协策略。 情况 2 参数满足 N H k k,M k k且 M k k或 N H k k。 此时 , 且 , ,命题 得到满足。 前二个约束条件说明政府是支持群体 争取其 权益,因而对于群体 要求重新分配的行为所需承担的责任较小。 同时,在群体 选择抗争的前提下,群 体 将放弃强硬的举措,避免政府的强行介入而承受更大的损失。 而在第三个条件约束下,当群体 试 图选择强硬的策略时,一方面将可能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比如政府的处罚或群体 的不合作而导致的 生产延误等);另一方面,群体 是无法容忍的自身利益分配变小,群体 强硬的措施也势必引发群体 的抗争,从而迫使政府强行介入。 最终系统唯一的进化稳定状态为群体 选择让步,而群体 选择抗争。 情况 3 参数满足 M k k,N H k k,且 N H k k或 M k k。 此时 , 且 , ,命题 得到满足。 与)分析相同,此时政府偏向群体 增加其利 益分配比例,同时群体 选择妥协的策略。 情况 4 参数满足 N H k k,N H k k,且 M k k,或 M k k。 此时 , ,且 或 ,命题 得到满足。 由命题可知,(,)为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 第三个条件中Mi的约束表明博弈群体至少存在一方试图采取行动而获得更大的利益的时候,所需承担的 责任或来自政府的阻力较小,可以获得更大利益。 然而前两个条件却说明博弈双方都要求至少保持现有 的利益分配,任何一方试图重新分配利益,都将带来对方的对抗,因而 Ni Hi满足如上的约束条件。 最终 群体将都选择对抗的策略,而迫使政府的强行介入。 情况 5 参数满足 N H k k,M k k,N H k k,M k k。 此时 , , , ,命题 得到满足。 参数 Mi的约束表明当一方愿意让步或是妥协时, 另一方通过抗争或强硬获得更大的利益分配,且此时需要承担的责任较小。 而 Ni Hi的取值则说明了博 弈的双方都极力避免政府强行介入从而遭受较大的处罚及损失,当一方选择强硬或抗争时,另一方将接受 妥协或让步的策略。 从而当参数满足如上的约束条件时,系统可能存在的进化稳定状态为(让步,抗争)、 (强硬,妥协)。 从而博弈进化稳定状态与群体初始分布状态有着直接联系,它决定系统最终朝那一种进 化稳定状态演化,并稳定下来。 情况 6 参数满足 N H k k,M k k,N H k k,M k k。 此时 , , , 时,命题 得到满足。 在政府的约束下,博弈双方试图抗争而获得更 大的利益均需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与责任。 根据参数Mi的约束可知,此时收益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博弈的双方都不愿意接受自身的分配利益的减少,任何一方强硬或抗争,均会引起对方强烈的 对抗,即使得 Hi 取较大值满足上述的约束条件。 政府强势介入,不仅仅需要承担双方对抗造成的损失,还 需承担由此造成的破坏的处罚等等。 系统存在两种可能的进化稳定状态(让步,妥协)、(强硬、抗争),与 情况 相同,博弈双方起始分布状态决定着最终系统的进化稳定状态。 情况 7 当参数不满足上述 种情况时,则参数满足命题 。 由命题 的结论可知系统此时不存在稳 定进化状态,将一直处于混乱的情况。 这种状态是不利于市场稳定与管理,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重 新设定 M、M、N、N使系统趋于稳定。 结论 3 当且仅当参数满足命题 与命题 ,群体突发事件可能爆发,即系统进化稳定状态为(,)。 第 期 谢百帅,等: 政府协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应用 由上述讨论可知,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源,不仅仅是由于政府处罚的力度不够,没有有效的控制,更在于博 弈群体对公平性原则的强烈诉求,尤其当一方选择强硬或抗争的策略时,另一方为了争取更大利益或至少 维持原有利益,采取对抗的策略。 数值分析结合重庆市出租车罢运事件 据枟人民日报枠报道: 年 月 日重庆市爆发了影响极大的出租车罢工事件,给市民出行带来了 极大的不便,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然而在随后的 天,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平息了事件。 通过剖析重庆市出租车罢工事件的演化历程,可以揭示政府在协调群体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措施及效果,同 时说明群体事件爆发的内在根源以及相关条件。 结合对罢运事件的演化历程分析,可以划分为潜伏期、爆 发期、平息期三个阶段。 同时,为了更直观透彻地了解事件的演化过程,本节拟借助 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 假定初始状态下群体 (出租车公司)中选择让步的比例为 x ,群体 (出租车司机)中选择妥 协的比例为 y ,双方处于合作状态。 考虑到出租车公司作为强势群体占据了社会较大的资源,处于 “强势”一方,可令不同策略下博弈双方的收益服从:V 、k 、k 、k ,而政府为了维持 社会稳定,将严惩以避免双方对抗,从而 N 、N 。 第一阶段潜伏期: 年 月 日之前。 一方面出租车起步价多年未变,但是出租车管理公司的管理 费用却逐年增长。 另一方面在市内添加天然气需耗时 个多小时,实际运营时间在缩减。 这些情况导致了出 租车司机整体收入缩水。 这样出租车司机因为利益无法保障与出租车管理公司产生了矛盾并逐渐积累 。 分析这一阶段各方的博弈策略如下: 出租车管理公司作为强势的一方,依靠其掌握的利益优先分配 权力和庞大的社会关系资源,对司机反映的一些问题没有给以适当考虑,单方面采取了提高管理费用的 “强硬”策略,以获得更多的自身利润,导致了出租车司机收入的相对下降,使得出租车司机产生了不满情 绪。 此时,政府对出租车管理公司的监管惩罚力度不大,而出租车公司也尽量避免政府的严惩,可令 M 、H 。 同时,在该阶段收入还尚可观的情况下,出租车司机还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并且为了 避免对社会正常生活造成干扰以及触犯法律,没有出现过激的不当行为,这里可令 M 、H 。 此外,政府的监督、协调和干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复制动态方程()、(), 数值模拟 图见图。 由图可知当部分出租车公司(即群体 )选择“强硬”策略获得较高利润时,在 t 时该策略 几乎被完全模仿,而出租车司机则一直维持“妥协”策略。 由图可知这一阶段博弈表现的特征与理论分析 的情况 基本相吻合,即群体策略为(强硬,妥协)。 图 潜伏期博弈双方演化过程 图 爆发期博弈双方演化过程 第二阶段爆发期: 年 月 日。 出租车司机在这一天采取了全城罢工的行动,同时阻扰运营部 门进行协调。 分析这一阶段各方的博弈策略如下:由于出租车管理公司不断地提高管理费用,这种“强硬”策略不 断加大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情绪,使得出租车司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最终采取了“抗 争”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里可令 H 、H 。 数值模拟图见图,由图可知在时出租 车司机完全放弃了“妥协”策略而选择“抗争”,这一阶段博弈表现的特征与理论分析的情况 基本相吻 合,即群体策略为(强硬,抗争)。 第三阶段平息期:年月日下午至年月日。政府部门积极面对这种突发事件,迅 运 筹 与 管 理 年第 卷 图 平息期博弈双方演化过程 速组织新闻发布会,聆听了出租司机代表的请求,并采取要求出 租车司机管理费用恢复至去年的水平,同时增加天然气加气点, 加大扫除黑车等措施,有效地平息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情绪,平 息了事件。 分析这一阶段各方的博弈策略如下:政府及时参与并积极协 调,在把握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得出租车司机的合理利益诉 求得到了满足,这里可令 M 、H 。 出租车管理公 司为了避免进一步造成社会不稳定带来的重大责任和严厉处罚, 最终选择了让步,这里可令 M 、H 。 数值 模拟图见图 ,由图可知这一阶段博弈表现的特征与理论分析的 情况 基本相吻合,博弈双方的策略集中在(让步,抗争),出租车 司机权益得到保障。 结论4 重庆出租车罢工事件说明政府在协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积极应对协调稳定冲突双方的 情绪,正确把握弱势群体合理的诉求点,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