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如何区分上下颌切牙?上颌切牙下颌切牙牙冠宽大窄小唇面发育沟明显光滑、发育沟不明显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深无明显边缘嵴,舌窝较窄浅切嵴牙体长轴的唇侧靠近牙体长轴牙根粗壮,直窄而扁,近远中面凹陷呈沟状二、 如何区分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唇面宽大而直窄小而圆突近中切角直角锐角远中切角圆钝圆弧形发育沟明显不够明显舌面边缘嵴不够明显明显舌窝较宽大窄而深裂沟无有邻面接触点靠近切角离切角相对较远牙根粗壮且直,圆三角形细而稍长,卵圆形1. 唇面窄小而圆突,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发育沟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2. 舌面的边缘嵴比中切牙明显,舌窝窄而深,有时有沟越过舌隆突的远中并延续到根面。3. 邻面的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比中切牙距切角远。4. 牙根细而稍长,根长大于冠长,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卵圆形。三、 如何区分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四、 如何区分上颌侧切牙与下颌侧切牙?五、 如何区分上下颌尖牙?上颌尖牙下颌尖牙体积和牙冠大小体积较大,牙冠宽大体积较小,牙冠窄长唇颈嵴、唇轴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明显不明显(较光滑)舌窝深浅牙冠和牙根近中缘连线自颈缘至切缘向近中展开直线近远中斜缘夹角近似直角钝角牙根偏近中程度明显更明显冠、根的唇缘连线不成弧线 (凹凸不平)弧线牙根粗长,切面呈卵圆三角形细长,切面呈扁圆三角形六、 切牙外形的应用解剖。1. 面型:易因外伤而折断或脱落,缺损后对发音和面容美观有直接影响。修复治疗时人工牙形态、色泽应与面型及邻牙相协调。2. 龋坏1. 切牙的邻面接触区及上颌侧切牙的舌窝顶端,因自洁作用差,常为龋的好发部位;2. 下颌切牙舌侧接近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发生龋坏机会少,但舌侧颈部通常有牙结石沉积。3. 变异1. 上颌中切牙之间偶有额外牙,应及时拔除,以免造成牙列拥挤及咬合关系紊乱;2. 上颌侧切牙常发生变异如锥形侧切牙,也偶有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者。4. 拔牙:1. 上颌中切牙牙根直且圆,牙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2. 上颌侧切牙牙根可有弯曲,牙拔除时应仔细;3. 下颌切牙的牙根扁而窄长,牙拔除时不宜使用旋转力。七、 尖牙外形的应用解剖。1. 牙根与面形:1. 尖牙位于口角处,其根长大粗壮,起支撑口角的作用。2. 上颌尖牙缺失者,对面容影响较大。2. 不易龋坏: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较少发生龋坏。3. 尖牙牙根较长,在牙槽窝内稳固,通常是口腔内保留时间最长久的牙。修复时多用作基牙。4. 拔牙:1. 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2. 下颌尖牙的牙根稍扁圆,在牙已松动的情况下,可配合较小的旋转力。八、 如何区分上下颌前磨牙?上颌下颌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略偏牙体长轴的颊侧。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接近牙体长轴或位于其上。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扁而窄长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九、 如何区分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十、 如何区分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十一、 前磨牙的应用解剖。1. 拔牙1. 上颌前磨牙为扁根且多分叉,不可使用旋转力;2. 下颌前磨牙虽多为单根,但根尖常有弯曲,拔除时主要使用摇力 2. 龋坏 1. 面窝、沟、点隙及邻面是龋病好发部位2. 修复时应注意恢复正常解剖形态以及接触区形态和位置,以免嵌塞。3. 6缺失机会多,常以5作为修复6的基牙3. 毗邻:上颌窦和颏孔1. 上颌前磨牙与上颌窦邻近,根尖感染可能波及上颌窦。取断根时应避免使用推力,以避免断根推入上颌窦。2. 下颌前磨牙可作为寻找颏孔的标志4. 畸形中央尖:前磨牙面中央窝偶见一个小牙尖,称为畸形中央尖(abnormal central cusp),常因磨损导致髓腔暴露,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多见于下颌5。5. 前磨牙常发生错位、易位、额外牙。十二、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应用解剖1. 正畸拔牙首选(去掉上颌5以改善牙列),应用摇动力拔牙2. 楔状缺损(常见):牙颈部缩窄处为应力集中点,加上不当方法刷牙时的机械摩擦、牙菌斑酸蚀等多因素综合,易在牙颈部发生楔形缺损3. 好发龋、牙折(沿中央沟)4. 防侧穿、防邻牙损伤(RCT时尤其注意)5. 防上颌窦损伤(根部邻近上颌窦,RCT、拔牙等操作时用力过猛可能突入上颌窦,特别是拔牙断根加之用力不当,可能会导致断根落入上颌窦中)6. 单臂卡的放置区域(利用上颌4、5之间的天然沟隙防治挂钩)十三、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应用解剖1. 拔牙时主要使用摇力2. 楔状缺损3. 好发龋、牙折4. 偶见双根,牙髓治疗要注意(RCT时,牙根要找完全)5. 防上颌窦损伤6. 错位牙十四、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鉴别1. 第一磨牙的颊舌径稍大于近远中径,第二磨牙颊舌径远大于近远中径。2. 第二磨牙颊面自近中向远中的倾斜度,比第一磨牙大。3. 第二磨牙的牙根聚拢。十五、 左右上颌磨牙的鉴别1. 近中舌尖最大,远中舌尖最小,第一磨牙的卡氏尖在近中舌尖的舌侧2. 近颊角最锐。斜嵴从远中颊尖到近中舌尖。3. 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十六、 左右下颌磨牙的鉴别1. 面近中边缘嵴高于远中边缘嵴2. 第一磨牙及五尖型第二磨牙的远中尖位于远中颊侧3. 根尖偏远中十七、 上下颌磨牙的鉴别鉴别点上颌下颌牙冠形状斜方形、颊舌径近远中径长方形、颊舌径近远中径牙冠偏斜牙冠较直,偏颊侧偏舌侧颊、舌面颊面平、舌面突(外翻)颊面突、舌面平(内翻)颊、舌尖颊尖锐、舌尖钝(舌尖为功能尖)颊尖钝、舌尖锐(颊尖为功能尖)牙根数量三根(2颊1舌)双根(近中远中)分叉方向颊舌向(近/远中颊、舌)近远中向分根(近中、远中)十八、 磨牙的临床应用解剖(6龋、与鉴别、关键;7腮腺导管口;8腭大孔;上颌窦、下颌管)1. 第一磨牙萌出早,且面窝、沟、点隙多,自洁作用差,易龋坏(及早进行窝沟封闭)2. 第一磨牙与第二乳磨牙形态相似,位置邻近,注意鉴别(做好健康宣教,防治第一磨牙龋)3.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是牙尖交错中的“关键”,对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作用,应尽量保留(必须修复时,一定要趁早,如101岁,则仍有调整正常咬合的机会)4.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正对的颊粘膜:腮腺导管口(故6、7容易积聚牙结石,应做好洁治)5. 上颌第三磨牙可作为寻找腭大孔的标志(8与腭中线中外1/3的凹陷处为腭大孔,此处进针进行腭前神经麻醉;麻醉前仍然需要回抽避免入血)6. 上颌磨牙和上颌窦关系密切,根尖感染可以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断根拔除时,不应该使用推力,以免断根进入上颌窦。下颌磨牙根尖和下颌管接近,断根拔除时,不宜使用压力,以免损伤下牙槽神经和血管。十九、 乳磨牙的特点1. 乳白色(釉质比较薄,而有机物较多,故颜色较浑浊呈白色)2. 体积小:外形与同名恒牙相似,但体积小。乳磨牙体积依次递增3. 牙冠短而宽4. 颈缘窄,颈嵴突出,牙根明显缩小冠根分明5. 乳前牙1. 宽冠窄根,颈嵴、舌隆突较突,舌窝明显一、 除上颌乳中切牙为宽冠宽根2. 根尖偏唇侧、偏远中3. 上颌乳尖牙,牙尖偏向远中(是所有尖牙中,牙尖唯一偏向远中者)6. 乳磨牙1. 体积递增,下颌第二乳磨牙近、远中颊尖、远中尖三尖等大。2. 乳磨牙方聚合度大,面缩窄,窝沟尖嵴不清晰。二十、 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鉴别1. 第二乳磨牙的牙冠短小,色乳白。2. 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牙冠由颈部向方聚拢。3. (主要鉴别点)下领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第二乳磨牙的颊尖三尖等大),而下颌第一恒磨牙此三尖中,以远中尖最小。4. 第二乳磨牙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二十一、 乳牙的应用解剖1. 注意预防保护,龋坏应及时治疗2. 完整乳牙,咀嚼效率高,有利儿童成长。3. 刺激颌骨生长发育4. 引导恒牙正常萌出5. 治疗时应保护恒牙胚(1) 根管治疗(2) “特纳牙”:个别恒牙的釉质发育不全,常与乳牙根尖周炎有关(3) 乳牙更替时牙根为垂直吸收,拔牙应垂直向上用力,避免摇动和旋转力二十二、 切端和面形态的生理意义1. 简述前后牙的功能1. 前牙:穿透、切割、撕裂2. 后牙:容纳、限制、磨碎、排溢2. 接触的增龄性变化1. 早期为点、线接触(1) 切端和面的尖、窝、沟、嵴都是由曲线、曲面构成(2) 儿童咀嚼力小,点线接触的局部咀嚼力大,利于咀嚼食物(3) 利于牙移动,建立合适的咬合关系2. 后期小斜面接触(1) 接触面积增大,咀嚼效率提高(2) 牙完全萌出经调整建立稳定咬合关系后,小斜面接触利于咬合关系的稳定二十三、 牙冠轴面突度(curvature of crown)包括哪些方面?其生理意义分别是? 1. 牙冠轴面凸度包括三个方面:唇舌面凸度、邻面凸度和楔状隙。(1) 正常牙冠轴面突度是适应动物进化的结果,是保证牙齿能更健康地维持牙弓内形态(2) 正常牙冠轴面突度可帮助预防牙齿各种疾病的发生(3) 正常牙冠轴面突度可帮助保护牙周组织2. 唇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1) 牙冠的正常唇舌面凸度,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有利牙龈组织的健康1. 促进血液循环:咀嚼时,排溢的食物顺着正常的牙冠凸度滑向口腔,摩擦牙龈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2. 牙冠凸度过小/无凸度,牙龈将会受食物直接撞击损伤3. 牙冠凸度过大,牙龈会失去食物的摩擦作用,可能产生失用性萎缩(2) 颈1/3凸度,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力3. 邻面凸度的生理意义(1) 防止食物嵌塞,还可防止龈乳头萎缩,牙槽骨吸收(2) 维持牙弓完整,分散力(3) 稳定关系,有利于咀嚼,对颞颌关节、咀嚼肌和牙周组织的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4. 楔状隙的生理意义(1) 邻间隙充满龈乳头,保护牙槽骨和邻面(2) 楔状隙作为食物排溢通道,食物摩擦牙面,保持牙面清洁,可防治龋病发生1. 可防止食物嵌塞 2. 免使龈乳头受压萎缩及牙槽突降低3. (分散力)楔状隙减少面的压力4. (稳定关系)使牙及关系稳定、牙弓完整,有利于咀嚼和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及牙周组织的健康 5. 使食物在接触区处分流6. 牙齿自我清洁的结构二十四、 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应用解剖)1. 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基础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1) 髓室的大小、位置(2) 髓角的高低、根管口的位置(3) 根管数目、根管的类型、弯曲程度和方向(4) 根管与牙周组织间的关系2. 高耸的髓角:在备洞或作嵌体针道时容易发生意外穿髓3. 弯曲的根管:进行去髓和扩大时,容易造成器械折断或根管侧穿4. 根尖孔或牙根尚未完全形成者:器械、药物或充填物容易穿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二十五、 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1. 前牙(1) 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髓壁比切端薄,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2) 上颌前牙位于口腔前部,根管粗大而直,操作方便,效果好(3) 上颌前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4)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 :拍摄X线片时应注意投射角度(近远中向投射)(5) 下颌切牙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1mm):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2. 前磨牙(1) 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近面宽,颈部较窄:开髓时应防止从近中面或远中面侧穿(2) 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注意避免穿通颊侧髓角(3) 上颌前磨牙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4) 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度大,颊尖位于牙冠中份,颊侧髓角较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 3. 磨牙(1)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应避免穿髓(2)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颊侧两根管口相距很近,根管窄小,应注意寻找,注意走行方向(3)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在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避开髓角,从面颊沟、舌沟、近中窝、远中窝等位置入手(4) 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2根管融合为1粗大的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5) 下颌第一、第二磨牙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高于远中,牙体预备时避免穿髓(6) 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避免穿通髓室底(7)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 (8) 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管在颊侧融合:开髓时勿将其误认为是髓室底穿通(9)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偏向颊侧 :开髓时应避免对舌侧壁的切割,开髓部位应在面偏向颊尖处二十六、 纵、横曲线的基本概念及生理意义?1. 曲线是一组用以表示牙弓面形态特征的曲线,包括纵曲线、横曲线。2. 纵曲线是表示矢状方向的面形态特征曲线。(1) 下颌牙列的纵曲线:又称司匹曲线,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和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2) 上颌牙列的纵曲线: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和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3. 横曲线是表示冠状方向的面形态的曲线。连接任何同颌双侧同名磨牙的同名颊舌尖,可得到横曲线。由于牙体自身的倾斜度,倾向颊侧的上颌的横曲线凸向下,倾向舌侧的下颌的横曲线凹向下。4. 曲线的意义(1) 上、下颌牙列的曲线彼此相似或吻合,咀嚼运动时,保持密切的接触关系,与下颌运动的方式相协调。(2) 曲线与牙槽突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利于咀嚼力的分散与传导,利于保护牙周组织健康。二十七、 关键是什么?什么因素形成了关键?1. 关键(occlusal key):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关系,是牙尖交错的最重要标志2. 形成关键的因素(1) 6/6 最大,是最早萌出的牙,尖窝多咬合关系稳定(2) 6/6 根多且粗大,位于骨质致密的颧牙槽嵴内位置稳定(3) 6/6 位于牙弓后段的中份,接近咀嚼肌的合力作用点承受牙合力最大二十八、 正常覆、覆盖的生理意义1. 提高咀嚼效率:使上下牙密切接触,利于咀嚼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接触2. 保护唇颊、舌边缘软组织在咬合时不被咬伤:上牙盖下颊尖,下牙盖上舌尖3. 保持面部丰满:衬托唇、颊4. 前牙超覆:正常,利于咬切功能 二十九、 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五个方面:中线、一对二、尖牙关系、中性、覆合覆盖)1.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与上唇系带、人中一致2. 除/1 和 8/ 外,均为一对二的关系,牙尖交错接触3. 3/ 牙尖顶与 /3 远中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相对/3 牙尖顶与 3/ 近中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相对4. 6/6 为中性关系(6/的近中颊尖对着/6的颊沟)5. 前、后牙的覆覆盖关系正常三十、 下颌骨的薄弱部位1. 正中联合(Symphysis)2. 颏孔区(Mental foramen)3. 下颌角(Mandibular angle)4. 髁突颈部(Neck of the condyle)三十一、 狭义的咀嚼肌指?他们的功能特点为?1. 狭义的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2. 功能特点1. 咬肌、颞肌、翼内肌的下颌附着点低于起点,收缩时上提下颌,产生闭颌运动2. 翼外肌位于水平方向,收缩时参与前伸、开颌运动三十二、 简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结构特点1. 髁突(condylar process)(1) 椭圆形,冠状分内、外极,关节面被横嵴分为前斜面和后斜面(2) 前斜面组成关节的功能区的一部分(3) 髁突水平轴与下颌支表面垂直(4) 双侧髁突延长线相交,在枕骨大孔前缘形成145160角。(5) 髁突颈细,弯向腹侧,是骨折的好发部位,也是颅中窝损伤的安全阀装置。(6) 髁突颈前内区有翼肌窝。(7) 髁突形态差异大。2. 颞骨关节窝及关节结节(articular fossa and tubercle)(1) 关节窝呈一个底边朝前的三角形,关节结节侧面观为一圆丘形。(2) 关节结节被骨嵴分为前斜面和后斜面,关节结节后斜面组成功能区的一部分。(3) 关节结节和关节窝与颅中窝仅相隔一层薄骨板,颅腔面有脑膜中动脉通过,若损伤,可导致严重颅内出血,应防止。3. 关节盘(articular disk)(1) 与颞骨关节面形态相适应,后方凸起,前方凹陷,与后方的关节窝和前方的关节结节相对应。(2) 断面呈S型,分为前、中、后带,其中中带最薄,为关节盘的功能区。(3) 关节盘前后均有附着,构成前伸部和双板区。(4) 关节盘内、外侧韧带与髁突内、外极组成盘-髁复合体。(5) 与关节上、下腔分别组成盘-髁关节(滑动关节)和盘-颞关节(铰链关节)4. 关节囊和关节腔(articular capsule and cavity ):由韧性较强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囊内骨关节面都覆盖着关节软骨。5. 关节韧带 (articular ligament):有三条,分别为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悬吊下颌,限制下颌在正常范围内活动。三十三、 叙述颞下颌关节盘的功能作用1. 使上下关节面吻合(矢状呈双凹形) 关节盘大于髁状突又小于关节窝,弥补了突窝的大小不协调,使关节既灵活又稳定2. 改变颞下颌关节运动的轴向3. 吸收拉力和压力(1) 关节盘最外层的致密纤维网,可使关节盘在拉力和压力下维持形态(2) 关节盘上层的胶原纤维成不规则的波浪状,下层则呈向上同向起伏排列的波浪形,能吸收咀嚼压力4. 保持关节盘与髁突平衡5. 营养、润滑和感觉功能(1) 关节盘上下面的滑膜、双板区的血管可产生滑液,提供营养和润滑(2) 关节盘丰富的神经末梢能调节有关肌肉的运动,明确关节疼痛的部位三十四、 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1.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即牙尖交错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关系。又称“牙位”(tooth position),“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al intercuspal position, MI)。2. 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3. 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提颌肌群轻微收缩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三十五、 请简述RCP起始的开口运动过程。RCP起始的开口运动:转动滑动兼转动转动。具体过程如下:1. 从RCP开始,下切牙向后下方下降1825mm(小开口)。此时,髁突在关节下腔作单纯转动。2. 超出此范围后,髁突的运动变为在关节上腔作滑动兼转动,至关节结节前下方。(大开口)3. 若继续开口,则又表现为单纯转动,直到最大张口位。三十六、 请简述ICP或MPP其实的开口运动过程。ICP或MPP起始的开口运动:滑动兼转动转动。具体过程如下:1. 从ICP或MPP张口至最大开口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监测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裂纹萌生机理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检修火灾应急演练预案(3篇)
- 化验室初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经济政策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整体复习安排与试题及答案
- 边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地铁区间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解决代数难题的思路试题及答案
- 血常规报告单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机(试行)
-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成绩)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第1章 绪论
- 教育教学实习教案幼儿园
- 大众电子助力转向EPS 双齿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床单位终末消毒标准的执行
- 退化草地修复亲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 暗挖格栅加工技术交底
- DB5106∕T 01-2019 农村彩钢棚管理指南
- 2023年安徽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训练题库211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