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调研.pdf_第1页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调研.pdf_第2页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调研.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588 期 第 25 期 2015 年 9 月 上旬出版 135 基金项目:本文是“2 0 1 5 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 0 1 5 0 1 8 4 1 . 作者简介:韩继锋(1 9 7 8 - ),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 . 一、调研目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无疑为河北的经 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 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优化调整 城市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资源共享,构建现 代化的交通网络,以实现区域互利共赢。京津冀协同发 展这一战略背景,对河北省大学生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 影响,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 也是教育大省, 高校数量众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省的难题,大学生就业工 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京津冀协同发 展给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 了挑战。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为深入贯彻国家“把高校毕业 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准确把 握我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摸 清我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路径和高校学生最关心的突出 问题,提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因此课题组开展了本次 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案及实施 (一)活动的组织 为保证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课题组制订了 京 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 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的影响 等调查问卷, 并做了网络问卷, 确定了调查院校, 并且从调查的对象、 方法、 实施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方案, 课题组分为 3 个调研小组,统一组织深入到各高校进行 调研活动。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研时间为 2015 年 5 月至 7 月。主要采取了问 卷调查、实地访谈、网络问卷等方式,调研范围包括唐 山市 7 所高校,并有 20 余所省内其他地市院校参与了网 络调查问卷,调研对象包括就业部门领导、院系书记、 辅导员和高校毕业生及在校学生等。 (三)调研问卷的编制、发放与回收 为提高本次调研的科学性,保证信息收集的真实 性,课题组针对就业工作人员和高校学生分别发放了京 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 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的影响等调查问卷,并做了网络问卷,共发放调查问 卷 1000 份,有效回收 931 份,有效率 93.1%,课题组对 回收调查问卷进行了审查整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使调研对象分布合理,选取的调研对象主要包 括就业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在校生和毕业生共计 1000 人,有效回收问卷 931 人。在调研的学生中,男生 521 人,女生 410 人,本科生 367 人,专科生 564 人, 省内生源 768 人,省外生源 163 人,通过对这些对象的 问卷调研,能相对客观地反映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调研 韩继锋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 6 3 0 0 0 )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对河北省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本文对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就业的自我认识 和就业准备、地域选择等进行了调研,并为河北省大学生在就业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高校毕业生 就业路径 136 教育改革与质量 本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地域的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 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 选择在河北省内就业的有 602 人,占比重达到 64.6%; 选择京津地区就业的 260 人,占 27.9%;选择东部沿海 地区的占 46 人,占 4.9%;选择其他的 23 人,占 2.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大 多数学生看到了河北发展的机遇, 愿意在河北省内就业。 (三)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自我认识 大学生对当前就业问题的认识,包括对当前就业形 势、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就业渠道的认识等,通过对 调研结果的分析,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上,认为形 势较好,就业容易的 483 人,占 51.8%;选择形势一般 的 257 人,占 27.7%;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的 165 人, 占 17.7%;选择不了解的 26 人,占 2.8%。在获取就业信 息的方式上,85% 的学生都选择了大型招聘网站、人才 市场和校园招聘会,选择其他方式的占 11.3%,有 4.7% 的同学选择不知道。在就业渠道上,选择家中安排就业 的有 70 人,占 7.5%;选择就业压力大但只要完善自我, 就业不是问题的 674 人,占 72.4%;认为就业太困难, 没信心的 187 人,占 20.1%。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一是 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是对其严峻性还有 些认识不足,应加强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在就业信息了 解和就业渠道上,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能主 动把握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途径分析 大学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了解情况包括,很 了解的 28 人,占 3%;了解一些的 329 人,占 35.4%; 听 说 过 的 535 人, 占 57.5%; 不 关 心 的 39 人, 占 4.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在是否选择于 河北省内就业的问题上,选择非常乐意的占 747 人,占 80.2%;选择不一定的 94 人,占 10.1%;选择不愿意 的 90 人,占 9.7%。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学生 就业途径选择上,选择报考机关事业单位的 427 人,占 45.8%;选择继续深造的 289 人,占 31%;选择基层计 划的48人, 占5.2%;选择灵活就业、 自主创业的167人, 占 18%。 通过上述调研可见,一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 认识上,比较了解这一战略的学生相对较少,大学生要 多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抓住战略机遇;二是在京津冀协 同发展战略实施后,选择在河北就业的人数超过 80%, 在就业途径上,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更趋于理性, 灵活就业, 自主创业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这说明学校和政府在就业 和创业的政策支持上,效果已经显现。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交通的便利。交通一体化,一小时经济圈的 建立,为京津冀范围内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减少了 生活压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助力河北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给河北经济发展注入大量经济血液,经济的增长, 产业的升级, 技术密集型产业必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产业势必超越第二产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为 河北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第三,北京、天津是全国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聚集 了全国1/4的重点院校, 1/3的科研院所, 1/2的两院院士, 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将借力京津人才优势,助推 河北产业升级,在人才交流的过程中,将为河北的大学 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加快河北省大学生快速成长,同时 为胜任转型升级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带来诸多挑战 首先,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河北省由于经济发展水 平不高,在就业上不是优秀人才的首选之地,京津冀协 同发展战略实施后,河北省的经济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势必会吸引众多优秀学子到河北省就业,这样对河北省 大学生就业将形成一定压力,对于河北大学生无论从学 历还是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对河北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河北省是 教育大省,却不是教育强省,学科竞争力上与京津一流 高校相比,还有差距,河北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部分 学生就业力准备不足,就业心理缺乏,对自身资源的整 合能力差。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促进河北省大学生 就业的路径分析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要想 抓住机遇,高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 学生自身也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 能力。 (1)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实施者,其职能包 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大学生就业率的高 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就业力,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应成为河北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河北省各高 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结 (下转第 1 3 9 页) 139 教育改革与质量 生提高学习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 提高办学效益,实现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目标。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激励因素随着时代的不同是 有所变化的,所以,学校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使激励因素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毅 . 管理心理学 M. 第二版 . 成都 : 四川大学出社, 2008:102-103. 2 钟岱珂,郭良如 . 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在篮球后备人 才培养中的应用 J. 体育世界,2012(11):54-55. 3 付洪利,曲永印 . 教学管理体制实现学生学习全程管理与 服务 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7):42-43. 4 张勤.高校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3(22):24-25. 5 邓瑾轩 . 运用行为科学中的“双因素理论”,调动大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4):34-37. 6 戴蓉 . 对大学生学习激励的再思考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启 示 J. 思想教育研究,2011(7):81-84. 7 刘奎,胡俊丽 . 激励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应用指 导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26-27. 合区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借 助京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培养符合京津冀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突出有别于京津名牌高校的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2)河北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创新 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努力建设国 内高水平大学,为省内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为引进和培 养高素质人才铺平道路。 (3)大学生要抓住机遇,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一是 大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加强职业生涯职场观念,做好人生合理定位,坚 定信心,奋力拼搏,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要充分认识 到自己已成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 的就业形势下,更要调整心态,对现实要以平和的心态 加以接受,调整就业期望值,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了解 自己到底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到企业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三是要有进取心。要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 韧不拔,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实践中增强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