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3卷 2 0 1 5年 4月 分析化学 ( F E N X I H U A X U E ) 评述与进展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A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i s t r y 第4期 60 961 7 D OI :1 0 1 1 8 9 5 j i s s n 0 2 5 3 - 3 8 2 0 1 4 0 9 2 5 点击化学及 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 用进展 聂 骥 李建平 邓 欢 潘宏程 (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桂林 5 4 1 0 0 4 ) 摘要本文对点击化学的概念、 点击反应分类、 化学及生物传感器中点击化学的作用类型及近几年来点击 化学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展望了点击化学在传感器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点击化学; 化学传感器; 应用 ; 评述 1 点 击化 学简介 点击化学 ( C l i c k c h e m i s t r y ) , 也译作链接化学 、 速配接合组合式化学 、 动态组合化学等 , 是 由化学家 s h a r 1 ) l e s s 在 2 0 0 1年引入 的一 个合 成概念 , 主 旨是通 过小单 元 的拼接 , 快 速完 成多种分 子 的化 学合 成E 。 。 并建立以碳一 杂原子键 ( C X C ) 合成为基础 的组合化学新方法 。借助点击反应能简便高效地获 得分子多样性 。点击反应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 所用原料易得 ; 反应操作简单 、 条件温和、 对氧或水不敏 感 ; 产物收率高 、 选择性好 ; 产物易纯化 、 后处理简单。近年来 , 点击化学已在化学合成方面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 并成为 目前最为热 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3 J 。 原位点击化学( I n s i t u c l i c k c h e mi s t r y ) , 是 目前点击化学在合成和其它应用中较常见的方法 。在合 成过程中, 发生点击反应的物质都在溶液中生成, 无须分离提纯或干燥 , 直接 向其中加入另一种能与之 发生点击反应试剂并进行反应 。该方法不仅减少了一些不必要 的繁琐过程 ,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反 应效率。比如将原位点击化学运用于合成类天然产物的研究 中, 以酶为反应模板 , 选择性连接各模块组 分 从而合成酶 自身的抑制剂 。S h a r p l e s s 等 4 利用在生理条件下惰性的反应物 , 进行不可逆的靶标导 向合成 , 生成高亲和性的抑制剂。用叠氮基和炔基将基于特定位点的抑制剂他克林 ( T a c r i n e ) 和菲 啶盐 ( P h e n a n t h r i d i n i u m) 进行连接 , 使其迅速进行选择性 的环加成反应l 4 。乙酰胆碱酯酶( A C h E) 本 身 作为反应的微观容器 。 控制各种可能成对 的反应物 , 直到 1 , 3 偶极环加成反应最终生成最适合进入该 酶活性位点的产物 , 便得到了它 自身的抑制剂( 图 1 ) 。 目前 点击化学 已广泛 应用 于材 料表 面功 能化 | 8 、 功能 聚合 物合 成n 、 树 枝状 化合 物 合 成 , 、 细胞标记 2 1 , 2 2 、 D N A标记 2 。 埘 等方面。但它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材料功能化方面 , 通过点击反应在材料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 , 很大程度克服了材料本身 的缺点 , 提高了材料的利用价值。F a b r e 等| 28 报道了一种利用点击反应将末端二茂铁单层膜修饰到含末端氢的 硅表面的方法 , 研究 了所制得 的材料在增强电荷储存和作 为通信材料方面的性能。H o l s t 等_ 2 9 利用金 属催化偶联 、 热聚合 以及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 四面体连接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网络 , 该热稳定性材料展现 出了高 比表面积 以及对氢和二氧化碳 的良好吸附性能。 在有机合成方面 , 研究者根据 目标产物的结构 、 形状 、 性质等特征, 利用特殊基 团之间的点击反应 , 合成了各种类型的产物 。相 比于传统合成法 , 利用点击反应进行合成不仅简化了合成步骤 , 改善了合 成条件, 而且显著提高了目 标产物的产率。A g n e w等 0 _ 用点击反应法合成一种类似于蛋白质捕获物质 的抗体 。 该方法制备过程 中并不需要优先考虑它对 目标蛋白质的亲合能力 , 且原位点击反应较大程度提 高 了抗体的识别空间 , 识别结果重现性 良好 。C a m p o n o v o等_ 3 1 利用含炔基的聚合树状分子与叠氮 甲基 2 o 1 4 1 0 1 5收稿 ; 2 0 1 4 1 2 1 3接受 本文系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N o s 2 1 1 6 5 0 0 7 , 2 1 3 7 5 0 3 1 ) 十 E ma i l :l i kia n p i n g 2 6 3 n e t 6 1 0 分 析 化 学 第4 3卷 0 0 s y n TZ2 PA6 s y n TZ2 PA5 s yn TA2 PZ5 s y n- TA2 PZ6 图 1 4种基于原位点击化学在 A c h E分子容器中合成的二取代 1 , 2 , 3 - 苯三唑菲啶盐衍生物 F i g 1 F o u r d i s u b s t i t u t e d 1 , 2 , 3 - t r i a z o l e s f o r me d i n s i t u , i n t h e a c e t y l c h o l i n e s t e r a s e ( A C h E) mo l e c u l e ,f r o m b u i l d i n g b l o c k s o f t h e p h e n y l p h e n a n t h r i d i n i u m 二茂铁发生的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含 1 , 2 , 3 苯三唑的新型树枝状大分子 , 并进一步研究 了该大分子对 离子的电化学传感特性。 在生物标记方面, 研究者利用点击化学快速温和地标记上信号标记物 。 该方法在细胞追踪等研究中 不仅起到了增强信号的作用 , 同时还 降低 了生物干扰。而通过基于点击化学 的 D N A标记可快速准确进 行 D N A测序。K a n g 等 3 利用点击化学对细胞进 行标记追踪 , 结果显示 , 该标记功效较传统方法大大 提高 , 同时降低了巨噬细胞吞噬作用造成的信号干扰。S e o等 3 利用点击化学标记 D N A的方法构建了 荧光寡核苷酸序列 , 并将其应用于快速准确的 D N A测序研究。 2 点 击反应分 类 点击反应具有模块化 、 高产率 、 立体选择性和应用范 围宽广等特性 。 可加快反应速度 , 并得到单一产 物 。点击反应主要有 4种 , 即环加成反应 、 亲核开环反应 、 非醇醛的羰基化反应以及碳碳多键加成反应 。 2 1 环 加成 反应 点击化学的构想在杂原子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这些模块化反应的过程将两个不 饱和的反应物结合起来 , 生成许多有趣 的五元 杂环 和六 元杂环。通常其反应基 团多是非极 性 的, 如 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 。目前报道最普遍 的这类反应是 1 , 3 一 偶极环加成反应 , 其 中以叠氮化物和炔 的反应最 为突出。端基炔和叠氮化合物的 1 , 3 偶极环加成反应有点击反应 的“ 精华 ” ( C r e a m o f t h e c r o p ) 之称 。 叠氮化合物 和乙炔 的环加 成反应 由 Mi c h a e l _ 3 早在 1 8 9 3年第一 次报道 , 在 2 0世纪 6 08 0年代 由 H u i s g e n E 正式确立为重要反应。后来 , T o mo e 等 3 与 R o s t o v t s e v等 3 分别报道了 c u 催化叠氮化物 炔环加成反应 , 高选择性地生成了 1 , 4 三唑 , 产率高达 9 1 , 反应时间也 由原来 的 1 8 h缩短为 8 h, 反应 式 见图 2 2 2亲核 开环 反应 该反应主要是三元杂原子张力环 的亲核开环 以 释放它们 内在的张力能 , 这类 物质如环氧衍生物 、 氮 杂环丙烷 、 环状硫酸酯 、 环状硫酰胺 、 吖丙 啶翁离子 和环硫铺离子等 。在这些三元杂环化 合物 中, 环 氧 衍生物和吖丙啶锗离子是点击化学反应 中最常用的 底物, 它们开环后形成了各种高区域选择性的化合 一一 图 2 C u 催化叠氮化物 炔 环加 成反应 F i g 2 C u c a t a l y s i s f o r t e mi n a l a z i d e a l k y n e c o u p l i n g 物。此类反应可在醇 水混合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进行。这一类反应还包括 , 卢 一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 迈克尔加成反应 。 以双环氧乙烷和苄胺反应为例 , K o l b等在质子溶剂 甲醇存在的情况下 , 得到 回收率 9 0 的 1 , 4 一 二醇 , 而在无溶剂时则得到 9 4 的 1 , 3 一 二醇( 图 3 ) 。 第 4期 聂 骥等:点击化学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进展 6 l 1 2 3非醇醛的羰基化反应 这类可靠而广泛应用的反应包括 : 醛或酮 与 1 , 3 二醇反应生成 1 , 3 环氧戊环 ; 醛与肼或 胲反应生成腙和肟 ; O t 和 口 一 羰基醛 、 酮和酯生 成杂环化合物_ 3 。 2 4 碳碳多键的加成反应 环氧化反应 、 二 羟基化反应 、 氮杂环丙烷 化反应 等都是 典型 的碳 碳 多重键加 成反 应。 。 一 如烯烃在锇催化下的氨基羟基化和二羟基化的反应中表现出独特 的活性 , 仅用等量的卤代氨盐 , 就能在 室温下进行快速和几乎定量 的氨基羟基化反应。O , 一 不饱和酸和胺有更高的反应活性l 3 。 近年来 。 巯基 烯这类不需要金属催化的点击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类反应拥有快速 、 简单 、 不受氧的影响等优点 , 从而成为一种 固化 ( 硫化 ) 反应和表面改性 的高效 工具l 加 。巯基 烯的反应主要 包括 自由基引发和催化引发两种类型。自由基引发的巯基 烯反应机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阶段 : 引发剂 在光照或者热的条件下吸收光子被激发 , 裂解形成 自由基 : 自由基夺取巯基上 的一个氢原子, 产生巯基 自由基 ; 巯基 自由基进攻碳碳双键 , 活性 中心转移 , 产生烷基 自由基 ; 烷基 自由基夺取巯基化合物上巯基 的氢原子 , 再次产生巯基 自由基 , 进入循环。其中第二步产生 的巯基 自由基可引发链增长 , 也可以发生 双基终止 4 ( 图 4 A) 。催化引发巯基点击反应是在催化条件下发生的巯基 迈克尔加成反应 , 通常发生 在巯基与缺电子型碳碳双键之间。此外 , 巯基 与溴 、 巯基与异( 硫) 氰酸酯基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也 可进行巯基 迈 克尔加成反应 , 其 中催化剂 主要为碱 、 伯胺 、 仲胺 、 叔胺及具亲核性 的烷基膦化合物 4 ( 图 4 B) 。巯基 烯的反应应用范 围广 ( 大部分 的烯烃几乎与所有 的巯基都可发生此反应) 、 反应条件适 应性宽 、 反应非常迅速 , 因此该反应是一种较简单 的无金属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 。 图 4 自由基( A) 及催 化( B ) 引发 的巯基 烯 反应 机理 F i g 4 Me c h a n i s m o f r a d i c a l - m e d i a t e d( A)a n d c a t a l y t i c i n i t i a t e d( B )t h i o 1 e n e r e a c t i o n 3点击化 学在 化学传感器研究 中的应用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可将化学信息转换为 目标分析信号的器件。化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 其原理各 有差异 , 检测对象所涉及 的目标参数也不尽相 同。经过多年迅速发展 , 化学传感器已成为当代信息产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人类现代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 , 化学传感器 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测量、 生 产流程分析 、 环境污染监测 、 矿产资源探测 、 气象观测及遥测 、 工业 自动化、 医学诊断 、 实时监测 、 农业生 鲜保存及鱼群探测 、 防盗 、 安全报警 、 节能等领域 。 。 。 点击反应的类型由反应物所带基团的不同决定 。在传感器 的制备 中, 可 以根据反应物所具有的基 团或功能化基团的特点 , 选择不同类型的点击反应来制备化学传感器敏感膜。 3 1 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点击化学的作用 点击化学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合成方法, 在化学传感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点 击化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快速连接 固定敏感物或标记物质 、 合成敏感元件。 以及利用 一 。 。 6 1 2 分 析 化 学 第 4 3卷 点击反应直接或间接检测点击反应物 传统的化学传感器敏感膜中敏感物或标记物的固定主要通过 吸附 、 交联 、 包埋和共价结合等方法 但这些方法反应条件复杂苛刻 、 反应速度较慢 、 选择性较差 , 且产物并不稳定。点击化学作为一种快速 、 简单 、 高选择性 的有效合成方法 , 在传感器制备过程 中可 以充分发挥其优点 。点击化学可用于共价结合 固定敏感膜或标记活性物, 这样制备的传感器相比传统固定标记方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其方 法更简单 , 也提高了传感器的实用性。C o l l ma n等 5 卜 9 首次将点击化学应用到电极表面修饰 的研究 中, 他们尝试在两个不同的电极表面通过点击反应分别接上不同的活性物质。Wa n g 等 _ 6 0 采用点击反应在 金 电极表面共价结合上电活性基团硝基苯 , 并探讨了它的电化学行为。C i a m p i 等_ 6 利用点击化学在高 掺杂 S i ( 1 0 0 ) 表面的末端炔基膜上 固定修饰二茂铁衍生物 , 并研究 了其抗氧化性能。 另外 , 研究者还利用点击化学直接合成 了敏感元件。根据待测物 的种类 、 结构 、 性 质等特征快速 “ 量身定做” 一套敏感元件 , 使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利用点击化学还可以高产率地合成一些普通 方法无法合成的物质作为敏感元件 , 为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新 的途径 。L a u等 l 6 2 报道了一种利用点击 化学制备 、 借助选择性 阴离子诱导脱金属作用来识别铜离子和汞离子 的荧光团传感器。他们首先合成 了一种基 于环拉胺 的新型三唑吊坠臂结构作为荧光团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该 吊坠臂结构物质与中性水 溶液中的铜离子及汞离子形成配合物而产生高灵敏的响应 , 并且在约 5 0倍 的干扰金属离子的存在下仍 能实现高选择性 的测定 ; 在添加 I 一或 s , 0 一等阴离 子时, 荧光强度又恢复为原值 , 该方法可以简单高效 地识别 c u 或 H g 2 ( 图5 ) 。 最后 , 通过电化学或 电化学发光等方法 , 可 以直 接或间接测 定一些参 与点击 反应 的反应 物或催 化 物。S u等 _ 6 3 _ 报道了利用点击化学并使用商业 血糖 仪间接测定 C u 的方法 , 他们首先用抗坏血 酸钠将 C u 原位还原为 C u , 还原后 的 C u 催化 固定于一次 性丝 网印刷碳 电极上 的炔基化 D N A, 与附加到转化 酶 磁珠轭合物 中的叠氮化 D N A发生 点击反应 , 该 反应使标记于磁珠上 的蔗糖转化酶将蔗糖转化为葡 萄糖 , 通过血糖仪监测 葡萄糖 的浓度从 而间接 检测 了 C u 2 + 。 3 2 基于点击化学的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Cu u n c h a n g e d 图 5 基于点击化学 的选 择性 阴离 子诱导脱 金属作用 识 别 C u 或 H g 的荧光 团传感器 Fi g 5 A c l i c k flu o r o p ho r e s e ns o r t h a t c a n di s t i ng ui s h C u a n d Hg “ v i a s e l e c t i v e a n i o n i n d u c e d de me t a l l a t i 0 n 6 2 点击化学为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提供 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新途径 , 相关研究也成为近年来 的热点 , 点击化学在化学传感器领域 的应用也备受关 注 。 3 2 1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对于大多数的有机物 , 由于它们的基 团较易进行 功能化 , 有些甚至 自带 可发生点击反应的基团 , 所 以对于这类物质的检测 , 可以利用待测物直接发生的点击反应 , 有效地提高 传感器的选择性。还可以通过点击反应快速将一些电活性或者发光基团“ 标记” 在传感器上 。 以达到增 强放大检测信号的 目的 因此 , 该方法能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 L u等 制备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的用于丙炔氟草胺的检测 的传感器 。他们通过 c u 的催化 , 使待 测物丙炔氟草胺上的炔基与弱荧光性的 3 叠氮基 7 羟基香豆素上的叠氮基 团发生点击反应 , 生成 了强 荧光性的组分( 1 , 2, 3 一 苯三唑 ) , 从而可 以对待测物进行高选择性 、 高灵敏检测。 S c a r e t t a等 制备了一种基于二茂铁衍生物与功能化聚 ( 3 , 4 乙烯二氧噻吩) 聚苯乙烯磺 酸( P E D O T P S S ) 点击反应的涂层电极 , 并用于检测多巴胺 。他们利用 C u 催化 电沉积的叠氮化 P E D O T与乙 炔二茂铁进行环加成点击反应 , 使 P E D O T : P S S涂层电极表面二茂铁功能化 , 通过 X P S表征显示二茂铁 已被成功固定。该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多巴胺的检测, 响应的线性范围为 0 0 1 0 9 m m 0 1 L , 检出限 达 1 mo l L 。 第 4期 聂 骥等: 点击化学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进展 6 l 3 Wa n g 等 l 6 引利用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苯二酚。他们首先利用丙 烯酸丙炔酯与叠氮化巯代癸烷发生点击反应生成 自组装膜 , 然后在紫外光照下 , 以对苯二酚为模板分 子 、 , 一 亚 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偶氮二乙丁腈为 自由基引发剂 , 在电极表面形成聚合物 , 进而制得点击反 应分子印迹聚合物( MI P ) 传感器 。用计时 电流法对 比点击 反应 MI P传感器与浸涂 MI P传感检测对苯 二酚的结果显示 前者的检出限比后者低 4倍 , 灵敏度则提高 了 3倍 , 说明点击反应 MI P传感器明显优 于浸涂 M I P传感器 。 Z e n g 等 利用巯基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基于R u ( b p y ) ; 固定的电化学发光( E C L ) 传感器, 并将其 用于三正丙胺的检测 。研究者首先合成了戊烯基功能化的 R u ( b p y ) C l , , 然后利用巯基 烯点击反应将 其固定于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预处理过的导电玻璃上, 固定方法快速、 简单、 高效, 所得 R u ( b p y ) ; 膜 比之前报道 的类似膜在有机溶剂的稳定性更好 ( 如 图 6 ) 。该传感器用于三正丙胺 的检测 , 响应范 围较 宽 为 5 X 1 0 5 X 1 0 m o l L , 检 出限则达到 1 x l O mo l L 。 3 2 2 在无机离子分析中的应用对于离子 的检测 , 所报道 的该类传感 器大多为荧 比 色传 感器 , 也 有 电化 学传 感器 的报 道_ 7 。 待测离子可以与点击 反应所生 成的产物形成 配合物产生电信号或者光信号 以达到检测 目 的, 从而提高传感器 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而对 于 C u 等一些金属离子 也可以利用 电化学或 电化学发光等方法直接或间接进行检测 。 Z h a n g等 7 报道了一种基于 C u催化点击 反应的用于视觉检测水溶液 中 C u 的高灵敏 度方法。他们利用水溶叠 氮功能化 的 A u N P s 与修饰在载玻片上 的炔基在铜离子催化作用 下发生点击 反应 反应后 A u N P s被 固定在载 一 : 、 = 图 6 利用点击反应制备的 E C L传感器 F i g 6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E C L s e n s o r s u s i n g c l i c k r e a c t i o n 玻片上 , 由于 A g的增强作用 A u N P s的暗度随之增 强。检出限比之前报道的方法下降了 2 3个数量 级 , 达 6 2 n m o l L 。G e等_ 7 也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 C u 的荧光传感器。他们通过 C u 催化经叠氮 、 炔基 分别修饰的短富 G序列在水溶液中发生点击反应 经洗脱等步骤后得到了 G 四联体结构 其 中 C u 来 自于抗坏血酸钠对 C u 的还原。而在氯高铁血红素和 K 存在的条件下 , 自组装后 的氯高铁血红素 G 四联体结构具有催化无色的四甲基联苯胺显色的活性 。这样就可以对 C u 的浓度进行比色分析 。K i m 等 利用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基于罗丹明苯三唑的荧光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 中铂离子的检测。 该结构上的异羟肟酸与苯三唑环可以与铂离子形成配合物而产生荧光信号, 从而实现对铂离子的高选 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 。Z h a n等 7 利用点击化学合成 了一种附加吡啶基杯 4 芳烃 , 并用其修饰银纳 米粒子作为比色传感器应用于 F e 的检测 , 这种杯 4 芳烃可以选择性地与铁离子络合 , 这使得纳米银 粒子发生聚合, 从而使传感器对 F e 产生良好的响应。 除了比色法 , Q i u等 7 I 7 9 制备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测定 的 C u 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他们首先将 1 叠氮癸烷 1 1 一 巯基通过简单巯基 金反应 组装到金 电极表 面, 然后将炔 基功能化的含 R u( b p y ) 的 S i O , 纳米粒子通过 c u 催化的点击反应共价耦合在 电极表 面, 其中 C u 来源于电还原的 C u 。结果表 明 , 发光强度值 与 C u 浓度在 1 0 X 1 0 一1 01 0 一 m o l L范 围内呈线 性关 系, 检 出限达到 1 0 X 1 0 m o l L 。他们用同样的合成方法制备了用 于检测乳制 品中 c u 的 电化学传感器 。 得到的线性范 围 是1 O x 1 0 1 O x 1 0 m o l L, 且选择性 、 实用性强。K i m等 0 l 利用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 1 , 2 , 3 一 苯三唑 环功能化的荧 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 A l , 在 A l 存在 的条件下 , 通过荧光强度或电化学行为 的变 化达到检测 目的。 3 2 3 在生物分析 中的应用与一般有机物的检测不同, 一些生物分子较大, 有的甚至是聚合级 其本 身参与点击反应 的传感器报道较少。报道较多的是通过点击反应将生物酶或其他活性物质 固定在传感 6 1 4 分 析 化 学 第 4 3 卷 器上 , 通过酶与待测物发生 的催化反应产生检测信号 , 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检测l 8 I 跎 。 T r i l l i n g等【 8 利用点击反应探讨 了生物受体定 向对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 的影响, 他们 以 V H H蛋 白 生物传感器识别 F MD V病毒为例 , 首先将 V H H蛋 白质叠氮功能化 , 与在等离子共振薄片暴露 的环辛炔 发生点击反应, 并通过对比多倍叠氮功能化标记和单一叠氮功能化标记的 V H H修饰的生物传感器, 发 现前者的灵敏度 比后者提高了 8 0 0倍 X i e等 研制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 的非标记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 并将其应用 于溶解酵素的测定。 他们先将金纳米粒子电沉积修饰 于丝 网印刷 电极表面 然后通过 自组装到电极表面 的 1 一 叠氮癸烷一 1 1 巯基与炔基修饰的抗 溶菌酶 的结合适体 发生点击反应 , 使两 者共价结合 。样 品中有溶菌酶存 在时 , R u ( N H ) 3 + 通过与 D N A上的p o 3 一 的静电作用吸附于适配子上, 表面结合 R u ( N H ) 后, 方波伏 安电流大幅降低 , 在 1 05 0 0 p g m L内, 溶解酵素浓 度对数值与 电流变化值呈线性关系 , 检 出限为 0 3 p g mL。 Q i u等 _ 8 副制备 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用于检测抗坏血酸的电化学传感器。他们将炔丙基功能化的二 茂铁通过与修饰在金电极上的叠氮化末端发生点击反应修饰到 电极上 , 采用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检测金 电极在点击反应发生前后的电子转移 电阻 , 以此确定不 同浓度抗坏血酸的表 面覆盖分数 ( ) 。结果表 明, 值与抗 坏 血酸 浓 度对 数 值在 5 0 X 1 0 1 0 X 1 0 mo l L范 围内呈 线 性 关 系 检 出限达 到 2 6 x 1 0 m o l L 。该传感器选择性和稳定性 良好 , 并已经成功应用于抗坏血酸的实际检测 。 李文娟等 8 6 利用点击反应制备 了一种基于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 , 用于测定葡萄糖 。他 们首先通过叠氮化双官能团分子得到了末端叠氮化碳纳米管 ( C N T s N 3 ) 同时合成 了炔基修饰 的葡萄 糖氧化酶 , 然后在 C u 催化下使两者发生点击反应 , 混合产物在全氟磺 酸的帮助下浸泡至玻碳 电极表 面, 从而制得该传感器 , 并对传感器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 同时用循环伏安法和计 时电流法研究 了其 电 化学性能。结果显示 , 葡萄糖 的线性范围为 6 0 1 0 1 4 x 1 0 m o l L , 检 出限为 2 0 1 0 m o l L 。 4展 望 作为一种快速 、 简单 、 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 , 无论是快速连接 固定敏感物 、 标记物质 , 合成敏感元件 , 或者直接或间接检测点击反应物 , 点击化学可以将 自身的优点与化学传感器及应用相结合 。 大大提高了 传感器 的响应性能 , 从相 关报道 的结果可 知 基于点击化 学的化学传感器 都有较好 的稳定性 和重现 性l 8 , 踞 。此外 , 简化 了敏感膜的制备步骤。 点击化学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尚处于初期阶段 。 因而 , 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 问题。点击化学需要特定的基 团, 这就要优先考虑到反应物的基团功能化 , 而一些反应物进行 目标基团 功能化 的条件过于苛刻 , 限制 了点击化学的应用范 围。此外 , 现阶段所采用的点击反应类 型较少 , 已报 道的都是叠氮化物与端基炔的 1 , 3 偶氮加成反应。近年来 , 巯基一 烯加成反应报道相对较多 6 9 l 8 9 , 而其 它类型点击反应 的报道较少。另一方面, 研究者还需更多地将点击化学的基团选择性应用 于传感器敏 感膜制备中, 探索更加简单高效的基于点击化学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Re f e r e nc e s 1 K o l b H C ,F i n n M G,S h a r p l e s s K B A n g e w C h e mI n t E d , 2 0 0 1 , 4 0 ( 1 1 ) : 2 0 0 4 2 0 2 1 2 E v a n s R A A u s t C h e m, 2 0 0 7 , 6 0 ( 6 ) : 3 8 4 3 9 5 3 D U A N Mi n g , Z H A N G L i e H u i , L I J u a n C h e m C 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2 0 0 8 , 2 9 ( 8 ) : 2 1 1 8 - 2 1 2 0 段 明, 张烈辉 , 李 娟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 0 0 8 , 2 9 ( 8 ) : 2 1 1 8 2 1 2 0 4 Ra d i c Z,Ma n e t s c h R,K r a s i n s k i A,Ra u s h e l l J ,Ya ma u c h i J ,Ga r c i a C,Ko l b H,S h a r p l e s s K B, Ta y l o r P C h e mBi o 1 I n t e r a c t , 2 0 0 5,1 5 7:1 3 3 -1 41 5 K r a s i n s k i A,Ra d i c Z,Ma n e t s c h R,R a u s h e l J ,T a y l o r P,S h a r p l e s s K B,K o l b H C A m C h e m S o c ,2 0 0 5, 1 2 7 ( 1 8 ) : 6 6 8 6 - 6 6 9 2 6 Ma n e t s c h R,Kr a s i n s k i A,Ra d i c Z,Ra u s h e l J ,T a y l o r P,S h a r p l e s s K B,K o l b H C A m C h e m S o c ,2 0 0 4, 1 2 6 ( 4 0 ) : 1 2 8 0 9 1 2 8 1 8 第 4期 聂 骥等:点击化学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进展 6 1 5 2 6 2 7 28 2 9 30 3l 32 41 4 2 43 4 4 4 5 46 47 B o u r n e Y,Ra d i e Z,Ko l b H C,S h a r p l e s s K B,T a y l o r P,Ma r c h o t AR P C h e mBi o 1 I n t e r a c t ,2 0 0 5,1 5 7:1 5 9 1 6 5 Y a o Y T i a n D M。 L i H B A C S A p p 1 Ma t I n t e C a c e s , 2 0 1 0, 2 ( 3 ) : 6 8 4 6 9 0 G a l l a n t N D, L a v e r y K A,A m i s E J ,B e c k e r M L A d v Ma t e r , 2 0 0 7 ,1 9 ( 7 ) : 9 6 5 - 9 6 9 K a c p r z a k K M Ma i e r N M L i n d n e r W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 2 0 0 6 , 4 7 ( 4 9 ) : 8 7 2 1 - 8 7 2 6 P r a k a s h S 。 L o n g T M, S e l b y J C, Mo o r e J S , S h a n n o n M A A n a 1 C h e m , 2 0 0 7 , 7 9 ( 4 ) :1 6 6 1 - 1 6 6 7 S u n Z Y, H a n C P , S o n g M M, We n L, T i a n D M, L i H B , J i a n g L A d v Ma t e r , 2 0 1 4 , 2 6 ( 3 ) : 4 5 5 4 6 0 L u t z J F B o rne r H G, We i c h e n h a n K Ma c r o m o 1 R a p i d C o m m u n , 2 0 0 5 , 2 6 ( 7 ) : 5 1 4 - 5 1 8 Ma n t o v a n i GL a d mi r a l V,T a o L,Ha d d l e t o n D M C h e m C o mmu n , 2 0 0 5,1 6: 2 0 8 9 2 0 9 1 S u m e r l i n B S , T s a r e v s k y N V, L o u c h e G, L e e R Y, Ma t y j a s z e w s k i K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2 0 0 5 , 3 8 ( 1 8 ) : 7 5 4 0 7 5 4 5 G a o H F , L o u e h e G,S u me r l i n B S , J a h e d N,G o l a s P, Ma t y j a s z e w s k i K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2 0 0 5 , 3 8 ( 2 2 ) : 8 9 7 9 - 8 9 8 2 E n g l e r t B C ,B a k b a k S , B u n z U H F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2 0 0 5 , 3 8 ( 1 4 ) : 5 8 6 8 - 5 8 7 7 G a o H F ,S i e g w a r t D J , J a h e d N, S a r b u T, Ma t y j a s z e w s k i K D e s Mo n o m e r s P o l y m , 2 O 0 5 , 8 ( 6 ) : 5 3 3 5 4 6 K i l l o p s K L C a m p o s L M, H a w k e r C J A mC h e mS o c , 2 0 0 8 , 1 3 0 ( 1 5 ) : 5 0 6 2 - 5 0 6 4 U r b a n i C N。 B e l l C A, Wh i t t a k e r M R, Mo n t e i r o M J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2 0 0 8 , 4 1 ( 4 ) :1 0 5 7 - 1 0 6 0 K i n n a n e C R, wa r k K, S u c h G K, J o h n s t o n A P R,C a r u s o F S ma l l , 2 11 0 9 , 5 ( 4 ) : 4 4 4 4 4 8 Mo o r e N M, L i n N J , G a l l a n t N D, B e c k e r M L B i o m a t e r i a l s , 2 0 1 0 , 3 1 ( 7 ) :1 6 0 4 - 1 6 1 1 G i e r l i c h J ,B u d e y G A,G r a m l i c h P M E, Ha mm o n d D M, C a r e l l T O r g L e t t , 2 0 0 6, 8 ( 1 7 ) : 3 6 3 9 - 3 6 4 2 Wi r g e s C T, G r a m l i c h P M E, G u t s mi e d l K,G i e r l i c h J ,B u d e y G A,C a r e l l T Q S A R C o m b S c i , 2 0 0 7, 2 6 ( 1 1 - 1 2 ) : 11 5 9-l 1 6 4 Me h d i n i a A,K a z e m i S H,B a t h a i e S Z,A l i z a d e h A, S h a m s i p u r M,M o u s a v i a M F A n a 1 B i o c hem , 2 0 0 8, 3 7 5 ( 2) : 3 31-3 38 C u t l e r J I , Z h e n g D, X u X Y,G i l j o h a n n D A, Mi r k i n C A N a n o L e t t , 2 0 1 0, 1 0 ( 4 ) : 1 4 7 7 1 4 8 0 S e e l a F, I n g al e S A O r g C h e m , 2 0 1 0, 7 5 ( 2 ) : 2 8 4 - 2 9 5 F a b r e B A c c C h e mR e s , 2 0 1 0 , 4 3 ( 1 2 ) : 1 5 0 9 1 5 1 8 Ho l s t J R, S t o c k e l E, A d a ms D J ,C o o p e r A I M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 2 0 1 0 , 4 3 ( 2 0 ) : 8 5 3 1 - 8 5 3 8 Ag n e w H D,Ro h d e R D,Mi l l w a r d S W ,Na g A,Ye o W S,He i n J E,P i t r a m S M,T a r i q A A,B u rns V M,Kr o m R J , F o k i n V V,S h a r p l e s s K B, He a t h J R A n g e w C h e m 尉 , 2 0 0 9 , 4 8 ( 2 7 ) : 4 9 4 4 4 9 4 8 C am p o n o v o J , R u i z J ,C l o u t e t E ,A s t r u c D C h e m E u r , 2 o o 9 , 1 5 ( 1 2 ) : 2 9 9 0 - 3 0 0 2 K a n g S W ,L e e S,Na J H,Yo o n H I ,Le e D E,Ko o H,C h o Y W ,Ki m S H, J e o n g S Y,Kw o n I C,C h o i K,K i m K T h e r a n o s t i c s , 2 0 1 4 , 4 ( 4 ) : 4 2 0 - 4 3 1 S e o T S , L i Z M, R u p a r e l H, J u J Y O r g C h e m , 2 0 0 3 , 6 8 ( 2 ) : 6 0 9 - 6 1 2 Mi c h a e l A , P r a k t C h e m,1 8 9 3, 4 8: 9 4 Hu i s g e n R Or g C h e m,1 9 6 8, 3 3:2 2 91 - 2 2 9 7 T o r n o e C W , C h r i s t e n s e n C,M e l d al M, O r g C h e m , 2 0 0 2 , 6 7 ( 9 ) : 3 0 5 7 - 3 0 6 4 R o s t o v t s e v V V, G r e e n L G, F o k i n V V, S h a r p l e s s K B A n g e w C h e mI n t E d , 2 0 0 2 , 4 1 ( 1 4 ) : 2 5 9 6 - 2 5 9 9 R a i n d l o v a V, P o h l R, S a n d a M, Ho c e k MA n g e w C h e m 1 n t E d , 2 0 1 0, 4 9 ( 6 ) : 1 O 6 4 1 0 6 6 P r i n g l e WS h a r p l e s s K B T e t r a hed r o n L e t t , 1 9 9 9 , 4 0 ( 2 8 ) : 5 1 5 1 5 1 5 4 CHE N Xi a,WE I Yu,L U J u n Yu,Z HANG Ai - Z h u,YE F a n g Gu i ,Z HAO S h u L i n C h i n e s e, A n a 1 C h e m,2 0 1 2, 4 0 ( 1 0 ) : 1 5 8 4 1 5 8 7 陈 霞, 韦 誉 , 陆俊宇,张爱珠,叶芳贵, 赵书林分析化学, 2 0 1 2 , 4 0 ( 1 0 ) : 1 5 8 4 1 5 8 7 R e d d y S K, C r a me r N B, B r i e n A K O, C r o s s T ,R a j R,B o w m a n C N Ma c r o m o l e c u l a r , 2 0 0 4 , 2 0 6 : 3 6 t - 3 7 4 L o w e A B Po l y m C h e m,2 0 1 0,1 :1 7 3 6 Ho y l e C EB o w ma n C NA n g e w C h e mI n t E d ,2 0 1 O, 4 9:1 5 4 0 1 5 7 3 S t i t z e l S E, S t e i n D R, Wa l t D R A mC hemS o c , 2 0 0 3 , 1 2 5 ( 1 3 ) : 3 6 8 4 3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雪花兑奖活动策划方案
- 西餐最佳活动方案
- 灌肠法考试题及答案
- 窗外的世界景物描写与想象13篇
- 招聘流程标准化操作步骤手册
- 法语逻辑考试题及答案
- 写物:我的最爱铅笔盒10篇
- (正式版)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
- 文字识别技术服务协议
- 专业家具采购与销售协议合同
- 2022年新兴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全国地区码
- DB44T 269-2005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 小学数独游戏校本课程教材
- 第三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 完美奖金制度课件
- 大项目销售之如何测量控单力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生岗位月度绩效考核表(KPI)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件(公开课)
- 深基坑开挖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