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MT 719-199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是一项针对煤矿井下使用环境制定的标准,旨在规范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的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存在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行程开关。

根据这项标准,首先明确了术语定义和符号表示方法,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接着,在技术要求部分,详细规定了行程开关的基本参数、工作条件、结构设计以及性能指标等,比如触点容量、动作速度、防护等级等具体数值。同时强调了产品的防爆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防爆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的规定,确保能够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对于试验方法,标准中列出了多种类型的测试项目及其操作步骤,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寿命试验、电气强度试验、温升试验等,以验证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要求。此外,还特别提到了外观检查的重要性,要求外壳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并且所有标志清晰可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7-12-30 颁布
  • 1998-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MT 719-199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pdf_第1页
MT 719-199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pdf_第2页
MT 719-199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MT 719-1997 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MT 7 1 9 一 1 9 9 7前言 本标准的防爆性 能要求 是根据 G B 3 8 3 6 . 1 -8 3 ( 爆 炸性 环境用防爆 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和G B 3 8 3 6 . 2 -8 3 (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 d ) 编制的, 电气性能要求是根据G B / T 1 4 0 4 8 . 1 -9 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和G B 1 4 0 4 8 . 5 -9 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编制的。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贵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敏、 任家志、 张德润。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N I T 7 1 9一1 9 9 7F l a me p r o o f t r a v e l s w i t c h f o r c o a l mi n 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的产品分类、 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 运输及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隔爆型行程开关( 以下简称行程开关)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9 1 -9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2 4 2 3 . 4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 b :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 B 3 8 3 6 . 1 -8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 B 3 8 3 6 . 2 -8 3 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姆型电气设备“ d G B 3 8 3 6 . 4 -8 3 姆炸性环境用防姆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 e G B / T 4 9 4 2 . 2 -9 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 B / T 6 3 8 8 -8 6 运翰包装及发货标志 G B / T 1 0 1 1 1 -8 8 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 B / T 1 1 0 2 0 -8 8 侧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G B / T 1 4 0 4 8 . 1 -9 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总则 G B / T 1 4 0 4 8 . 5 -9 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 1 B 2 7 5 9 -8 0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 产品分类、 鑫本今数3 . 1 产品分类3 . 1 . 1 按结构形式分: a )直动式; b ) 杠杆式; c )旋转式; d ) 其他。3 . 1 . 2 按控制回路分: a )一回路; b ) 二回路; c ) 三回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1 9 9 7 - 1 2 - 3 0 批准1 9 9 8 一 0 7 一 0 1实施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MT 7 1 9一1 9 9 7 d )四H路。3 . 2 基本参数3 . 2 . 1 行程开关的额定工作电压为3 . 2 . 2 行程 斤关的额定工作电流为3 . 2 . 3 行程少 关的额定工作制有 : a )8 、 工作制; b )不间断工作制; c )短时工作制。3 6 , 6 3 , 1 2 7 , 2 2 0, 3 8 0 , 6 6 0 , 1 1 4 0 V.1 , 2 . 5 , 5 , 1 0 , 1 6 A4 技术要 求4 . 1 行程开关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 . 2 行程开关内部元件的技术指标, 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 尚需符合各 自产品标准的要求。4 . 3 行程开关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 a ) 大气压力: 8 6 -1 1 0 k P a ; b ) 环境温度: 一2 0 -+4 0 C; c )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 5 0 0 (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 5 时) ; d )在含有爆炸性气体( 甲烷) 混合物的环境中; e )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地方; f )在无明显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 9 ) 能防滴水的地方; h )污染等级: 3 级; i )安装类别: m。4 . 4 行程开关在规定的行程范围内, 应可靠地动作。4 . 5 行程开关接线盒内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1 的规定。 其余部分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 2的规定。 表 1额定电压 V最小电气间隙 n飞 n1最小爬电距离, m mII,a3 644446 36666:66786681 03 8 0881 01 26 以i1 01 21 62 01 1 4 01 82 52 83 5注: 表中 I , a , n a 系根据绝缘材料相比泥电泄痕指数( C T D划分的组别.MT 7 1 9 一 1 9 9 7表 2额定电压 V最小电气间隙 1 1 1 1 1 】最小爬电距离, mmll班a3 60 . 81 . 41 . 61 . 81 2 71 . 51 . 92 . 12 . 42 2 03 . 03 . 23 . 64. 03 8 05 . 55 . 05 . 66 36 608 . 08 . 09 . 01 0 . 01 1 4 01 4 . 01 6 . 01 8 . 02 0 . 0注 表中I , I、 二 系根据绝缘材料相比泥电泄痕指数( C T I ) 划分的组别.4 . 6 行程开关的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应符合G B 3 8 3 6 . 2中第6章的规定。 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 B 3 8 3 6 . 2中6 . 1 . 5 的规定。4 . 7 行程开关的电缆引人装置应符合G B 3 8 3 6 . 1中第 1 4章的规定, 并能承受本标准5 . 1 4 规定的夹紧及密封试验。4 . 8 行程开关的外壳材质应符合G B 3 8 3 6 . 1 中第7 , 8 章和G B 3 8 3 6 . 2 中第3 章的规定。4 . 9 行程开关的外壳应能承受本标准5 . 5 规定的冲击试验。4 . 1 0 行程开关的连接件应能承受本标准 5 . 1 5 规定的扭转试验, 试验后连接件与绝缘套管均不得转动或损坏4 . 1 1 行程开关外壳应设置内、 外接地螺栓( 塑料外壳只设内接地螺栓) , 并标注接地符号。接地螺栓的直径应符合 G B 3 8 3 6 . 1中第 1 5章的规定。4 .4 .4 .4 .4 .4 .4 .1 2 行程开关外壳的明显处应设置“ 断电源后开盖” 的替告牌。1 3 行程开关的铭牌、 替告牌材质及厚度应符合G B 3 8 3 6 . 1 中3 0 . 3 的规定。1 4 行程开关的外壳应能承受G B 3 8 3 6 . 2中1 9 . 2 . 3 规定的静态强度试验。1 5 行程开关的橡胶密封圈的耐老化性能应符合G B 3 8 3 6 . 1中第 2 9 章的规定。1 6 行程开关的隔爆外壳强度和隔爆性能应符合G B 3 8 3 6 . 2 中第 1 9 , 2 。 章的规定。1 7 行程开关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 B / T 4 9 4 2 . 2 中I P 5 4 的规定。1 8 行程开关应能承受表 3中所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 历时 l mi n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表 3颊定绝缘电压U ;工频耐压拭验电压值( 交流有效值) , VU; 镇6 01 0 0 06 0 U成3 0 02 0 0 03 0 0 U镇6 6 02 5 0 01 0 0 0 U簇1 2 0 04 2 0 04 . 1 9 行程开关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G B 3 8 3 6 . 1中第 4 章的规定。4 . 2 0 行程开关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值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 触头部分的温升以不损害相邻部件F常工作为限。温升值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MT 7 1 9 一 1 9 9 7表 4接线端子的材料温升, K裸铜6 0裸黄铜6 5铜( 或黄钢) 镀锡6 5铜( 或黄铜) 锁银或镀镍7 0其他金属(6 54 . 2 1 行程开关按使用类别确定其用途时, 其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的试验参数见表 5 ; 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参数见表 6 ,表 s使用类别接通分断操作循环 次 致每 分 钟操作次数通 电时间 SI / I O . 0 5AC - 1 51 0以 - 1 3I / I ,U/ UT0 . 9 5I / I ,UI U.T0 . 9 5116 p116 p表 6使用类别接通分断操作循环 次 致每 分 钟操作次数通电时间 SI / I ,U / U ,c o s I / I ,U/ 队c o s oAC- 1 461 . 10 . 761 . 10 . 71 06妻0 . 0 50 . 3八( 一1 51 00. 31 0DC- 1 3I / I .U/ 队T0 . 9 5I / I .U/ U .T0 . 9 51 . 11 . 1,6 p1 . 11 . 16 p4 . 2 2 行程开关的耐潮性能应符合G B 3 8 3 6 . 1 中第2 8 章的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下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十表 7 的规定, 并能承受表3 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 且隔爆面不应有锈蚀现象。 表 7额定绝缘电压U .U, (6 06 0 队(6 6 08 0 0 U簇1 2 0 0绝缘电阻. MII0 . 51 . 02 . 04 . 2 3 行程开关的操作频率与机械寿命次数按表 8 选定。 表 8每小时操作次数机械寿命, 万次每 刁、时 操 作 次 ,机械寿命, 万次1 21一3 01 23一1 0 01 21 0一3 0 04 . 2 4 行程开关按使用类别确定其用途时, 其电寿命试验参数见表9 。 电寿命次数不得少于机械寿命次数的 2 0 0 a ( 交流负载) 或 1 0 0 0 ( 直流负载) 。MT 7 1 9 - 1 9 9 7表 9使用类别接通分断1 / 1 ,Z 刀Uc-I / 大U/ Uc o s A(一 1 4610 . 7110 . 4AC - 1 51 0DC- 1 3/ LU/ UT0 . 9 5I / IU/ UT0 . 9 5116 p116 p4 . 2 5 行程开关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性能应符合G B / T 1 4 0 4 8 . 5中8 . 2 . 4 的规定。4 . 2 6 行程开关所有的紧固件应具有防锈和防止 自行松脱的措施。4 . 2 7 行程开关隔姆面和金属零部件应有防锈或防腐处理。4 . 2 8 行程开关金属外壳的外表面应涂漆, 内表面涂耐弧漆。5 试验方法5 . 1 行程开关的一般检查按 G B / T 1 4 0 4 8 . 1 中 7 . 1 和 G B 3 8 3 6 . 1 及 G B 3 8 3 6 . 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5 . 2 行程开关的工频耐压试验按 G B / T 1 4 0 4 8 . 5中 8 . 2 . 3 . 4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3 行程开关的温升试骏按 G B / T 1 4 0 4 8 . 5中8 . 2 . 3 . 3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4 行程开关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按G B / T 1 4 0 4 8 . 5 中8 . 2 . 3 . 5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5 行程开关外壳的冲击试验按G B 3 8 3 6 . 1中第 2 1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6 行程开关外壳的静态强度试验( 水压试验) 按G B 3 8 3 6 . 2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5 . 7 行程开关橡胶材料的耐老化试验按G B 3 8 3 6 . 1 中第2 9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8 行程开关的湿热试验按G B / T 2 4 2 3 . 4 规定的方法进行, 严酷等级为高5+4 0 C, 试验周期 1 2 d ,5 . 9 行程开关塑料外壳绝缘电阻的测定按G B 3 8 3 6 . 1 中第7 , 2 5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0 行程开关外壳表面温度试验按 G B 3 8 3 6 . 1中第 2 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1 行程开关的隔姆外壳强度和隔姆性能试验按G B 3 8 3 6 . 2中第 1 9 , 2 0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2 行程开关的机械寿命试验和电寿命试验按G B / T 1 4 0 4 8 . 5中8 . 2 . 3 . 6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3 行程开关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性能试验按 G B / T 1 4 0 4 8 . 5中 8 . 2 . 4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4 行程开关的电缆引人装置夹紧试验、 密封性能和机械强度试验分别按G B 3 8 3 6 . 1中第2 7 章和G B 3 8 3 6 . 2 中第2 1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5 行程开关的连接件扭转试验按G B 3 8 3 6 . 1中第 2 3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6 行程开关的外亮防护性能试验按G B / T 4 9 4 2 . 2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7 行程开关塑料外壳热稳定性能试验按G B 3 8 3 6 . 1中2 4 . 2 规定的方法进行。5 . 1 8 行程开关塑料外壳耐燃烧性能试验按 G B / T 1 1 0 2 0 规定的方法进行。6 检验规则 行程开关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 . 1 出厂检验6 门. 1 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进行, 检验合格, 并附有合格证才能出厂。6 . 1 . 2 出厂检验项 目见表 1 0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MT 7 1 9 一 1 9 9 7表 1 0序 号检验项目名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不合格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一般检验4. 5, 4 . 1 1,4 . 1 2, 4 . 2 6,4 . 2 7 , 4 . 2 85 . 1C甲丫2隔爆参数检查4 . 6A丫丫3静态强度试验( 水压试验) 4 . 1 45 . 6A丫了4工频耐压试验4 . 1 85 . 2B丫侧5温升试验4 . 2 05 . 2B丫6交变湿热试验4 . 2 25 . 8A丫7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骏4 . 2 15 . 4B丫8机械寿命试验4 . 2 35 . 1 2B州9电寿命试验4 . 2 45 . 1 2B丫1 0外壳冲击试验4 . 95 . 5A丫1 1连接件扭转试验4 . 1 05 . 1 5B丫1 2棣胶材料耐老化试验4 . 1 55 . 7B侧1 3引入装t夹紧试验、 机械强度试验4 . 75 . 1 4B丫1 4引人装t密封性能试验4. 75 . 1 4B了1 5塑料外壳表面绝缘电阻侧定4 . 85 . 9B丫1 6塑料外壳热毯定性试验、 耐燃烧性试验4 . 85 . 1 7, 5 . 1 8B了1 7额定限制短路电流试脸4 . 2 55 . 1 3B丫1 8外壳表面温度试验4 . 1 95 . 1 0B丫1 9隔姆外壳强度和隔姆性能试验4 . 1 65 . 1 1A侧2 0外壳防护性能试脸4 . 1 75 . 1 6B创注1 A类为极严重不合格, B类为严重不合格, C类为轻徽不合格。2 “ 丫, 为应进行的检脸项目, “ 一” 为不检脸项目。6 . 2 型式检验6 . 2 . 1 在下列情况下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常生产时, 每隔5 年进行一次检验; d )产品停产 2 年后, 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 . 2 . 2 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 1 0 ,6 . 2 . 3 抽样4 2 5MT 7 1 9 一 1 9 9 7 按( ; B / T 1 0 1 1 1 规定的方法进行, 抽样基数为3 0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