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素养评价七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含解析)鲁科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素养评价七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含解析)鲁科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素养评价七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含解析)鲁科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素养评价七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含解析)鲁科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素养评价七2.1.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含解析)鲁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A.光是一种胶体 B.雾是一种胶体C.发生丁达尔效应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为1100 nm【解析】选D。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D正确。【补偿训练】(2019南昌高一检测)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解析】选A。青蒿素的提取所用的操作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属于湿法炼铜,C项正确;将丹砂(即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汞和硫在一起研磨又会生成硫化汞,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项正确。2.(2019九江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某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为30 nm,因此该纳米材料属于胶体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是因为光照射在胶体微粒上时发生了光的散射【解析】选D。胶体微粒带电,胶体不带电,A错误;胶体中胶体粒子因吸附某些离子而带电,同时带相反电荷的其他离子会分散在分散剂中,也会向另一极移动,B错误;该纳米材料微粒需扩散至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C错误;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发生了光的散射,D正确。【方法规律】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1)区分胶体和溶液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来区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2)下列两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是否能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3.(2019泰安高一检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解析】选C。分散质“钴酞菁”分子的直径(1.310-9m)在1100 nm(大于氯离子的直径),为胶体粒子,其分散系为胶体,能透过滤纸,具有丁达尔效应。【补偿训练】(2019三亚高一检测)在10-910-7 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解析】选B。纳米铜只是颗粒小,仍属于铜单质,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相同,A、C项错误;纳米铜颗粒小,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需密封保存,B项正确,D项错误。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AgI胶体在电场中定向运动,是因为胶体是带电的【解析】选A。江河水中含有胶体微粒,在入海时遇到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故会形成三角洲,故A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项错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H+、K+、S2-、Br-能使Fe(OH)3胶体聚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故一些胶体能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现象,故D项错误。【补偿训练】(2019苏州高一检测)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解析】选A。A项为FeCl3+3NaOHFe(OH)3+3NaCl,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B项是胶体的聚沉;C项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为血液的渗析,有毒物质可透过半透膜与血液分离,而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血液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5.(2019齐齐哈尔高一检测)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类似,透析膜同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10-7 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阴极聚集_,理由是_。(3)取少量制得的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A.胶粒直径小于1 nm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能透过滤纸【解析】(1)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类似于半透膜,它能让直径小于其孔径的毒性物质粒子透过,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2)粒子直径在10-910-7 m的分散系为胶体,故在通直流电时,胶体粒子产生电泳现象。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而陶土胶粒带负电荷,阳极聚集的是带负电荷的陶土胶体微粒,阴极聚集的是带正电荷的氧化铁胶体微粒,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3)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答案:(1)渗析半透膜大于(2)陶土胶粒氧化铁胶粒前者胶粒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后者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3)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 B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 ,将含等物质的量的 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 , 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 Fe2O3D.该分散系为胶体,胶粒直径即为 Fe(OH)3 分子直径【解析】选B。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错误, B正确;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褐色的,C错误;Fe(OH)3胶粒是很多粒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D错误。【补偿训练】(2019海淀区高一检测)食盐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分散系1:食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分散系2:食盐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1中只有两种离子B.分散系为电解质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个分散系D.两个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解析】选C。食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氯化钠完全电离,水部分电离,分散系1中含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分散系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个分散系,故C正确;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 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两个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不相同,故D错误。7.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蔗糖溶液、硫酸镁溶液、硅酸胶体、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A.B.C.D.【解析】选B。该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阴极移动,说明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蔗糖溶液不是电解质溶液,所以不能发生聚沉,故符合;硫酸镁为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故不符合;硅酸胶体胶粒带负电,能使胶体发生聚沉,故不符合;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不能使胶体发生聚沉,故符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8.(2019洛阳高一检测)(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色。(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3)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 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_(填“有”或“无”)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解析】(1)Fe2O3粉末(红棕色)中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2FeCl3 +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3)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胶粒不能;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4)Fe(OH)3胶粒带正电,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现象。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故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答案 :(1) Fe2O3+6HCl2FeCl3+3H2O棕黄(2) 红褐(3) 无胶体和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4) 阴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后向阴极移动【补偿训练】如图是我们清晨进入森林后看到的美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