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本科.doc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doc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doc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doc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001)一、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大学排行榜三星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对污染控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环境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环保新工艺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办学定位:结合我校“大工程观”办学特色,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环境保护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紧扣国家环保战略需求和地方环保产业人才需求,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2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三、课程体系(一)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必修课(应修61.5 学分)7241006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7233006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723601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725000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72451021 形势与政策(2.0)53021-2# 高等数学(二)(7.5)50030041 线性代数(2.0)5101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53051-2# 大学物理(6.0)53061-2# 大学物理实验(2.5)40171-2#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程序设计(5.0)76021-4# 大学英语(12.0)99011-4# 体育(4.0)99511-2# 军事理论(2.0)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必选)通识课程选修课(应修5.0学分)人文素养类(1.0)艺术修养类(1.0)自然科学与技术类(1.0)创新创业类(1.0)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1.0)(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修44学分)20020061工程制图(3.0)35010041环境科学概论(2.0)10040061无机化学(3.0)10090061有机化学(3.0)20310063工程力学(3.0)35020041水分析化学(2.0)10210063物理化学(3.0)35030083流体力学(4.0)35040041环境监测(2.0)35050045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实验(2.0)35060061化工原理(3.0)45150063电工与电子技术(3.0)35070041工程测量(2.0)3508008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0)35090063CAD与专业制图(3.0)35280041环保设备基础(2.0)专业基础选修课(应选修9学分)35210041环境生态学(2.0)35220041专业英语(2.0)35230041土建工程基础(2.0)35240041环境工程概预算(2.0)35250021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1.0)35270041安全科学概论(2.0)35290041环境毒理学(2.0)35305041环境功能材料(2.0)35310041环境法学(2.0)35320041环境经济学(2.0)35330041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2.0)(三)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应修16.5学分)3541004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2.0)35421041水污染控制工程(上)(2.0)35432041水污染控制工程(下)(2.0)3544003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1.5)35450035水处理基础实验技术(1.5)35461041环境影响评价(2.0)3547004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0)35480041环境规划与管理(2.0)35490043物理性污染控制(1.5)专业选修课(应选修7.0学分)3561004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2.0)35620031地表水体修复技术(1.5)35630031地下水污染与防治(1.5)35640041环境工程施工技术(2.0)35650041环境工程技术前沿进展(2.0)35660031工艺仪表与自动控制(1.5)35670031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1.5)3568004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2.0)(四)实践环节(应修44学分,含独立开课实验)军训(2.5)石油化工认识实习(0.5)认识实习(1.0)金工实习(2.0)测量实习(1.0)生产实习(2.0)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上)(1.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下)(1.0)工业废水处理课程设计(1.0)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1.0)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实训(2.0)毕业环节(18.0)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1.0)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2.0)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讲座暑期社会实践29(五)课程与学生知识、能力、素养达成情况关系矩阵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要求1要求2要求3要求4要求5要求6要求7要求8要求9要求10要求11要求12TPTPTPTPTPTPTPTPTPTPTPTP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程序设计大学英语体育课外体育锻炼军事理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工程制图环境科学概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流体力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水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工程测量CAD与专业制图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程环境生态学专业英语土建工程基础环境工程概预算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计算机在环境工程的应用环保设备基础环境毒理学环境功能材料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设计基础专业必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实验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地表水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施工环境工程技术前沿进展工艺仪表与自动控制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环境工程前沿技术讲座实践性环节军训石油化工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上)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下)工业废水处理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课外体育锻炼讲座毕业环节说明:(1)T:理论基础、P:应用;(2)若某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撑某个目标的达成,则在相应的空格处打“”或“”,其中“”表示该课程或实践环节对达成此要求非常重要;“”表示该课程或实践环节对达成此要求有帮助,但不起主要作用。四、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五、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80.0学分。学分和学时分配比例见下表:类 别学分数学时数学分比(%)学时比(%)理论教学通识教育课程必修61.5107434.17 44.90 选修5802.78 3.34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4471224.44 29.77 选修91445.00 6.02 专业课程必修16.52709.17 11.29 选修71123.89 4.68 小 计136239275.56 100.00 实践环节小计4424.44 合 计180100.00 六、就业与发展就业领域: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保护相关的研发、咨询、设计、检测、施工和管理工作。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研修。职业发展预期:环保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维护、检测、评价等部门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大中型工业企业环保部门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高校、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七、学制、学位四年制,工学学士。附件1 课程参考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A1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7241006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3.037233006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3.03*7236012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966.03*7250004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2.0372451021形势与政策322.0每学期安排16学时53021-2#高等数学(二)1207.54*/563.54*/644.050030041线性代数322.025101005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02.5353051-2#大学物理966.03*/483.04*/483.053061-2#大学物理实验502.52240171-2#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程序设计805.044*76021-4#大学英语19212.04*/483.0每学期必修3学分,模块可选99011-4#体育1444.02 /361.02 /361.02 /361.02 /361.099511-2#军事理论322.02/161.02/161.07243004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82.02A1应修小计107461.5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A2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A2人文素养类161.0艺术修养类161.0自然科学与技术类161.0创新创业类161.0跨文化与国际视野类161.0应修小计805.0A应修合计187466.5说明:(1)周学时后有“*”的课程为考试课程;(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含课程实践和网上学习48学时;(3)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第5-8学期,每学期8学时,共32学时;(4)第七学期开设16学时的就业指导课;(5)公共选修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选课;讲座类公选课需修满1.0学分(每次0.2学分)。(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1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B1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20020061工程制图483335010041环境科学概论322210040061无机化学483310090061有机化学4833*20310063工程力学4843335020041水分析化学3224*10210081流体力学543.54*10210083流体力学实验10100.54*35030061物理化学402.54*35030063物理化学实验80.54*35040041环境监测3224*35050045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实验40402435060061化工原理362.5335060063化工原理实验12120.5345150063电工与电子技术4863435070041工程测量32243508008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02.54*3508008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24241.54*35090063CAD与专业制图48243435260041环保设备基础3224B1应修小计712128442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B2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35210041环境生态学322235220041专业英语322235230041土建工程基础322235240041环境工程概预算322235250021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161235270041安全科学概论322235290041环境毒理学322435305041环境功能材料322235310041环境法学322235320041环境经济学32223533004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3222B3小计/应修小计336/14421/9(三)专业课程1专业必修课程(C1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35421041水污染控制工程(上)3223*35432041水污染控制工程(下)3224*3544003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241.53*35450035水处理基础实验技术30301.5435461041环境影响评价3224*3541004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424*3547004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424*35480041环境规划与管理322435490033物理性污染控制2421.54C1应修合计2704016.52专业选修课程(C2类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实践与实验学时数学分数各学期周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35629031地表水体修复技术241.523561804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322335630031地下水污染与防治241.5235640041环境工程施工技术322235650041环境工程技术前沿进展322235660031工艺仪表与自动控制241.5235670031现代检测仪器与分析技术241.523568004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3222C3合计224/14/应修合计1127C合计3824023.5附件2实践性教学环节参考计划表实践性环节名称周数/次数学分数学期起止周数军训2.52.5124石油化工认识实习8学时0.51认识实习11.0310金工实习22.0412测量实习11.059生产实习22.061112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上)11.051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下)11.0617工业废水处理课程设计11.0618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11.0718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 1.0717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实训22.0715-16毕业实习22.0812毕业环节1616.08318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1.01-8课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2.0课外课外体育锻炼/1-6课外体育健康标准辅导测试/5-8讲座5(次)/1-8课外暑期社会实践/2/4/6课外总计35+2+1.5+2+3=44课外附件3 课程简述见EXCE文件“课程简述(环境工程专业)”附件3 课程简述课程编号:20020061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 工程制图课程讲授的是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面向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以平行投影理论为基础,讲授工程图形成的基本原理,介绍相关国家标准,介绍专业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正确表达工程设计思想的基本方法,培养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和徒手绘画草图的能力,掌握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后续课程、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课程编号:35010041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学时数:32 学分数:2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 本课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整体论和综合性为科学方法指引,以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为中心,以化解环境危机为目标,阐述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要素的变化,介绍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与危害,从工程和管理两个方面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与措施。本课程以理论介绍为主,案例分析和讨论探究为辅,旨在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初步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背景、人才需求,我校环境工程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解。课程编号:10040043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讲授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通常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近代物质结构、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基础电化学以及配位化学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利用参考资料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和新理论、新实验技术打下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课程编号:10090061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学科。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学生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学习各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面获得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诚实的科学态度。课程编号:10210063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物理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如下目标:理解热力学基本原理,并运用热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气体、溶液、相平衡、电化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初步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反应速率理论和催化作用的特征;初步掌握表面现象和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并运用热力学及有关理论来讨论某些性质;观察实验现象,能正确操作并读取数据、检查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课程编号:20310063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对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程编号:45150063 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编号:35020041 课程名称:水分析化学 学时数:32 学分数:2先修课程:10040043无机化学、10090061有机化学课程描述: 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是给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水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以及测定有关成分含量的方法及方法的原理。 本课程注重基础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联系,注重向学生介绍水分析化学的思想及该学科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水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编号:35030083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学时数:64 学分数:4先修课程:53011-2#高等数学课程描述: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流体的平衡和流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介绍流体的力学性质、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基础理论和常用分析方法、有关的工程应用知识等;培养学生具有对流体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程编号:3504004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 学时数:32 学分数:2先修课程:35020041水分析化学课程描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课之一。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各种污染物监测的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环境监测的理论与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通过对环境监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使之能独立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对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课程编号:35050045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实验 学时数:40 学分数:2先修课程:35020041水分析化学、35040041环境监测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一门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环境工程类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实践技能方面着重水、气、土壤等方面基本监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课程编号:15060061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学时数:48 学分数:3先修课程:10040043无机化学、10090061有机化学课程描述: 化工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本课程应用传递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三大传递过程作为主线贯穿化工原理课程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典型单元操作;基于动量传递的流体输送、机械分离等;基于热量传递的换热、蒸发等、基于质量传递的精馏、吸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单元操作的过程与设备原理,进而完成相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过程与设备计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该课程介绍过程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能够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编号:35070041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学时数:32 学分数:2先修课程:53011-2#高等数学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主要服务于各类工程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及对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的操作;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误差处理方法,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设的基本方法及成果整理;熟悉仪器校正、误差分析、三角高程测量、地形图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了解测量学的分类、各类测量仪器的工作的原理。为学生从事测图、施工测量、工程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编号:35080083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学时数:64 学分数:4先修课程:35010041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描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微生物 的生长代谢与遗传变异、生长繁殖、生活条件等;微生物生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原理;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研究有关的环境现象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