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过关检测(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俾斯麦曾说:“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的工业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后来居上,逐渐超过英国,开始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夺殖民地和商业利益的斗争,故本题答案为D项。2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德国或在德国支持下的意大利进攻法国,俄国应以其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在德国支持下的奥匈帝国进攻俄国,法国应以其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三国同盟正式建立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C三国协约正式建立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1892年,法俄两国签订了军事协定,矛头指向三国同盟,特别是德国,法俄协定构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B项正确。3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危机日趋严重。下列各项,按当时历史演变的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ABCD答案C解析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4列强之间的争夺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与冲突,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在巴尔干地区参与争夺的列强主要是()A英国和德国B俄国和奥匈帝国C意大利和法国D美国和日本答案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英德没有争夺巴尔干地区,故A项错误;俄奥参与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故B项正确;意大利和法国没有争夺巴尔干地区,故C项错误;美国和日本没有争夺巴尔干地区,故D项错误。5“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一战的爆发与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盛行有关C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与代议制的完善有关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承发展了自由主义学说答案A解析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盛行无关,故B项错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容易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与代议制的完善无关,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与自由主义学说无关,故D项错误。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解析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地狱”之称,时间为1916年2月至1916年12月,最后以法军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失地告终,与材料“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相符,故B项正确。7一位战地记者这样形容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科索沃战争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C8(2018嘉兴基础测试)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藉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答案B解析根据“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与德已宣战矣”“吾国走到第二步之后,忽然中止”可知严复认识到德国必败,主张在与德国断交之后,加入协约国集团,故B项正确。9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就某次战役记载:“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直到坦克的出现,我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材料所描述的战役()A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破产C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D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答案C解析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马恩河战役,依据材料“随着毒气排出”“直到坦克的出现”可以判断是索姆河战役,故A项错误;马恩河战役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破产,故B项错误;索姆河战役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作战,故C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故D项错误。10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该战役()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C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D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钢铁怪物”是一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坦克,坦克第一次亮相于1916年爆发的索姆河战役中。为牵制德国,支援凡尔登战役,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了索姆河战役,故C项正确。11“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答案A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B、C、D与材料无关。12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大陆战火频发。下列发生于欧洲大陆上的战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索姆河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莱比锡战役ABCD答案B解析1916年6月爆发索姆河战役;1942年7月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1940年5月出现敦刻尔克大撤退;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爆发莱比锡战役,即,故B项正确。13“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材料中的“开端”应该是指()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主义思潮C民族解放运动D殖民主义扩张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印度、埃及、非洲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和平主义思潮不可能让这些国家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故B项错误;正是民族解放运动,使被压迫的中、印、埃得以独立,故C项正确;殖民主义扩张只能让这些国家深受其害,故D项错误。14在20世纪的军事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空袭战,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战且发动空袭的一方遭到失败的是发生在二战中的()A苏德战场B西欧战场C北非战场D亚太战场答案B解析二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战是德国发动的不列颠之战,结果德军遭到失败。15有学者认为:“巴黎和会后,中国山东问题已成为美国政治问题之一。”该学者得出此观点的依据在于美国()急于扩大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希望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力图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ABCD答案B1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甲国修改法律为乙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乙国同意丙国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请求;丙国应甲国要求,对日本宣战。甲、乙、丙三国分别是()A美国、英国、中国B中国、美国、英国C英国、美国、苏联D美国、英国、苏联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修改法律的是美国,其放弃了中立政策,为英国购买军火提供便利;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英国,目的在于帮助苏联牵制德国;对日本宣战的是苏联,促进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17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C日本全面侵华,发动七七事变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答案D解析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是在1939年,故A项错误;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是在1939年,故B项错误;日本全面侵华,发动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故C项错误;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是在1940年6月10日,故D项正确。18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绥靖政策有很大责任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答案B解析“善良的软弱”指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故选B。19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救援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救援中孕育着胜利。”这句话中“这次救援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B加强了英法两国间的联系和合作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答案C解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将英法联军士兵撤退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故选C项。20(2018金华十校期末卷)下面所示漫画意外收获反映二战期间某一时刻的战争态势。该漫画创作的时间不早于()A1938年B1939年C1940年D1941年答案D解析漫画中美国人拿着弓箭对准法西斯,表明美国参战,二战期间推动美国参战的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故D项正确。21下列关于中途岛海战的叙述,错误的是()A美国海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码电报B此前日本在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占领了大片地区C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答案D解析中途岛海战中美国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了日军的行动,取得战役胜利,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途岛海战前,日本占领了中国大片地区,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几乎控制了整个太平洋地区,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途岛海战美国获胜,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1942年1月,在中途岛海战爆发之前,故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222015年9月7日上午,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纪念馆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方面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下列国际法文件能够从法理上证明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是()开罗宣言德黑兰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家宣言ABCD答案B解析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正确;德黑兰宣言是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后发表的,主要内容是联合消灭德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组建战后国际组织等,没有涉及中国领土,错误;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正确;联合国家宣言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没有涉及中国领土,错误。故选B项。23(2018嘉兴选考测试卷)下图为20世纪美国画家亨利科纳设计的宣传海报。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海报的理解,错误的是()A其创作不可能早于1941年B反映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C描述的是阿拉曼战役D坚信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答案C解析阿拉曼战役开始于1942年10月,英国对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24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目录(部分)如下: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铁甲搏杀_;摧枯拉朽柏林会战。若在“_”填入战役的名称,最合理的是()A莫斯科战役B偷袭珍珠港C库尔斯克会战D诺曼底登陆答案C解析莫斯科战役主要是防御战役,与“铁甲搏杀”不符,故A项错误;偷袭珍珠港是海空战,与“铁甲搏杀”不符,故B项错误;1943年7月,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地区,在一次战斗中双方共1200辆坦克展开厮杀,C项与题干中“铁甲搏杀”搭配最合理,故C项正确;诺曼底登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与“铁甲搏杀”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在希特勒看来,战争不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也成为维护“优等种族”的目的。为“彻底解决”犹太人,德国不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更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死亡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尽管纳粹分子企图销毁证据,但是这些遗址仍保留下来,并成为曾经发生的历史悲剧的重要见证。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二直接关联的“历史悲剧的重要见证”的遗址的名称,并说明其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8分)答案(1)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的蛊惑宣传。(2)奥斯威辛集中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是纳粹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实质:对外侵略性与种族灭绝性。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础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摘编自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材料二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6分)答案(1)说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做出了有利于日本的保证。(2)因素: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切断国际援华通道,早日打败中国。(答出三点即可)27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正是我们两国人民永不彼此开战的愿望的象征。我们业已决定,采取协商的方法来处理可能与我们两国有关的一切其他问题从而对保证欧洲和平做出贡献。英德宣言(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材料二他(希特勒)还同尚未准备好与德国作战并对西方失去了信心的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正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和芬兰的部分领土。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苏联也发动了他们自己践踏凡尔赛条约的战争。何国松世界文明简史一本通材料三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苏、美、英三国签订的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1)请写出材料一中“协定”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是否“对保证欧洲和平做出贡献”。(5分)(2)希特勒与苏联达成的“协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愿意达成此协议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4分)答案(1)名称:慕尼黑协定。没有。该协定助长了法西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气象电力服务合作协议
- 灯饰照明行业新年个人工作计划
- 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策略计划
- 【通辽】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教体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市区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资源
-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实践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行业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重要实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东芝空调用户使用手册
- 全国卷高考标准语文答题卡作文纸3栏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表样表
- 110kV变电站高压试验报告完整版
- 山东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入学、幼儿园等健康卫生教育洗手知识教育ppt课件
- JJF(鄂) 82-2021 全自动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数控铣工图纸(60份)(共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