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pdf_第1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pdf_第2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pdf_第3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pdf_第4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4卷 2 0 1 6年 6月 分析化学 ( F E N X I H U A X U E) 研究报告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i s t r y 第 6期 9 239 28 DOI : 1 0 1 1 8 9 5 j i s s n 0 2 5 3 - 3 8 2 0 1 5 0 9 2 5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分析鸡蛋中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 齐 凯 , 汤晓艳 王 敏 郑 锌 杨梦瑞 周 剑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 与检 测技术研究所 , 农业部农 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 0 0 0 8 1 ) (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 1 0 0 9 5 ) 摘要建立 了超 高效 液相色谱一 串联质谱法 同时快速 测定 鸡蛋 中利 巴韦林及其两种主要代谢 物 T C O N H 和 R T C O O H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一 水( 9 : 1 , ) 提取, 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 c 。 结合 G C B进行固相 分散萃取除杂 , A g i l e n t Z O R B A X S B A q色谱柱( 1 0 0 m m x 3 0 m m, 1 8 m) 分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 串联质谱 测定 。结果表 明 : 利 巴韦林 、 T C O N H 和 R T C O O H分别在 2 0 2 0 0 IX g L , 0 5 2 0 0 g L , 5 0 2 0 0 g L浓 度范 围内 , 线性 良好 , 相 关系数 0 9 9 , 检 出限分别 为 0 5 4 , 0 0 9和 1 5 4 Ix g L , 定量 限分别 为 1 7 9, 0 3 1 和 5 1 3 L 。在 5 0, 1 0 0和 5 0 0 g L加 标 水 平 下 , 利 巴 韦林 和 R T C O O H 回收 率 分 别 为 9 6 1 9 9 6 和 4 2 9 一5 8 3 ; 在 0 5 , 2 0和5 0 g L加标水平下, T C O N H 2 的回收率为 7 5 9 一1 0 6 7 , 相对 标准偏差均为4 2 1 2 7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本方法操作简单、 快速、 准确, 能够满足鸡蛋中利巴 韦林及其两种主要代谢物的分析检测。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一 串联质谱;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鸡蛋 1 引 言 我国是禽蛋生产和消费大 国, 禽蛋产量多年来位居世界第一。禽类养殖过程 中禽流感 以及一些病 毒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头等问题 , 为 了减少损失 , 人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曾被用于兽医临床用 途。利巴韦林 ( 1 B D r i b o f u r a n o s y l 一 1 , 2, 4 - t f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a mi d e )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 在动物 细胞 内被 迅速代谢 为 T C O N H 2 ( 1 , 2 , 4 - t f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a m i d e ) 和 R T C O O H( 1 - D r i b o f u r a n o s y l 一 1 , 2 , 4 - t f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 等相关代谢产 物 j , 利巴韦林及其两种主要代谢物化学结构 式见 图 1 。但利 巴韦林具有一定 的毒副作用 , 长期使用可使病毒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诱 导新型耐药病毒的出现, 从而影 响人类病毒疾 病的防治 , 给人们 的身体 健康造 成危 害。因 此 , 我 国农业 部于 2 0 0 5年发 布第 5 6 0 号公 告 , 明确规定禁止在动物养殖过程 中使用利巴 韦林等人用抗病毒药物 。产业调研发现 , 在 我国禽类养殖过程 中, 违规使用利 巴韦林等抗 病毒性药物现象 目前仍然十分严重 , 严重威胁 禽类产品质量安全 。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 、 准 确 、 灵敏 、 高效的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 留检 测方法 , 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 , 检测利 巴韦林原型的方法有高效液 相色谱法 ( H P L C) 、 放射免疫法 ( R I A) L 6 、 TCONH, RTC00H H 图 1 利 巴韦林 、 T C O N H : 和 R T C O O H的化 学结构式 Fi g 1 Ch e mi c a l s t r u c t ur e s o f r i b a v i r i n,1, 2, 4- t r i a z o l e 一 3一 c a r bo x a mi d e( T C O N H 2 )a n d 1 一 D fi b o f u r a n o s y l 一 1 , 2 _ 4 一 t f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R T C O O H) 2 0 1 5 1 1 1 7收稿 ; 2 0 1 6 - O 1 1 2接受 本文系“ 十二 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N o 2 0 1 2 B A D 2 8 B 0 3 ) 和中国农 业科学 院科技创新工程项 目资助 E- ma i l : t x y c a a s 1 2 6 c o n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毛细管电泳法( H P C E ) 7 1 、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 H P L C MS ) 等, 目标分析物主要涉及人血浆 和动 物源性食 品。对于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 物的检测 , 仅在动物血浆上有报道 , 鸡蛋 中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 物的残 留检测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U P L C MS MS ) 测定鸡 蛋中利 巴韦林及其两种主要代谢物 T C O N H , 和 R T C O O H的残留量 , 比较 了不同前处理方法, 优化 了超高效液 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 同时进行了方法学评估 , 并应用于阳性鸡蛋样 品中 3种残留物检测分析。本方法操 作简单 、 快速 、 准确 , 能够满足鸡蛋中利 巴韦林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残留检测。 2 实验部分 2 1 仪器 与试剂 A C Q U I T Y U P L C超高效液相色谱( 美 国 Wa t e r s 公 司) ; Q T R A P 6 5 0 0型三重四极杆一 线性离子阱复 合质谱系统 ( 美 国 A B S C I E X公司) ; 1 T r L D C I I 型氮气浓缩仪 ( 北京 同泰联科技 发展有 限公司 ) ; M i l l i Q 超纯水器( 美国 Mi l l i p o r e公司) 。 利巴韦林标准品( 德国 D r E h r e n s t o ff e r 公 司) , 纯度 9 9 9 ; “ C 一 利 巴韦林标准品( 加拿大 T R C公 司) , 纯度 9 9 9 ; 甲醇( H P L C级 , 德 国 ME R C K公司) ; 甲酸 、 正己烷 ( H P L C级 , 美 国 MR E D A公 司) ; 乙 腈( H P L C级 , 美国J T B a k e r 公司) ; 实验用水为 Mi l l i - Q超纯水。 生鲜鸡蛋为本实验所用鸡蛋均为实验饲养蛋鸡所产 , 其 中给药组为对蛋鸡连续 3天饲喂 3 0 mg k g 利巴韦林原药 , 停药 1 , 2 , 5和 7天后采集的鸡蛋样品。 2 2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用甲醇配制浓度为 1 0 0 m g L的利 巴韦林 、 T C O N H: 和 R T C O O H标准储备液 , - 2 0 避光保存 。 移取 0 1 mL利 巴韦林 、 T C O N H , 和 R T C O O H标准储备液混合 , 用空 白鸡蛋提取净化液稀释成 1 0 m g L 混合基质标准溶液 , 然后逐级稀释配制成 0 5 , 1 0 , 2 0 , 5 0 , 1 0, 2 0 , 5 0 , 1 0 0和 2 0 0 L共 9种不 同浓 度梯度基质标准溶液。 2 3样 品处理 准确称取鸡蛋液样品 1 0 g ( 精确至0 0 1 g ) 置于 5 0 m L具塞离心管中, 加入 2 0 0 L ” C 一 利 巴韦林 标准溶液 1 0 0 tx L作为 内标 , 加入 1 0 mL乙腈一 水( 9 : 1 , ) 提取 , 5 0 0 0 r m i n离心 1 0 mi n , 转移上清液 至 5 O m L离心 管 中。 在上清液 中加入 5 m L乙腈饱和的正 己烷进行除脂 , 5 0 0 0 r m i n离心 5 m i n , 取下层溶液 5 mL于 1 0 m L离心管 中, 加入 固相萃取填充料石墨化碳 黑 ( G C B ) 和 c 各 5 0 mg进行净化 , 5 0 0 0 r mi n离 fl , 5 mi n ,取上清液氮气吹干 , 加 1 m L纯水复溶 , 过 0 2 2 m滤膜后 , 采用 U P L C MS MS测定。 2 4色谱条件 色谱柱 : A g i l e n t Z O R B A X S B A q柱( 1 0 0 mmx 3 0 mm, 1 8 m) ; 流动相 : A为 0 1 ( v v ) 甲酸溶 液 , B相 为甲醇 ; 柱平衡时间 1 m i n ; 梯度洗脱程序 : 02 5 m i n , 9 9 A; 2 5 4 0 mi n , 8 5 A; 4 0 5 0 ra i n , 1 0 A; 5 1 8 0 mi n , 9 9 A; 流速 0 3 mL m i n ; 进样体积 5 ;内标法定量。 2 5 质谱条件 离子源 :电喷雾离子源( E S I ) ; 检测方式 :多重反应监测 ( MR M) ; 扫描方式 :正离子扫描 ; 碰撞气 ( C A D) 压力为 1 3 8 k P a ; 气 帘气 ( C MR) 压力 为 1 7 2 4 k P a ; 雾化气 ( G S 1 ) 压 力为 2 0 6 8 k P a ; 干燥 气 ( G S 2 ) 压力为 1 9 MP a ; 电喷雾电压( I S ) 为 5 5 0 0 V; 离子化温度( T E M) 为 5 5 0 C; MR M定量离子对、 去簇 电压 ( D P ) 及碰撞电压( C E) 见表 1 。 3结果与讨论 3 1 提取溶剂的选择 利巴韦林 属 于强极 性化 合物 , 化 学结 构 中包 含 酰胺基 、 羟基 等基 团 , 其 油水 分 配系 数 l g P 为 _ 2 0 6 ,易溶于水和 乙腈 、 甲醇等有机溶剂。 目前 , 针对动物组织 中利巴韦林 的提取剂主要有0 1 第 6期 齐 凯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 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 9 2 5 表 1 利巴韦林 、 T C O N H 、 R T C O O H及” C 利巴韦林质谱参数 T a b l e 1 O p t i ma l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s e l e c t e d f r a g me n t i o n s f o r r i b a v i r i n,T C ONH2 ,RT C OOH a n d ”C 5 r i b a v i r i n 注 : 为定量离子对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i o n ) 。 甲酸- 乙腈溶液 ( 1 : 9 , v v ) 、 0 1 甲酸- 2 0 mm o l L乙酸铵 甲醇溶液( 1 : 9 , ) 和乙腈 水 ( 9 : 1 , ) 等 。本实验 比较 了上 述 3种 提取剂 的提取 效果。结果表 明, 0 1 甲酸 乙腈溶液 ( 1 : 9 ,v v ) 和 0 1 甲酸- 2 0 mm o l f L乙酸铵 甲醇溶液( 1: 9 ,wv ) 对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并未达到理想 的提取效果 , 且基质响应明显增大 , 而乙腈一 水( 9 : 1 , ) 对 目标物具有很好 的提取效果 , 且基质效应较前两者明显 变小 。分析原 因, 可能是酸性的提取液会对鸡蛋基质 中具有与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相似基 团和结构 的 物质进行提取 , 从 而导致 质谱 中基质 响应 变大 , 影 响 目标物分 析 , 故本实验采 用 乙腈一 水 溶液 ( 9: 1 , ) 作为提取剂 。 3 2净化条件的选择 目前 , 对于生物组织及体液 中利 巴韦林 的净化方式主要用固相萃取技术( S P E) , 采用磺酸基强阳离 子( MC X) 萃取柱 、 氨基 ( N H ) 萃取柱 、 苯硼酸基弱阳离子 ( P B A) 萃取柱和亲水亲脂平衡 ( H L B) 萃取柱 等 。本方法应用 Q u E C h E R S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原理 , 采用 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去除溶于提取液 中的 油脂 , 用 固相分散萃取填料除去脂溶性 的杂质和色素等。实验中考察 了 3种 固相萃取柱填料 丙基乙 二胺( P S A) 、 C 和 G C B对利巴韦林及其主要代谢物 回收率 的影响 , 如图 2所示。结果表明, P S A对利巴 韦林有较大的吸附作用 , 回收率在 7 6 7 9 之间, 而 c 和 G C B对利巴韦林 的吸附作用较小 , 回收率 分别在 8 8 9 7 和 9 9 1 0 0 。分析原因发现 , P S A在吸附基质中的色素、 有机酸等生物分子时 , 对利巴韦林也产生了吸附作用 , 导致回收率偏低 。因此 , 本研究选用 C 和 G C B用于 固相萃取净化。此 外 , 本方法与文献 1 6 报道 的利 巴韦林传统 固相萃取法进行 了比较 , 结果表明 , 采用本方法净化时 , 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 的回收率均高于 固相萃取法 , 且 重复性好 , 净化时间缩短 , 成本降低 。 3 3 色 谱- 质谱 条件 的选 择及 优化 利巴韦林属于强极性化合物 , 在 c 柱上保 留性 差。本实验采用能分离极性化合物的 A g i l e n t Z O R B A X S B A q色谱柱 ( 1 0 0 m inx 3 0 mm,1 8 m) 进行 分离 , 发现利 巴韦林在 3 0 6 m i n处出峰 , 与 R T C O O H 达到了有效分离 , 与代谢物 T C O N H 分离度不够 , 但 利巴韦林和 T C O N H 在后续质谱 中电离生成 的特征 碎片离子对不 同( m z 2 4 5 1 1 3和 m z 1 1 3 9 6 ) , 根据 不同特征离子对的质荷 比即可准确定量利 巴韦林原 型和代谢物 T C O N H 。利巴韦林是核苷类似物 , 由于 鸡蛋基质 中含有大量的与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分子 c1 8 GCB 图2 P S A、 C 和 G C B固相萃取材料对利 巴韦林 、 T C O N H2 和 R T C O O H回收率的影响 F i g 2 Re c o v e rie s o f r i b a v i r i n 、 T C ONH2 a n d RT CO OH us i n g PS A , C1 8 a n d GCB s o l i d p ha s e ma t e r i a l s 量相同的核苷类似物 , 导致在提取 的过程中, 与 目标物一同提取出来 。这种基质在质谱 中响应影 响大 , 用 目前 的萃取方法难以除去 , 所以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将基质与 目标物进行 了很好的分离 , 从而消除基 加 舳 加 O 一 一 夸 A 【J g 9 2 6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质的影响。实验 中发现 , 氮气吹干后的样品用 甲醇溶液复溶 , 在同样 的仪器条件下 , 利巴韦林及其代谢 物在色谱柱 中无保留, 均在 2 ra i n前出峰。且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和基质峰重合 , 由于基质效应影响 大, 很难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所以本实验中均采用超纯水对处理后的样品复溶 , 基质在 4 2 ra i n处 出 峰, 与 3种 目标物达到了有效的分离 , 保障了目标物准确 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本方法也同时考察了以0 1 甲酸 甲醇作为流动相时色谱柱对 目标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 明, 在 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超过 3 0 时 , 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在色谱柱上的保 留性差 , 有双峰出现 ; 随着甲醇 比例减少 , 水相比例增加 , 利 巴韦林峰形变好且与代谢物达到了有效分离; 将水相 比例维持在 9 9 进行 洗脱 , 此时得到的利巴韦林峰形较好 , 出峰时间有效避开 了基质峰 , 排除了基质影响 , 结果见图 3 。 B Ri ba v i r i n 八 图 3 鸡 蛋空 白基 质( A) 、 鸡蛋基质标准溶液 中的利 巴韦林 ( B ) 、 T C O N H ( C ) 和 R T C O O H( D) 的二级质 谱总离子流色谱图 F i g 3 MS MS t o t a l i o n c h r o m a t o a m o f b l a n k e g g( A ) , r i b a v i r i n( B ) , T C O N H 2 ( C )a n d R T C O O H ( D)i n ma t r i x s t a n d a r d s o l ut i o n o f bl a nk e g g 3 4线性范围、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为了消除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本方法采用基质标准 曲线对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进行分析 , 以定量离子对和内标 C 一 利巴韦林的峰面积 比为纵坐标 ( Y ) , 以基质标准工作液浓度 ( 0 5 , 1 0 , 2 0 , 5 0, 1 0 , 2 0, 5 0, 1 0 0和 2 0 0 g L) 为横 坐标 ( X) 进行 线性 回归计 算。结果 表 明, 利 巴韦林 在 2 0 2 0 0 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 , 线性方程为 y = 0 0 6 6 9 X+ 0 0 6 0 8 ( 相关系数 R 0 9 9 9 7 ) ; T C O N H 在 0 5 2 0 0 0 L浓度范 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线性方程为 y =0 7 3 9 X + 3 7 9 ( 相关系数 R 0 9 9 3 1 ) ; R T C O O H在 5 0 2 0 0 0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 良好 , 线性方程为 l , =0 0 1 8 1 X+ 0 0 1 9 2( 相关 系数 R 0 9 9 8 1 ) 。以信 噪 比 ( S N) 确定方 法 的检 出 限 ( L O D) 和 定量 限 ( L O Q) , 得 到利 巴韦林 的 L O D ( S N= 3 ) 为 0 5 4 g L , L O Q( S N=1 0)为 1 7 9 L ; T C O N H2的 L O D 为 0 0 9 L , L O Q为 0 3 1 g L ; R T C O O H的 L O D为 1 5 4 g L , L O Q为 5 1 3 L 。 3 5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本实验采用在空白的鸡蛋 中添加标准溶液的方法进行添加 回收实验测定 , 内标法校正, 每个浓度点 平行测定 6次 , 其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结果见表 2 。 第 6期 齐 凯等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 串联质谱法分析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 9 2 7 表 2 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 物测 定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 T a b l e 2 Re c o v e r y a n d r e l a t i v e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o f r i b a v i r i n,T CO NH2 a n d RT C OOH 化合物 线性方程 C o mp o u n d R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添加浓度 S p i k e d ( g L ) 检测值 F o u n d ( g L ) 回收率 Re e o v e J ( , n =6 ) 精密度 RS D ( , n : 6) 利 巴韦林 R i b a v i r i n TC0NH 5 0 1 O O 5 O O O 5 2 O 5 O 5 O 1 O 0 5 0 O 4 8 5 9 6 2 4 9 8 0 O 5 3 1 9 4 3 8 O 2 8 6 5 8 3 21 4 9 6 9 9 6 1 9 9 6 1 O 6 7 9 7 0 7 5 9 5 2 7 5 8 3 42 9 5 5 4 8 4 2 1 2 7 4 2 7 7 1 2 3 6 4 1 0 1 3 6实际样品分析 应用本方法测定给药试验蛋鸡所产鸡蛋 中利 巴韦林原药及其代谢物 。经检测分析 , 在停药 5天内, 鸡蛋样品中均检测出 3种物质利 巴韦林 、 T C O N H , 和 R T C O O H, 其 中 T C O N H 残 留量远大于利 巴韦 林原 型 和 R T C O O H。随着停 药 时 间 延 长 , 停 药 7天后 , 鸡蛋 中均未检测到利 巴韦林原药和代谢 物 R T C O O H, 但 T C O N H 仍有残 留检 出, 结果见表 3 。根据鸡蛋中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 留消除的 规律 , 确定较长时间段 内残 留在鸡蛋组织 中的 目 标物为 T C O N H , 可作 为蛋鸡养殖 中监察违规使 用利 巴韦林的重要依据 。 4 结 论 表 3 阳性样 品中利 巴韦林及其代谢 物分析 T a b l e 3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r e s u l t o f r i b a v i r i n a n d i t s me t a b o l i t e s i n po s i t i v e s a mp l e s 停药时间 坌堑 室 ! ! ! ! ! ! ! ! ! ! T i m e ( d ) R i b a v i r i n T C O N H2 R T C O O H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鸡蛋中利巴韦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残 留的方法 , 针对利 巴韦林 在组织 中残 留量低 , 转化率高的特点 , 分析 了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 T C O N H 、 R T C O O H在鸡蛋 中的残 留 情况。本方法很好地分离了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和基质 中的核苷类似物 , 消除 了基质效应影响。实验 中样品进样分析时间短 , 操作简单 , 分离度好 , 回收率高 , 定量限和精密度基本满足要求 , 为实 际禽类养 殖 中利 巴韦林的监管提供 了有效的方法支撑。 Re f e r e n c e s 1 B o s c h M E, S a n c h e z A J R, R o j a s F S , o j e d a C B 0 肌B i o m e d A n a 1 , 2 0 0 7 , 4 5 ( 2 ) :1 8 5 - 1 9 3 2 E n d r e s C J , Mo s s A M, K e B, G o v i n d a r a j a n R, C h o i D S , Me s s i n g R O, U n a d k a t J D P h a r ma c o 1 E x p T h e r , 2 0 0 9 , 3 29:3 8 739 8 3 Mi n i s t ry o f A g r i c u h r u e N o 5 6 0 B u l l e t i n o f t h e Mi n i s t r y ofA g r i c u l t r u e of t h e P e o p l e s R e p u b l i c of C h i n a 2 0 1 5 - 0 1 - 1 2 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5 6 0号, 2 0 1 5 -01 1 2 4 D Av o l i o A,d e Ni c o l o A,S i mi e l e M,T u r i n i S ,Ag n e s o d D,B o g l i o n e L,Cu s a t o J ,Ba i e t t o L,C a r i t i G,C a l c a g n o A, S c i a n d r a M,Di P e r r i G,Bo n o r a S , Ph a r mBi o me d A n a 1 ,2 0 1 2,6 6: 3 7 6 3 8 0 5 D Av o l i o A,I b a n e z A,S c i a n d r a M ,S i c c a r d i M ,d e Re q u e n a D G,B o n o r a S,Di P e r r i G C h r o ma t o g r B,2 0 0 6,8 3 5: 1 2 7-1 3 0 6 A u s t i n R K,T r e f t s P E, H i n t z M,C o n n o r J D, A n t i m i c r o b M F K A g e n t s C h e m o t h e r , 1 9 8 3 , 2 4 ( 5 ) : 6 9 6 - 7 0 1 7 WANG Yo n g Z h o n g,Z HANG Gu o Do n g ,L U B u C h i n Ho s p Ph a r m , ,2 0 0 1 ,1 :1 2 1 3 汪永忠 , 张国栋,吕 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 0 0 1 , 1 : 1 2 1 3 9 2 8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8 9 1 0 1 2 1 3 l 4 M e l e n d e z M,R o s a r i o O, Z a y a s B ,R o d r i g u e z J F P h a r mB i o m e d A n a 1 , 2 0 0 9, 4 9 ( 5 ) : 1 2 3 3 1 2 4 0 Ye h L T,Ng u y e n M ,Li n C C C hr o ma t o gr S c i ,20 03,41:2 552 6 0 U F e i DI NG Li C h i n 】 Me d I , 2 0 1 1 8 3 5 3 2 3 5 3 3 吴 飞 , 丁 黎 医学信息 ( 中旬刊 ) , 2 0 1 1 , 8 : 3 5 3 2 3 5 3 3 WANG We i Xi a S h a n d o n g_, An i m Hu s& V e t e Me d ,2 0 1 3,7:8 9 王维霞山东畜牧兽 医, 2 0 1 3 , 7 : 8 - 9 Y e h L T, N g u y e n M, D a d g o s t a r i S , B u W,L i n C C P 0 B i o m e d A n a 1 , 2 0 0 7 , 4 3 ( 3 ) :1 0 5 7 1 0 6 4 Z H U Y o n g L i n , S H A O D e J i a , J I A N G T i a n M e i , L U G u i P i n g , wu Q i o n g C h i n V e t e r i n a r y D r u g , 2 0 0 8 , 7 : 2 2 2 5 朱永林 , 邵德佳 ,蒋天梅 , 陆桂萍 ,吴 琼中国兽 药杂志 , 2 0 0 8 , 7: 2 2 2 5 Z HU We i Xi a ,YANG J i Z h o u,YUA N P i n g ,S UN C h u a n L i a n,WANG Ca i J u a n ,S UN Wu Yo n g ,ZHAN G S h u S h e n g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2 0 1 3 ,1 0: 9 3 4 9 3 8 祝伟霞, 杨冀州,袁 萍, 孙传莲,王彩娟, 孙武勇 , 张书胜色谱 , 2 0 1 3 , 1 0 : 9 3 4 9 3 8 J Ji W K,L u o S Y, L i S Y, At h i l l L,Wu A,Ra y T,Z h o u W ,K e J ,S mi t h H T,T s e F L S J C h r o ma t o g r B, 2 0 0 7, 8 4 6 ( 1 2):5 7 6 8 B e r e n d s e n B J A, We g h R S , E s s e r s M L , S t o l k e r A A M, We i g e l S A n a 1 B i o a n a 1 C h e m , 2 0 1 2 , 4 0 2 ( 4 ) : 1 6 1 1 1 6 2 3 An a l y s i s o f Ri ba v i r i n a nd I t s M e t a b o l i t e s i n Fr e s h Eg g s by Ul t r a Hi g h Pe r f o r ma nc e Li q ui d Chr o m a t o g r a p hy - Ta nde m M a s s Sp e c t r o me t r y Q I K a i , T A N G X i a o Y a n , WA N G M i n , Z HE N G X i n ,Y A N G Me n g R u i , Z H O U J i a n ( K e y - L a b o r a t o r y of A g r if o o d S a f e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 Mi n i s t r y of A g r i c u l t u r e , I n s t i t u t e of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A g r o - p r o d u c t s ,C h i nes e A c a d e m y of A g r i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B e r i n g 1 0 0 0 8 1 ,C h i n a ) ( N a t i o n a l C e n t r e o fMe a t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C o n t r o l , N a n j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fi n g 2 1 0 0 9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r a p i d a n d c o n v e n i e n t u l t r a h i g h p e rfo r ma n c e l i q u i d c hr o ma t o g r a ph y t a n d e m n l a s s s pe c t r o me t r y ( U P L C MS MS )m e t h o d f o r a n a l y s i s o f r i b a v i r i n a n d i t s t w o m a i n k i n d s o f me t a b o l i t e s ,l , 2 , 4 一 t r 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a m i d e( T C O N H2 )a n d 1 一 D r i b o f u r a n o s y l 一 1 , 2 , 4 一 t r i a z o l e 一 3 一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R T C O O H) , i n f r e s h e g g s h a s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 a n d v a l i d a t e d T h e s a m p l e w a s e x t r a c t e d w i t h a c e t o n i t r i l e w a t e r( 9 : 1 , ) ,a d d e d N h e x a n e t o mo v e l i p o s o l u b l e s u b s t a n c e s ,a f t e r c e n t r i f u g a t i o n,t h e u p pe r s o l v e n t wa s c l e a n e d u p b y C l 8 a n d G C B,t h e n d e t e r m i n e d b y U P L C MS M S c o u p l e d w i t h A g i l e n t Z O R B A X S B A q c o l u m n( 1 0 0 m mx 3 0 mm, 1 8 t x m) O v e r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r a n g e o f 2 0 2 0 0 0 L( 0 5 2 0 0 0 g L a n d 5 0 - 2 0 0 0 L )f o r r i b a v i r i n( T C O N H 2 a n d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