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与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比较分析摘要: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民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根据不同的地域在歌词、曲调,韵律方面也有所不同。本文是浅谈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不同的歌词、旋律、节奏与情调。文章从歌曲主要曲式、调性以及地方民歌的风格来阐述自己对这首歌曲的艺术真情感受。本文研究著名民歌茉莉花的江苏与河北不同之处的对比,并期待以此理论为歌曲的发展作贡献。关键词:民歌;茉莉花;比较;分析 民歌茉莉花是我国很多地方都流行唱颂的歌曲。根据音乐历史资料的记载,江苏茉莉花是所有其他地方茉莉花的源体,成了祖国各地国际国内盛世大事的一种必选唱曲目,而其经过不同的地域也衍生出了各地的民歌。在这些各地不同唱法以及不同歌词的民歌中,河北茉莉花尤其引入注目,为此,笔者提出了对于江苏和河北两地不同的民歌对比的研究。一、民歌茉莉花简介民歌茉莉花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唱法,而尽管主体是茉莉花,但是其表述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是哪一个地域的关于茉莉花的民歌,都着重于表达茉莉花的纯洁、美丽与优雅,并且从中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在我国歌唱茉莉花的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的和江苏的。 茉莉花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了 500 多年历史,其源于江苏,在流经各地的过程中经过不同地方的民间艺人根据本地的演唱习惯而不断加工改编而成了今天各地相异的风格。在融入了各地的方言、民俗、文化之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气质。江苏茉莉花以其母体的地位,更具威仪之感。其委婉、轻柔,优美的江南风格得以成其传颂中华甚至国际之坛。而河北茉莉花因受到北方文化影响,带有拖音,表现得更为爽朗、活泼和豪放大气。二、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对比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因为地域不同,其所表现的文化歌唱艺术也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歌词、旋律、节奏、方言和情调五个方面。(一)歌词对比 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传唱,而在不同地域的传唱中就出现了表达内容的不同,也就是出现了歌词的变化。 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歌唱如此: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歌词强调的是对花儿的直接赞赏,是直接对对茉莉花的描摹。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歌词基本内容和母体江苏民歌的一致,但是加上了:“张生跳过粉皮墙”这一段落。加入了故事元素,让歌唱现代具有叙事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歌曲带来的趣味。 在江苏民歌茉莉花中,强调的歌词是“好一朵”以及“香也香不过她”,从中看出,歌唱者强调的是其美雅无与伦比的自豪感。而在后面唱到的“怕来年不发芽”正应和了前面所唱到的关于其美雅得无与伦比的风华的绝世,也就是说,茉莉花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是永远令人向往和羡慕的。歌唱表达了茉莉花的高雅与纯洁不可侵犯。而河北民歌则强调的是“手捧着茉莉花”。由这个“手捧着茉莉花”可以看出歌词除了表达茉莉花的美丽之外,还映衬了姑娘的纯朴美好,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带有对于心上人的期盼。着重于以花来衬托人的纯朴美丽,又通过人的动感来体现花的娇姿,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二)旋律对比旋律是一首歌曲的美的表现。江苏民歌茉莉花以吴语的软哝来表花的雅丽。着重于以四拍子的蔓延来体现出花的优雅情状。歌曲听起来抒情优雅而浪漫多情。而河北民歌茉莉花则是以二拍子的轻快来强调花给人带来的喜悦感,音乐形象突出,叙事性强,听起来愉快开心。河北民歌茉莉花曲子属于五声调式。是一个单乐段,共分为三句。第一句(1-4)结束音在属音上,并且属音时值 2 拍,由此来强调属音的核心作用。第二句(5-8)由属音开始结束在宫音上,给人以稳定的感觉。第三局(9-最后)这是一气呵成的乐句,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上都不能分开。整首曲子节奏比较紧密,十六分音符运用的较多,表现了南方人性格委婉细腻,说话温柔的特点。旋律上以级进为主,音程大多数在二度、三度的范围进行,如图1谱例分析。 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曲式结构为a(4+4)+b8+c8+d6,它属于非方整性单乐段。共分四句,第一句(1-8)结束音在徵音上。第二句(9-16)结束音回到宮音上。第三句(17-24)运用新题材,结束在角音上。第四局(25-最后)又回到原来的主题,结束在徵音上。整首曲子节奏较分散,这正体现了北方人说话唱歌的特点。旋律上行为主,但是旋律度数宽广,使用了很多六、七度的大跳音程、下滑音、波音。 (三)节奏对比节奏是体现一首歌曲的整体感以及其感情基调的重要体现。人在说话的时候,有停顿、有延长声调、有升高音也有降低音。在走路的时候也有着不同的姿势。这些声音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是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的。因为节奏的长短与急缓,或者徐徐有致或者紧进慢行,都是表达着人的感情的基础。没有节奏就不能表达人的感情。 茉莉花,不同的声部配合着乐声来进行旋转或者平移,这种音乐语言的表达给人的思想传递胜过用大声的朗读来表达。因为节奏给人的是一种心灵的节律的感应。节奏的变化,在音乐的渲染中表达着歌唱者情感热烈的迸发。同时,演唱者在音乐的节奏中,把握歌词文学形象的力度,而节奏的文学力度直接表现了作品的内容。江苏茉莉花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声音的表达上,表现出委婉细腻优美的节奏,给人以活泼轻快的感觉。同时,乐句的连贯性,声音的强弱对比,声音变化都体现其艺术表现的灵活多变的手段,生命力很强。在每段时间所表达的歌词,思想感情均不同,声音有强有弱,后句比前句音调较高,强弱的对比体现出强烈明显的节奏对比,使作品显示出其明快欢庆之感。河北茉莉花的声音大二度来进行。其两拍子的节奏欢快,但是跨度的连轴又显示出其悠长缠绵,所以歌曲的表达婉转而悠扬绵长,令人感觉心旷神怡,但是又充满着欢快感。这种跨度的节奏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抒情缠绵,时而轻快活泼,很好地表达出歌唱者对茉莉花的欣赏之情、赞美之情。(四)方言对比流传在不同文化地域的民歌受到当地方言的不同的影响就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江苏民歌茉莉花以轻柔细腻的吴语来演唱,江南的风情让歌曲显得温柔而浪漫多情。从声音的细软中可以感受到茉莉花带来的娇美与纯洁。好歌曲在人脑中造成的影像是如同美术水墨画中的山水画,在层次感的创造上,给人以丰富感。因为它只有一种颜色(墨色)来绘画,物象的主、次、先、后、远、近主要都是通过着墨的浓淡和描图来创造的。从美术的角度来分析这首歌曲,就发现其好比水墨画,歌唱爱情的磅礴力量、富丽华美是主体,是歌曲的主脑、“诗眼”,而江苏民歌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香也香不过”之类的经过句、陪衬句,在乐曲的转折、引伸上都是通过江南的方言来表达其富有特色的地域方言文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带来了歌曲的趣味性。而河北民歌茉莉花以河北口音,也就是近似标准普通话的口音来演唱,带有北方人特有的爽快与活泼。在对“手捧者茉莉花”的演唱中,以愉快的快节奏的音来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表达比较直接爽朗。每句歌词都有“哎“、“吔”、“怎么”、“那个”、“哎咳”、“哎哎咳”等带有明显的北方方言的衬词作为过渡或者补充,鲜活地表明了北方人民朴实纯真的生活。(五)情调对比 江苏民歌茉莉花中唱到“我有心摘一朵带”等歌唱透露出姑娘对于茉莉花的远看可不敢乱摘的羞涩,而在河北民歌中明快的“手捧着茉莉花”与江苏的则完全相反。歌词中所提及的姑娘都对茉莉花有着喜爱与向往,但是其行为动作的表现却不同。前者给人带来的是姑娘向着茉莉花却举步欲止的情态,而后者则表现出其爽朗大方为了花儿而不畏惧之情。可以说,江苏民歌中的茉莉花与人一般娇媚羞涩,充满着柔情娇然之态,而河北民歌中的茉莉花与人都是爽朗而开怀的。从中也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对于歌曲的影响。四、两首民歌的情感表达情感是歌唱表达的目的。情是从意而生的,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所以说“即意生情”。意和情是密切相关的。无意就没有情。唱论中常常提到,唱歌主要是唱意、唱情、唱心。从“即意生情”、“以情带声”,求得“情声并茂”来打动人心。 加强了情,也就是为了突出意,诗中所说“待到情来意自生”,达到影响众多,感动听众,震撼人心的目的。有些歌者,声音很漂亮,唱得也准确,技巧也不错,但表演,淡如止水,没有一点味道,不感人,其根本原是缺乏个“情”字,不是用心来歌唱。没有情的歌便唱得声音再好,一时也许获得一些掌声,却是无法动人心,经不起推敲的。 唱歌重视唱情,由来很久了,自居易有句诗。“古人喝情,今人唱歌兼唱情”。可见这种“唱歌唯唱情”,自古就有。有不少人,对唱情并不重视,有些人是不会用情,有些照顾到声音,就顾不到情了。特别是演唱一些技巧较难的歌曲,要他克服声音技巧上的难度,已经疲于奔命。字,意、情就管不过来了。还有一些人,不懂得用情,这是由于研究不够,不用心,见歌就唱,也不了解无情之歌是最蹩脚的。演唱所表达出来的词曲,好比那美术中的图画,有线条,有颜色。线条在音乐中好比曲腔,颜色好比声音的醇度。它是用着墨的浓、淡,凝聚或松散,空间的安排,以及结构的调度来体现的。在茉莉花的演唱,歌曲所体现出来的共鸣、力度、语势、情感的变化,给人带来许多不同的音色感。在歌词演绎中描绘出歌唱主体对象的远近、大小、高低、浓淡,给人美感,也体现出演唱者对于这些美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感情。 茉莉花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是各地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用音乐倾诉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因此其带有强烈的热爱生活的色彩,动听而优美的旋律正是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恩。歌曲的旋律特点,从节拍、节奏、以及音高,都是围绕着情感的表达而进行,在情感的渲染中,也让人联想到那个站在香气四溢的茉莉花园中的那个赏花、爱花、惜花的纯洁少女。这些情真的表达,通过“采” 、“戴”等词来体现出其动态之美,“怕”的羞涩更体现出其感情之深刻,把鲜花与人的对衬托非常完美地展示出来。 茉莉花的演唱,从头到尾,不是通篇嘹亮,而是分有轻、重、快、慢、显、隐。从转折顺承处打动人心。把歌唱得有起伏,语言的转折,情意的诉述,表现得异常适切而又有变化,把歌曲所表现的情思,景物的主、次、先、重、近和它的喜、悲、哀、乐,用情的深、浅,做得有型,通过歌唱艺术,把乐趣的真情,很有层次地传达给把听众一步一步带到音乐的深处,使人听后,“竟夕意难平”。 茉莉花的词曲家在第一段以娓娓动人的声音来表达茉莉花之美,让听众在甜美的声线、恬静的乐音中产生对茉莉花形象的联想。接着用庞然的声器来表达茉莉花雅丽纯洁之美。在动静相宜中,如同给人真切的既有具象、也有声象之茉莉花景观。 茉莉花绮丽清新,淡装素质,呢呢细语的乐篇,听后也有沁人肺腑,感慨万千的魅力。我们渴求精神上的英气焕发,鼓舞志气的歌篇,就应该发展一些秀柔优美,委婉陈情的乐衄和表演来抚慰心灵 选自:陈叶. 如何演唱好一首歌曲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1) 。这首歌曲所引发的意境就是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洁白的茉莉花。而曹燕珍具有很好的音乐感染力。她可以创造出不同形象的的不同的具体可感性不同。在她的艺术作品中,不论是凭直觉就是能听到的,还是通过想象在内心视象中显现的,其形象、画面都是非常具体的。而音乐无形无色,不仅看不见,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它可以表现语言不能表达的人们心底意向、潜在的情绪,但不能描写具体的行动。她让歌曲直接诉诸听觉,用可以感觉到的音响来打动人的感情,给人以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五、结语 语言表现意识,又促进意识的发展。民间歌谣就是劳动人民以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口头诗歌创作。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酷爱唱歌的民族,通过歌谣文学性与音乐性相结合的审美形式,来表现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高尚品格和呼唤自由、渴望幸福的思想意识。参考文献:1 陈娜. 中国民歌茉莉花之研究D. 河北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法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视觉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体育学院《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大学《临床中药学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民族大学《特殊教育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医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育改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雷达原理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骨伤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省级一网统管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手册(含事项清单)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4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课件
-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台账
- 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抖音团购培训
- (古诗对比阅读)《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联读设计2022
- 影视特效与栏目包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如何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