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捡堂担! 坚望坐堂旦迎堕i 竖曼! 型! ! 坠! 箜要墨差盘二竺翌盘i ! _ 墨 文章编号:1 0 0 0 6 8 6 9 ( 2 0 1 7 ) 0 5 0 0 6 1 0 8 D O I :1 0 1 4 0 0 6 j j z j g x b 2 0 1 7 0 5 0 0 8 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剪切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程 曦1 ,聂鑫1 ,樊健生2 (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 0 0 0 8 4 ;2 清华大学北京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 0 0 0 8 4 ) 摘要: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的受力性能,在分析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方钢管混凝土节点 核心区的直接剪切试验。试验装置简单,能够确保核心区发生剪切破坏,有效反映其受力特征。通过改变钢材及混凝土的 强度、节点几何形状及加载方向等参数,完成了1 3 个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试件的单调和往复剪切加载试验,得到了节 点剪切破坏特征、荷载一位移曲线等结果,分析了相关参数的影响。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钢材,并 利用修正了剪力传递系数的固定角弥散裂缝模型模拟混凝土,提出了适用于一般节点核心区分析的高效精细有限元数值 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复杂组合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剪切试验;精细有限元模型 中图分类号:T U 3 9 8 9 0 3 T U 3 1 7 1T U 3 1 1 4 1 文献标志码:A S h e a rt e s t sa n df i n i t ee l e m e n ts i m u l a t i o nf o rp a n e lz o n e b e h a v i o ro fs q u a r e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t u b e s C H E N GX i l ,N I EX i n l ,F A NJ i a n s h e n 9 2 ( 1 D e p a r t m e n to fC i v i lE n g i n e e r i n g ,T s i n g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 0 0 0 8 4 ,C h i n a ; 2 B e i j i n gE n g i n e e r i n g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o fS t e e la n dC o n c r e t eC o m p o s i t eS t r u c t u r e s , T s i n g h u a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 0 0 0 8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a n a l y z ep a n e lz o n eb e h a v i o ro fs q u a r e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t u b e s ,d i r e c ts h e a rt e s t sf o rp a n e lz o n ew e r e d e s i g n e db a s e do n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a c t u a lb e a m c o l u m nc o n n e c t i o n s T h i ss i m p l et e s tm e t h o dw o u l dl e a dt oc l e a r p a n e lz o n ef a i l u r ea n d r e f l e c ti t sm a i nm e c h a n i c a lf e a t u r e s B y c h a n g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 o fl o a d i n gp a t h s ,m a t e r i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p a n e lz o n es h a p e sa n dl o a d i n gd i r e c t i o n s ,13s p e c i m e n sw e r ef a b r i c a t e da n dt e s t e dw i t hf a i l u r em o d e sa n d l o a d d i s p l a c e m e n tc u r v e sa c q u i r e d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d i f f e r e n tp a r a m e t e r s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f i n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 m o d e lw i t he x p a n s i b i l i t yw a sp r o p o s e db a s e do nt h et e s tr e s u h s I d e a le l a s t o p l a s t i cm o d e lw a sa d o p t e dt os i m u l a t e s t e e lb e h a v i o r T h ef i x e da n g l es m e a r e dc r a c km o d e lw i t hm o d i f i e ds h e a rr e t e n t i o nf a c t o rw a sa d o p t e dt os i m u l a t ei n f i l l i n gc o n c r e t eb e h a v i o r C a l c u l a t i o ns h o w e dag o o dc o n s i s t e n c yw i t ht e s tr e s u l t sa n dc o u l db ea p p l i e di nn o n 1 i n e a r a n a l y s i so fj o i n t si nc o m p l e xc o m p o s i t es t r u c t u r e s K e y w o r d s :s q u a r e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t u b e ;p a n e lz o n e ;s h e a rt e s t ;f i n e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1 2 2 2 8 1 0 ) 。 作者简介:程曦( 1 9 8 9 一) ,男,浙江衢州人,博士研究生。E - m a i l :c h e n g x 0 7 m a i l s t s i n g h u a e d u a n 通信作者:樊健生( 1 9 7 5 ) ,男,山东东营人,工学博士,教授。E - m a i l :f a n j s h t s i n g h u ae d u c n 收稿日期:2 0 1 6 年4 月 6 1 万方数据 0引言 钢一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 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最具竞争力的结构形式之 一一。设计要求其能够满足“强节点、弱构件”要求 下尽量简化构造。对于典型的刚性梁柱十字节点, 其变形由三部分组成,即梁变形、柱变形及节点核心 区变形。对于各种类型的梁和柱构件,较容易通过 梁或柱独立的弯曲试验进行分析。但对于节点核心 区,尚未有成熟的独立构件试验方法,已有研究如苗 纪奎等、N i s h i y a m a 等3 | 、聂建国等H “、P a r k 等多 采用在梁端和柱端加载的十字节点试验( 图1a ) 方式 进行。其中,多数试验研究并未对节点核心区弱化 处理,导致加载过程中会发生节点核心区破坏、梁端 破坏、柱端破坏以及混合破坏等多种模式,难以有效 分析节点核心区的受力过程。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针对方钢管混 凝土梁柱节点开展了有限元分析一,研究中大多采 用壳一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试图能够详细了解节点 内部的应力分布等状况。但是,此类数值模型所使 用的材料模型往往较为复杂,且所使用的参数也各 不相同,导致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中对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 心区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设计一组节点核心 区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钢管壁强度、节 点形状、加载角度等参数对节点受剪承载力和延性 等的影响。通过建立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的精 细有限元模型,结合试验结果,提出节点核心区有限 元模型参数取值的建议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 1试验概况 1 1 试验设计原理 为了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的性能进行独立 研究,T a k e m u r a 等【”1 开展了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剪切 试验,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柱,通过分配梁向钢管混凝 土柱节点核心区施加剪力,见图l b 。T a k e m u r a 认为, 试验所得到的承载力近似等于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 载力。这批试验也为日本钢管混凝土设计指南提供 了基础数据“。该试验的显著特征是直接对节点核 心区施加剪力,代替了在梁端施加荷载,避免了梁端 对节点核心区产生的影响,可为试验设计提供借鉴。 在T a k e m u r a 试验中,钢管混凝土柱部分并非研 究重点,而仅用于提供边界条件。在此可对其进一 步简化,将节点核心区从梁柱节点构造中完全分离, 6 2 设计出图1 e 所示的节点核心区直剪试验。该方法能 够对节点核心区的受力过程进行准确测试,从而用 于标定数值模型,为在结构体系层面研究节点核心 区非线性行为的影响提供条件。 丁 I D 1 卜j L 一 ( a ) 十字节点试验 P 卜一 ( b ) 钢管浞凝十梓剪切试验 试件 ( c ) 直勇试验 图1 主要节点试验方案 F i g 1M a j o rj o i n ts h e a rt e s tm e t h o d s 梁 件 抗震结构中,一般需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L i u 等2 1 对已有的钢管混凝土柱的归纳研究表明,轴压 比对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等影响较小, 故仅对节点核心区直接施加剪力。对于无轴压力作 用的梁柱十字节点,在梁端荷载作用下,节点核心区 受力特征见图2 a ,其中,帆及收代表柱端弯矩, 及比代表柱端剪力;M 。及J ) I 代表梁端弯矩,K 。 及代表梁端剪力。若节点两侧梁柱几何对称,且 梁端荷载对称加载,则有 f K = K - 2 ( 1 ) 【K = v o 。= K := K k 。 从而有 M “= M n = M 啦= K ( 2 “一d ) 2( 2 ) 【M 。= M 。= M 。= K ( f 。一h ) 2 式中,2 。为梁总长度,f 。为柱总长度,d 和 分别为节 点核心区的总宽度和总高度。 梁端弯矩可以等效为一对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 ,柱端弯矩可以等效为一对竖直剪力K ,则有口叫 r2 M l K = K ( 等一) 卜2 M i d rK = K ( 字一每) 式中,h 。及d 。分别为上下隔板中心及左右翼缘中心 间距。 对比水平剪力K 。与K ,的表达式,有 K h h 。兰K 。d 。 ( 4 ) 万方数据 式中,h 。代表节点核心区内填混凝土净高,d 。代表内 填混凝土净宽。式( 4 ) 满足节点核心区平衡条件的 要求。 对于直剪试验,受力特征见图2 b 。其中,K 。为 拐臂加载梁施加的一对水平剪力,与核心区水平剪 力圪。相互平衡。M 。及帆则是水平剪力对上下隔板 处取力矩得到的一对弯矩作用,由于水平剪力加载 位置为构件高度中心,因此有 M 。= M 。= h 。2 ( 5 ) 将M 及M 。同样可以等效为一对竖向剪力作用, 并与节点核心区竖向剪力相互平衡,即有 ,= k = 2 M 。d 。= h 。d 。 ( 6 ) 。h 。兰K ,d 。 h j i 一 ( a ) 十字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分析 M k 门 J 以 。 1 l 节点核心区区 1 1 二;二二二习 薹j 扳 帆4 ( b ) 直剪试验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分析 图2 十字节点与直剪试验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对比 F i g 2 S t r e s ss t a t e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i n t e r n a lj o i n t t e s ta n dd i r e c ts h e a rt e s t 对比式( 3 ) 、( 4 ) 十字节点的受力边界条件可以 发现,核心区的最终受力状态均可以等效为两对相 互垂直的节点核心区剪力作用,且满足由对应几何 尺寸确定的数蕈关系。可见,实际梁柱节点核心区 的受力状态与直剪试验中的受力状态非常相似。 对于位移边界,直剪试验与T a k a m u r a 试验相同, 忽略了实际节点中梁端对核心区的约束作用,将导 致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略低于十字节点试验,但足并 不影响核心区混凝土材料的受力特征。因此总体 上,直剪试验能够充分反映十字节点试验中节点核 心区主要的剪切受力行为,其结果可用于标定以剪 切受力为主的数值模型。 以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钢材厚度、几何形状、加 载方式为试验参数,进行节点核心区试件直剪试验, 分析不同参数对节点核心区受力性能的影响。 1 2 试件设计 根据试验条件,试验中设计的节点核心区模型, 其内填混凝土截面尺寸均为2 0 0m mx2 0 0m m ,高度 为2 0 0 1 l n l 。为研究材料性能、几何尺寸、加载方式等 参数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1 3 个核心区试件,参数见 表1 。基本试件P Z H l 、P Z H - 2 的主要参数见图3 ,其 中,腹板指平行于加载方向的钢管板件,翼缘指垂直 于加载方向的钢板。 剪力加载方向 N 加载顶# 钢莺柱是 J B ( 内隔扳、 ,= 乇t o n i 、 _ 1 A 血j 载底板A r ( 内隔板) n 器 1 5 01 5 0 一 I ( a ) 试件主视图 + 亘Q Q 叫 阻旦芦0 唑乌箜削 Oo 一铊螺栓孔OO oo Oo oo 万 ( b ) A - A 剖面( c ) B - B 剖面 图3 基本试件P Z H 一1 、P Z H - 2 几何尺寸及构造 F i g 3 D e s i g no fb a s i cs p e c i m e n s P Z M 、P Z C 、P Z S S 组试件的构造与P Z H 组的相 同,分别改变加载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强 度。P Z S T 组试件钢管壁厚不同,试件P Z S T 一1 钢管壁 厚度为4m m ,试件P Z S T - 2 钢管壁厚度为8n l n l 。P Z S 组试件节点核心区的外形不同,试件P Z S 1 将核心区 6 3 昙 附 l 万方数据 表1 节点核心区试件参数变化 T a b l e1P a r a m e t e r sf o rp a n e lz o n es p e c i m e n s 一P Z S T 1 2 0 0 2 0 02 0 0 4 往复钢管壁厚4 m m 咫5 T P z S T - 22 0 02 0 02 0 08 茬三葫番矗毒8l I L I nP z S T 往复钢管壁厚 注:t 为钢管壁厚。 高度( Y 方向) 增加至3 0 0m m ,试件P Z S - 2 将核心区 宽度( z 方向) 减少至1 0 0m m 。P Z D 组试件节点核心 区的受力方向不同,试件P Z D 一1 绕Y 轴旋转4 5o ,试件 P Z D - 2 绕y 轴旋转2 2 5 。 各试件的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及表3 。试 件P Z M - l 及试件P Z H 1 为第一批试件,其他试件为 第二批试件。由于制作批次不同,两批试件在材料 性能上略有差异。 表2 钢材材性试验结果 T a b l e2M a t e r i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s t e e lp l a t e s 堂达! ! ! 竺塑鏖簦塑五! 竺垒厶! 竺! !型些堕堡 第一批 6 Q 2 3 5 2 6 1 23 7 6 7 P Z H - I ,P Z M - 1 注:t 为钢板厚度;,、为屈服强度;,u 为抗拉强度。 表3 混凝土材性试验结果 T a b l e3M a t e r i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c o n c r e t e s 批次强度等级试块数量厶M F a 工M P a 对应试件 第一批 C 5 03 4 7 8 3 6 3P Z H 一1 ,P Z M - 1 C 3 0 3 3 0 22 30 P Z C l 第二批 C 5 095 4 04 1 0 其他试件 C 7 037 2 55 5 1P Z C - 2 注:工。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工为棱柱体抗压强度,由正= 0 7 包氏换算得到。 1 3 加载方案及量测 试验中主要测量了试件顶板与底板的相对侧移 ( 图4 ) ,并将其用于控制加载。 采用拐臂梁对试件进行加载,由于拐臂梁整体 刚度较大,能够保证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自身变形可以 忽略。试件通过高强螺栓与拐臂粱及底座连接。加 顶板 底板 Y 卜 侧移f 磁座 d 导杆引伸使、 厂 图4 位移量测 F i g 4D i s p l a c e m e n tm e a s u r e m e n td i a g r a m 载装置示意图见图1 c 。 采用荷载、变形双控制的加载制度,即加载初期 采用力控制加载,每级荷载循环1 次,直至荷载一位移 ( 剪力一剪切) 变形曲线出现拐点;此后采用试件顶 板、底板的相对位移控制加载,位移增量为1 2m m , 每级位移循环2 次。 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 1 主要试验现象 试验过程中,随着加载幅值的逐步增加,各试件 在水平力作用下逐渐发生破坏。对于试件P Z H - 1 、 P Z S T 一1 ,由于钢材强度较低或厚度较小,最终发生剪 切作用下的腹板屈曲破坏。对于试件P Z S - 2 ,由于核 心区截面高度较高,翼缘与底板间的焊缝承担较大 弯矩,最终发生翼缘与底板间焊缝撕裂;而对于试件 P Z S T - 2 ,由于腹板厚度较大,受剪承载力较高,从而产 生了较大弯矩,导致翼缘与底板间焊缝撕裂。其他 试件,核心区内部混凝土产生的斜向压杆的水平分 力作用在翼缘上,使翼缘承受较大的平面外水平力, 最终导致翼缘与腹板间的焊缝撕裂。综上,各试件 主要表现出二种破坏形态:腹板屈曲、翼缘与底板问 焊缝撕裂、腹板与翼缘间焊缝撕裂。试件的典型破 坏形态见图5 。 2 2 剪力- 侧移曲线 试验中测得的荷载一侧移曲线能够反映试件的总 体受力性能,同时也是有限元模型标定的主要依据。 同时,核心区剪力一侧移曲线综合反映了核心区在水 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也是试验中位移控制加载 的参照值,见图6 。 2 3 承载力特征 根据图6 所示的剪力一侧移曲线,可得到相应的 骨架曲线,并根据图解法得到试件的屈服荷载P 。和 极限荷载( 最大荷载) P 。以及对应的屈服位移, 和极限位移。各试件的屈服及极限荷载见表4 , 其中,将加载方向变化的P Z D 组试件屈服荷载和极 限荷载折减至主轴方向,以增强可比性。 万方数据 12 0 8 0 4 0 - 04 - 08 一l2 h ) 试仆P Z S r 2 舆! ,底扳问焊缝撕裂 图5 试件破坏形态 F i g 5 F a i l u r em o d e so fs p e c i m e n s 严嗽_ _ c 舅r 韵k t ! 满 1 ) 试什P Z S 2 J 1 1 1 1 1 1 g ) 试仆P Z S T J m i l l ( h ) 试制:P Z S T 2 J r a m J l l l M k ) 试什P Z D 1( m ) 试P I :P Z D 2 图6 试验曲线与有限元计算滞回曲线的对比 F i g 6H y s t e r e t i cl o o p sc o m p a r i s o n sb e t w e e nt e s t sa n dF E A 2 4 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 图7 为各组试件的P 骨架曲线,通过对比分 析,研究加载方式、材料性能、几何尺寸及加载方向 等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由图7 a 可见,加载方式对试件的受力性能影响 较小。由于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循环强化作 用,且该强化作用比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下产生的损 伤退化更为显著,导致反复加载试件极限荷载较单 调加载试件略大。 由图7 b 7 d 可见,材料性能对试件受力性能的 影响显著。混凝土和钢材强度都对试件受力性能产 生较明显影响。混凝土强度越高、钢板厚度越大,试 件的初始刚度越大、极限荷载越大。钢材强度越高, 试件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都会相应提高,但对初 始刚度的影响不大。 核心区几何尺寸对试件受力性能影响较大( 图 7 e ) ,核心区截面高度较高时,会产生更大的弯曲作 用,从而使节点出现弯- 剪混合破坏,承载能力下 降。当核心区截面宽度变窄时,由于缩小了混凝土 的受剪面,同样会导致试件的整体刚度及极限荷载 下降。 斜向加载对试件的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 图 7 f ) ,在斜向加载( 双向剪切) 作用下,核心区混凝土 开裂模式更为复杂,导致等效到单轴方向的极限荷 载有所下降,降低程度随着加载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当加载角为4 5 。时,降低更为明显。 6 5 万方数据 表4 试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 Table4 Y i e l d i n gl o a dandultimatel o a do fs p e c i m e n s3 精细有限元模拟 l 0 0 0 - 0 1 l 0 0 0 - 0 1 6 6 r a m ( a ) 加载方式 ( c ) 钢材强度 4 , r a m ( e ) 核心区形状 12 0 8 0 4 0 0 4 0 8 12 一l l 0 0 一O - 0 1 l 0 0 0 - 0 1 4 r a m ( b ) 钢板厚度 d m m ( d ) 混凝土强度 ( f ) 力u 载方向 图7 不同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F i g 7 I n f l u e n c et op a n e lz o n es h e a rb e h a v i o r c a u s e db yd i f f e r e n tp a r a m e t e r s 3 1 材料本构及模型建立 材料本构模型对节点核心区的有效模拟至关重 要。在兼顾材料模型简单、参数标定方便的条件下, 经过大量试算,利用M S C M a r c 大型通用有限元软 件,提出适用于节点核心区精细有限元模拟的钢材 及混凝土材料模型。 虽然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循环强化效 应,但钢材应变值较大,此时核心区混凝土可能已经 破坏。因此,在核心区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钢材 强化往往并不明显。试验结果也表明,加载路径对 于试件受力性能影响不大。偏于安全考虑,对钢材 忽略其强化效应,使用理想弹塑性模型。 薄壁方钢管对其内填混凝土的约束效果较差, 并且内填混凝土在剪切状态下侧向膨胀不明显,因 而可不考虑其约束增强效应。同时,由于钢管能够 改善混凝土的峰值荷载后的性能,因此认为核心区 混凝土在达到峰值荷载后其承载力不会迅速下降, 这样处理可避免计算中出现的负刚度问题。选用 R f i s h 提出的曲线,即G B5 0 0 1 0 - - 2 0 1 0 昆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中所建议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曲 线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其本构关系为 盯:P 【等一( 寺) J s 。)( 7 ) b( 占引 式中混凝土峰值应变取0 0 0 2 。 核心区混凝土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开裂行为复 杂,裂缝模型对结构计算影响很大。目前,模拟混凝 土开裂的弥散裂缝模型,包括固定裂缝模型、转动裂 缝模型及多裂缝模型。其中,固定裂缝模型允许在 一个混凝土单元之内出现三条相互正交的裂缝,且 裂缝一旦出现,开裂角度不再随荷载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模型假定简化了裂缝行为的数值计算过程,且 能够反映混凝土开裂的主要特征,数值收敛性好,得 到较广泛应用。固定裂缝模型中的剪力传递系数, 用以反映开裂面的剪力传递能力。建议从形式上采 用陶慕轩等4 1 提出的剪力传递系数叼,其表达式为 叼= r o e “ ( 8 ) 式中:占,代表混凝土开裂应变;7 。和B 均为混凝土 材料参数,考虑到对于钢管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混凝 土仅受到周边钢板约束,内部并无钢筋,可认为其在 开裂行为上与素混凝土相近,裂面剪力传递能力较 弱,经过试算,建议取r 。= 0 0 5 、m = 8 0 0 。 建模时采用刚性连接模拟拐臂梁,刚性连接的 约束点为加载受力点,被约束点为顶板与拐臂梁的 万方数据 螺栓连接点。核心区钢板采用具有面外剪力修正的 7 5 号4 节点厚壳单元S h e l l ,钢材厚度取实际材料厚 度,且考虑壳偏移效应; 昆凝土采用7 号8 节点实体 单元S o l i d 。钢材与混凝土对应单元之间共用节点。 根据单元网格尺寸测试结果,典型网格尺寸取为 2 0 姗。在顶、底板相应位置施加了位移约束( 图8 ) 。 图8 直剪试件有限元模型 F i g 8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f o rp a n e lz o n es h e a rt e s t 3 2 有限元模型验证 基于前述材料本构,对各试件建立了有限元模 型,计算得到的剪力一侧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见 图6 。计算得到的骨架曲线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见 图9 ,二者总体符合较好。 计算承载力与实测屈服、极限荷载的对比结果 见表5 。二者屈服荷载比值的平均值为1 0 0 ,方差为 0 0 0 9 ;极限荷载比值的平均值为1 0 7 ,方差为 0 0 0 3 。对比分析表明,文中所提出的精细有限元模 型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模拟组合节点核心区的受 力性能,可进一步应用于复杂组合结构节点核心区 的模拟分析中。 a ) P Z H 组试件 j m m b ) P Z M 组试件 表5 特征点荷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 T a b l e5 C o m p a r i s o n sb e t w e e nc a l c u l a t e da n d t e s t e dr e s u l t s 注:P ”P ,分别为屈服荷载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P 呲、P 。分 别为极限荷载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 c ) P Z C H 试什( d ) 试什P Z S S 1 图9 有限元计算骨架曲线与试验对比 F i g 9C o m p a r i s o no f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sb e t w e e nF E Aa n dt e s tr e s u l t s 6 7 万方数据 4 结论 1 ) 基于节点核心区受力分析,设计了能够反映 核心区主要受力特征的直接剪切试验,具有试验装 置简单、受力模式明确的特点。 2 ) 完成了一组1 3 个节点核心区试件直接剪切 试验,证明了材料性能、节点形状、加载方式等参数 均对节点核心区受力性能产生影响。 3 ) 通过节点核心区剪切试验结果标定,建立了 适用于节点核心区受力行为模拟的精细有限元模 型,利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钢材,利用修正剪力传 递系数的固定角弥散裂缝模型( = 0 0 5 、m = 8 0 0 ) 模拟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良好,可推广应用于复杂分析当中,为组合节点或组 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聂建国,陶慕轩,黄远,等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体 系研究新进展 J 建筑结构学报,2 0 1 0 ,3 1 ( 6 ) : 7 1 8 0 ( N I EJ i a n g u o ,T A OM u x u a n ,H U A N GY u a n , e ta 1 R e s e a r c ha d v a n c e so fs t e e l c o n c r e t ec o m p o s i t e s t r u c t u r a ls y s t e m s J J o u r n a lo fB u i l d i n g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1 0 ,3 1 ( 6 ) :7 1 8 0 ( i nC h i n e s e ) ) 2 苗纪奎,陈志华,姜忻良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 点承载力试验研究 J 建筑结构学报,2 0 0 8 ,2 9 ( 6 ) :6 3 6 8 ( M I A OJ i k u i ,C H E NZ h i h u a ,J I A N G X i l i a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l o a d - b e a r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 o fc o n n e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s q u a r es t e e l t u b u l a rc o l u m na n ds t e e lb e a m J J o u r n a lo f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2 0 0 8 ,2 9 ( 6 ) :6 3 6 8 ( i nC h i n e s e ) ) 3 N I S H I Y A M AI ,F U J I M O T OT ,F U K U M O T OT ,e ta 1 I n e l a s t i cf o r c e d e f o r m a t i o nr e s p o n s eo fj o i n ts h e a rp a n e l s i nb e a m c o l u m nm o m e n tc o n n e c t i o n st o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t u b e s J J o u r n a lo fS t r u c t u r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A S C E , 2 0 0 4 ,1 3 0 ( 2 ) :2 4 4 - 2 5 2 4 聂建国,秦凯,肖岩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 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J 工程力学,2 0 0 6 ,2 3 ( 1 1 ) :9 9 1 0 9 ( N I EJ i a n g u o ,Q I NK a i ,X I A OY a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n o n l i n e a rf i n i t ed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o nt h eb e h a v i o ro fc o n c r e t e - f i l l e ds q u a r es t e e l t u b u l a rc o l u m nc o n n e c t i o n s J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e c h a n i c s ,2 0 0 6 ,2 3 ( 1 1 ) :9 9 1 0 9 ( i nC h i n e s e ) ) 5 聂建国,秦凯,刘嵘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一混凝土 组合梁连接的内隔板式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J 建筑结构学报,2 0 0 6 ,2 7 ( 4 ) :1 - 9 ( N I E J i a n g u o ,Q I NK a i ,L I UR o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 s e i s m i cb e h a v i o ro fc o n n e c t i o n sc o m p o s e do f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q u a r es t e e lt u b u l a rc o l u m n $ a n ds t e e l c o n c r e t e 6 8 c o m p o s i t eb e a m sw i t hi n t e r i o rd i a p h r a g m s J J o u r n a l o f B u i l d i n gS t r u c t u r e s ,2 0 0 6 ,2 7 ( 4 ) :1 - 9 ( i n C h i n e s e ) ) 6 P A R KS ,C H O IS ,K I MY ,e ta 1 H y s t e r e s i sb e h a v i o r o fc o n c r e t ef i l l e d s q u a r e s t e e lt u b ec o l u m n - t o - b e a m p a r t i a l l yr e s t r a i n e dc o m p o s i t ec o n n e c t i o n s J J o u r n a l 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e e lR e s e a r c h ,2 0 1 0 ,6 6 ( 7 ) :9 4 3 - 9 5 3 7 N I EJ i a n g n o ,Q I NK a i ,C A ICS S e i s m i cb e h a v i o ro f c o n n e c t i o n sc o m p o s e do fC F S S T C sa n ds t e e l c 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b e a m s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 J J o u r n a l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e e lR e s e a r c h ,2 0 0 8 ,6 4 ( 6 ) :6 8 0 6 8 8 8 w uL ,C H U N GL ,W A N GM ,e ta 1 N u m e r i c a ls t u d y o ns e i s m i cb e h a v i o ro fH b e a m sw i t h w i n gp l a t e s f o r b o l t e db e a m c o l u m nc o n n e c t i o n s J J o u r n a l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e e lR e s e a r c h ,2 0 0 9 ,6 5 ( 1 ) :9 7 1 1 5 9 I C I N GC ,S H I NK ,O HY ,e ta 1 H y s t e r e s i sb e h a v i o r 0 fC F Tc o l u m nt oH b e a mc o n n e c t i o n sw i t he x t e r n a lT s t i f f e n e r sa n dp e n e t r a t e de l e m e n t s J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2 0 0 1 ,2 3 ( 9 ) :1 1 9 4 - 1 2 0 1 1 0 T A K E M U R AH ,O Z A W AJ ,Y A M A G U C H IT S h e a r t e s to fc v rb e a m - t o - - c o l u m nc o n n e c t i o n p a n e l s w i t h h i g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课 三个好伙伴》(教案)-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 带式球团焙烧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的质押借款合同范本参考文献
- 初中英语学业评价标准制定计划
- 天然砂石骨料生产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精制盐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临时地下停车位租赁合同
- 排土机司机作业指导书
- 耐蚀砖板衬里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露天矿采矿前装机司机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混合式步进电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大学体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汽车贴膜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图文快印公司机器操作规程复习课程
- 接警调度面试题及答案
- 课题开题报告: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化、形成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2025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有教学反思)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
- 开学第一课的体育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