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考纲考点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耕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2)手工业的进步。(3)商业发展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4)“重农抑商”政策。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梳理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认识农耕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历史解释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盛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实证宋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宋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考点一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1)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考点二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2纺织业(1)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2)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冶金业:北宋时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考点三商业的繁荣1表现(1)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2)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2“市”发展(1)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4)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3对外贸易(1)两宋(2)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史料史论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核心论点:表明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知识链接 唐宋元“匠户”政策的演变(1)唐代: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2)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3)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担官方的工役。史学新论 宋代商业革命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都认为宋代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业革命”,其理由主要是: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首次出现了商业大都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史论观点 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核心史论: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放开对城市的商业管理,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探究1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1】 (2018课标全国,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点评本题以宋代四川井盐业的发展为载体考查北宋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解答关键是要紧扣题干手工业者自由流动的特点及反映的现象的根源。解题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排除B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D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史论链接角度1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 (1)私有制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宋代手工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趋势。(2)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宋代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宋代雇募制更成为了普遍的方式。(3)国家干预逐渐减少:唐宋时期,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4)国家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唐宋时期,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角度2宋代土地政策变革的影响(1)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2)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或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成为佃农。即时体验1.(2019湖北麻城模拟)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A.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等级秩序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工与商、富与贫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质上说明了社会流动对原有社会秩序的冲击,故选C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农业与工商业关系的对比,B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未造成过农业的衰败,D项错误。答案C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A.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B.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D.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解析根据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说明当时设镇是为了增加政府的商业税收,即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一定的承认,故选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市镇的发展,B项错误;宋代仅仅是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放弃,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知未影响小农经济的地位,D项错误。答案A探究2宋元经济格局的变化及重心南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2】 (2015课标全国,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C点评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代区域经济发展对政治统治理念的影响,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审题解题关键是理解东南沿海地区崇拜现象得到朝廷认可蕴含的本质根源。解题据题干情境可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选C项。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 A项错误;受理学影响,宋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 B项错误;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 D项错误。史论链接角度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角度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城市交通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人才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时体验1.(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北宋北方人数(个)北方所占比例南方人数(个)南方所占比例前期27884.5%5115.5%中期27463.9%15536.1%后期12140.3%17959.7%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解析根据材料中可知北方和南方的比例不断变化。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因此导致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的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选C项。答案C2.(2019海南海口模拟)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A.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北京水资源非常丰富D.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解析解读图文,从材料“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上的缘故”,可知元大都的商业布局体现出南北经济交流的繁荣,故选A项。答案A探究3宋元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史论链接角度1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2)城市商品经济兴盛,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也不再严格监控,这使得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3)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4)中唐以来,传统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5)海外贸易发达,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即是对外贸易税收。角度2宋代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1)唐朝中晚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3)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南方经济较快发展。(4)宋王朝统治者执行了比较开明的经济政策。(5)宋代科技、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6)若干民族政权的并立,整个中国的不统一给各国贸易创造了空间。角度3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史料实证史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摘自唐六典史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北宋东京城(1)史料一解读主要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认识说明唐代对商业的管理特点。(2)史料二解读注意宋代城市商业的布局及变化所蕴含的本质特征。(3)解读史料三注意从城市布局图说明宋代“市”打破了时空限制的特点及影响。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根据史料二、三回答,“这种变化”是否说明宋代已经放弃了“抑商”政策?提示:宋代商业经济发展、商业活动区域及城市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如打破市坊界限、放宽经营区域等,只是政府增加税收的需要,并不表明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提示:(1)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2)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3)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即时体验1.(2018河北唐山模拟)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这反映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B.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C.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D.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解析据题干中“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创造和发展,故选A项。商贩叫卖之语与宋词韵律不能等同,B项排除;“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反映不出商业活动打破“时空界限”,C项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答案A2.(2019四川成都诊断)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至道末年(997年)2 408.11 567.3天禧末年(1021年)2 641.23 874.0熙宁十年(1077年)2 021.35 117.2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解析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政府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格显示的是北宋时期农业税收和非农业税的比较,非农业税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税是逐渐下降,正是这一原因的体现,故C正确;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错误;农业税收的减少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衰退,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是对外贸易的税收,故D错误。答案C命题素材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两宋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菜,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樊树志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专攻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材料主要从种植面积、耕作特点及新作物的引进等角度阐述了两宋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影响。解析“变化”依据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影响”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产业之间联系的角度回答。答案(1)发展变化: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讲究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迅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出现了专门从事小商品生产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专业户。(2)影响: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品;推动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高考题组1.(2018海南单科,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解析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体现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可得出餐饮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课标全国,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选C项;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答案C3.(2014课标全国,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据题干“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信息,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选A项;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答案A模拟题组1.(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解析据题干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可知农民以副业的方式从事小规模经济活动有利于农业的自给自足,故选B项。答案B2.(2019河南洛阳模拟)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解析据题干材料中“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意思说明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故选D项。答案D3.(2018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诊断二)图1、图2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其变化()图1唐代中期图2北宋中期A.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B.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C.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D.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解析据题干图文“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信息,可见货币的使用比例与商业贸易直接相关,故选D项。“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无法判断金银的总量,A项错误;“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中制钱的比重在上升,但不能肯定其总量一定在上升,B项错误;“纸币”宋代才开始出现,其比例不能体现其使用范围,C项错误。答案D4.(2018山东济宁模拟)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弱化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民间长途贩运发达解析根据题干中“贩海之商”体现的是海外贸易,反映了海上丝路贸易兴盛,故选C项;题干并未牵涉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开始”说法错误,A项错误;据前面的分析,D项表述与题目中“贩海之商”、“船舶往来”不相符,排除。答案C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河南六市联考一)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解析据题干材料“客户(佃户),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可知政府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这反映出北宋由于“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租佃关系盛行,地主与佃户关系紧张,故选A项。答案A2.(2018安徽合肥质检二)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北方陕西河南山西唐321132北宋12725金及同时的南宋4214南方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18442029北宋43861845南宋731853663A.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解析观察表格可知,唐宋时期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大大超过了北方,结合这段时期的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这些都促成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选C项。答案C3.(2018安徽蚌埠质检二)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C.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D.有益于封建统治的维系解析据题干材料“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以得出这一变化是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可以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故选C项。答案C4.(2018湖南G10教育联盟联考)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占田大,产量多,唐中期的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这说明()A.饮茶之风带动了农民增收B.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商业化C.交子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D.海外贸易与交流逐渐加强解析材料说明唐朝时饮茶习俗风靡全国,推动茶业种植面积扩大,宋时茶业交易频繁,使政府征收茶税及需要纸币交子作为交易媒介,故选B项。答案B5.(2018安徽合肥质检三)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解析据题干材料,江南出现粟、麦、豆,江北出现水稻,棉花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说明在两宋时期农作物的交流加强了,故选D项。答案D6.(2019山西太原模拟)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有法律的惩处,有道德的说教,故选C项。宋代记载反映不了政府重农抑商,A项错误;获取重利遭到严惩是对的但是太片面,B项错误;因果之说只是反映了材料后半段,比较片面,D项错误。答案C7.(2019山西晋城模拟)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解析据题干材料“宋神宗时”“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经济政策相对宽松,故选B项。答案B8.(2018四川泸州诊断二)宋仁宗天圣二年,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界限)毁拆”。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这种变化()A.宋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D.加强对商业贸易的控制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仁宗表木(界限)毁拆,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体现了占道经营是被允许的,体现了对市场管理的松弛,有利于商业发展,故选C项。答案C9.(2018湖北八校联考二)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A.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B.儒教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C.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D.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解析据题干论述了城隍职掌的变化,即由“守御城池、保障治安”到被“列入国家祀典”,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隍的信仰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10.(2018河北石家庄二检)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幢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A.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B.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C.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D.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宋代城市不仅具有政治、经济职能,还有相对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故选D项。答案D11.(2018山东烟台模拟)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会造成“钱引”的信用丧失,损害商品经济,故选C项。答案C12.(2018广东深圳调研二)北宋时期,政府下令商人将粮草运至边境指定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物资的经营许可。这说明当时()A.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空前强化B.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来源C.抑商政策严重阻碍商业发展D.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解析据题干政府出让经营许可权的条件是商人要帮助政府将粮草运到指定地点,这样可以解决政府的费用,所以也能说明政府财政困难,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8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 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材料二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渔业专家资格认证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专业水平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共关系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教育年终考核模拟考试练习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考核题库bi备精良
- 2025年咖啡师初级笔试模拟题库
- 机电机械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安全员安全责任面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题含答案集
- 2025年设计师招聘考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性骚扰培训课件
- 偏执性反应的护理查房
- 定密管理制度
- 绿豆芽成长记-A4打印版
- 3D打印技术教程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佩戴腰围护理规范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考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真题模拟汇编(共906题)
- 中国地理(第二版)赵济王静爱
- 【课件】等差数列的概念2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