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pdf_第1页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pdf_第2页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pdf_第3页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pdf_第4页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4卷 2 0 1 6年 4月 分析化学 ( F E N X I H U A X U E ) 评述与进展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An a l y t i c a l Ch e mi s t r y 第4期 51 25 21 D0I : 1 0 1 1 8 9 5 j i s s n 0 2 5 3 - 3 8 2 0 1 6 0 1 2 0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丁 雄 牟 颖 “ ( 浙江大学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杭州 3 1 0 0 5 8 )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 1 0 0 5 8 ) 摘要近年来 , 微纳尺度流体控制技术由于具备实现多相 、 多步和平行反应的优势 , 已成为传统分析手段的 首选的补充和替代方法。其与核酸扩增方法的完美结合, 有效推动了数字核酸扩增检测 ( D i g i t a l n u c l e i c a c i d d e t e c t i o n , d N A D) 技术的建立与发展。作为可实现单分子水平检测的分析方法, d N A D技术已成为分子诊断领 域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 d N A D技术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其检测原理,以及相 比于传统方法的优势 , 对其最新研究 与应用 进展进行了综述 , 并对其未来 的发 展进 行了展望 。 关键词微纳尺度; 微流控;数字核酸扩增检测; 数字 P C R; 流体控制 ; 综述 1 引 言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结果表 明, 对核酸生物标记物进行分析 , 能有效监控与评估相关疾病 的发生 、 发 展与愈后 。核酸分析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 , 尤其是定量分析, 对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至关重要。作 为核 酸分 析 的未来 发 展方 向, 单分 子水 平 的数 字核 酸 扩增 检测 ( D i g i t a l n u c l e i c a c i d d e t e c t i o n , d N A D) 技术在现代生物 、 医学研究及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目前, 常规或“ 金标准” 的核酸分析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 (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 P C R ) 。自 1 9 8 3年 , P C R诞生以来 , P C R及其衍生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纵观整个发展历 程 , P C R技术可分为 3个时代 。第一代 P C R, 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式对核酸扩增产物进行分析 , 但操作繁琐、 易交叉污染 ,且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 第二代 P C R则是 由美 国 A B I 公 司推广的实时荧光定 量 P C R( R e a l t i m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C R, q P C R) 。作为新一代的 P C R技术 , q P C R不仅能进行定性分析 , 还能 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定量策略的不同, 又分为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相对定量是以管家基因的表达量 为参照 , 对待测基因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的策略, 常用于基 因表达水平分析 ; 绝对定量则是利用 以已知 核酸分子数的标准品与循环阈值 ( c ) 之间建立 的标准 曲线对未知样本 中核酸分子进行定量测定 的策 略。然而 , 在 q P C R扩增 的过程中存在扩增偏好或易受抑制剂影响等因素 , 其扩增效率在不 同样本 间难 以保持一致 , 因此使得 c 在核酸定量分析过程中有明显偏差 , 从而导致检测原始样本 的核酸数量 出现 明显误差 。采用 q P C R对核酸定量 , 仍存在灵敏度 、 准确度和重现性欠佳 的不足 , 难 以满足对稀有突变 基因的表达量 、 低拷 贝核酸量 的分析要求。鉴于此 , 第三代 P C R即数字 P C R( D i g i t a l P C R, d P C R) 技术应 运而生。与前两代 P C R技术相 比, d P C R的测量精确度和灵敏度 明显提高 J , 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核酸 定量分析技术 。本文对 d N A D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 了综述 , 并对其发展历程 、 原理优势和未来发展 前景进行 了阐述和展望。 2 d NAD 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定量分析技术, d P C R推动 P C R技术迈人了新的高度, 使核酸定量分析进入到以 “ 终点信号的有或无” 来计算数量的新阶段 。虽然其雏形早在 q P C R成熟之前就被提及 , 但 d P C R的 概念却是由美国科学家 V o g e l s t e i n和 K i n z l e r 在 1 9 9 9年明确提 出 。就本质而言 , d P C R就是通过大规 模 的平行荧光 P C R扩增 , 将微弱的扩增信号从背景噪音 中精准地提炼 出来 。因此 , 如何获得足够数 2 0 1 6 -02 2 3收稿 ; 2 0 1 6 - 0 3 - 1 8接受 本文系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提供资助 ( N o 3 1 2 7 0 9 0 7 , 3 1 0 7 0 7 7 2 ) E - ma il :m u y in g z j u e d u C B 第 4期 丁 雄等 :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5 1 7 所示 。真空脱气时, S P C芯片中整个微型结构区域 内由于 P D MS的溶气性变成负压, 其可充 当引导液体 进入微腔室的动力源。当依次导入水相 ( 扩增液) 和油相 ( 密封液 ) , 并根据微腔室数量控制好水相体积 时 , 无需任何附属设备或微泵微 阀结构即可实现扩增液体的离散化。 G a n s e n等 制备了 s D芯片并应用于 d L A MP ( 图 3 F ) 。该芯片利用了流体压力与表面张力之间的 相互作用实现液体的自我分散。芯片在导入水相前预先充盈油相, 当注入水相时, 液体会在微腔室内 继分散 , 形成个乳化液滴 。由于整个过程是基于液体 固有性质实现 的, 故进样无需任何外界控制装置。 但是 , 随着水相液体不断分散 , 其液滴体积逐渐变小 , 以至于不能充盈整个微腔 。当然 , 这种情况可以通 过耗损部分试剂使每个微腔充盈来弥补 。 5 d N AD 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核酸检测技术而言 , d N A D可实现对核酸分子 的高灵敏度 、 高精准度、 高耐受性 的绝对 定量分析。目前 , d N A D已被应用到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中, 如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食 品安全、 临床诊断 ( 癌症超早期诊断和产前诊断) 和基因组学研究等。 5 1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d N A D技术 已成为 目前病原微生物检测手段 中最灵敏 的技术之一 , 可提供 准确 的疫情 和产 品评估 数据。董莲华等 针对大肠杆菌 O 1 5 7 : H 7建立了液滴式 d P C R检测方法 。该方法 的定量动态范围广 ( 每 2 O L反应液中 41 2 5 1 0 拷贝) , 且精密度高 、 特异性强 , 对实际样本的检测结果与 q P C R一致。 K e l l e y等 采用 T a q M a n探针建立 了针对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液滴式 d P C R检测方法 , 对 3 9 7份临床样本 的检测结果表明 , d P C R方法与传统 q P C R测试结果一致。S t r a i n等。 加 的研究结果表明 , 液滴式 d P C R可以作为 H I V病毒 D N A的精确的检测方法 , 且灵敏度高 、 重复性好 。由于 d N A D利用 的 是样本离散化策略 , 因此建立无核酸提取的病原检测方法也是其应用方 向之一。P a v 等 分别采用 Q X1 0 0液滴式 d P C R系统和 B i o m a r k HD I F C芯片式 d P C R系统建立针对人 巨细胞病毒 的无核酸提取 检测方法 , 其检测结果与提取后 的方法完全一致。此外 , d N A D的高灵敏度 同样也可被应用到与病原微 生物相关的研究中, 如抗 H I V病毒治疗评估_ 4 、 H I V和 HC V病毒耐药突变检测_ 4 以及环境微生物基 因水平 的连锁分析 等。 5 2 食品安全监测 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 ; 二是转基因成分的鉴定。现有的食 品 安全监测中, 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是 q P C R, 需构建标准 曲线来定量。而 d N A D方法无需标准物质 以及标 准 曲线 , 大 大降低 了工作强度 。F u等 采用 B i o Ma r k H D I F C芯 片式 d P C R系统 成功建立 了针对 C a M V 3 5 s 启动子和 N O S终止子转基因成分的鉴定 , 结果表明,该 d P C R能鉴别含量低 至 0 1 的转基 因成分 , 低于欧盟的限定标准。D a l mi r a等 则采用液滴式 d P C R系统来鉴别玉米 的转基 因成分, 检测 限低至 0 0 8 。C a o等 和 C o u d r a y M e u n i e r 等 则分别采用液滴式 d P C R和芯片式 d P C R系统 , 对水 源微生物肠球菌和诺如病毒( N o V ) 进行检测和监控, 结果精准、 可靠。F l o r e n 等 和 T ia n 等 。 。 则针对 食物掺假问题 , 采用 d N A D平 台进行食 品检测。 5 3临床 诊 断 临床诊断是 d N A D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它涉及范围广 , 如个体化医疗应用( 无创或微创癌症超早 期分子诊断) 、 产检诊断等。众所周知 , 临床样本如血液 、 尿液、 粪便等包含着很多无关核酸序列和反应 抑制剂。常规的 q P C R在进行分子诊断时 , 很容易出现偏好扩增或扩增受抑制 的现象 , 而 d N A D技术具 备强的耐受性 , 能有效降低无关核酸序列对扩增的干扰 , 实现对标记物的精确检测 。 开展无创或微创癌症超早期分子诊断是人性化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 也使得基于d N A D平台的第 三方医学诊断技术 日趋成熟。 目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针对肺癌相关的 E G F R、 B R A F和 K A R S基 因的单核 苷酸多态性 ( S N P ) 突变检测 卜 、 慢性骨髓 白血病 AB L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位点突变检测 _ 5 、 乳腺癌的 HE R 2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卯 以及原癌基因调控区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等 _ 5 。Z h u等 _ 1 采用 S P C芯 片式 d P C R对 3种 与肺癌相关基 因 ( P L A U, E N O 2和 P L A T) 的 mR N A表达水 平进行 检测 , 其 结果与 5 1 8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q P C R检测结果相 当。We i s e n b e r g e r 等 基于 I F C芯片式 d P C R系统对乳腺癌相关的 C p G基 因岛甲基 化水平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 其结果表明 d N A D平台可实现单分子水平 的甲基化诊断。 与传统的产前 诊断方 法相 比, d N A D无需 活检穿 刺 , 只需对 游离胎 儿 D N A( C e l l f r e e f e t a l D N A, c f f D N A) 进行相关分子检测即可预知孕情或胎儿状况。G u等 采用 Q x1 0 o液滴式 d P C R系统对 c f f D N A进行分析, 以评估 遗传性 甲基丙二 酸血症 的风 险。B a r r e t t 等 则采用 B i o m a r k HD I F C芯 片式 d P C R装置来评估胎儿镰状细胞性贫血症分型。 5 4基因组学研究 在基因组学研究 中, d N A D技术的作用就是对通过 N G S 、 微阵列杂交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等手 段获取的海量基因组信息的“ 情报” 确认, 充当着“ 放大镜” 的角色。此外, d N A D技术还可用于 N G S的 文库构建和结果校正 lj 。 拷贝数变异( C N V) 是基 因组学研究 的主要 内容 , 而 d N A D技术在 C N V检测上有着独 特的优 势。 d N AD可直接获取 目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 , 提供准确的数据 , 这是其它技术( 如 N G S ) 所难达到 的, 且成 本低 、 通量高。对于低丰度的 C N V, d N A D的检测 限( 低至 0 0 0 1 ) 大大低 于 q P C R( 一般 为 1 0 ) 和 N G S ( 一般为 1 ) 。B o e t t g e r 等 应用液滴式 d P C R系统来分析和评估人类基因组 1 区 l 7 q 2 1 3 1 基因 座内的复杂 C N V和 S N P现象 , 以研究父母 系与后代之间基因组的关联性 。F u等 构建了液滴式数字 全基 因组扩增技术 ( d WG A) , 实现单细胞水平的基因组测序 , 该方法在分析 C N V和 S N P时扩增均一性 和结果精准度 明显提高。 6 总结与展望 d N A D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 高准确度、 高辨识力、 高耐受性、 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的核酸分子诊断 技术 , 是现有核酸诊断技术的补充与飞跃 , 其所具备 的应用优势必将大大推动生物学研究 、 临床诊断、 食 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同时 , 它也预示着一个拥有巨大潜能的新兴产业和技术 。然而 , 目前 的 d N A D技术仍处于待完善 阶段 , 还存在许 多不足之处 。首先 , 现有 d N A D装置的集成度不高, 如 B i o r a d的Q X l O 0 液滴式 d P C R系统由液滴发生器、 P C R扩增仪和液滴信号读取器 3 种设备配套组成 , 仪器 成本高 , 一般 的实验室难以承受 。已有研究团队 盯 尝试将细胞核酸提取 、 纯化功能与 d N A D结合集 成到微流控芯片上 , 构建多功能数字化检测平台, 但是 目前 尚无成型商品。其次 , 当 d N A D的通量增高 或者微单元体积缩小时 , 现有信号采集的方法难以做到简便 、 快捷 、 准确 , 常需要后期繁琐的信号处理与 分析过程 。此外 , d N A D仍受到常规核酸扩增法所面临的扩增效率问题的影响 , 即表现为如何保证微单 元的反应效率或优化微反应体系。最后, 现有 d N A D技术难以真正实现现场检测或 P O C T 。随着 d N A D 的不断发展 , 这些 问题必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 , 基于微纳尺度流体控制的 d N A D技术为实现高灵 敏 、 高精度的核酸单分子水平分析提供了全新 的思路和手段 , 未来有望成为新的“ 金标准” 技术 。 Re f e r e nc e s 1 C h e n Y, P e r k i n s M, T e i x e i r a L, C a v e M,E i s e n a c h K C l i n Mi c r o b i o 1 , 1 9 9 8 , 3 6 ( 7 ) : 1 9 6 4 1 9 6 8 2 T o b a l K,Ne w t o n J ,Ma c h e t a M,Ch a n g J ,Mo r g e n s t e r n G,E v a n s P,Mo r g a n G,L u c a s G S,Yi n J L Bl o o d,2 0 0 0, 9 5( 3 ):8 1 5 8 1 9 3 Ga c k M U,Ki r c h h o f e r A,S h i n Y C,I n n K S,L i a n g C,C u i S,My o n g S,Ha T,Ho p f n e r K P,J u n g J UPr o c Na t 1 A c a d S c i , 2 0 o 8 , 1 0 5 ( 4 3 ) : 1 6 7 4 3 1 6 7 4 8 4 J I N Y u L i a n g Mo d A g r i c S c i T e c h n o 1 ,2 0 1 2,1 0: 4 7 4 8 金宇良现代农业科技, 2 0 1 2 ,1 0: 4 7 4 8 5 Z H A N C h e n g , Y A N L i , WA N G L i n , J I N Y u L i n , C H E N L i , S H I Y u , WA N G Q u a F u d a n U n w Me d S c i , 2 0 1 5, 4 2 ( 6 ) : 7 8 6 - 7 8 9 詹 成, 燕 丽 , 王 琳, 金玉麟 , 陈 力,时 雨 , 王 群复旦学报:医学版, 2 0 1 5, 4 2 ( 6 ) : 7 8 6 7 8 9 第4期 丁 雄等: 数字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5 1 9 Z H U Q i a n g - We n ,Y A N G We n X i u ,G A O Y i - B o ,Y U B i n g - We n ,Q I U Hn ,Z H O U C h a o ,J I N We i ,J I N Q i n H a n , MU Y i n g C h e m , C 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2 0 1 3 , 3 4 ( 3 ) : 5 3 8 - 5 4 4 朱强远, 杨文秀, 高一博,于丙文, 邱 琳,周 超, 金 伟 , 金钦汉, 牟 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 0 1 3 , 3 4 ( 3 ) : 5 3 8 - 54 4 P e r k e l J MS c i e n c e , 2 0 1 4 , 3 4 4 ( 6 1 8 0 ) : 2 1 2 2 1 4 V o g e l s t e i n B ,K i n z l e r K WP r o c N a t 1 A c a d S c U S A , 1 9 9 9 , 9 6 ( 1 6 ) : 9 2 3 6 - 9 2 4 1 M e n Y,F u Y,C h e n Z, S i m s P A,G r e e n l e a f W J , H u a n g Y A n a 1 C h e m , 2 0 1 2 , 8 4 ( 1 0 ) : 4 2 6 2 4 2 6 6 S u n d b e r g S O, Wi t t w e r C T, G a o C ,G a l e B K A n a 1 C h e m , 2 0 1 0 , 8 2 ( 4 ) : 1 5 4 6 - 1 5 5 0 S h e n F ,D u W, K r e u t z J E, F o k A, I s m a g i l o v R F L a b C h ip, 2 0 1 0 , 1 0 ( 2 0 ) : 2 6 6 6 - 2 6 7 2 P i n h e i r o L B,C o l e ma n V A,Hi n d s o n C M ,He r r ma n n J ,Hi n d s o n B J ,B h a t S,E ms l i e K RA n a 1 C h e m,2 0 1 1, 8 4 ( 2 ) : 1 0 0 3 - 1 0 1 1 Z h u Q, Q i u L ,Y u B, x u Y, G a o Y, P a n T, T i a n Q,S o n g Q, J i n w , J i n Q,M u YL a b C h p , 2 0 1 4, 1 4 ( 6 ) : 1 1 7 6 1 1 8 5 N o t o mi T, O k a y a ma H, Ma s u b u c h i H, Y o n e k a w a T , Wa t a n a b e K, A m i n o N, H a s e T 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 2 0 0 0 , 2 8 ( 1 2 ) : e 6 3 G a n s e n A,H e r r i e k A M, D i mo v I K, L e e L P, C h i u D T Lab C h p , 2 0 1 2 ,1 2 ( 1 2 ) : 2 2 4 7 - 2 2 5 4 Z h u Q, G a o Y,Y u B, R e n H,Q i u L, H an S , J i n W, J i n Q,M u Y Lab C h ip, 2 0 1 2, 1 2 ( 2 2 ) : 4 7 5 5 4 7 6 3 R a n e T D, C h e n L, Z e c H C, Wa n g T HLab C h ip, 2 0 1 5, 1 5 ( 3 ) : 7 7 6 7 8 2 B l a i n e y P C, Q u a k e S R 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 2 0 1 1 , 3 9 ( 4 ) : e l 9 Ma z u t i s L,Ar a g h i A F,Mi l l e r O J ,Ba r e t J C,F r e n z L,J a n o s h a z i A,T a l y V,Mi l l e r B J ,Hu t c h i s o n J B,L i n k D,G r i f - fi t h s A D, R y c k e l y n c k M A na1 C h e m , 2 0 0 9, 8 1 ( 1 2 ) : 4 8 1 3 - 4 8 2 1 D i n g X,Wu W, Z h u Q, Z h a n g T ,J i n W, M u Y A na1 C h e m , 201 5 , 8 7 ( 2 0 ) :1 0 3 0 6 1 0 3 1 4 S c h u l e r F , S c h w e m me r F , T r o t t e r M, Wa d l e S , Z e n g e r l e R, y o n S t e t l e n F , P a u s t N Lab C h p , 2 0 1 5 , 1 5 ( 3 ) : 2 7 5 9 2 7 6 6 K o n r y T, S mo l i n a I ,Y a r mu s h J M, I r i m i a D, Y a r m u s h M L S m a l l , 2 0 1 1 , 7 ( 3 ) : 3 9 5 - 4 0 0 P o h l G, S h i h I ME x p e r t R e v Mo 1 D i a g n , 2 0 0 4 , 4 ( 1 ) : 4 1 4 7 L I N C a i - Q i n ,Y A O B o P r o g C h e m , 2 0 1 2, 2 4 ( 1 2 ) : 241 5 2 4 2 3 林彩琴 , 姚 波化 学进展 , 201 2, 24 ( 1 2 ) : 24 1 5 - 242 3 D e v o n s h i r e A S , E l a s w a r a p u R, F o y C A B MC G e n o mic s , 2 0 1 1 , 1 2 ( 1 ) :l 1 8 Mo r r i s o n T,Hu rl e y J ,Ga r c i a J ,Yo d e r K,K a t z A,R o b e r t s D,C h o J ,K a n i g an T,I l y i n S E,Ho r o wi t z D,D i x o n J M, B r e n a n C J N ucl e icA c i ds R e s , 2 0 0 6, 3 4 ( 1 8 ) :e 1 2 3 Hi n d s o n B J ,Ne s s K D,Ma s q u e l i e r D A,B e t g r a d e r P, He r e d i a N J ,Ma k a r e wi c z A J ,B rig h t I J ,L u c e r o M Y,Hi d d e s s e n A L,L e g l e r TC,K i t a n oTK,Ho d e l M R,P e t e r s e n J F, Wy a t t PW ,S t e e n b l o c kER,S h a h PH,B o u s s eL J , T r o u p C B, Me l l e n J C,Wi t t ma n n D K,Er n d t N G,C a u l e y T H,Ko e h l e r R T,S o A P,Du b e S ,Ro s e K A,Mo n t e s c l a r o s L,Wa n g S L,S t u mb o D P,Ho d g e s S P,Ro mi n e S,Mi l a n o v i c h F P,Wh i t e H E,Re g a n J F,Ka r l i n - Ne u ma n n G A,Hi n d s o n C M, S a x o n o v S , C o l s t o n B WA na1 C h e m , 2 0 1 1 , 8 3 ( 2 2 ) : 8 6 0 4 - 8 6 1 0 He y r i e s K A,T r o p i n i C,Va n i n s b e r g h e M ,D o o l i n C,P e t r i v 0 I ,S i n g h a l A ,L e u n g K,Hu g h e s man C B,Han s e n C L N a t Me t h o ds , 2 0 1 1 , 8 ( 8 ) : 6 4 9 6 5 1 C H E N J i u S h e n g 。 J I A N G J i a - H u a n C h i nes e, A na1 C h e m , 2 0 1 2 , 4 0 ( 8 ) :1 2 9 3 - 1 3 0 0 陈九生, 蒋稼欢分析化学, 201 2 , 4 0 ( 8 ) :1 2 9 3 - 1 3 0 0 T a n a k a H, Y a m a m o t o S , N a k a m u r a A, N a k a s h o j i Y, O k u r a N, N a k a mo t o N, T s u k a g o s h i K, H a s h i m o t o M A na1 C h e m , 2 0 l 5 , 8 7 ( 8 ) : 4 1 3 4 4 1 4 3 L e n g X, Z h a n g W, Wa n g C,C u i L , Y a n g C J L a b i P , 201 0, 1 0 ( 2 1 ) : 2 8 4 1 2 8 4 3 B e e r N R,Wh e e l e r E K,L e e - Ho u g h t o n L,Wa t k i n s N,Na s a r a b a d i S,He b e r t N,L e u n g P,Ar n o l d D W ,B a i l e y C G, C o l s t o n B WA na1 C h e m , 2 0 0 8 , 8 0 ( 6 ) :1 8 5 4 1 8 5 8 Z h o n g Q,B h a t t a e h a r y a S ,K o t s o p o u l o s S ,O l s o n J ,T a l y V,G r i f fi t h s A D,Lin k D R,L a l o n J WLab C h i p ,2 0 1 1 , 1 1 ( 1 3 ) : 2 1 6 7 - 2 1 7 4 U n g e r M A, C h o u H P , T h o r s e n T, S c h e r e r A, Q u a k e S R S c i e n c e , 2 O O O, 2 8 8 ( 5 4 6 3 ) :1 1 3 - 1 1 6 O t t e s e n E A, Ho n g J W, Q u a k e S R,L e a d b e t t e r J R S c ie n c e , 2 0 0 6 , 3 1 4 ( 5 8 0 4 ) : 1 4 6 4 1 4 6 7 6 7 9 m n ” 加 勰 如 5 2 0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3 6 3 7 38 39 40 41 42 4 3 4 4 4 5 46 B h a t S ,H e r r m a n n J , A r m i s h a w P , C o r b i s i e r P ,E m s l i e K R A n a 1 B i o a n a 1 C h e m , 2 0 0 9 , 3 9 4 ( 2 ) : 4 5 7 - 4 6 7 S u n B, S h e n F ,Mc C a l l a S E, K r e u t z J E, K a r y mo v M A, I s m a g i l o v R F A n a 1 C h e m , 2 0 1 3 , 8 5 ( 3 ) : 1 5 4 0 1 5 4 6 DONG L i a n Hu a,Z HANG L i n g ,J 1 N G J u n,WANG J i a n g - Na n ,WAN G J i n g ,C HEN We i J u n C h i n e s e A n a 1 C h e m, 2 0 1 5 , 4 3 ( 3 ) : 3 1 9 3 2 4 董莲华,张 玲, 姜 君 , 王江南, 王 晶, 陈唯军分析化学, 2 0 1 5 , 4 3 ( 3 ) : 3 1 9 3 2 4 K e l l e y K, C o s m a n A, B e l g r a d e r P, C h a p m a n B ,S u l l i v a n D C C l i n Mi c r o b i o 1 , 2 0 1 3 , 5 1 ( 7 ) : 2 0 3 3 2 0 3 9 S t r a i n M C,L a d a S M ,L u o n g T,Ro u g h t S E,Gi a n e l l a S, T e r r y V H ,S p i n a C A,W o e l k C H ,R i c h ma n D DP l o S o ne , 2 0 1 3 8 ( 4 ) : e 5 5 9 4 3 P a v i c J , 之 e l J , Mi l a v e c MA n a 1 B i o a n a 1 C h e m , 2 0 1 6 , 4 0 8 ( 1 ) : 1 0 7 1 2 1 K i s e l i n o v a M, P a s t e r n a k A 0, D e S p i e g e l a e r e W, V o g e l a e r s D, B e r k h o u t B, V a n d e k e r c k h o v e L P L o S O n e , 2 0 1 4 , 9 ( 1 ) : e 8 5 99 9 S h e n F,S u n B,Kr e u t z J E,Da v y d o v a E K,Du W ,Re d d y P L,J o s e p h L J ,I s ma g i l o v R FJ AmC h e mS o c , 2 0 1 1, 1 3 3 ( 4 4 ) :1 7 7 0 5 1 7 7 1 2 T a d mo r A D, O t t e s e n E A, L e a d b e t t e r J R, P h i l l i p s R S c i e n c e , 2 0 1 1 , 3 3 3 ( 6 0 3 8 ) : 5 8 6 2 F u W, Z h u P ,Wa n g C ,H u a n g K, D u Z, T i a n W, Wa n g Q, Wa n g H, X u W, Z h u S S c i R e p , 2 0 1 5 , 5 : 1 2 7 1 5 D a l m i r a F U, Me l i n a P U, J o s 6 一 B e n i g n o V T, J o s e fi n a L F, R a y m u n d o G E, A b r a h a m A S A n a 1 C h e m , 2 0 1 6 , 8 8 ( 1 ) : 8】 281 9 4 7 Ca o Y,Ra i t h M R,Gr i mt h J FWa t e r R e s , 2 0 1 5, 7 0:3 3 7 3 4 9 4 8 Co u d r a y Me u n i e r C,F r a i s s e A,Ma r t i n - L a t i l S,Gu i l l i e r L,D e l a n n o y S,F a c h P, P e r e l l e S I n t Fo o d Mi c r o b i o 1 , 20 1 5,201:1 7-26 4 9 F l o r e n C,Wi e d e ma n n I ,B r e n i g B,S c h t i t z E,B e c k J Fo o d C h e m, 2 0 1 5,1 7 3:1 0 5 4 -1 0 5 8 5 0 T i a n Q, Mu Y, X u Y, S o n g Q, Y u B ,Ma C , J i n W, J i n Q A n a 1 B i o c h e m , 2 0 1 5 , 4 9 1 : 5 5 5 7 5 1 Ma l a p e l l e U ,d e L u e a C,Vi g l i a r E,A mb r o s i o F,R o c c o D,P i s a p i a P,B e l l e v i e i n e C,T r o n e o n e G C l i n 。 Pa t h o 1 , 2 0 1 6,p i i :i e l i n p a t h - 2 0 1 5- 2 0 3 4 2 9 5 2 S i n g e r G,O l d t R,C o h e n Y,Wa n g B G, S i d r a n s k y D,K u r m a n R J , S h i h I M N a t 1 C a n c e r l n s t , 2 0 0 3, 9 5 ( 6 ) : 48 4 48 6 5 3 S a n ma me d M F, F e r n a n d e z L a n d a z u fi S, Ro d r l g u e z C, Z a r a t e R, L o z a n o M D,Z u b i r i L, P e r e z Gr a c i a J L,Ma rt i n - Al g a r r a S , G o n z 6 1 e z AC l i n C h e m , 2 0 1 5 , 6 1 ( 1 ) : 2 9 7 - 3 0 4 5 4 T a l y V,P e k i n D ,B e n h a i m L,Ko t s o p o u l o s S K,L e Co r r e D,L i X,A t o c h i n I ,L i n k D R,Gr i ff i t h s A D , P a l l i e r K,Bl o n s H,B o u c h 6 0, L a n d i B, H u t c h i s o n J B, L a u r e n t P u i g P C l i n C h e m , 2 0 1 3 , 5 9 ( 1 2 ) : 1 7 2 2 1 7 3 1 5 5 O e h l e r V G,Q i n J , R a ma k fi s h n a n R,F a c e r G,A n a n t h n a r a y a n S , C u m mi n g s C ,D e i n i n g e r M,S h a h N,Mc C o r m i c k F , Wi l l i s S , D a r i d o n A, U n g e r M, R a d i c h J P L e u k e mi a , 2 0 0 9 , 2 3 ( 2 ) : 3 9 6 - 3 9 9 5 6 G e v e n s l e b e n H ,Ga r c i a Mu r i l l a s I ,G r a e s e r M K,S c h i a v o n G,Os i n P,P a t t o n M ,S mi t h I E,As h w o r t h A ,T u rn e r N C i n C a n c e r R e s , 2 0 1 3, 1 9 ( 1 2 ) : 3 2 7 6 3 2 8 4 5 7 B e l g r a d e r P , T a n n e r S C, R e g a n J F ,K o e h l e r R, Hi n d s o n B J , B r o w n A S C l i n C h e m , 2 0 1 3 , 5 9 ( 6 ) : 9 9 1 9 9 4 5 8 We i s e n b e r g e r D J 。 L i a n g GT r a n s 1 C a n c e r R e s , 2 0 1 5 , 4 ( 3 ) : 2 1 9 2 3 4 5 9 We i s e n b e r g e r D J,T r i n h B N,C a mp a n M,S h a r ma S,L o n g T I ,An a n t h n a r a y a n S,Ha n g G,E s t e v a F J ,Ho rto b a g y i G N, Mc C o rmi c k F, J o n e s P A, r d P WN u c l e i c A c i d s R e s , 2 0 0 8 , 3 6 ( 1 4 ) : 4 6 8 9 4 6 9 8 6 0 L i M, C h e n W D, P a p a d o p o u l o s N, G o o d m a n S N, B j e r r e g a a r d N C ,L a u r b e r g S , L e v i n B, J u h l H , A r b e r N,M o i n o v a H ,Du r k e e K,S c h mi d t K,He Y P,Di e h l F,Ve l c u l e s c u V E,Z h o u S , Di a z L A ,Ki n z l e r K W , Ma r k o wi t z S D , V o g e l s t e i n B N a t B i o t e c h n o 1 , 2 0 0 9 , 2 7 ( 9 ) : 8 5 8 - 8 6 3 6 1 G u W,K o h W ,B l u m e n f e l d Y J ,E 1 一 S a y e d Y Y,H u d g i n s L,H i n t z S R,Q u a k e S RG e net Me d , 2 0 1 4,1 6 ( 7 ) : 5 6 4 5 6 7 6 2 B a r r e t t A N, Mc D o n n e l l T C, C h a n K C ,C h i t t y L S C l i n C h e m , 2 0 1 2 , 5 8 ( 6 ) :1 0 2 6 - 1 0 3 2 6 3 Wh i t e R A 3 r d , B l a i n e y P C,F a n H C, Q u a k e S R 肼 C C , e n o m i c s , 2 0 0 9 ,1 0: 1 1 6 6 4 S h i r o g u c h i K, J i a T Z, S i m s P A, X i e X S P r o c N a t 1 A c a d s c , 2 0 1 2 ,1 0 9 ( 4 ) : 1 3 4 7 1 3 5 2 6 5 B o e t t g e r L M, Ha n d s a k e r R E, Z o d y M C, Mc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