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PPT幻灯片.ppt_第1页
(精选课件)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PPT幻灯片.ppt_第2页
(精选课件)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PPT幻灯片.ppt_第3页
(精选课件)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PPT幻灯片.ppt_第4页
(精选课件)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PPT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与治疗决策,1,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新发和死亡病例数高居榜首,估计的新发病例,估计的死亡病例,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6990,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中国每年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12.2%和9.6% 根据2009年中国国家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乳腺癌是城市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是农村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 城市:34.3 例 /10 万女性,是农村地区的 2 倍(17.0 例 /10 万女性) 社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发病率最高,广州乳腺癌 ASR 为 46.6 例 /10 万女性,这一比率与日本接近(ASR:42.7 例 /10 万女性)。 相反,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乳腺癌 ASR 可低于 7.94 例 /10 万女性,ASR:年化标准率,3,乳腺癌治疗历程Halsted前时代,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莎草纸文献记载”乳腺病” 凉的肿块,没有脓,火钻烫 希波克拉底:小肿块,长大,导致死亡, 建议:别动! 盖伦:公元100年,建议整个切除,别烫 巴里:换药,切除,认识腋淋巴结有关 1719世纪中期:没有麻醉,最快切除,4,乳腺癌治疗历程,全乳切除术Volkman.1863 腋淋巴结切除Moore.1866,根治术Meyer.1891 Halsted.1894,扩大根治术Margottini.1949 Urban.1951,改良根治术Patey.1949 Auchincloss.1951,保乳手术Veronesi.1973 Atkin&Hayward.1977,前哨淋巴结活检DavidKrag.1992,5,乳腺癌治疗历程,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6,乳腺癌诊治流程(初诊),可疑患者,B超、钼钯or MRI,体检,空心针穿刺活检,CR or PR,良性,恶性,手术,T3以下及无远处及实质脏器转移,CT、骨扫描等,恶性,T3及有远处及实质脏器转移,新辅助化疗4-6周期,保乳+腋清,保乳+前哨,改良根治术,随访,每年2次,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SD or PD,更换化疗方案,BI-RADSX/US/MR 4A,BI-RADSX/US/MR 4A,7,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ER:雌激素受体。人类最先发现乳腺癌细胞和激素的关系始于1896年;1967年Jensen发现人类乳腺癌中含有ER。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当细胞恶变时,肿瘤细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其功能与正常细胞相似。这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称为ER阳性乳腺癌。 PR:孕激素受体,ER作用的最终产物,PR的存在常可说明ER活性的存在。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临床上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Jensen发现ER后,很快又发现PR,并证明PR的合成与雌激素和ER复合物在核内发生的变化过程有关,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 PS2基因 :雌激素诱导蛋白之一,受雌激素调节和控制,换言之PS2依赖于ER的存在。目前认为PS2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价值,阳性者预后好,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内分泌治疗有效。,8,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Her-2:乳腺组织细胞中较常见而易激活的原癌基因。在多种腺癌细胞中此癌基因均有高水平表达,报道最多的是乳腺癌。并且仅限于癌细胞,而不出现于正常乳腺上皮。该基因表达阳性者可使ER阳性病人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率降至20;ER阴性病人内分泌治疗几乎无效。 Her-2 扩增或过度表达是术后早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预后差。 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了解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活性。Ki67增殖指数高低与许多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9,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10,乳腺癌分型与治疗决策,11,乳腺癌高危因素,年龄35岁 妊娠期、哺乳期及炎性乳癌 ER、PR阴性 肿瘤大小为T2及以上 肿瘤大小为T1,但Her2阳性或有淋巴结转移者 肿瘤伴脉管、神经侵犯者 组织病理学分化差者,12,化疗方案选择(Her2阴性),指南一级证据,13,化疗方案选择(Her2阳性),指南一级证据,14,化疗方案选择,TC 或 TAC在淋巴结阴性及淋巴结阳性疾病中均有效,无论 ER+ 或 ER- 蒽环类的作用受到了挑战,可能仅在部分患者中有效 (50% 的患者接受非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TC 或 TCH) 新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宾, 埃坡霉素, 艾日布林, 卡培他宾) 正在或将要在早期乳腺癌中进行研究 增殖指数(Ki67)是预后的一个独立重要因素,15,化疗注意事项,蒽环类化疗药:永久的心脏毒性,终生总剂量不超过700mg/M2 紫杉类:水钠潴留、严重的过敏反应。用药前后给予地塞米松预处理。,16,内分泌治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提高总生存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目标,17,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目前我国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推荐使用TAM 510年是标准方案。 联合卵巢功能抑制在小于35岁的人群中相比单用TAM能明显获益。,18,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大于等于4个淋巴结转移是支持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如果有13个淋巴结转移、组织学3级等其他多个危险因素,也可考虑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多基因检测在国内很少开展,如显示不良预后,也可支持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建议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时间为5年。对于一部分危险程度较低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治疗23年。,19,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内分泌治疗策略,早先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疗程为5年的他莫昔芬,近年各个指南推荐第3代芳香酶抑制剂(AI)作为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标准的辅助治疗。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共识专家组结合我国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就“哪些患者需要更长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合理的延长治疗方案是什么”以及“当患者完成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又该如何治疗”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20,专家共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术后2-3年和7年两大复发高峰,内分泌延长治疗可能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增加早期患者的治愈机会。 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在TAM治疗过程中转为绝经后的患者,可选择延长AI治疗直至完成10年内分泌治疗。 对于绝经后的患者,5年AI为标准治疗。继续延长AI治疗或换用TAM治疗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21,专家共识,如肿瘤分级3级、高Ki-67值或淋巴结有转移的绝经后患者,可考虑继续TAM或AI治疗。 专家组指出,延长内分泌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处理,既要考虑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也要考虑患者的意愿及治疗的依从性。,22,激素受体阳性转移复发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应优先选择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尽可能轻的治疗方案。 传统理念认为,对发生内脏转移者首选化疗进行一线治疗,而仅对局部复发、淋巴结以及骨、软组织转移者首先使用内分泌治疗。 2014年, ASCO指南、ESO-ESMO ABC-2共识、ESMO晚期乳腺癌诊治指南均推荐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应首选内分泌治疗。,23,专家共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后,内分泌治疗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特别是无病间期较长、肿瘤进展缓慢、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晚期患者。对一线内分泌治疗获益的患者,需继续其治疗。 内脏转移并非内分泌治疗的禁忌证。,24,专家共识,失败后可以更改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如明确内分泌耐药可联合逆转耐药的药物或转为化疗。对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辅助TAM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一线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AI或者氟维司群500 mg治疗方案;在辅助AI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内分泌治疗可尝试首选氟维司群500 mg治疗方案,但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