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建筑施工设计.pdf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建筑施工设计 胡毅 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8000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 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建筑结 构、 施工技术等均取得较大成就。深基坑支护结构在现代建筑施 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 建筑行 业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深基坑支护结构建筑施工 要求, 在施工中总结技术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建筑施工;防水 前言 城市化进程仍在快速推进之中, 建筑行业城下出繁荣的发展 局面。建筑施工情况直接影响居民的居住质量, 地基工程的好坏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深基坑支护结构对当代建筑产生重大影响, 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对施工方面的设计、 技术等提出较高 要求, 处理好此方面的问题能让建筑物具备更强的稳定性。 一、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分析 1.使用原则 在使用此技术时, 要根据行业要求, 对施工单位提出较高要 求, 如此才能施工中保证施工稳步向前, 节约成本, 为施工提供便 利, 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 让此项技术为支护结构、 基坑结构等施 工提供支持, 对支护结构能承受的负荷极限进行测算, 防止施工成 本超出工程预算, 保证施工安全、 合理。 2.技术内容 在使用此技术前, 要对深基坑支护工程进行主体设计, 开展各 项计算, 得到支护结构强度和承受荷载的能力, 测算支护结构在承 受荷载时发生的变形, 也要对支护结构所承受的荷 载进行计算, 比如工程坑界、 地质压力等。 二、 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 1.挡墙结构 此结构要对施工技术和成本进行深入研究, 符合施工要求, 避 免对附近环境产生影响, 还要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开展实地 考察, 制作检验报告, 保证符合施工要求才能进行结构的选型。可 在钢板桩、 钻孔灌注、 土钉墙等施工中得到应用。 2.支撑结构 在基坑深度较大时及挡墙强度和变形情况违背施工要求时, 需要将支撑结构划分为深基坑内的支撑与外部的拉锚。当前, 地 下工程常使用的支撑结构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类型。其中钢 结构支撑自身重量较轻、 施工便利, 在实际应用中能对深基坑支护 结构发生的形变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3.结构验算 荷载与抗力能对挡墙结构产生影响, 此种作用属于水平荷载, 主要由水体压力和地面荷载产生。能对水平荷载产生影响的因素 较多, 此方面的计算比较复杂, 需要对多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不仅 要对全部施工环节的荷载进行分析, 也要结合地表、 地震等方面的 影响, 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在确定支护结构的 强度与变形时, 要获得作用在拉锚上的拉力与支撑荷载, 选择合理 的锚固体。 三、 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建筑施工方式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达到78552.56m2, 抗震防烈度设计为7 度, 有 2 层地下室, 地面上有3栋塔楼、 2 栋裙楼。塔楼高度为78.6m 和 65.2m、 71.4m, 裙楼主屋面高度是24.9m 和25.1m, 使用框架结构。 地上部分有商业用途, 地下建筑用于商业、 存放设备等。 2.支护方式 此工程的基坑开挖面的标高是-15.5m, 基坑的开挖深度在 15.2m 到16.2m。基坑开挖面积是大致在1.05 万m2左右, 支护周长 在406m 左右。对地质、 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考虑, 检查安全、 控制 成本等原则, 在旋挖灌注桩的基础上另加2 层混凝土支撑支护。整 个支撑体系是在圈梁、 支撑梁、 连系梁等共同连接在一起后形成。 支护桩可分为维护桩和立柱桩等两种, 前者是旋挖灌注桩, 位于基 坑附近。立柱桩上部分是格构柱, 下部分是旋挖灌注桩, 在确定其 标高时, 要和立柱所处部位的垫层底的标高保持一致, 分布在基坑 之内。 3.新工艺的施工次序 在处理腰梁基坑时, 要使用明挖顺作法应对施工问题。具体 而言, 在平整度较高的场所, 要对基坑附近的地面进行标高设计。 在测量放线过程中, 要对工程桩、 立柱桩等进行测量。 基坑要进行分层开挖, 施工到达圈梁底部的标高后, 将桩顶部 的浮浆清除干净, 对顶圈梁和首层混凝土支撑结构实施浇筑。 4.防水处理 在开展以上施工时, 两种区域共同施工, 能保证所填充的混凝 土能够和外墙彼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地下室的外墙开展防水 施工会让施工时间延长。此工程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采取自防水 搭配具备防水功能的涂料共同使用,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让地下工 程的防渗效果达较高水平。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大部分地下工程发 生渗水的原因。因此, 此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抗裂性能要达到较高 水平。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是对抗裂缝的重要措施, 地下室内部 使用此种混凝土较为合理, 能实现良好的自防水效果。内防水则 依靠在外墙的另一面设定防水层。以往的仅有防水层一道防水措 施, 新的施工方法使用两层防护, 让防水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5.新工艺使用优势 新的施工方法主要体现在换撑结构。在传统施工中, 会在到 达地下室楼板部位后安排换撑块, 等到楼板与换撑块的强度达到 一定水平后, 将对应楼层的支撑拆除, 在施工到达一定步骤后, 对 地下室进行防水处理。但新方法使用空腔素混凝土, 取代了以往 施工中常用的支撑块。在使用此方法后, 结构受力较为科学, 让围 护桩、 地下室外墙等位置共同形成整体, 一起对围护桩外土的压力 进行分担。对各种深度的土层实施观察可知, 确定能发挥作用的 土层, 计算出围护桩的长度。素填土的渗透性较佳, 渗透系数达到 4 级。地下水位达到-0.9m, 维护桩顶部标高达到-1.2m。在以往的 施工中, 地下室的主体框架和换撑块处理完毕后才能开展防水工 作。此种情况做法容易导致疏漏, 只有防水层能起到防水作用, 且 防水效果不强。使用新方法让原本容易漏水的问题得到解决。同 时使用两道防水措施, 防水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开展受力分析 可知, 地下3 层的外墙的厚度可保持在500mm, 使用的配筋在计算 后均有差异。3 层墙底为8265mm2, 中间部位为3458mm2, 顶部为是 3102mm2, 2 层分别是 3102mm2、 501mm2、 7904mm2, 1 层分别是 7904mm2、 1262mm2和501mm2。对两种施工方法使用的钢筋、 混凝 土与填土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在地下室外墙使用新的施 工方法能以往的方式节省176t 钢材, 回填土的使用量降低5952m3, 素混凝土使用量有所增多, 但是仅比之前多2000m3左右。综合分 析可知, 使用此种新的施工方法, 能节省较多成本。 四、 总结 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 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随现实 情况而发展。深基坑施工越来越复杂, 要在施工中结合施工的现 实情况, 提升施工技术水准, 处理好施工问题, 重点处 理好地下室的主体施工, 做好混凝土的防裂工作, 处理好防水 问题。也要在施工中注意维护好周边环境, 防止对周边居民造成 影响。 参考文献: 1左文荣,洪明坚.旋挖硬切割法施工咬合桩在深基坑支护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