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7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衡水高三调研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总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激增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农民暴动是其中之一,由此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该分析()A符合历史研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B属于运用近代化史观分析历史问题C忽视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潮流解析:材料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人口激增的史实,得出了人口激增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符合历史研究中论从史出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等信息,与近代化无关,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激增、社会问题出现,阶级矛盾激化,认识到了阶级斗争问题,C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不能得出其顺应时代潮流,D项不正确。答案:A22019开封高三统测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太平天国缺乏可行的革命纲领B农民阶级担负民主革命任务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封建制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解析:“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由于生产力水平因素,导致太平天国失败,可见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不缺乏革命纲领,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32019济南高三摸底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两项;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答案:C42019铜川高三检测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里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解析:“人民心里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项错误;C项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项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52019赣州高三质量评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和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62019怀化高三模拟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D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解析:“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体现了小农经济思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是其空想性和落后性的一面。“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体现了实行婚姻自由,具有进步性,因此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近代化和顺应世界潮流的趋势,A、B两项错误;C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答案:D72019丹东高三诊断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成员多有立宪派和旧官僚,但他们承认并通过了革命派雷奋等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说明()A共和制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支持B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C各派实现追求民主制的目标整合D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解析:根据“成员多有立宪派和旧官僚,但他们承认并通过了革命派雷奋等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说明各派实现追求民主制的目标达成一致,故C项正确;A项中“社会各界”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排除D项。答案:C82019承德高三联考省份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四川蒲殿俊领导了保路运动、罢课、罢市,四川宣布独立后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湖北汤化龙武昌起义后,与革命党合作,参与组织湖北军政府,革命党人负责军事,立宪党人负责庶政,并通电敦促各省谘议局响应革命。湖南谭延闽推动湖南宣告独立,革命党人都督焦达峰被杀之后,担任都督,安定地方,援助湖北革命军,通电建议及早组织临时政府。上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立宪派的政治活动。由此可见,立宪派()A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B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C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D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解析:材料表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和革命进程中,以及在推行各省独立方面都有相关的活动,支持革命派的革命进程,因此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C项正确;立宪派这些活动并不是投机,而是对革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是袁世凯,袁世凯不是立宪派,故B项错误;革命派在革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是立宪派,排除D项。答案:C92019江淮高三联考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等信息可知,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宣告清王朝灭亡,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B项正确。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宣告帝制结束,而不是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排除A项。1912年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不是皇帝任命,排除C项。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要早于溥仪退位,排除D项。答案:B102019青岛高三调研“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现代型国家,而且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受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在这种经济之下,封建专制的观念根深蒂固,才会形成“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故D项正确。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是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说明社会结构已经分化组合,排除B项。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也是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所导致的,故C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答案:D112019吉林高三联考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当时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并没说明袁世凯上台导致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说明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并不是说明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9枣庄高三模拟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由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9赣州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4分)解析:第(1)问,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一中的“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体现的是构建尊孔崇儒文化认同的措施等。至于“背景”则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以及民族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2)问,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主要从国家认同建构同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相结合、同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相结合,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至于“意义”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民主革命进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思想方面要从增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国人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142019福州高三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二“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1860年中国纪事(摘自马恩全集)材料三“洪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