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38.1-2001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是一项针对砂状氧化铝的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通过筛分法来测定砂状氧化铝颗粒大小分布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的砂状氧化铝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统一、科学且可重复性强的测试手段,以便于行业内不同厂家或研究机构之间能够基于相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评价和比较。

根据该标准要求,在进行粒度分布测定前,需要准备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径尺寸的标准试验筛以及一定量待测样品。首先将样品干燥至恒重,然后称取适量(通常为50g)放入最上层筛子中,并依次叠加上其他规格的筛子形成一套完整的筛组。整个筛组固定在振动筛机上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筛分处理,直至达到预定时间或筛下物不再增加为止。

筛分完成后,分别收集每个筛面上残留下来的物料并准确称量其质量。依据各筛面物料重量占总样品重量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对应孔径范围内的颗粒百分比含量,从而绘制出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如平均粒径、累积分布等参数,以更全面地反映样品的粒度特性。

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结果直观可靠,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估粉体材料粒度特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砂状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准确测量,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生产工艺过程及优化产品质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YS/T 438.1-2013
  • 2001-02-12 颁布
  • 2001-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438.1-2001_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_第1页
YS-T438.1-2001_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_第2页
YS-T438.1-2001_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_第3页
YS-T438.1-2001_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T438.1-2001_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W I T 4 3 8 . 1一 2 0 0 1前言 生产砂状氧化铝是今后铝工业的发展方向, 而粒度分布是表征砂状氧化铝的一个重要指标十1 5 0 K m 的粒度被认为是氧化铝加人电解槽时具有形成沉淀倾向的指标, 而一4 5 k m的粒度是产生粉尘的指标, 产生粉尘是引起电解铝厂内恶劣工作条件和氧化铝损失的主要问题。 目 前砂状氧化铝粒度分布的测定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 因此制定此标准很有必要 本标准参考国际标准I S O 2 9 2 6 : 1 9 7 4 、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A S 2 9 7 9 . 6 : 1 9 9 5 等国外先进标准编写而成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广西平果铝业公司负责起草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韵屏、 梁愈斌、 罗湘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Y S / T 4 3 8 . 1 - 2 0 0 1Me t h o d s f o r 曲y s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s a n d y a l u m i n a-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 S i e v i n g m e t h o d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千筛法测定 砂状氧化铝粒度分布的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砂状氧化 铝粒度分布的 测定 测定范围 + 1 5 0 m不大于2 0 . 0 环 和- 4 5 L m不 大于2 0 . 0 %2 引用标准 下 列标准所 包含的 条文, 通过在本 标准中引 用而 构成为 本标准的 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 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6 0 0 3 - - 1 9 9 7 试验筛3 方法提要 将装有砂状氧化铝试祥的 分析套筛放在振筛机上进行振筛, 待分 级结束后, 侧其不同筛 级残留颗粒的 质量, 计算出 该样品的 粒度分布。4 仪器4 门 分析 套筛 直 径z o o . ., 有效高 度5 0 m m e套筛 质量 应符合G B / T 6 0 0 3 的 规定4 . 1 . 1 筛孔直径为4 5 V m的分析筛4 . 1 . 2 筛 孔直径为5 3 p .的 分析 筛。4 . 1 . 3 筛 孔直径为7 5 t m的分析筛。4 . 1 . 4 筛 孔直径为1 0 6 J- 的 分析筛4 . 1 . 5 筛 孔直径为1 5 0 I m的 分析筛4 . 1 . 6 筛顶盖及啼底盘4 . 2 超声波 清洗器4 . 3 拱箱: 最高 使用温度4 5 0 C4 . 4 天平: 最大 称量1 0 0 g , 精度0 . 0 1 g ,4 , 5 顶击式 振筛机 擂动次数2 2 1 次/ m m , 振击次数1 4 7 次/ m i n , 回 转半径1 2 . 5 m m月 . 6 脆性毛刷。5 试样5 . 1 试 样在3 0 0 -C 士I O C 烘干2 h , 取出 冷却至1 0 0 ,C 左右 后再置于 干 燥器中 冷 却至室温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 0 0 1 一 0 2 一 1 2 批准2 0 0 1 - 0 5 一 0 1 实施v s / T 4 3 8 . 1 -2 0 0 15 . 2 测定时应将试样充分混匀后取两份试样进行6 测定步骤6 . 1 分析筛( 4 . 1 ) 的准备6 . 1 . 1 分析筛应无变形或破损6 . 1 . 2 分析筛孔堵塞率应不大于1 0 %, 否则应用超声波清洗器( 4 . 2 ) 进行清洗, 清洗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损坏筛网清洗后的分析筛需在 1 0 5 士5 下进行干燥6 . 2 将选好的分析筛从筛底盘开始, 从底到顶部按筛孔递增顺序组装好。6 . 3 用天平( 4 . 4 ) 称取 5 0 . 0 0 g 士。1 0 g 试样( 5 . 1 ) , 精确至。 . 0 1 g , 放人顶层分析筛( 4 . 1 - 5 ) , 套上筛顶盖( 1 . 6 ) , 密封。6 . 4 将套筛固定在振筛机( 4 . 5 ) P . , 振筛1 5 m i n ,6 . 5 取出套筛, 用脆性毛刷( 4 . 6 ) 仔细刷净各级分析筛及筛底盘的试样, 分别称量并记下各粒级的试样质量。整个操作过程应在大气相对湿度不大于5 0 环的条件下完成7 测定结果的表述了 . 1 按下式计算各粒级的含量 :K一 m ;s 艺; t ,义 1 0 0式中 K一 一 各粒级的质量分数, %; , 各粒级的试样质量, 97 . 2 筛分后各粒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