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科 李萍,邓州肿瘤医院,输血基本知识 及输血规范,1,医务科 李萍,邓州肿瘤医院,输血基本知识,2,内 容:,一、基本概念 八、输血反应 二、血型 九、成分输血 三、输血的分类 十、血浆代用品 四、输血的适应征 十一、自身输血 五、输血前的试验 十二、血液保护 六、输血注意事项 十三、有关法律法规 七、输血基本原则,3,一、基本概念:,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施。 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品和血浆。 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4,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 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5,临床输血进展,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Landsteiner发现A B O血型; 1902年, Landsteiner等又发现了型血; 1915年,德国 Lewisohn发明了用枸橼酸钠溶液保存血液的方法,可以用其贮存血液超过3个星期; 1927年,国际上正式确立ABO血型系统;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Rh血型; 2001年WHO、红十字会决定,将Landsteiner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已使输血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6,输血的功能,7,二、血 型,血型是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依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分型。 其中最重要的分型有“ABO血型”和“Rh血型”。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罕見的30余种血型。 异型输血可致严重溶血,甚至死亡。,8,二、血 型,O型血 各种人中较多见,占40-56%; A型血 白种人占44%,黑种人和东方人占28%; B型血 东方人占27%;白种人占9% ; AB型血 占4-5%。,9,血型 - 血型系统,Landsteiner 1900年发现了、血型, 年, Landsteiner的两名学生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型血, 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Landsteiner原定的字母命名, ABO血型系统正式确立。确定血型有、四种类型。,10,红细胞中含A抗原,血清中含抗B抗体,红细胞中含B抗原,血清中含抗A抗体,红细胞中含A抗原、B抗原,血清中无抗体,红细胞中无抗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11,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12,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发现,对指导输血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13,三、输血的分类,按血液的来源分: 自体输血 血型相同的同种异体输血 按输血的内容分: 输全血 输成分血,14,四、输血的适应征,急性大出血:创伤、大手术 择期手术:可选择自体输血 贫血:急慢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输血浆或血浆蛋白 严重感染:输粒细胞 凝血机制障碍:输入新鲜全血或鲜冰冻血浆,如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15,五、输血前的试验,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抗体筛查(交叉配血不合时;输血史、妊娠史等 ),16,六、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查对: 输血前要查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颜色、保存时间。 2.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3.不加药物:血内不可加入其他任何药物,生理盐水除外。 4.输血前,要将血浆与血细胞充分混合,轻轻摇匀。,17,六、输血注意事项,5.加强观察: 输血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体温、脉搏、 呼吸及尿的颜色。 6.输血后的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复查。 7.输血完后要继续观察病人反应(延迟反应发生)。 8.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要预热(32),18,七、输血基本原则,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 2.能少输的不多输。 3.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 4.能输自体血不输异体血。 5.输血前应向受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 6.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19,八、输血反应,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输血传播疾病 6 其他不良反应,20,1.发热反应,发生率2%10%。 一、原因: 1)致热原引起:蛋白质、死亡的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 2)免疫反应:常见多次接受输血的人,体内已经存在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发热。 二、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h内,畏寒、寒战,继以高热3840C,可伴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抽搐、呼吸困哪,血压下降,昏迷。,21,1.发热反应,3.治疗: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应用解热镇痛药,异丙嗪25mgIM, 或地塞米松5-10mgIV抗过敏治疗,畏寒时注意保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4.预防: 1)严格检查输血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2)对多次输血者可输入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22,2.过敏反应,发生率3%。 1.原因: 1)过敏体质者对血中蛋白质过敏。 2)受血者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产生抗血清抗体。 2.临床表现: 只输入几毫升血液或血浆后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时可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过敏性休克等。,23,皮肤红斑,荨麻疹,24,2.过敏反应,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 25mg和静脉注射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25,3.溶血反应,是输血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输血后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达20%-60%。,26,3.溶血反应,1.原因 1)血型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起。如过期、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27,3.溶血反应,2.临床表现: 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颤、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和休克。 手术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溶血反应的可能。 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DIC,可急性肾衰致死。,28,3.溶血反应,3.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 2)早期应用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松,减轻免疫反应 3)抗休克:扩充血容量。对休克严重及有出血倾向的,输新鲜同型血或冰冻血浆。 4)保护肾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药加快游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可透析。 5)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29,3.溶血反应,4.预防: 1)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的核查,杜绝错误输血。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不向血内加药物,严格掌握输血预热温度。,30,4.细菌污染反应,发生率低,后果很严重。 1.原因: 采血、贮存血环节的细菌污染血液。 2.临床表现: 输入毒力小、污染少的血液,可只出现发热反应。反之,输入毒性大的,可立刻发生休克和DIC。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全身出血点、休克、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31,4.细菌污染反应,3.治疗: 1) 立即停止输血。 2)对所输血液送检,做细菌学检查。 3)采用抗感染和抗休克措施。 4.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输血。 2)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浊或产气增多时不得使用。,32,5.输血传播的疾病,1.病毒型肝炎 发生率为2.4%-27.3%主要为乙肝和丙肝。 2.艾滋病(AIDS)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输血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巨细胞病毒 一般症状轻,新生儿、器官移植、免疫缺陷者感染严重。,33,5.输血传播的疾病,4.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 可经血液传播。 5.梅毒 因输入二期梅毒患者的血引起。 6.寄生虫病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34,输血传播疾病的原因:,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 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35,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人,因采供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9.3。(2007年11月30日健康报) 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因子而感染爱滋病毒。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河南省因非法采供血数万人感染爱滋病毒。,36,6.其他不良反应,1.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 大量、快速输血。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颈怒张、肺部哮鸣音等。 2.低体温 大量快速输入冷藏血。 3.碱中毒 大量输血时,枸盐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 4.暂时性低钙血症 枸盐酸结合血中游离钙离子。,37,九、成分输血,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 成分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浆蛋白)用科学的方法分离,依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 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的主要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全血,而且可以减少各种输血反应。,38,输血包括:,1.输全血: 2.成分输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血浆蛋白,39,1.全血,每袋200ml400ml。 保存期依保存液和温度不同而不同。4度以下保存20-35天。 用于补充血容量,主要是急性出血。,40,2012.12.1.,ABL Hospital,1.全血,输血的原则: 1)血红蛋白大于100g/L可以不输血; 2)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需要输血; 3)血红蛋白在60100g/L之间,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血;结合病人的肺功能和是否继续出血来决定。,41,2.红细胞,浓缩红细胞 少白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42,2.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 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 每袋110-12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 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43,2012.12.1.,ABL Hospital,2.红细胞,2)去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 3)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4)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44,3.白细胞,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 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45,4.血小板,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46,2012.12.1.,ABL Hospital,4.血小板,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 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47,2012.12.1.,ABL Hospital,5.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 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 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48,2012.12.1.,ABL Hospital,血浆包括:,1)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在-20度以下的保质期为1年,作用适应症同新鲜血浆。 2)普通冰冻血浆:为保存1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0度以下保质期为4年。可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3)冷沉淀: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的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在-20度以下的保存期为1年。,49,6.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制剂、免疫球蛋白及浓缩凝血因子。 1)白蛋白制剂: 分为5%、20%、25%三种浓度。 常用者为20%的浓缩白蛋白,可在室温下保存。 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及低蛋白血症。,50,6.血浆蛋白,2)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肌肉、静脉注射用)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如抗乙肝、抗破伤风等)。,51,6.血浆蛋白,3)浓缩凝血因子: 包括抗血友病因子(AHF)、凝血酶原复合物(IX因子复合物)等。 用于治疗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其中XII因子复合物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52,十、血浆代用品,又称为血浆增量剂,是天然加工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以代替血浆扩充血容量,其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不蓄积体内,不引起红细胞聚集、凝血障碍及切口出血。,53,十、血浆代用品,主要包括: 1.右旋糖酐 2.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常用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 3.明胶类代血浆,54,十一、自身输血,自身输血(亦称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满足患者需要时的一种输血疗法。可以避免血源传播的疾病和输血反应。,55,十一、自身输血,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 1.预存式自体输血 手术前采集病人自身血液进行保存,供手术期间输用,也可制成冰冻红细胞长期保存。 2.稀释式自体输血 麻醉前后,抽取病人一定量的血液,同时用胶体液和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减少手术中的出血,然后根据手术中失血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3.回收式自体输血 手术中,通过回收系统或“洗血细胞机”实现,经肝素抗凝、生理盐水洗涤和浓缩,从而得到浓缩红细胞,再回输给病人。,56,自身输血优点:,避免输血反应。 无发生传染病的危险。 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 节约血液资源。 解决稀有血型患者急需用血。,57,十二、血液保护,1.减少出血 1)手术中仔细止血等可减少出血。 2)使用止血药物。 3)保持体温可减少因低温造成的出血增加,因为低温会抑制血凝功能,特别是血小板功能。 4)控制性降血压:麻醉期间,用降压技术以减少出血。,58,十二、血液保护,2.应用自身输血技术。 3.适当应用血浆代用品。 4.增加出血的耐受性 如术前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制剂。,59,十三 、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0.1施行) 卫医发199728号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 卫医发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424号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卫医发2000448号血站基本标准 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377号单采血浆站管理质量规范 (2001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卫医发2012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重点: 一个规范 一个办法,60,61,最新输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85号令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审议通过,自8月1日正式施行。 卫生部于1999年1月5日公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62,管理办法共为五章,总则 组织与职责 临床用血管理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63,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一个目标 科学、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两条主线 构建临床用血管理组织体系。 对临床用血全过程的管理。,64,组织与职责,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临床用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实施。,65,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病 情,检测 指标,评估 输血指征,规范临床 输血技术,用血 申请,制订输血 治疗方案,说明输血目的、 方式及风险,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中级以上 职务申请,66,输血流程,血站,输血科,用血 科室,核 对 标 签,血站名称,献血编号、血型,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储存条件,核 对 标 签,登 记 入 库,分 类 存 放,全血、红细胞26,血浆 -20,血小板 20 ,监测(培养1次/M),温度 监控,消毒(1次/W),核 对,核 对,护理监测,67,输血前检查包括:,1. 输血相容性检测: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抗体筛查 2. 肝功能测定 3. 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68,输血医疗文书,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 取血单 输血记录单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输血治疗同意书,69,病 历 记 录,输 血 记 录,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70,病历记录不规范的后果:,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不能,承担败诉后果。,71,常见临床输血医疗纠纷,血型错误引起溶血反应; 无知情同意; 输入过期血液; 不合理用血; 输血感染疾病。,72,不合理用血的后果,发生输血并发症的风险;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 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工作人员可能承担责任。,73,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哪些责任? 1、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如有输血指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则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2、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证、剂量及用法;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须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征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 4、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 5、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74,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 1、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或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 2、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申请单不能认证病人。这就需要在病人入院时将写有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病人的手腕上,保留至出院为止; 3、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 4、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决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毫升)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医师报告; 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入病历中永久保存。,75,如何决定输血量? 输血量和输血速度需根据输血适应症、年龄、贫血程度、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心肺情况等决定。一般说来,对一个体重60公斤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毫升全血约可提高血红蛋白(Hb)10克/升或红细胞压积(Hct)0.03。对大量出血或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量要大。对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每次输注l-2单位红细胞为宜。对老年人和儿童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每次宜输少量红细胞,76,医务科 李萍,邓州肿瘤医院,输血规范,77,1. 采血前按病历查对输血申请单及医嘱,打印条形码。采血时持 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形码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严禁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血标本。 2. 输血前,查血袋:血液种类、血量、血型、采血时间及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损;查看医嘱,核对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和病人病历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量是否相符;查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因子)、血袋号(条形码)、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上有无凝集反应。以上内容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执行。,输血查对制度,78,3. 输血时需由二人带病历、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到患者床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血袋号(条形码)、采血时间及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汇报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保留血袋及输血器,以备送检。 5. 输血完毕,血袋及输血器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79,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输血前,查血袋:血液种类、血量、血型、采血时间及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破损;查看医嘱,核对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和病人病历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量是否相符;查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因子)、血袋号(条形码)、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上有无凝集反应。以上内容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执行。 输血时需由二人带病历、输血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到患者床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血量、血袋号(条形码)、采血时间及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再次检查血液质量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80,4.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 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 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四小时之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血袋送至血库查明原因。,81,紧急输血指征,1.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15-20mmHg,心率上升10次/分 2.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下降25%) 3.Hb 70g/L或Hct 25%,82,成分输血的操作流程,定义: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输血类型。 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 操作流程,83,成分输血操作流程,采集血样,按输血申请单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核查原始血型是否相符,查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黏贴采血试管标签及输血申请单,床边采血,每次只能采集一个病人的血样,双人核对病人、试管及输血申请单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 将试管及输血单一起送血库,84,成分输血操作流程,接收血液,双人核查(血与单子):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献血条形码、 血液成分及质与量、交叉配血结果、血液有效期等,双人核查(血与单子) 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血型、献血条形码、 血液成分及质与量、 交叉配血结果、 血液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双签名,根据医嘱给予输血前用药,输血单与血袋标签查对 献血条形码、血液成分及量、 血型(包括RH因子)、 查: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单、病历、病人 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 血型(包括RH因子)、 血液成分与量,二人查对输注(床边核对),85,输注血液,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双签名,根据医嘱给予输血前用药,调节滴速,开始宜缓慢,再次核对确认,及时记录执行时间、书写护理记录,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和巡视,观察15min无反应后,根据病情调节速度,输血结束后,滴入少量生理盐水,把输血器内血液输完,血袋上注明输血结束时间,血袋及输血器送血库并保存24小时,交待注意事项,按要求输注,86,输血器使用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检查输血器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输尽输血器内的空气,墨菲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以1/22/3为宜。输血过程中,尽量避免挤压墨菲式滴管,以免输血器的墨菲式滴管内产生大量的气泡。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问题(如溶液不滴、墨菲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输血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后继续输注。 一次输血管使用后保留24小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87,该如何给血液加温呢?,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加温。若有特殊情况,如:大量输血超过5袋,输血速度大于50ml/min,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等,则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加温血液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将血袋置于35 38 水浴中,轻轻摇动血液,并不断测试水温,15min左右取出备用; 加温的血液控制在32,不得超过35 ,水温不得超过38 ,以免造成红细胞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 加温过的血液要尽快滴注,因故未能输注不得再入冰箱保存; 有条件可用血液加温器给血液加温(按说明书操作)。,88,护理人员该如何掌握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 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ml/min;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在根据需要调节速度; 不论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长菌危险,89,血液成分输注时间限制,90,输血注意事项,1.采集血标本及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进行输注,血液内不可加入药品 2.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到50-100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注速度宜慢,1-2ml/min.无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2-4小时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或细菌繁殖的危险 3.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该至少12小时更换一次,若温度很高,其更换频率应该更高,91,输血注意事项,4.血浆输注速度要比输血速度快,一般为5-10ml/min 5.输血前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避免发生反应 6.输血袋需保留至输血后24小时,以备检查 7.输血过程中应听取病人主诉并密切观察有无局部疼痛、输血反应,一旦出现输血反应,立即终止输血,通知医生,保留输血器及余血,以备查明原因 8.血液自血库取出应及时输注,特殊成分血液按要求执行 9.成分输血应做好护理记录,92,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93,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为即发(急性)反应和迟发(慢性)反应,前者在输血当时或输血发生后24小时内发生,后者在输血24小时后、几天、甚至十几天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94,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基础护理学版),输血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处理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症状:先寒战后高热,头痛恶心全身痛。 处理:轻减速重立停,遵医解热抗过敏,血袋器具全送检。,95,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这是最为常见也最容易治疗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 占输血总反应率的52.1。 病因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有关。,96,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只要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寒战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压多为正常,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发热应考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97,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一旦怀疑这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报告医生作对症处理。 注意受血者保暖,每1530分钟测量体温一次,嘱病人多饮水。,98,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基础护理学版),过敏反应 症状:轻度瘙痒荨麻疹;中度见水肿,喉头水肿有危险,呼吸困难哮鸣音;重度者休克。 处理:轻度减速输,中重立即停,遵照医嘱抗过敏,地塞米松异丙嗪,肾上腺素可的松,呼吸困难氧气吸,喉头水肿气管切,循环衰竭抗休克,生命体征要监测。,99,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输血过敏反应? 轻度者占绝大多数,表现为皮肤搔痒伴潮红,皮肤出现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面部居多); 重度者极为少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喉头粘膜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100,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输血过敏反应? 一旦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要停止输血,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必要时静注地塞米松。 重度过敏反应要及时组织抢救。 再次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避免输注血浆及其成分(过敏反应多为对血浆蛋白过敏)。,101,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基础护理学版),溶血反应 症状:溶血反应最可怕,轻重并不一,轻者仅发热,重者性命危,症状分为三阶段。 一阶段:红细胞凝结阻血管,头账面红心压迫,四肢麻木腰背痛。 二阶段:细胞溶解释蛋白,寒战高热酱油尿,呼吸困难血压降。 三阶段:血红蛋白阻肾管,少尿无尿蛋白尿,高血钾症酸中毒,严重患者致死亡。,102,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基础护理学版),溶血反应 处理:立即停输喊医生,氧气吸入通道建,遵医用药抗休克,血尿标本送检验, 双侧腰部热水敷,碱化尿液用苏打,密观尿量和体征,肾衰可进行透析,安慰患者别紧张。,103,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已经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中或输后病人出现畏寒、发热、腰背痛、贫血、黄疸、尿色深(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 全麻下,手术野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均应考虑急性溶血反应的可能。 此时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报告医生及时抢救。,104,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基础护理学版),大量输血有关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等 表现及处理:循环负荷过于重,护理等同肺水肿;库血凝血因子少,出血倾向有瘀斑,严格掌握输血量,及时补充新鲜血;枸橼酸钠中毒后,手足抽搐心率慢,遵医应用葡酸钙。,105,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循环超负荷?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病人突然感胸闷、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咳嗽、咯大量血性泡沫样痰、烦躁不安、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布满湿性罗音。 抢救不及时,病人可迅速死亡。,106,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循环超负荷? 这是由于短时间内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一旦诊断输血引起的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让病人半坐位、双下肢下垂,吸氧。 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流,静脉注射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107,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循环超负荷? 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可考虑放血,放血量相当于输入的全部或部分血液。 对于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以及所有慢性贫血病人一定要控制输血速度,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分析试题及答案
- 高中原画试题及答案
- 高项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核心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课程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施细则试题及答案
- 软件项目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名校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课件
- 膀胱造瘘的护理课件
- 基坑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人员签到表(标准通用版)
- 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
- 陕旅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句型词汇知识点总结
- 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和识字教学模式分析
- RouterOS介绍
- 十字轴锻造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 主体结构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宁波市规划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