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外事文明礼仪知识 一、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 人们见面时,总要行使一定的礼节,以示礼貌和 。对于外国宾客,其打招呼和行礼的习惯方式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以关人员在接待外宾时,应按照他国的习惯行之,才能正确地表达礼貌与 。 行礼。通常,行礼和问候是见面时共同或分别行使的礼节。对于行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各个国家的人们也有不同的行礼习惯,公关人员在接持不同国家的客人时,可以区别采用。 二、外事迎送 在外事交往中,迎来送往是常见的一项内容,也是颇具要求的一项工作 。它是企业与国际友人交往的第一步,许多“ 第一印象 ” 往往从中而得。对此,切不可疏忽大意。认真按照外事交往中的礼仪规范行事,能为人们之间的顺利, 往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外事迎送中的礼仪规范 当得知海外客人来访时,首先必须做好的是迎接工作。按照国示惯例,要根据来宾来访目的和来访者的身份,来确定迎接的规格,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问题: 一是迎接的人员。组织方的主要迎接人员一般应与来宾2 / 10 的身份相当,但到特殊情况,如当事人不在当地、身体不适不能出面,不能完全与来宾身份相当时, 则可以由职位相当的人员或副职出面迎接,但要注意不能与对方身分相差太大, “ 门当户对 ” 是一规矩。 二是迎接的仪式。在外事的交往中迎接贵宾时较为常见的是以安排献花的形式来表示。当客人抵达时,在参加迎接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 迎接工作中公务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来近乘坐的飞机抵达的时间,在客人抵达之前到达迎接地点等候客人,并备好专用车辆接送客人到达下榻之处。 来宾离去时,也要做好送行的礼仪工作。组织应派专人协助来宾办理出境或机票手续,以及帮助客人提拎行李、办理托运手续。分别时 ,可按来宾国度的行礼习惯与之告别,并用热情的话语为客人送行,如欢迎客人再次访问,祝客人一路平安等。最后应目送客人登机离去后方可再离开。 在迎送工作中,还应注意陪车的礼仪。迎接客人抵达、欢送客人以及一些外事访问活动时,组织一般应当安排人员陪车,起到以接待和引路的作用。在陪车中,公务人员应注意的主要是上下车的顺序和坐车时的位置安排。 在顺序上,掌握 “ 后上先下 ” 的原则。 “ 后上先下 ” 的礼节体现了主客有序的礼仪,客人为重,客人为尊。 在坐车的位置上,应掌握 “ 以右为尊 ” 的原则。按西方3 / 10 的礼俗 ,右为大,左为小。两人同行,右者为尊;三人并行中者为尊。宴席上,主人的右座为最高宾客的位子。同样,在陪车时,应请客人从右侧门上车,坐于右座,主人或公关人员从左侧门上车,坐于左侧,翻译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如果车中的后排冻死坐三人,则顺序是:中间为大,右边为次,左边为再次,前排为最小,但是如果客人上车后,坐到了主人从垢左侧座位上,则应主随客便,不必再请客挪动位置。 三、介绍中的礼仪规范 在人们见面的同时,通常相互之间就要进行介绍。介绍的方式很多,一般是由主方负责的工作人员或翻译,将主方迎接 人员按身份高低工依次向对方一一介绍:也可以由主方中身份最高的人员介绍,或者作自我介绍,在有些场合也可以交换名片以作介绍。 介绍时应讲清国籍、单位、职务和姓名。介绍的顺序为:按来宾的身份,把身份代的介绍给身份高的人;按来宾的年龄,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来宾的性别,将男子介绍给女子;按来宾的婚姻状况,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另外,当向他人作介绍时,要用手掌示决,不要用手指示意;被人介绍时,应点头、微笑以应答;听人介绍时,应全神贯注,切勿心不在焉,同时最好能附之于一定的问假语,如 “ 您好! ”“ 认识您很高兴 ! ” 等,以增添介绍彼此的亲切气氛。 4 / 10 四、称谓中的礼仪规范 在人们见面或交谈时,一声行体的称谓往往能融洽人们之间的情感和气氛,和外国友人打交道时亦是如此。只是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的不同,因此在称呼上存在差异,公关人员应按照国外人们的习惯相称谓。 称为的方法可以分为:按性别称谓,按职称、官衔称谓,按姓名称谓,或是按国家体制的不同区别称谓。 按性别称谓是一种最常见,也较方便的方式,因为性别一目了然的,一般不易出错,按照惯例,对大多数国家的来宾,对田子称先生,对女子,已婚 的称夫人,未婚的称小姐,在不明婚姻情况时,无论未婚或已婚的都可称女士。 按职称、官衔称谓也是组织在接待外国来宾时经常采用的称呼方式,是在一些正式场合的交谈、演讲、祝词中,往往都以此相称谓。如 “ 议员先生 ” 、 “ 总经理先生 ” ;对部长和部长以上要职的妇女,也可称 “ 阁下 ” ;对有学位的人士,可以其学位相称,如 “ 律师女士 ” 、 “ 博士先生 ” ;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如 “ 上校先生 ” 、 “ 福特中尉 ” ;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可按其宗教职位称呼,如 “ 牧师先生 ” 、 “ 怀德神父 ” 。 有时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称谓也不一样。君主制国 家对国王皇后称 “ 陛下 ” ,对王子、公主或亲王称 “ 殿下 ” 。对有公、候、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可按其爵位相称;5 / 10 如 “ 约翰公爵 ”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人士,均可称 “ 同志 ” ,有职衔的可以加上职衔,如 “ 书记同志 ” 、 “ 部长同志 ” 等。 五、会见的礼仪规范 会见在国际上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接见,指的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人士,或是主人会见客人;其二是拜会或拜见,指的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也可称为谒见或觐见。在我国则不作细分,统称为会见。在接见或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 会见从内容 来看,有礼节性和事务性之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礼节性的会见时间相对较短,话题亦广泛;而事务性的会见则时间较长,谈话的内容也较专门化。 会见的礼仪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见之前,会见双方都应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提出方提出会见要求,必须将要求会见的人的姓名、职务、会见的目的等告知对方。接着是接见方应尽快给予答复,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接见,应婉言向对方作好解释工作;如同意会见,则要约好合适的时间,主动将会见地点,主方出席人及具体安排等通知对方。做好会见前的沟通工作,是双方的一种礼貌相待。 会见时的礼仪。包括:会见双方都应遵时安约,尤其作为主方人员应提前到达会见地点以迎候客人。迎候时,可以6 / 10 站在会见的大楼正门,也可以在会客厅门口等候。当客人到达时,应主动上前行礼表示欢迎,并引导客人入座。因会见是一项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表示着重和便于会见时的交谈,一事先都有一珲的座位安排。 会见场所应安排足够的座位。如会见人数较多,会见场地也较大,此时最好安装扩音器,主、客双方各备一只。 组织领导人之间的会见,除陪见人员、译员、记录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就绪之后应退出会场。如允许记者采 访,则应在会见开始前几分钟进行,会见待开始即离开。会见期间,应准备饮料、茶水,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来访客人的习惯,备有不同的饮品以招待。 为表示 ,会见应准备合影项目。合影可安排在会见之前或是会见结束之后,摄影时的位置按礼宾顺序排列,一般主人居中,以主人的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人数较多时,可分排排列,第一排为主要的主宾人员,两边应由主方人站立。 会见结束时,主人应将客人送到车前或门口握别,然后目送客人离去。 在一般日常交往中,客人来访后,相隔一段时间应予回访。如果客人是 为祝贺节日等喜庆日来访,则不必回访,而应在对方节日前往拜访,表示祝贺。 六、会谈中的礼仪规范 7 / 10 会谈是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交流看法、展露观点的一种会唔,有时会谈也指公务洽谈或者具体的专业性谈判,其内容比会见更为正式、气氛更为严肃、专业性更强。在具体的礼仪要求上,与会见相类似,只是在座位的安排和交谈的方式上有一些不同。 在会谈中,双方一般围桌而坐,通常使用长廊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座位的排列,以门为准,有不同的安排法,具体如图所示,记录员可安 排在后卒,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若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桌,按礼宾次序依次就座。 在与客人会谈中,谈话时的仪表、语气、话题都显得十分重要。出席谈话的人要努力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促使会谈煌成功。其间涉及到的会谈礼仪有:首先,要注意仪表、仪容。出席会谈的人,衣着要整洁大方,谈话的表情应自然、诚恳,面带笑容。其次,谈话的态度要诚肯,谈自己的观点时要谦和;他人发言时要认真聆听,不要随意插话;对原则性问题需要坚持和拒绝时,注意态度上不要激烈,可做耐心的解释和婉拒。交谈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 请 ” 、 “ 对不起 ” 等。 七、国外忌讳种种 在涉外活动中,公务人员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8 / 10 发生,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 数字的忌讳 西方人认为十三是不吉利的,应当尽量避开,甚至每个月的十三日,有些人也会感到忐忑不安。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会办任何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次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十三这个数字。其原因主要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的 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贪图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结果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那天最后的晚餐上的第十三个人就是犹大,这天又是星期五。人们将十三日又逢星期五的日子称为 “ 黑色星期五 ” ,有些人就会因此而闭门不出,唯恐发生不吉利的事情。 “ 四 ” 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 “ 死 ” 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我国也是如此,如遇到“ 四 ” ,且非说不可时,忌讳的人往往说 “ 两双 ” 或 “ 两个二 ” 来代替;另外,在日语中 “ 九 ” 发音与 “ 苦 ” 相近似,因而也属忌讳之列 。 食品的忌讳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9 / 10 脏;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也门、苏丹等国的人,除忌食锗肉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 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要酒喝。 颜色的忌讳 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埃塞俄比亚人则是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也将黄色视为残废之色;而巴基 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但委内瑞接却用黄色作医务标志;蓝色在埃及人眼里是恶魔的象征;比利时人也忌蓝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衣服;土尔其人则认为花色是凶兆此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好用素色。 花卉的忌讳 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日本人认为荷花是不吉祥之物,意味着祭奠;菊花在意大利和南美洲各国被认为是 “ 妖花 ” ,只能用于墓地与灵前;在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不忠诚的表示;绦紫色的花在巴西一般用于葬礼;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 为惯例;在欧美,我们被邀请到朋友家去做客,献花给夫人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家,则是违反了礼仪。 其他忌讳 10 / 10 在使用筷子进食的国家,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在米饭中;在日本不能穿白色鞋子进房间,这些均被认为是不吉利之举;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顶,尤其在泰国,认为人的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被人触摸是一种极大侮辱,住宅门口上也禁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产品研发策略报告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电信通讯行业5G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AR技术行业增强现实技术与AR应用研究报告
- 2025电工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注射用胰蛋白酶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招聘国有企业人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鄂尔多斯市育知人才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辅助性审计服务项目工作人员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山西焦煤集团所属煤炭子公司井下操作技能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武汉天河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湿陷性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大众蔚揽保养手册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