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二)(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二)(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二)(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二)(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的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答案C解析“初税亩”客观上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梭伦改革倾向于发展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力量,故C正确。2.商鞅变法是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这一时期其他诸侯国的改革。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C.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答案A3.商鞅实行县制,“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而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破荫附,“编户齐民”。二者的共同作用是()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材料“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破荫附”,因此,这一制度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正确;B、D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答案D5.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A.私田出现均田制B.商贾囤积市易法C.边防危机将兵法D.土地兼并免役法答案B解析北宋时,王安石利用政府实行市易法,调节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B.C.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7题22分,第8题26分,第9题22分,共70分)7.秦自商鞅变法逐渐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而且,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的最基本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家庭制度的影响。(10分)(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小家庭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家庭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12分)答案(1)措施:强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或“分异令”);奖励耕织。影响:有利于小家庭的形成。(2)特征:人口少;关系简单;家庭成员关系密切。背景:诸侯争霸;铁犁牛耕;土地私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措施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关系的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从所属时代的政治状况、生产技术、土地所有制等方面归纳。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9分)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经济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有哪些?(9分)(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8分)答案(1)相似之处:都处在分裂割据的时代,都面临着增强国力的任务等。(2)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3)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9.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其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材料二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三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四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两条)?(8分)(3)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四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12分)答案(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2)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