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ppt_第1页
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ppt_第2页
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ppt_第3页
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ppt_第4页
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鼠疫疫区应急处置技术 温州市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部分 疫情报告,疫情报告是各级政府、卫生行政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常关键的情报资料,也是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判定、处理疫区和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措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是及时采取防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疫情三报,大批不明原因的病死鼠 疑似鼠疫病人 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一、病态、死亡动物的报告和送检,死亡动物系指在鼠疫疫区或邻接鼠疫疫区的地区所发现的不明死因的自毙啮齿类动物及其他野生动物。 病态动物是指在鼠疫疫区或邻接鼠疫疫区的地区所发现的具有行动异常、步态蹒跚的啮齿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发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动物时,先要扎好裤腿和袖口,以防止跳蚤叮咬,然后用长柄钳子或木棍等简单工具夹取动物尸体,将动物尸体装入严密的容器(如布袋、塑料袋、铁桶等)内,同时装入填写好的报告卡片,报告卡上应详细地注明死亡动物发现地点、发现时间、只数、发现人姓名等,然后密封。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夹取动物尸体前,在其尸体及周围撒布一些灭蚤药物。同时在周围做好标记,教育群众暂时不要进入该处。,动物尸体封装后,应尽快报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群众零星送检的病死动物,可以月报形式上报。如果遇在一个小范围里(一所房屋,居民点一个角落)10天内发现了3只以上死亡动物时,则应立即用电话向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疑似病人与急死病人的报告,在鼠疫流行季节里,历史疫区内,凡遇诊断不明而且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的病人,均应作为疑似疫情报告(对接触过疫源动物者更应注意): 1高热和意识不清的病人。 2在没有外伤感染的情况下,发生淋巴结肿大并且剧烈疼痛的病人。 3伴有高热的咳嗽、胸痛、咳血的病人。 4伴有高热的皮肤发生水肿或溃疡的病人。,在历史疫区内,在鼠疫流行季节,凡遇诊断不明,病程极短,急剧死亡者,应作为急死病人报告。 疑似鼠疫病人、急死病人,城镇于6小时,农村于12小时内应向疾控中心报告。,疑似疫情的调查和处理,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疑似病人或急死病人的报告后,应立即会同有关卫生医疗单位赶赴现场,配合基层医务人员对疑似病人或急死病人进行调查,取材检验、诊断。如判定为鼠疫或疑似鼠疫,要立即按有关疫区处理规定及时处理。 如果接到连续或大批发现啮齿类动物或其它可疑染疫动物死亡的报告时,除对送检的啮齿类或其它动物尸体立即进行检验外,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对周围地区进一步搜索,调查了解,分析死因,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早期发现疫情,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 ,坚持“疫情三报”制度,每月的“零报告”制度; 开展鼠疫监测,掌握动物鼠疫流行动态; 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和确诊鼠疫病人; 加强港口、机场、铁路等交通卫生检疫工作。,第二部分 疫区处理,疫区处理的目的和原则,及时有效的疫区处理,可使患者尽快得到治愈,传染源得到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杜绝人与人之间的传染,防止疫情扩大蔓延。 疫区处理工作中应做到“早、快、严、准”。即早发现病人,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快速赶到现场,快速查明疫情,快速封锁隔离,快速追查接触者;严格执行防疫法规,严格消毒、灭鼠、灭蚤,严禁疫区内外人员流动;准确判定疫情趋势,准确判定隔离范围,准确落实综合措施。,按卫生部发布的鼠疫防治手册要求,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1小时内出发,赶赴现场,并立即逐级上报;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出发,迅速到达疫区。,处理前准备,宣传 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 制订紧急处理预案; 经常举行应急演习。,人间鼠疫疫区的处理,确定疫区 建立临时防疫指挥部和组织建立疫区处理专业工作队 实施封锁隔离 疫区的消毒、灭蚤、灭鼠 检诊、检疫 预防接种 尸体处理 解除疫区封锁 总结报告,一、确定疫区,疑似鼠疫病人的诊断; 明确诊断; 调查和处理。,疑似鼠疫病人的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鼠疫诊断标准规定: 具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即发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增高,在青霉素治疗无效而未用其它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征候群之一者,可考虑为疑似鼠疫:,无外伤感染证据下,有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征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险水肿。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征候群。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明确诊断,根据鼠疫诊断标准的规定,疑似鼠疫病例如具备下述两项之一者,可确定鼠疫病例的诊断: 1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髓取材标本中,分离到鼠疫菌。 2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调查和处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 先将接到报告的疫情情况,向有关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或患者家属予以确实对证。主要了解以下情况: 发病人数、得病经过及症状。 患者居住分布情况,患者之间的传染关系。 是否有病、死鼠(獭)或其它动物死亡(如兔、狐狸、鼬、猫等)。 了解当地及附近是否是鼠疫疫区。,诊察患者,卫生防疫人员须着防护服装深入患者家中,在进入室内时,必须先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和撒布粉剂灭蚤,以防止自身感染。然后诊察所有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型,分别采取淋巴穿刺液、血液、痰液及咽喉分泌物等可供检验材料。如果病人已死亡,则须检查尸体,检查淋巴结肿大情况,有无皮肤溃疡或淤血斑、皮疹、口鼻血痕等,同时取检验材料。若为疑似鼠疫尸体时,则应通过当地党政部门及患者家属,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所见,即可初步诊断和判定病型。如果有可疑鼠疫之处,而无充分证据加以排除时,就应初步判定为疑似鼠疫。无论初步判定为疑似鼠疫或诊断为鼠疫的病人和尸体,都要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要求,将其所在地视为鼠疫疫区,立即进行疫区处理工作。,二、建立临时防疫指挥部和组织建立疫区处理专业工作队,建立临时防疫指挥部 组织建立疫区处理专业工作队,(一)建立临时防疫指挥部,处理人间鼠疫疫区,不仅需要严密的技术措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得有赖于行政措施。因此,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工作,必须在当地党政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才能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有防疫人员参加,共同组建临时防疫指挥部。其成员包括:当地党政领导、卫生行政、防疫部门、财政、交通、警察民兵、通讯、医药、广播电视、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临时指挥部的任务,封锁疫区,设立岗卡。 划定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 决定鼠疫病人及尸体的处理。 决定建立临时病院或健康隔离处所。 组织进行疫区消毒、灭鼠、杀虫等卫生措施。 组织对接触者的检诊检疫、预防服药及应急接种等。 组织隔离封锁区内居民生活必须品的供应工作;安排好封锁区内的生产活动。,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所必需的药品、生物制品;消毒、杀虫和灭鼠所需药品和器械。 保证疫区处理所需的人员和经费及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加强对易使疫情扩散、传播因素的卫生管理。 掌握疫情动态,随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疫情和处理工作进展情况。 负责对铁路、驻军等有关部门进行疫情通报工作。 疫区处理工作完成后,宣布疫区封锁解除,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二)组建疫区处理专业工作队,1.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负责疫区及周围地区的人间和动物鼠疫的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和接触者,确定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的范围,进行封锁隔离和尸体处理,采取一切可检材料送检,必要时请当地民兵预备役组织和公安警察协同工作。 2.临床治疗小组: 负责建立临时隔离病院和健康隔离所,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工作;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3.检验组: 对一切可检材料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 4.消杀灭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内的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 5.检诊检疫组:对疫区内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实施卫生检疫。对隔离区内居民进行挨户检诊工作。 6.预防接种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的预防接种和预防投药等工作。,三、实施封锁隔离,(一)小隔离圈的划定 1. 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可能被污染的邻舍,划为小隔离圈,如一个庭院,一栋房子划为小隔离圈。 2.病人(或尸体)发生在城镇时,可将其中一栋楼或病人(或尸体)所在的二个独立单元划为一个小隔离圈。人间鼠疫发病人数较少时,可在小隔离圈内成立隔离病房,就地隔离治疗鼠疫病人。 3.小隔离圈内的其他人员均须在隔离病房以外的房舍中另室实行健康隔离留验,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小隔离圈范围内的人员,应限制活动,实施严格的隔离制度,除有关工作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出入。,(二)大隔离圈的划定 1. 以发生人间鼠疫病人(或尸体)的住房为中心,将其所在的村(屯)、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 2.大隔离圈内,可根据鼠疫病型,感染来源和范围,流行强度等,采取措施进行卫生处理,卫生处理后,可在临时防疫指挥部统一安排下,组织居民进行生产活动,但不准去外地,也不允许离家外宿。 3.对大隔离圈内的居民可不限制其在隔离区内的活动。对隔离圈内的居民应切实做好宣传工作,防止发生更大的社会震动和经济损失。,(三)警戒圈的划定 1. 根据人间鼠疫病型、传染来源、流行情况、污染范围等实际情况,可以大隔离圈为中心,将其周围510km的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点划为警戒区。 2. 如发生在城镇,可视患家位置和城镇大小,将城镇的一部分或全部划为警戒圈。 3.在警戒区域内应比非警戒区采取更加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四)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隔离 1.对密切接触者的健康隔离是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 2.除对小隔离圈内原居住人口实行健康隔离外,对与鼠疫患者前9日内有密切接触或接触鼠疫尸体的人员,都要实施健康隔离(留验)措施。 3.对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如密切接触者有去外地者,应通过各种方式立即通报追查,就地隔离留验,预防治疗9天。 4.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可在原住宅另室隔离,必要时建立健康隔离所,健康隔离所应设在居民点中孤立一角的房舍中,周围设岗,严防出入。,(五)封锁隔离 1. 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根据其病型,实施分别隔离,如肺型、腺型及其他型鼠疫患者,均应设单独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2. 对健康接触者,应按所接触的病型分开隔离留验,并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在隔离留验期间,如发现新的病人,应立即送隔离病院治疗,健康接触者在留验期间,应限制其活动。 3. 大、小隔离圈的封锁隔离,应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大、小隔离圈由警察及当地民兵组织协助设岗,严防隔离区内、外人员流动。对小隔离圈内人员应限制其活动,大隔离圈内人员不限制其在隔离范围内的活动。限制货物外运。对警戒圈内人员应限制其外出旅行。,(六) 特殊情况下的封锁隔离 1. 人间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极为分散的山区时,只须划定小隔离圈进行严密的隔离和卫生处理即可。 2在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爆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将整村屯或几个村屯划定为隔离区域,如在城镇,可将整个街区或城镇全部划为隔离区域。 3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尽快查清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四、疫区的消毒、灭蚤、灭鼠,(一)消毒 1. 对鼠疫患者居住的房屋可用5来苏儿或石炭酸水溶液进行喷撒消毒,每天一次,肺鼠疫患者房间须每天进行两次,药量为300m1m2。 2.肺型鼠疫,污染严重时,对小隔离圈内应进行全面消毒,对其居住之房舍,可在喷雾消毒后,进行一次乳酸或甲醛等熏蒸消毒。 3.一般棉衣、被褥等可用蒸汽消毒或0.105Mpa 20分钟高压消毒。单衣夹衣也可用5来苏儿浸泡24小时,洗净后凉干。,4. 不能用浸泡或蒸汽消毒的衣物、皮毛类及贵重书籍可用甲醛熏蒸消毒,药量为50mLm3,密闭24小时。或用环氧乙烷熏蒸,药量为 1.52.0 MLL,方法是将待消毒物品装人塑料袋,倒人环氧乙烷,用铝夹封好袋口,在大于15的室温下作用16-24小时自然汽化消毒。 5. 贵重仪器、钟表、电视机等可用75酒精擦拭,或用环氧乙烷熏蒸。餐具用煮沸方法消毒;食品用炒、煮、暴晒等办法消毒。 6.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可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 gkg)消毒24小时后掩埋,垃圾焚烧后掩埋。 7.运送患者的车辆用5来苏儿水溶液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二)灭蚤 1. 对患者及直接接触者住处的所有房屋、地面、墙壁、炕面、衣物、室内物品等普遍喷洒灭蚤药物,进行初步灭蚤和2次药物灭蚤。 2. 接着对大、小隔离圈首先进行环境灭蚤,同时进行鼠洞灭蚤处理。 3.对猫、犬等动物严加管理,要拴养并用药物灭蚤。 4. 隔离圈外围是动物鼠疫疫区时,要使用鼠蚤并灭的熏蒸药物处理鼠洞。施用毒饵法灭鼠时,必须及时堵洞,防止蚤类游离洞外; 5.用药物对大、小隔离圈进行室内外环境灭蚤时要求达到粘蚤纸法(每间房5张)和积土法(每间房5m2)检不到跳蚤的标准。,(三)灭鼠 1. 大、小隔离圈内室内外灭鼠应选用高效灭鼠剂,采用熏蒸法或毒饵法进行。 2. 防疫人员除为了检验目的外,严禁器械灭鼠,防止鼠疫的污染和疫蚤的跳离。 3.已证实鼠疫患者的感染来源于当地动物鼠疫疫区时,灭鼠范围要扩大到隔离圈以外属于动物鼠疫疫区范围内的居民区及邻近地区。对野外疫区施行鼠蚤并灭的熏蒸剂灭鼠。 4.灭鼠标准为家鼠鼠密度降至0.5,生产生活区及其附近地带鼠疫主要贮存宿主鼠密度降至1以下。,五、检诊、检疫,小隔离圈内人员由卫生防疫人员负责,隔离封锁区内人员可由基层卫生人员负责,每天检诊两次,对密切接触者每天检诊3次。如发现体温在37C以上的可疑病人,要及时做出细菌学、血清学诊断。 在车站或港口设立检疫站,在交通要道设路卡,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严禁车辆等交通工具在疫区内停留,限制货物外运,如情况特殊,货物必需外运时,可由防疫指挥部批准,并对货物及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灭鼠、除虫等卫生处理后,方可外运。 3.发生鼠疫病人的疫区及附近10km之内所有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等,是否封锁交通,要根据疫情动态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在必要时可实施交通封锁。,六、预防接种,1.对警戒区及其以外的居民,在发生疫情后随时可进行预防接种。 2.大、小隔离圈内居民经疫区处理第七天后,方可进行预防接种。 3.接种对象和办法,应严格按照鼠疫菌苗说明书上的要求来进行。,七、尸体处理,1.发现疑似鼠疫尸体时,必须进行尸体解剖,进行病理观察和细菌学诊断。 2.鼠疫尸体一定要严格消毒。先将尸体及周围用5来苏儿或石炭酸液喷雾消毒,用5来苏儿或石炭酸液浸泡的棉球填塞尸体的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再用5来苏儿或石炭酸液浸泡过的被单或白布包缠尸体,将尸体安全运送到火葬场或就地火化。在不得以情况下,也可实行土葬,但必须深埋。 3火葬时要烧成灰烬,然后用土掩埋;深埋时,尸穴一定要远离水源,深达25m以上,放尸体处,要先撒入生石灰,尸体放人后立即掩埋。 4装硷护送尸体和参加埋葬人员均须带口罩,着防护服装,事后进行彻底消毒。,八、解除疫区封锁,(一)解除隔离和封锁的标准 1病人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 肺型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液及咽喉分泌物隔3天检查鼠疫菌1次,连续检查3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败血型鼠疫病人,除用血液检查鼠疫菌外,其他要求同肺鼠疫病人。,皮肤型鼠疫及肿大淋巴结破溃者,要求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局部连续3次检查鼠疫杆菌,每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腺型及共他型鼠疫病人经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残留小块活动性硬结,可解除隔离。 直接接触者隔离留验9天后,无新发鼠疫病人及疑似鼠疫病人时,可解除隔离;留验期间有新发鼠疫病人时,其直接接触者须重新隔离留验9天,9天后无新发鼠疫病人时,可解除隔离。,2人间鼠疫现疫区封锁隔离的解除标准 封锁隔离区内达到灭鼠灭蚤标准,最后1例病人治愈后,无新发鼠疫病人及可疑者,病房隔离室、污染场所及污染物进行终末消毒,可解除封锁隔离。 封锁隔离区已按标准要求完成全部处理工作后。但鼠疫病人尚未痊愈时,可只对病人及其病房封锁隔离,大、小隔离圈或隔离区域可如期解除封锁隔离。病人痊愈后,病房衣物等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方可解除封锁隔离。,(二)解除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的程序 1疫区处理已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鼠疫防治手册的要求,全面彻底地完成疫区处理工作,经验收大、小隔离圈内确实已达到灭鼠灭蚤及环境卫生标准;连续9天内无继发病人,疫区处理指挥部可以提出解除疫区封锁并写出书面报告材料上报,经县以上政府批准,方可宣布解除封锁,并上报卫生部备案; 2经检验,排除人间鼠疫,应立即解除封锁隔离。 九、总结、分析和报告,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工作日程,第I天,1防疫人员及时到达现场,首先找当地医务工作者及基层干部了解发病情况和可能的污染范围。随后对病家室内进行喷雾消毒,防疫医师在消毒后进人病家诊察病人或检查尸体。登记病(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所、籍贯、发病日期、主要症状等。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病人在10天内到过何地,接触过何人、何物,尤其是否发现病、死鼠(獭)。根据上述情况,如认为有疑似鼠疫可能之处,因地制宜立即开展疫区处理工作。 2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成立现场临时疫区处理指挥部;明确分工建立各项处理制度。防疫指挥部及时调配人力成立各专业工作组,分工合作,立即开展工作。,3防疫人员的住所最好选择居民点一端孤立的房舍,入住前应彻底消毒、灭蚤和灭鼠,住所内必须建立消毒间。 4按疫区实际情况和鼠疫流行趋势划定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通往大、小隔离圈的所有交通路口均应设立标志及岗卡由公安交通部门协助;禁止人、畜出入。 5对鼠疫病人成疑似鼠疫病人,应以1-2来苏儿液或0.1新洁尔灭洗澡或擦洗全身,全部衣物更换后,送入隔离医院成原地隔离治疗,治疗前必须采集可检材料。 6对尸体必须解剖采取一切可检材料,然后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规定要求来处理尸体。 7现场实验室立即开展工作,对送来的可检材料做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进一步确诊患者。 8病人家属及接触者检温,洗澡、更衣送往指定场所或原地留验。留验场所必须先消毒、杀虫和灭鼠,然后入住。,9小隔离圈处理 : 对各型鼠疫病家住宅均应进行消毒。同时进行灭蚤、灭鼠工作。对居室内各种物品进行分类消毒。小隔离圈内其他民宅也应进行消毒、灭鼠、灭蚤工作,搞好环境卫生。猫、犬及家畜必须管制活动,同时进行灭蚤,对未管制的动物一律处死。 10大、小隔离圈同时进行全面检诊检疫,查清病人和接触者,调查户数及人口并登记造册。 11在大隔离圈内进行强制性灭蚤及灭鼠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在居民区内、外搜索病、死鼠以供检验。 12小隔离圈在灭蚤前应集土检蚤和鼠洞吸蚤,灭蚤后当日晚以粘蚤纸粘蚤。 13做好大、小隔离圈内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 14防疫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严密着装,彻底消毒,每日检温1次。,第2天,1继续全面检诊检疫,了解病史与传染关系,绘制疫区地图。 2督促检查环境卫生工作,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宣传疫情及报告制度。 3靠近大隔离圈的居民住宅也应进行灭蚤、灭鼠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清理环境卫生工作。 4自本日开始每天应有专人负责疫区周围居民点的预防工作,如检诊、灭蚤、灭鼠,清理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等工作分别进行。,第3天至第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