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pdf_第1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585 期 第 22 期 2015 年 8 月 上旬出版 13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 益激烈, 同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各大高校也纷纷进行素质教育的改 革。但是,由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方 面的差异性,心理健康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成为一种普 遍现象。因此,如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 为各大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 影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存 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 效的对策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在艰苦的生活环 境下,表现出较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也有部 分贫困大学生所承受的家庭及社会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健 康异常状况。这些异常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大学生人格 健全性的培养,对其以后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分析 发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种特征 : (一)自尊心、自卑心理较强 一般来说,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 普遍都比较强,对周围的事情表现得更为敏感。由于物 质生活上与其他同学存在着落差,这种生活环境的影响 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他们逐渐将 自己武装起来,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更加的 争强好胜。然而,这种极强的自尊心使得物质匮乏的贫 困大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学生相比,这种反差就产生了心 理的不平衡,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逐渐丧 失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并存 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进 行勤工俭学或者校外兼职工作,但学习时间有限,两者难 以兼顾,再加上其在初高中时期所接受的地方教育水平不 高,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 家庭,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 在经济压力与学业压力并存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将所有的 精力放在学习上,导致成绩不够理想,从而产生心理落差。 长此以往,便会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为降低,心 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并逐渐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一蹶不振。 (三)封闭心理,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贫困大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 主要关注于经济问题,对其他问题的关注度不够高,对 外面的社会了解得比较少,从而导致与其他学生在交流 上存在着障碍。另外,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 件较差,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难以融入集体 生活中来。甚至有些贫困大学生把别人的好心帮助看作 对自己的施舍,从而逐渐疏远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 交流,逐渐变得孤僻和冷漠,并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特殊的生理期限 大学时期是属于思维能力快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 增强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但是,在 这一时期, 大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太稳定, 容易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然而,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 群体由于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再加上社会阅历不足, 更容易产生心理异常问题。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于偏远农村家庭或者城市下岗 职工家庭,由于经济拮据,争吵和家庭矛盾现象也较为 突出。并且,由于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不高,一些贫 困家庭的父母不懂得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和性格方面产 生的重大影响,从小缺乏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引导,不利于 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另外,由于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黄上上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摘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 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 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措施 教育改革与质量 138 力,一些贫困家庭的父母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甚 至将绝大多数家庭经济收入都用于孩子的教育支出上。如 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让父母满意时,则可能受到父母的 责骂,进一步危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他们 在不能完成设定的目标时往往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进入大学以前,这些贫困大学生与周 围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差,他们也能够较为 容易地融入周围同学的生活中去。但是,一旦进入大学, 这种经济方面的反差就被放大。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刚 刚接触社会,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当今社 会,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心理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现 象,并且拜金主义、官本位等思想较为盛行,学生之间 的攀比心理较为严重,这些都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就 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 来越多,在人际交往汇总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应 酬,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环境的制约,贫困大学生在这方 面难免产生自卑心理和攀比心理, 难以找到心理归属感。 有些贫困大学生甚至逐渐远离这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应酬, 变得孤僻和狭隘,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比较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 面的教育,并且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那么如何顺利 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健 康问题,让他们消除一些顾虑,真正认识心理健康咨询 就像感冒了看医生一样的正常,从而使其能够在遇到心 理问题时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其次, 学校应该建立除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外的心理咨询服务 平台,如电子邮件、热线电话以及其他的网络平台,以 消除一些羞于去心理咨询室的学生的顾虑,使学生和心 理咨询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也可以使学生在合 理的范围内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通过网络平台 了解一些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疏导;最后, 高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或者是讲座,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调节方法和宣泄技巧,从而促进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完善大学生的贫困资助体系 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问 题导致的,因此只有从源头上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并建 立全方位、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可以寻求社会 各界的资助,使贫困资助体系能够全方位的辐射到更多的 贫困学生,从而 , 多渠道的解决学生生活和经济方面的问 题。例如,除了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之外,还可以 设立校级的贫困生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金以及各种困难 补助等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奖学金、 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等贫困资助体系, 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其经济 压力和心理负担,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 还要特别注意对贫困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以及综合素质的培 养,鼓励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生活中,缓解其自卑心理。 (三)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格 各大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励志教育,宣传知识改变命运 的典型事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让贫困大学生真正意识到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另外,要使大学生摒弃不劳而获 的思想,鼓励其利用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劳动从正规渠道获 取报酬,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开拓自身的视 野,培养坚强和自立的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四)重视人格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减少其 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因此, 高校应该重视人格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使贫困大学生 的人格得到健全地发展,充分尊重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和 人格尊严。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社团多多开展一 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的校园环境。 从而使贫困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周围同学、 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真挚的感情,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来,增强其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比较 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 表现出来的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经济压力和学习压 力并存的现状,以及心理封闭、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几 种特征。并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贫困大学生特殊 的成长时期等方面探究产生这种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 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完善贫 困大学生资助系统、注重贫困大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以 及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措施来较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 康问题的发生,从而引导其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高云峰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 J. 赤峰学 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