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MT 57-1993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是一项针对煤炭行业中煤粉进行浮沉分析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通过使用不同密度的重液对煤样进行分级处理的方法,以此来测定不同密度级别下的煤粉产率及其质量特性。具体来说,它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明确了试验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容量的容器、搅拌工具、称量器具以及用于调整液体密度的试剂等。
其次,详细描述了如何准备试样,这通常涉及到将原始煤样破碎至一定粒度范围,并确保其具有代表性。
接着,介绍了具体的实验步骤。其中包括根据需要配置出一系列具有递增或递减密度的重液;然后将适量煤样加入到这些重液中,在特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后静置分层;最后收集并记录各个密度区间内分离出来的煤粉重量。
此外,还提供了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的方式。通过对各密度级煤粉产量百分比及其它相关参数(如灰分含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一份全面反映样品性质的报告。
最后,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提醒操作者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要保证实验室环境清洁无尘,避免外界杂质污染试样;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比如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重液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结果准确性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3-02-25 颁布
- 1993-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免费预览已结束
mt 57-1993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5 7 一 9 3M 下 5 7 - 8 1T替M代煤粉浮沉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粉浮沉试验用试剂、 试验室、 设备与仪器、 煤样及试验准备、 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2 试荆2 门采用氯化锌( 工业品) 配制重液或采用无毒高密度无机重液。2 . 2 试样容易泥化时, 可以采用四氯化碳、 苯和三澳甲 烷等配制重液。2 . 3 重液密度为1 . 3 0 , 1 . 4 0 , 1 . 5 0 , 1 . 6 0 , 1 . 7 0 , 1 . 8 0 和2 . 0 0 g / c m , 七种。 必要时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密度。2 . 4 盐酸( 分析纯) 。3 试验室试验室面积一 般为3 0 m 1 , 室温不低于2 0 C 。4 设备与仪器4 . 1 离心机: 转速3 0 0 0 r / m i n , 离心管4 X 2 5 0 m L ,4 . 2 真空泵: 极限真空度0 . 0 5 P a ,4 . 3 恒温箱: 调温范围5 0 -2 0 0 C。4 . 4 分析天平: 最大称量1 0 0 g , 感量1 m g ,4 . 5 液体密度计: 测量范围1 . 0 0 - 2 . 0 0 g / c m , 测量精度0 . 0 0 1 g / c m ,4 . 6 棋盘格: 白 铁皮制成, 2 0 0 m m X 2 0 0 m m.4 . 7 通用化学分析用玻璃器皿如烧杯、 量筒、 干燥器、 洗瓶、 滴瓶、 下口瓶、 漏斗等。5 煤样5 . 1 煤样应是空气干燥状态, 不得少于2 0 0 g 。 如某密度级产物不够化验时, 该密度级增做一次浮沉试验5 . 2 称量煤样4 份, 每份1 5 g ( 称准到0 . 0 0 1 g ) ,6 试验准备6 . 1 组装过滤系统( 如图1 ) , 在烧杯、 下口瓶等器皿上贴上相应的标签。6 . 2 配制重液62 门配制 4 化锌重液时, 应经真空过滤滤去杂质。6 . 2 . 2 配制氛化锌重液时, 应穿工作服、 戴眼镜、 橡胶手套和口罩, 以免重液腐蚀皮肤。-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 9 9 3 一 0 2 一 2 5 批准1 9 9 3 一 1 0 一 0 1 实施 MT 5 7 一9 3有机旅液是易挥发的有毒物品, 配制重液和试验时配制 t 化锌重液和有机重液时, 可参照表 1 进行 。, 必须在通风橱 内进行。 无毒高密度无机重液可用水稀释或蒸发浓缩的方法配制。称址滤纸62362462563 图1 过滤系统组装示意图 1 一 过毽瓶沼 一下口 瓶沼 -T型三通玻璃管讨 一橡胶管泊 一布氏漏斗; 6 - - 短颈漏斗; 7 一橡胶塞, 8 一两通活塞; 9 一气液分离瓶; 1 。 一真空泵滤液应先在恒温箱内 烘干, 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称量( 称准到。0 0 1 9 ) 并把质量写在滤纸的外侧边表 1 重液配制参考表重液的密度 B C rt I f抓化锌重液的质量浓度 %四抓化碳和苯配成的重液 ( 体积百分比)三滇甲烷和四抓化碳配成的重液 ( 体积百分比)四抓化碳苯三嗅甲烷四氯化碳1 . 33 16 04 01 43 97 42 61 . 5468 9111 . 65 229 81 . 75 81 18 91 . 86 32 17 92 .07 24 15 96 . 4 在欣筒内配制浓度为1 0 %( 或更稀些) 的盐酸, 倒入滴瓶内。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MT 5 7 一9 3了 试验步骤7 . 1 当使用抓化锌重液时:7 . 1 门对配制好的各重液的密度必须进行一次校测, 密度值准确到士0 . 0 0 3 g / c m .7 . 1 . 2 将称量好的4 份煤样分别倒入4 只离心管内, 并加入少量密度为1 . 3 0 0 g / c m 的重液,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使煤样完全湿润, 然后倒人同一密度的重液, 边倒边搅拌, 同时冲洗净玻璃棒和离心管壁之煤粒, 直至液面的高度约为离心管高度的8 5 %为止。了 门. 3 把互相对称的二对离心管连同金属套管分别放在托盘天平上, 在较轻的一端倒入相应密度的重液, 直至两边的质量相等, 然后分别置于离心机的对称位置上。7 门. 4 起动离心机, 使转速平稳上升, 在达到2 。 。 。r / m i n以上时开始计时。7 . 1 . 5 1 2 m i n 后, 切断离心机电源, 让其自 行停止, 待离心机停稳后, 打开盖子, 小心取出离心管置于离心管架上。71 - 6 分离浮沉产物时先用玻璃棒沿离心管壁拔动一下浮物的表面, 然后仔细而又迅速地将浮物倒入同一烧杯内。用热水冲洗净( 或用毛笔刷净) 管壁上粘着的浮物, 但勿使沉物冲下。7 . 1 . 7 在存有沉物的离心管内加人密度为1 . 4 0 0 g / c m “ 的重液, 按上述第7 . 1 . 2 .7 . 1 . 6 条规定的方法进行离心分离, 其他密度依次类推, 直至加人密度为2 . 0 0 0 g / c m , 的重液为止。7 . 1 . 8 在布氏漏斗内铺上滤纸, 并加水湿润。 开动真空泵将滤纸抽紧, 把烧杯内的浮物倒厂布氏漏斗内过滤, 回收重液, 并用热水冲洗净烧杯。回收的重液经过滤、 浓缩后重新使用。719 取下布氏 漏斗, 用热水把滤纸上的浮物冲洗在原烧杯内。 滴入已 配制好的稀盐酸, 边滴边搅拌。使白色沉淀消失呈微酸性为止( 用指示剂确定) 。7 . 1 . 1 0 将预先称量好的滤纸折叠成锥形放在玻璃漏斗上, 加水润湿滤纸, 打开两通活塞将滤纸抽紧,然后把浮物小心地倒入漏斗内过滤, 同时用热水冲洗烧杯。直至冲净为止。各密度级浮物都按第7 . 1 . 8和7 . 1 . 9 及本条规定的方法处理。7 门门1 最后将离心管内大于2 . 0 0 0 g / c m 密度的沉物用热水冲洗在烧杯内。 用同样方法滴入稀盐酸后, 按7 . 1 . 1 0 条规定的方法进行冲洗过滤。7 . 1 . 1 2 将浮沉产物连同滤纸从漏斗上取下放在棋盘格上。 在7 5 15 的恒温箱内 烘干, 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然后连同滤纸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记录下质量, 各产品称准到。 . 0 0 1 g ,7 . 1 . 1 3 浮沉后各密度级产物总质量与浮沉前煤样质量之差值不得超过浮沉前煤样质量的2 . 5 %.7 . 1 . 1 4 浮物和沉物分别送往化验室测定灰分, 必要时测定硫分。7 . 2 当使用无毒高密度无机重液时:7 . 2 - 1 重复 7 . 1 . 1 -7 - 1 . 8 条。7 - 2 - 2 将预先称量好的滤纸折叠成锥形放在玻璃漏斗上, 加水润湿滤纸, 打开两通活塞将滤纸抽紧, 然后把浮物小心地倒入漏斗内 过滤, 同时用水冲洗烧杯, 直至冲净为止。各密度级浮物都按7 . 1 . 8 和本条规定的方法处理。7 . 2 . 3 最后将离心管内大于2 . 0 0 0 g / c m , 密度的沉物用水冲洗在烧杯内, 按7 . 2 . 2 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过滤。7 . 2 . 4 重复 7 . 1 . 1 2 - 7 . 1 . 1 4 条。7 . 3 当使用有机重液时:7 . 11 重复 7 . 1 . 1 7 . 1 . 5 条。7 - 3 . 2 分离浮沉产物时先用玻璃棒沿离心管壁拔动一下浮物的表面, 然后仔细而又迅速地将浮物倒入同 一 烧杯内, 用毛笔刷净管壁上枯着的浮物。7 . 3 - 3 在存有沉物的离心管内加入密度为1 . 4 0 0 g / c m 的重液 按7 . 1 . 2 -7 . 1 . 5 和7 . 3 . 2 条规定的方 法进行离心分离, 其他密度依次类推, 直至加入密度为2 . 0 0 0 g / c m 的重液为止。MT 5 7 一 9 37 . 3 . 4 在漏斗内铺上滤纸, 把烧杯内的浮物倒入漏斗内, 过滤并回收重液。7 . 15 最后将离心管内大于2 . 0 0 0 g / c m 3 密度的沉物倒在铺有滤纸的漏斗内, 然后过滤并回收重液。7 . 16 重复 7 . 1 . 1 2 7 . 1 . 1 4 条8 试验结果整理8 . 1 将试验结果填入原始记录表( 附录A ) , 计算并填写煤粉浮沉试验结果表( 附录B ) , 必要时绘制可选性曲线。8 . 2 计算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与灰分, 最终结果取小数点后三位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8 . 3 浮沉前煤样灰分与浮沉后各密度级产物灰分加权平均值的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煤样灰分小于2 0 %时, 相对差值不得超过士1 0 0 o , 即:A , - A ,A , )一X 。 % 镇 。 %(1)b煤样灰分2 0 %一3 0 %时, 绝对差值不得超过2 %, 即】 A d 一A , (2 %(2) 煤样灰分大于3 0 %时, 绝对差值不得超过 3 %, 即: A d 一A , ! (3 %(3)式中: A , 浮沉前煤样灰分, %; A d -浮沉后各密度级产物的加权平均灰分,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MT 5 7 一 9 3 附录A煤粉浮沉试验原始记录表 ( 参考件)煤样名称试3 i 编号:试验 日期:煤样粒度 :采样地点 :年月日m m煤样质量 :煤样灰分 :密度级, g / c m 滤纸, 9煤+滤纸, g煤, 9产率 r .Ad , % 2 . 0 0合计试验负责人:核对 :计算 : 附录B煤粉浮沉试验结果表 ( 参考件)煤样名称:试验编号:试验 日期 :煤样粒度:采样地点:年月日mm煤样质量煤样灰分 :密度级 g / c m 产率 r %Ad%累计, %浮物沉物产率rAn产率 rAn 2 . 0 0合计试验负责人:核对 :计算: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本标准由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归口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文华、 张淑芹。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煤 粉 浮 沉 试 验 方 法( MT 5 7 -9 3 ) 宣贯说明了 谋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安文华)1 概述 煤粉( 泥) 浮沉试验通常称之为“ 小浮沉” , 它是对 。5 m m以下的煤粉( 泥) 进行的浮沉试验, 其目的是为了 测定 。 . 5 -O mm煤样的密度组成, 即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特征( 灰分、 硫分等) 。根据小浮沉试验的结果可以评价煤粉( 泥) 的可选性, 对于按密度分选的作业有指导意义。把小浮沉试验资料与0 . 5 m m以上煤样( 同一原料煤) 的浮沉试验资料综合在一起, 作为评价原料煤的可选性资料, 并以它为基础评价全厂的分选效果。 再者, 小浮沉试验结果也可作为评价煤粉( 泥) 可浮性和评价浮选工艺效果的参数, 尽管煤粉( 泥) 浮选的理论基础是基于煤和矿物杂质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但大量的研究工作都己证明, 煤粉( 泥) 密度组成与其可浮性和浮选工艺效果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例如轻密度物产率高、 中间密度物产率小的煤粉其可浮性一般都优于轻密度物产率低、 中间密度物产率大的煤粉。 小浮沉试验与块煤的浮沉试验一样, 是一项重要的选煤基础试验, 特别是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煤炭洗选加工的不断深化, 煤粉量不断增多, 目前在选煤厂的人选原煤中, 煤粉量已占到1 5 %-4 0 0 0 , 因此煤粉的浮沉试验结果对选煤生产、 科研、 设计和地勘部门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M T 5 7 -8 1 煤粉( 泥) 浮 沉试验方法 是我国 第一个小浮沉试验方法标准, 1 9 8 2 年1 月实施, 执行1 0多年对选煤生产、 科研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进步, 有些条文已不适应。为此, 煤炭 业部科教司责令唐山分院从 1 9 8 9 年开始对MT 5 7 -8 1 标准进行修订, 1 9 9 1 年通过对 送审稿 的审查, 1 9 9 2 年完成 报批稿M 9 9 3 年发布并实施MT 5 7 -9 H煤粉( 泥) 浮沉试验方法 。 MT 5 7 -9 3 是对 MT 5 7 的第一次修订, 下面就制订本标准的依据及与MT 5 7 -8 1 标准主要修订内称予以说明。2 制定本标准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规定煤粉( 泥) 浮沉试验采用连续离心浮沉法。 在MT 5 7 -8 1 标准制订以前, 各试验单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煤粉( 泥) 浮沉试验, 如自由沉降分层法、 离心力分层法等, 本标准起草单位对此进行了大量比较试验, 一致的结论是自由沉降分层法不但分层效果差, 而且试验的重量和灰分均方误差大、 试验费时又费重液。 在否定了自由沉降分层法后, 又对离心力分层的各项参数诸如离心系数( 离心机转速) 、 离心时间、 重液与煤样重量比, 以及分级离心力分层和连续离心力分层两种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 确定以连续离心力分层方法( 将煤样在 1 . 3 0 密度重液中分出一1 . , 3 0 密度产物. 然后依次用 1 . 4 0 , 1 . 5 0 , 1 . 6 0 * 一 密度重液分出1 . 3 0 -1 . 4 0 , 1 . 4 0 - 1 . 5 0 . . . . . .十1 . 8 0 密度产物) 试验误差最小、 试验重复性最佳, 从而确定了一整套煤粉( 泥) 浮沉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3 M T 5 7 -9 3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31 关于密度级和重液 为了适应选煤技术和煤炭综合利用发展的需要, MT 5 7 -9 3 标准规定了与G B 4 7 8 -8 1 (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标准一致的密度级, 即 增加了1 . 7 0 , 2 . O O g / c m , 两个密度级。 鉴于无机高密度重液在我国已经研制成功, 煤科总院唐山分院和吉林省冶金研究所等单位都可以供应密度高达2 . 4 0 -2 . 9 0 g / c m 的无机重液, 据此MT 5 7 -9 3 标准7 . 2 条详细规定了使用无机高密度重液的试验方法和步骤。 对易泥化或在无机重液中易溶解的煤粉( 泥) 试样, 标准规定用有机重液进行浮沉试验3 . 2 关于煤样 煤样的重量由6 0 g增加到2 0 0 g , 这主要是为了有足够的备用样, 以备需要时( 如试验需重做或试验委托单位提出要求复查等) 有备用样。3 . 3 关于称量精度和产率的计算 本标准规定, 计算产率时, 最终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 百分数) 。这一精度是煤样及产品称量精度能够保证的。 根据选煤技术的需要, 占本级产率( %) 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故最大有效位数为五位, 即1 0 0 . 0 0 %,根据数学修约的要求, 质量的位数应当大于或等于5 位。因此, 要求 6 0 g浮沉煤样及各密度级产物的质量, 都应称准到0 . O O l g , 标准中 规定的分析天平的 精度要求也是这一数值( 0 .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造业成本控制工程师竞聘面试题详解
- 2025年有机硅、有机硅橡胶项目发展计划
- 拇外翻角度测量课件
- 护士半年度个人总结课件
- 2025年复配色粉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低温储运应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抛光安全培训目的及意义
- 2025年精密过滤输液器合作协议书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皮肤科质量控制指标
- 新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郭锡良《古代汉语》讲稿(不仔细看别后悔哦)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精品课件(完整版)
- 合肥工业大学推免生综合评价加分细则
- (完整PPT)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课件
- 保洁员的岗位职责景点保洁员岗位职责.doc
- 齿轮制造工艺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