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 任何情况下都别打孩子; 3、 孩子太任性,责任在于谁? 4、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站起来教孩子做人 5、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每一个孩子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帮他找到! 7、 家庭的功能主要不是辅导和探讨孩子学习; 8、 学点艺术,是为了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 9、 如果您没有足够的耐心,就别在家辅导孩子的功课; 10、 怎样帮孩子戒除网瘾或其他不良习惯? 11、 有爱心才会有孝心; 12、 给孩子创造学会孝敬的机会; 13、 孩子有了挫折感,尽快帮他树立自信; 14、 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不足,等于扼杀孩子的自信! 15、 对孩子的心理期望值不要定位太高; 16、 孩子的逆反情绪是提醒你对他(她)多关注; 17、 孩子的叛逆期告诉您,他(她)长大了,需要朋友一样的关注! 18、 处理孩子的早恋不必草木皆兵、如临大敌! (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别说孩子,就连我们成年人,不也是喜欢别人夸奖、领导表扬吗?因为夸奖就是欣赏,就是认可,就是赞美!和成熟的大人不同的是,孩子对夸奖,对表扬,幼小的心灵里所产生的自信效应,激励效应,是我们成年人的数十倍!人们经常说他是个好孩子,他就会产生心理认同,认为自己就是个好孩子,从而产生心理定位“我是个好孩子”,行为习惯就会按照好孩子的标准去做,对坏孩子的坏行为甚至习惯,产生鄙视和抵触。反之亦然,常说一个孩子是坏孩子,他就会产生心理定位“我是个坏孩子”,处处用坏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你作对,开始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想那样做,但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把一个学习和习惯都不好的孩子的爸爸狠狠的指责,让这位爸爸很尴尬也很难受。回到家里孩子问爸爸,老师是不是又说你了?爸爸高兴的说,不是!老师说你很有潜力,再稍微努力,就会超过你前面的那四个孩子!孩子在学校因为讲义气打了架,老师把孩子的爸爸数落一番,爸爸很难受,但回家给孩子说,老师肯定了你很有正义感,但要是能换一种方式解决就更好了,就这样每一次家长会后,爸爸总是这样受到老师指责后还鼓励孩子,结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扎实稳定的提高,行为习惯日益进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我的孩子没有值得我夸的怎么办?那不可能,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没发现而已,爱劳动,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有礼貌,孝顺,讲卫生,做家务等等都是孩子的闪光点,都是可以夸的。就连我们养个小宠物,在地上打个滚,摇摇尾巴,我们还抚摩它,夸奖他,甚至给它好吃的,何况对待我们的孩子?请不要吝啬您的欣赏,去夸自己的孩子吧! (二)任何情况下都别打孩子 如果我说:打孩子是最无能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反对,但是,同样的问题问问孩子,看看效果,就再明白不过了。 当孩子长到6岁以后,在任何情况下最好都不要动手打孩子了。 虽然体罚能够暂时制止某种行为,但却是最有害于孩子自尊心的做法,而且会使他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我已经接受惩罚了,够了吧?”或者:“做的不对的孩子就该打。”长此以往,就很有可能促使孩子形成暴力倾向,而缺少自制力。当他在学校认为别的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就会动手打人的。 小孩肯定会有无理需求,或者做的不能尽如人意。万一小孩撒泼犯浑,打,还是不打?英国医学杂志近日则报道,加拿大一项调查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以后酗酒、吸毒或出现其他反社会行为的比例是不挨打的孩子的两倍。 打不打孩子的问题涉及的是一个范畴,即孩子跟大人一样天赋人权,无人有权伤害他人肉体,所以效果如何根本无所谓,体罚儿童从一开始就已经违背了原则。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几乎被法律认可有权以“合理”手段惩戒子女身上的“恶”,鸡毛掸子、手杖、皮带和拖鞋信手拈来,威力无比。 事实证明,经常被打的孩子,有几个会学的出类拔萃的呢? 目前欧洲已有8个国家禁止父母打小孩,瑞典20多年前第一个通过了不准打孩子的有关法律,强制体罚显然是荒谬和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对那些既不跑也不哭,甚至瞪着眼睛说“我不疼”的孩子。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阻止孩子的胡闹,父母就会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在家中造就一个小暴君,家中缺乏界限的结果往往也会表现在学校中,这类儿童或少年在与他人共处的基本准则方面慢慢就会出问题。因此,除了不能用暴力之外,拒绝和惩戒还是必要的。就算是对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父母也应该明确规定一些界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暴力和武力都不能征服人心,何况孩子?日本鬼子的武力没能征服中国人,美国的暴力也无法让伊拉克伏首称臣,武力下生长的孩子,说不定那一天也会以武力对付任何人!会不会包括对他实施武力的亲人?我无从知道!(三)孩子太任性,责任在于谁? 孩子的任性不是天生的,产生任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婴幼儿期孩子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善于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34岁的孩子,由于活动能力比3岁前大有进步,于是在活动中追求自主,力图表达自己的意志,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时期,常常不肯按家长的意图办事。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明明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答应,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家长让步为止。孩子很快发现,只要自己坚持,家长总会让步。于是,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征。 青少年期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大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小皇帝”现象太普遍了,爷爷奶奶宠,外公外婆爱,以及做父母的随意的迁就,常常使得小孩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达不到就哭闹、耍赖,大人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总之,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和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方法。 1、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的问题上,充分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主要面对3-4岁,略) (1) 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繁荣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事情。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后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 总之,孩子的任性是家长迁就的结果,模仿别人的结果,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的结果。 解决的方式是要耐心不要简单,要温和不要粗暴,要理智不要恼怒。 (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站起来教孩子做人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有两层含义:1、肢体的蹲下;2、心灵的蹲下。 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或家长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孩子。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蹲下身以平等的心尊重孩子,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可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早已习惯了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然后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用“蹲下来说话”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往往效果很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高声训斥会使孩子受到突然袭击而精神高度紧张,根本听不进你说的话,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一味的指责,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还会使孩子失去对老师或家长的依赖感、信任感。蹲下来吧,让我们的目光与孩子的目光平等交流;蹲下来吧,让我们用孩童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蹲下来吧,只有蹲下来,不再居高临下,与孩子完全处于平等时,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你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站起来教孩子做人”。这句话中的“站起来”实际上指的是身正是范。育人首先“己立立人”。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己却在搓麻;要求孩子要诚实守信,自己却谎话连篇;要求孩子勤俭节约,自己却在铺张浪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在学校,教师是孩子崇拜的偶像,教师的话一定程度上就像圣旨,孩子愿意听,乐于听。但教师如果言行不一,也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因此,要真正赢得孩子的心,教师或家长要身正是范,用自己的高尚情操、渊博知识、高超技艺来影响孩子、征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总之,要让孩子心悦诚服,自己必须站起来,挺直自己的脊梁,做孩子的表率。 蹲下身来的5条忠告 当父母能够蹲下身子去平视孩子的眼神、放慢脚步欣赏孩子的优点、专心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时,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哦!原来这就是他那样做的理由!”因为了解,所以有了更多的包容,就会减少亲子冲突,彼此间当然也会相处得更好。 1.让孩子看见你的头顶 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记得要蹲下来、靠近他,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看见妈妈温柔的眼神、漂亮的发饰或是爸爸的发型,而不是每次只能看见大人的鼻孔或下巴,让孩子觉得你是可以平视说话的对象。 2.听听孩子的说法 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及说法,不要一开始就否定他。平等地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有的父母在家里总爱摆摆为人父母的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常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把我的眼镜拿来!”“不要动那本书!”“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当时倒是够威风、够痛快的,可是这些父母逐渐地会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吃这一套了,而是常将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当耳旁风。 3.注意孩子的优势才能 有的孩子很会说话,有的孩子很会唱歌,有的很会数数,妈妈要多多欣赏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一味计较孩子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 4. 再多一点耐心 有人这样说:“在孩子学会喊爸爸前,你必须先对着他说出3 000次的爸爸。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需要的是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5. 做得越多越灵活 如果您希望孩子的能力强一些、做事利落一些,那么就应该从小给孩子更多自己动手做的机会。多做一些肢体运动,有助于刺激脑部发展,除了能增强手眼协调能力之外,丰富的经验也能加快孩子的学习速度,当孩子再面对其他事情时,便能更加快速地思考如何应变。 教育工作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工作。而对于孩子,只有站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看待一切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在想什么,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时常地蹲下身来与孩子一般高,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时常地换位思考,用孩子的心态去衡量我们为孩子所要做的一切。相信我们都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孩子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五)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象是从孩子上学以后,总感觉家的味道变了。晚上不能开电视,别影响孩子写作业;就是开电视也是在看图说话,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的;一家人都不能大声说话,连走路都要穿布底拖鞋,轻的不能再轻;客人就更不能在家招待了,就连常年不来家的孩子的爷爷奶奶,晚上也只能装聋作哑,在家只住了三天,就无奈的送回老家。就这样,孩子还一会想着看电视,一会要上网打电脑,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吃水果。好象在家写作业的他就是功臣!搞的全家都围着孩子团团转还不得安宁!就这样夫妻之间还经常为孩子的功课辅导、作业检查等闹的很不开心!本来工作一天了,身心都很疲惫,应该好好休息和放松,孩子在家的时间也应该和我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因为家就应该是全家人幸福快乐的港湾。工作的事情,不管多苦多累多难,我们都没带到家里,和同事发生口角的事、没长上工资的事、领导不重视自己的事、攻关难题没解决的事等等,不管多少烦恼,只要一回家就全部放在脑后,为的是全家人的幸福和快乐!但是孩子的学习就应该带回家来吗?就应该把家的和谐、幸福和快乐给破坏掉吗?先说辅导孩子功课,应该在家里辅导孩子吗?家长都是有学问的人,孩子应学的知识我们都会,但是,自己会就一定能教会孩子吗?自己会和让人会不同,后者需要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专业知识的支持。难怪有些家长经常告诉我,“我一给孩子辅导他就烦!”难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棕色中国风从四大发明说起
- 执业护士考试科目之间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应对变化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考试专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文化政策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知识回顾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士团队协作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业语文温习攻略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玻璃纤维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竣工资料ABCD册教学提纲
-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 2025攀枝花辅警考试题库
- 2025年中职思政试题及答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每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真题100题(附答案解析)
- 肾动脉狭窄介入护理
- (完整版)加工中心新刀具常用切削参数参照表1
- 赴远(2024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试题)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OSI参考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