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教案.docx_第1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教案.docx_第2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教案.docx_第3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教案.docx_第4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实验题型的解题突破考纲解读1.理解与表达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调查、实验,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3.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4.综合运用能力(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考点1实验目的(研究课题)要点梳理1.实验目的应包含三要素:实验性质、自变量、因变量2.基本句式为:验证/探究/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作用注:若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中的“影响或作用”要指明。【对点小练】1.(原创题)为探究胰岛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工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家兔若干、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注射器、血糖浓度测定仪(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环境条件都适合实验的开展。)(1)实验思路: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若干家兔空腹处理后均分为四组,编号为A、B、C、D,用血糖测定仪测量每只家兔的血糖浓度。(2)预测实验结果(在下面的坐标中绘制实验过程中家兔血糖浓度变化示意曲线,并在横坐标上标注注射试剂的时间点。)(3)分析讨论:本实验的目的是_。用血糖浓度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_,抑制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_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解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和脂肪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答案(1)向A组家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B、C、D三组家兔注射等量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向B组家兔注射适量葡萄糖溶液,C组家兔注射等量胰高血糖素溶液,D组家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每只家兔的血糖浓度。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肝糖元和脂肪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回答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解析实验目的的基本句式为:验证/探究/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作用。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幼苗的生长情况,测量指标是幼苗的株高(鲜重)。答案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幼苗光合强度(或生长量)的影响考点2实验原理要点梳理实验原理:指该实验所应用到的生物学知识或原理,一般应包括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及操作原理、因变量的检测原理两部分【对点小练】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该实验原理是:_。解析实验原理是指该实验所应用到的生物学知识或原理,一般包括自变量的作用原理及操作原理、因变量的检测原理两部分。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的浓度,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变量是小鼠血糖浓度,因为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所以实验用小鼠活动状况作为因变量的测量指标。答案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考点3实验步骤(思路)要点梳理一、设计实验应遵循四大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2.平行重复原则实验设计中必须设计多组相同的实验或足够的实验次数,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在定量实验中需对多组实验的结果取平均值。3.单一变量原则(1)变量的种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刺激变量(也称自变量),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或发生变化的变量,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二者关系: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即具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外的,即与研究目标无关,却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的存在对实验起干扰作用。实验者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否则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认定。(2)单一变量原则:指在实验的诸多因素中,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要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4.对照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对照实验的四种常见类型: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自身对照即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一般表现出实验因素在量上的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另外当存在多个实验因素时,各种实验因素之间形成相互对照。条件对照即虽然给对照组施加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二、书写实验步骤(思路)的三个段落1.第一段实验准备工作通常包括对实验材料的分组编号、一些药品的配制以及对实验材料的预处理,一些生理性实验往往还需要进行前测。2.第二段实验条件的控制,一般情况是设计对照实验。3.第三段结果的观察、记录与分析三、实验设计的语言组织要求1.常用的实验术语:随机均分、一系列浓度梯度、适量且等量、一段相同时间后、相同适宜条件、无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等。2.表述实验现象时,加碘后“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对点小练】1.(2017宁波期末节选)为了探究胰岛素对动物细胞摄取葡萄糖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瓶、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葡萄糖测定仪、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等。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的时间后,_,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实验所用小鼠肝细胞是能够增殖的细胞)请回答:完善实验思路中的_和_。解析实验是探究胰岛素对动物细胞摄取葡萄糖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各取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和生理盐水若干,分组如下:甲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鼠肝细胞与生理盐水等量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各组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的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细胞数目。答案(与生理盐水等量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用葡萄糖测定仪)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测量细胞数目2.(2017温州模拟)给健康雄性小鼠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禁食16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进行检测,发现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分別为X g/mL、Y mmol/L。为研究小鼠每天灌喂护肝茶对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请依据提供的材料用具,以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用具:符合实验要求的雄性小鼠若干只,高、中、低剂量的护肝茶,清水,50%乙醇,灌喂设备,检测设备等。(要求与说明:实验期间小鼠在适宜条件下饲养;30 d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检测方法和过程不作要求。)请回答:实验思路: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每天灌喂护肝茶对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灌喂护肝茶以及护肝茶浓度,所以实验分4组,3组小鼠灌喂高(甲)、中(乙)、低(丙)剂量的护肝茶,1组(丁)灌喂清水。实验进行30天。本实验的测量指标是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但检测前需要按题意进行处理:小鼠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禁食16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进行检测。答案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乙、丙组分别每天灌喂适量且等量高、中、低剂量的护肝茶,丁组灌喂等量清水。30 d后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并禁食16 h,取出肝脏检测GSH、TG的含量,并记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考点4实验结果与结论要点梳理1.实验现象是对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即对因变量的描述,如特异的颜色变化、沉淀反应、测定指标、记录的数据。2.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客观陈述,不含推理依据和推理内容。如果是验证性实验一般有明确的结果,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往往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有显著差异(正反两方面)。实验结果可以用文字、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形式表示。3.以文字表示时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的描述要全面,不能遗漏;要注意结果出现的适用范围,不同范围不同结果要分段表述;使用规范用语。4.表格设计的方法表题格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作用,表题常标于表格上方。表格的行题(表格第一行)与列题(表格第一列):一般情况下,行题所标示的是因变量的观察指标及其含义,列题所标示的是自变量,两者的位置可以互换。5.坐标图设计的方法高考考查的绘制坐标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绘制曲线图,另一种是绘制柱状图(或直方图)。这两种图形的共性是:往往将横轴的变化量作为自变量,纵轴的变化量作为因变量;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都要在图例中注明。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时,常采用曲线图;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呈现结果时,常采用柱状图。下图为规范的坐标图应包括的内容:6.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推理而获得的内容,可能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可能是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推理,体现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与实验目的相呼应。在文字表述时注意要用概括性的规范用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要全面,不能遗漏。【对点小练】1.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解析实验目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所以需要设置不同梯度浓度的NaCl溶液,实验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为0.9%,在浓度低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在浓度高于0.9%的NaCl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且浓度差越大,现象越明显,在清水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过多而破裂。所以结果预测可以分浓度低于0.9%的NaCl溶液、浓度高于0.9%的NaCl溶液和浓度等于0.9%的NaCl溶液三种情况,红细胞形态分别出现细胞会吸水过多而破裂、细胞会失水皱缩和细胞形态未变。答案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NaCl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原因分析低于0.9%浓度的NaCl溶液体积变大甚至胀破红细胞吸水等于0.9%浓度的NaCl溶液形态未变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高于0.9%浓度的NaCl溶液皱缩,体积变小红细胞失水2.现代工业污染物十溴联苯醚(BDE209)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某小组欲研究不同剂量的BDE209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鼠若干、低剂量(120 mg/kg)BDE209溶液、高剂量(1000 mg/kg)BDE209溶液、花生油、灌胃装置、水和普通饲料等。(说明:用BDE209处理小鼠的时间为每天上午;对照组用花生油处理;所有小鼠都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实验开始21天后,测量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具体方法不做要求)(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请以柱状图形式呈现可能的实验结果(可建立多个坐标系)(3)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BDE209在小鼠体内经化学转化可形成类似甲状腺激素的物质,试分析BDE209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原因:_。解析本实验是探究不同剂量的BDE209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根据设计实验需要遵循的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和可重复性原则等。围绕实验目的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剂量的BDE209,因变量是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再结合实验说明“用BDE209处理小鼠的时间为每天上午;对照组用花生油处理;所有小鼠都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实验开始21天后,测量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拟定实验设计思路。(1)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拟定如下设计思路:将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为甲组、乙组、丙组;测量并记录三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每天上午,给甲组小鼠灌胃适量花生油,给乙组和丙组小鼠分别灌胃等量低剂量(120 mg/kg)和高剂量(1000 mg/kg)的BDE209溶液,持续21天;将三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给予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实验开始21天后,测量并记录三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由于是探究型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一是不同剂量BDE209溶液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影响,二是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三是有相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题干要求用柱状图形式呈现可能的实验结果,所以需要先建立坐标系,横坐标标注组别(分实验前和实验后),纵坐标标注甲状腺激素浓度(具体见参考答案)。(3)根据题干信息“BDE209在小鼠体内经化学转化可形成类似甲状腺激素的物质”,可合理推测该分泌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抑制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下降。答案(1)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编号为甲组、乙组、丙组,测量并记录三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每天上午,给甲组小鼠灌胃适量花生油,给乙组和丙组小鼠分别灌胃等量低剂量(120 mg/kg)和高剂量(1000 mg/kg)的BDE209溶液,持续21天;将三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给予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实验开始21天后,测量并记录三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预期实验结果(3)BDE209在小鼠体内转化形成甲状腺激素类似物,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下降1.(201510月浙江选考)欲进行小鼠肝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生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用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3%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若干支、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具有测距功能)等。(要求与说明:对NaCl溶液的具体稀释过程、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细胞体积变化对计数的影响。绘制曲线时的细胞体积指细胞的平均体积。)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3)分析与讨论: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与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_基于上述实验,怎样才能用肝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_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不同NaCl溶液浓度是自变量,因变量有肝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变化两项,肝细胞的体积可以通过显微镜下测量直径完成,而肝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实验思路应当有以下步骤:稀释1.3% NaCl溶液,得到若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向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入肝细胞悬液。一定时间后取各试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进行细胞直径的测量和细胞数量的计数。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以曲线形式预测结果,注意两曲线要有标注加以区别。由于肝细胞在极低浓度的NaCl溶液都会吸水胀破,所以数量和体积曲线都不要从最左边开始。对数量曲线,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数量不变,细胞不会破裂保持完整。对体积曲线,应当是随NaCl溶液浓度上升,细胞平均体积下降,注意不会下降到零的。(3)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膜的方法是:将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然后进行离心等处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答案(1)取试管若干支,将质量分数为1.3% NaCl溶液由高到低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向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肝细胞悬液,放置一定时间。取各试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测量细胞直径,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变小,原因是细胞失水皱缩。细胞数量不变,原因是细胞仍完整。将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然后进行离心等处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2.(20164月浙江选考)为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B增殖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变化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W、细菌B、细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W后体积变化等因素;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菌B生长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3)分析与讨论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_形增长。为提取细菌B内的酶,对该菌进行破碎时,应将其_。A.置于蒸馏水中 B.用纤维素酶水解C.置于稀盐酸中 D.冷冻研磨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B增殖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添加生物制剂(W),因变量是细菌B增殖情况变化,检测指标是细菌B细胞数变化。为检测细胞数变化情况,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测量细胞数,实验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细胞数,实现前后对照。为研究生物制剂(W)的作用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为减少偶然误差,每组设置若干重复。(2)预测实验结果,试题要求设计一个坐标,通常纵坐标表示因变量(检测指标),本实验是细胞数,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由于要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所以以时间为横坐标,是否添加生物制剂(W),用不同柱形表示,注意图例和柱形图。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菌B增殖,细胞数应当增加,乙组(实验组)的细胞数应比相同时刻的甲组多。(3)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因为实验是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的。为提取细菌细胞内的酶,先要破碎该菌。置于蒸馏水中不能破碎细菌细胞,细菌细胞外有细胞壁支持,不会膨胀破裂。用纤维素酶不能破坏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因为细菌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置于稀盐酸中虽可以破坏细胞,但是酶在较强酸性条件下会失活,不能获得酶。将细菌液氮低温冷冻,经研磨破碎可以提取酶。答案(1)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甲组:液体培液基乙组:液体培养基W将上述两组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生物制剂W对细菌B增殖的影响(3)SD3.(201610月浙江选考)设水稻细胞与染色剂甲反应呈红色,小麦细胞与染色剂乙反应呈黄色,大麦细胞与染色剂丙反应呈绿色。现有A、B、C三瓶不同的细胞悬液,每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细胞。欲用染色剂甲、乙、丙鉴别这三瓶细胞悬液中有几种细胞。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材料与用具:染色剂甲、乙、丙溶液各1瓶,A、B、C细胞悬液各1瓶,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要求与说明:一种染色剂只与一种细胞产生反应;每支试管中只能加一种染色剂;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解析(1)本实验是鉴定实验,实验可分3次重复过程,每次鉴定1瓶细胞悬液。每次实验中以不同染色剂为自变量,分3组,共9支试管,分别加入一种染色剂。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抽样镜检细胞的颜色反应。实验具体思路见答案。(2)由于每瓶细胞悬液可能含有三种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所以实验的结果与结论可能有27种,可以分一种、二种和三种细胞的结果表示。实验结果结论预测具体见答案。答案(1)取试管9支,进行编号。实验分组:表不同染色剂鉴别不同细胞悬液的实验分组染色剂甲染色剂乙染色剂丙细胞悬液A1.A甲2.A乙3.A丙细胞悬液B4.B甲5.B乙6.B丙细胞悬液C7.C甲8.C乙9.C丙按上述分组,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细胞悬液和染色剂溶液,摇匀。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各试管中细胞的颜色,并记录。(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一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一种细胞。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二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两种细胞。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三支均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三种细胞。4.(20174月浙江选考)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分组设计: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_。(2)完善实验思路:_(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点):_(4)分析与讨论:药物甲的作用是_。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使用药物乙处理海拉细胞,对此题目已经分三组进行实验,A是空白对照,B组是条件对照,C组是条件对照加前后对照,因此可以推测药物甲的功能应当是对海拉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本实验还有一个隐含的自变量就是时间,通过多次测量细胞数来体现。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海拉细胞增殖情况,测量指标是不同时间的海拉细胞的细胞数(细胞浓度),测量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结果预测:建坐标系要以细胞数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不同组用不同曲线并注意标注组别。由于A组是空白对照,细胞数目应当增加曲线上升,曲线若绘成S形也可;B组加入了促进增殖的药物甲,细胞数目应当快速增加,快于A组;C组开始与B组相同,曲线前段与B组重合,而后加入抑制增殖的药物乙,数量增加减缓,曲线后段就在B组之下但应在A组曲线之上。还要注意在横坐标上标注药物乙加入时间点。答案(1)药物乙溶液(2)取细胞悬液加入到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将细胞悬液分别加入到A、B、C三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培养瓶中的细胞数并记录。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向C组加入药物乙溶液。重复。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3)见下图(4)促进海拉细胞增殖(时间:40分钟分数:100分)1.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各组样品在_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_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重复若干次。_。(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有两个自变量:是否加入生物制剂W、动物细胞的种类。设计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及对照实验原则,进行重复实验可减少误差并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故分组时应分4组分别进行实验。镜检统计细胞数目时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可以分解组织细胞间的蛋白质,使组织细胞分散均匀,有利于提高计数的准确性。(4)绘制曲线时,应注意横纵坐标及各组合的最终高度。答案(1)A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B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加入W。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加入W。CO2培养箱胰蛋白酶血细胞计数板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2)见下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2017温州模拟)科研人员利用实验探究了桑叶多糖对人工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数值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写出实验思路,并设计一个坐标系,将表中实验分析结果的数值变化趋势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说明:现有刚刚处理得到的人工糖尿病小鼠若干只,该品种小鼠的正常空腹血糖数值为6.0 mmolL1。给药和测定空腹血糖数值的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持续6周时间。)桑叶多糖对人工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数值的影响实验分组(按体重给药量)给药前空腹血糖/(mmolL1)给药后空腹血糖/(mmolL1)2周末(与给药前比较)4周末(与2周末比较)6周末(与给药前比较)A组0(gkg1)17.7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接近2周末数值)B组0.25(gkg1)17.5明显升高明显升高无显著差异C组0.50(gkg1)17.4明显升高无显著差异明显降低(明显高于正常数值)D组1.00(gkg1)17.3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数值)(1)实验思路:(2)设计一个坐标系,将表中实验分析结果的数值变化趋势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解析(1)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记录表可知,实验分四组进行,自变量是桑叶多糖浓度,三组分别给0.25(gkg1)、0.50(gkg1)、1.00(gkg1)桑叶多糖,一组不给药作为对照。实验的因变量是空腹血糖浓度,实验在给药前以及给药后2周末、4周末、6周末分别测定空腹血糖浓度。(2)设计一个坐标系,横坐标用实验时间,纵坐标用空腹血糖浓度。根据结果记录表中的描述,分四组绘曲线,但要注意的是,结果描述的参照是不同的,如2周末与给药前比,而4周末是与2周末比,6周末又是与给药前比,还涉及正常空腹血糖浓度6.0(mmolL1)。答案(1)实验思路:将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数值。A组不给药;B组给药0.25(gkg1);C组给药0.50(gkg1);D组给药1.00(gkg1)。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饲养。分别于2周末、4周末、6周末测定空腹血糖数值。记录实验数据,统计分析。(2)设计一个坐标系,见下图。3.(2017稽阳联考)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试剂与用具:新制备的数条5 cm长的萝卜条、蒸馏水、蔗糖、三角尺、烧杯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的渗透现象。(1)实验思路:(2)预期结果:建立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预测萝卜条长度的变化情况(至少画出四种蔗糖浓度的变化曲线)(3)分析与讨论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如何估测萝卜的细胞液浓度?请说明其依据?_实验说明成熟的植物细胞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_。解析本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渗透现象,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因变量为萝卜条的长度。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会影响萝卜条的长度变化。外界浓度高时,萝卜条失水,长度减小,外界浓度低时,萝卜条吸水,长度变大;在等渗溶液中,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萝卜条长度基本不变。答案(1)实验思路:用蒸馏水与蔗糖配制成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将数条5cm长的萝卜条分别浸泡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用三角尺测量萝卜条的长度,记录并求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2)预期结果:(见下图)(3)分析与讨论:萝卜条长度基本不变组所对应的蔗糖浓度即为萝卜的细胞液浓度;此时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子进出相等,萝卜条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有浓度差4.(2017浙江名校联盟)药物X能有效增加白细胞数量,但会使血液中AST(天门冬氢酸氨基转移酶)浓度偏高。为了验证药物X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实验动物1组(5只)、药物X溶液(用10%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10%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实验动物不分组,测白细胞数量和AST浓度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所检测的3次结果):(3)分析与讨论:实验动物不分组的主要原因是_。A.数量偏少B.个体差异大C.数量为奇数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利用原有实验动物在_后进行重复实验。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使用药物X,由于要求实验不分组,所以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为证实10%葡萄糖溶液没有干扰实验结果,需要在注射药物X前先注射10%葡萄糖溶液。实验的因变量是白细胞数目和AST浓度。因此,实验需先后注射10%葡萄糖溶液和药物X,还需要三次测量因变量,一次实验前,两次在注射后。(2)作坐标和柱形图表示结果,横坐标是测量次数(实验时间),纵坐标要两个,一是细胞数目(密度),一是AST浓度。柱形图需三组,对白细胞和AST需要分别标注。(3)由于实验动物个体差异大,因此不分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利用原有实验动物在白细胞数目和AST浓度恢复正常后进行重复实验。答案(1)实验思路:取实验动物一组,培养一段时间后采集血液,分别测定白细胞数量和AST浓度并记录。分别注射(适量的)10%葡萄糖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采集血液,分别测定实验动物的白细胞数目和AST浓度并记录。分别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药物X溶液,在培养适当时间后釆集血液,分别测定实验动物的白细胞数目和AST浓度并记录。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3)B白细胞数目和AST浓度恢复正常5.(2016浙江理综)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切除甲状腺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W饲养14天饲养14天1次/天,共14天1次/天,共14天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请回答:(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3)分析与讨论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_,该激素经_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_,_。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和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表格中甲乙两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所以丙和丁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所以丁组小鼠的处理是生理盐水灌胃。(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耗氧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缺乏了甲状腺会导致耗氧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耗氧量上升,所以甲组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下降,丙组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上升,乙和丁组属于正常情况,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基本不变。(3)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该激素经门脉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答案(1)生理盐水灌胃(2)(3)下丘脑垂体门脉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6.现有一种细菌M,能够合成某种酶,并能分泌到细胞外。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若干个培养瓶、培养液、细菌M(要求与说明:实验仅设一组;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曲线);(3)测定总酶浓度时,应对细胞做_处理。解析该实验来源于课本中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涉及调查方法、数学模型构建过程等。实验不再分组,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由于涉及数据需设置多组重复减小误差。对结果预测的分析,细菌数目变化应当遵循逻辑斯谛增长,该菌分泌的某种酶应当是一种诱导酶,并不在细胞内起作用,因此应当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产生,由于该菌将该酶分泌出细胞,所以总酶浓度细胞外酶浓度细胞内酶浓度,总酶浓度与细胞外酶浓度变化相同,总酶浓度就大于细胞外酶浓度。在总酶浓度测量时需将菌体破碎才能测定细胞内酶浓度。答案(1)取细菌M,稀释后,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取其中的培养瓶,分别测定细胞数、细胞外酶的浓度和总酶的浓度,并记录。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见下图:(3)破碎7.(2017台州模拟)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公认最关键的促血管形成因子。为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药物甲)、“顺铂”(一种化疗药物乙)及其联合作用对卵巢癌动物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卵巢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的含量。材料:3mg/L顺铂、107 mol/L GnRH类似物、胰蛋白酶、12孔细胞培养板(每个孔可进行细胞培养)、卵巢癌细胞、细胞培养液、CO2培养箱(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顺铂和GnRH类似物对体积的影响;VEGF的m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具体检测步骤不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其中药物加入设计画在下面的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中即可,无需再用文字说明;药物可用甲、乙表示;药物作用3天,每24 h检测一次,无需前测;重复实验不要求)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2)若GnRH类似物、顺铂都能抑制血管生成,且联合作用效果更佳。请画出药物作用48 h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3)实验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产生。如果已得到上述第(2)小题中的实验结果,为了进一步在活体水平上验证这两种药物及其联合作用的影响,下一步你将选用身体状况一致的_动物,随机均分后,分组进行药物处理,观察_。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甲和药物乙的使用,需要分四大组进行实验,一组空白不加药物,一组加药物甲,一组加药物乙,一组同时加药物甲和药物乙。卵巢癌细胞是实验对象,所以每孔中都需要加入等量卵巢癌细胞和细胞培养液。实验的因变量是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对细胞测量指标可以选择细胞中相关mRNA和蛋白质的含量。由于“药物作用3天,每24 h检测一次,无需前测”,所以每一组需要前后测量三次,共需12小组,因为每次测量后细胞不能继续实验了。(2)结果预测,要求画出药物作用48 h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空白组两个指标最高,药物甲和乙共同作用组最低,其余两组结果介于上述两组之间,注意两个指标需要两个纵坐标,两种形式的柱形图,还要有图例,横坐标表示分组。(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产生。为了进一步在活体水平上验证这两种药物及其联合作用的影响,应选用身体状况一致的患卵巢癌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后,分组进行药物处理,因为实验的因变量是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对于动物观察指标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