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五课时)(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12题。表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经度125.01E124.98E124.97E124.95E纬度42.93N42.86N42.84N42.83N表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指数0.3 2360.3 2500.3 2940.3 3141.东北地区()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 km2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C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1C2.D第1题,读表1并分析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中心在纬度上逐渐向南移动,在经度上逐渐向西移动,因此可以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高,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人口重心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发展;根据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隔1的两点之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 km,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经线长,然后结合纬度计算出重心移动的纬度距离,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可计算出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 km。第2题,各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状况仅根据资料无法判断;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会使人口向东北地区移动,但是人口重心移动趋势向西南;主要原因是由于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促使人口向西南迁移。大于65岁的人口达到7%即为人口老龄化。预计中国大于65岁的人口从7%达到14%将用27年时间,而法国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6年。发达国家21世纪初大于65岁行动不便的人口变化较20世纪90年代下降16%,中国则上升18%。据此,回答34题。3资料所示的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过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口生活质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ABCD4资料所示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有()养老保障问题凸显存储收益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短缺A B C D3D4.C第3题,结合题干及材料信息判断,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由于我国老龄化时间短,导致老龄人口生活质量降低。第4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导致我国养老保障问题凸显以及劳动力短缺。下图为我国2019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6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5C6.B第5题,读图可知,流出城市中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东莞、温州、杭州等城市都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第6题,经济因素是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注意是“现阶段”而不是春节前后。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圆满结束,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结合下图完成79题。在外漂泊的人都要回家7“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春运旅客大军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这说明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C文化因素 D自然因素8春运客流的汇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交通运输压力加大B城市大型商场客流骤减C工厂因工人缺岗处于停工状态D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受阻9春运期间,外出打工人员返回家乡,使许多寂静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返乡民工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促进了落后观念的转变B弘扬了当地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C建筑业劳动力缺乏D“留守问题”加剧7C8.A9.A第7题,“回家过年”的愿望反映了家庭亲情等社会文化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第8题,大量春运客流的汇聚,会加大交通运输压力。第9题,对于乡村来说,大量的返乡民工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可使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下图所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1011题。10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个城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个城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 B C D11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 B C D10D11.C第10题,由题干知,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地熟制最高,所以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11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1214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2.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13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A警戒性 B相对性C差异性 D临界性14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自然灾害的增多A B C D12B13.A14.A第12题,表中信息反映的年生物量(资源)与可承载人口成正相关,是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第13题,表中“最大人口密度”是一个警戒值,体现了人口容量的警戒性。第14题,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恶化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小。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会增大人口合理容量。“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下图为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517题。15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A工业区和住宅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C商业区和仓储区 D市政区和园林区16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具有的优势是()A无污染,符合“绿色出行”理念B体积小、可随意停放C操作灵活,可取代公共汽车D能满足居民各种出行需求17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利用GIS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A B C D15B16.A17.D第15题,读图可知,甲功能区在夜晚休息时间段,共享单车停放数量最大,而在白天数量最少,符合住宅区特征,而乙功能区共享单车在白天数量最多,应为商业区。第16题,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无污染物,符合绿色出行理念,A正确。体积小,但是不能随意停放,B错误;虽然操作灵活,但是速度慢,不适合长距离骑行,不能取代公共汽车,C错误;不能满足各种出行需求,D错误。第17题,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出现了找车、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认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合理分配数量。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819题。18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19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18D19.A第18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第19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2022题。20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图中()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1若该城市要建一个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则该市场的最佳位置是()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2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20A21.B22.D第20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读图可知,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甲处。第21题,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一般分布在铁路沿线或公路沿线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另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布局在距市中心较远、地租便宜的地方。综上所述,乙处是最佳位置。第22题,重化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综上可知,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南方向。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23该功能区属于()A商业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行政区24“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25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 B C D23B24.D25.C第23题,读图可知,该功能区早晨以流出为主,晚上以流入为主,白天居民上班,晚上居民休息,因此该功能区为住宅区。第24题,住宅区一般是晚上停车多,其他功能区一般是白天停车多。所以可以错开使用,故主要是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第25题,城市化会使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正确;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正确。城市化使城区温度升高,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错误;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材料二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人口普查次数年龄构成(%)014岁1564岁65岁流动人口数量(万人)第五次22.8970.156.9614438第六次16.6070.1413.2626139(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分)(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第(2)题,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2000年第三位变为2010年第一位,这是由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大量人口迁入广东,给广东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是为广东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是由于人口增多加重了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带来社会治安问题。第(3)题,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大量人口流动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答案(1)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原因: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重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问题。(3)方向: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问题: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环境、资源问题)加重、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社会治安差等问题。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4分)(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4分)解析第(1)题,从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直接读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第(2)题,图中显示上海的劳动人口比重偏大,说明劳动力丰富,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第(3)题,从水资源的供应角度看,上海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保障水资源供应;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应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升人口容量。答案(1)014岁8%(7.6%9.6%均可)、1564岁81.88%(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10.12%(9.6%10.6%均可)。严重老龄化阶段。(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等级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万人)202050501001003003005005001 0001 000材料二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_类_档,其中特大城市有_个。(3分)(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_。(4分)(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_,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_、_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_。(4分)(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_、_。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4分)解析第(1)题,结合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及江苏省辖市人口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江苏13个省辖市可分为2类(大城市、特大城市)3档(100300万人、300500万人、5001 000万人),由图可知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在5001 000万)有2个(南京、苏州)。第(2)题,常住人口远多于户籍人口说明外来人口很多,主要是因为苏州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环境很好,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第(3)题,结合图例和图中地价分布可知江苏省各城市地价分布的大致趋势是南高北低,高价地带的城市主要沿长江(南京、镇江、南通等)和铁路线(京沪线、沪宁线)分布。由图可知,苏州、南通地价普遍偏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地都紧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