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锦纶干燥塔的数学模型研究及数值仿真.pdf_第1页
连续锦纶干燥塔的数学模型研究及数值仿真.pdf_第2页
连续锦纶干燥塔的数学模型研究及数值仿真.pdf_第3页
连续锦纶干燥塔的数学模型研究及数值仿真.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9 卷第3 期化工机械 3 2 5 连续锦纶干燥塔的数学模型研究及数值仿真 张伟谷传纲 (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某干燥塔的结构特点及运行过程中传熟传质特性,建立了该干燥塔中干燥过程的传热传 质微分模型,并用试验数据验证其合理性。运用经典龙格库塔法获得该模型的数值结果,分析了侍热传 质过程中干燥氮气温湿度和锦纶切片温湿度沿塔高的分布情况。通过仿真优化操作奈件提高了干燥 塔的干燥能力。 关键词连续干燥塔传热传质教学模型数值仿真 中圈分类号T Q 0 5 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4 - 6 0 9 4 ( 2 0 1 2 ) 0 3 - 0 3 2 5 - 0 4 符号说明 A ,B E r 朗n 方程系数; C 液态水比热,k J ( k 8 ) ; c 2 干氮气比热,k J ( k g ) ; c T - 水蒸气比热,k J ( k 8 ) ; C 干物料比热,k J ( k g ) ; D 广颗粒的当量直径,m ; D B 质量扩散系数,n i l 2 s ; d ,圆柱形物料的直径,m ; G 物料绝干质量流量,k g ; 日干燥塔高度,m ; J l 湿氯气的焙值。k J k s ; ,- 湿物料的焓值。k J k g ; K 传质系数,k s ( m 2 8 ) ; 氮气绝干质量流量,k r B ; P 干燥塔内压力,P a ; q 传热速率,k W m 2 ; R 物料干燥速率,k g ( m 2 8 ) ; r e 刮的汽化潜热,k J k 8 ; s f 干燥塔截面积,m 2 ; S 。湿物料的换热面积,m 2 ; t 干燥氮气温度,; 凡一湿物料温度,; y | 湿氮气的空塔速度,m s ; 吃一湿物料的运动速度,m e ; z 氮气绝对湿度 k g k g ; Y 湿物辩含湿量,k g k g ; y e 物料表面温度下的氮气平衡湿度,k g k g ; ;干燥塔高度方向坐标; 口换热系数,k W ( I E t 2 ) ; 占圆柱形物料的厚度,m ; s 干燥塔的空隙率; 氮气热导率,k W ( m ) ; 卢干氮气粘度系数。P 8 s ; p I 湿氮气的密度,k g m ; P 厂干氮气的密度,k g m ; p 湿物科的密度,k g m 。 热泵干燥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干燥 系统之一。在干燥塔的设计方面,前人已经做了 大量开创性的工作J J 。但是。由于干燥过程的 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对干燥机理的解释尚未有定 论。因此,干燥塔的设计和操作运行过程中存在 很多经验性公式,对于干燥塔内部的温度场分布 和物料含湿量的微分模型研究也存在很大的难 度。文献 2 中给出了简化后的固定床、流化 床及气流干燥等传统干燥过程的微分模型,然而 文中所涉及的系统与上述系统均有所不同,因此 笔者针对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和传热传质特性,建 立了传热传质微分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 性。 张伟,男,1 9 8 5 年6 月生,硕士研究生。上海市,2 0 0 2 4 0 。 万方数据 3 2 6化工机械 2 0 1 2 年 1 莲续干燥数学模型 1 1 模型假设 由于实际的干燥过程是一个三维非定常问 题,给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和后续的求解带来理 论、数值上的困难,为简化该问题,引入的模型假 设为: a 物料的形状为均匀扁圆柱形,其几何尺 寸不随干燥过程发生变化,塔内空隙率不变; b 塔内同一高度处界面上的物料及气流参 数分布均匀一致; c 管壁的绝热情况良好,与外界无热辐射等 能量交换; d 干燥过程为恒速干燥。 经以上假设后,原模型变为一维定常问题的 求解。 高温、高压的干燥气流通过干燥塔时的压降 与很多因素有直接联系。气流通过填充床时,单 位高度上的压力损失公式为“ 一】: 扣与孚+ 占监半 1 2 塔内连续干燥的热质平衡模型 该系统的物料为扁圆柱形锦纶切片,其当量 直径为2 ”: 。= 三丽3 d 8 ( 2 ) 取图1 所示的以为薄层厚度,则薄层内的换 热面积d L s 。为: 蝇= 石箭习出= 瓮a z ( 3 ) 图1 干燥塔内薄层单元 由能量守恒可得微元进出口处的能量守恒方 程如下: 虬一G d l 。= o ( 4 ) 其中,= ( c n + c 1 ,) t + r o Y ;,_ = ( C + C l 工) 咒+ 曰。羔。 干燥介质氮气与湿物料间的水汽平衡描述为: l A Y G d X = 0 ( 5 ) 对微元体内的物料列热量传递动力学方程, 可得: q d A = 一G d l + 础,d A ( 6 ) 式中,g = d ( t L ) ;R = x ,( L Y ) ; l 。= r 0 C 。T I o 根据物料侧的质量守恒,可以得到物料侧的 质量传递方程为: G d X R d A = 0 ( 7 ) 综合以上各式,可得热泵干燥系统干燥塔的 微分数学模型为: f 坚一! ! ! 生! ! ! 二翌! ! 二生 l d z G D 1d Y6 5 T j i = ,( y l y ) ( 1 一口) j 出 饥 ( 8 ) ld L6 s , a K ,C ( L r ) ( t L ) _ ”一 I d z G ( c + c 】x ) D I 生:一! ! ! ! ! 三二生! L 出 L ( C 正十C ,y ) D 。 1 3 传热系数与传质系数的确定 本模型中采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系统的传热 传质系数: 。:必些掣 ( 9 ) K 7 :( I 0 6 R e - i o n ) D A w ( 1 0 ) 2 数值模拟算法及结果分析 2 1 基于R K 法离散求解算法 采用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方程组。根据 实际物理模型可知,边界条件分别给在物理边界 的两侧,因此需要反复迭代方能求得该方程组的 近似解。其求解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R K 法求解流程 万方数据 第3 9 卷第3 期化工机械 3 2 7 2 2 实例结果分析 以某企业的干燥系统为例,其中干燥塔的几 何参数为: 干燥塔高度2 8 m 干燥塔直径2 6 m 保温层厚度5 m 管道直径0 5 m 干燥物料的参数为: 锦纶切片的厚度1 r a m 物料的比热1 4 5 5 k J ( k g ) 物料填充的空隙率0 3 2 切片的底面直径6 m m 绝干物料的密度11 4 0 k g m 干燥介质的参数为: 绝干氮气的比热1 ,0 4 1 k J ( 妇) 液态水的比热4 1 8 7 k J ( k g ) 绝干氮气的动力粘度o 2 p P a - 8 水蒸气的比热1 8 8 k J ( k g ) 绝干氮气的密度1 2 5 1 k g m 3 干燥塔进出口边界条件见表1 。 表l 干燥塔进出口边界条件 按以上条件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其结果如图 3 、4 所示,由计算结果可见,笔者所推导的干燥塔 内微分模型获得的曲线符合真实情况。在模型所 提供的参数条件下,可将干基含湿量为0 ,2 5 k g k g 的湿物料干燥至0 0 0 0l k r k g 。同时,干燥塔出 口处氮气的绝对含湿量达到0 1 k g k g ,出口处的 气体温度约为8 2 。 巳 握 样 台湿量,k g k g 。 图4 温度随干燥塔变化规律 由图3 、4 可知,物料的含湿量在物料近人1 3 有微小的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干燥气沿 流动方内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同步增加,同时由 于温度的下降,其绝对饱和湿度下降。因此,当气 体尚未到达塔顶时其相对湿度已达到1 0 0 。此 时,气体的温度继续下降,少量的水从氮气中析出 附着在物料表面上导致物料的绝对含湿量在进口 段有一个微小的增加。这一现象的存在说明该干 燥塔的干燥能力未被全部利用。 2 3 氮气流量对性能的影响 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优化操作 条件提高干燥塔的利用率。气流速度是影响干燥 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获得相同干燥效果( 即 相同的出口含湿量) 的前提下,分析不同流速对 干燥塔干燥能力的影响。 图5 、6 分别反映了不同氮气流量下物斟含湿 量和氮气湿度随干燥塔高度的变化规律。选取的 流量范围为2 5 3 o k g B 中的5 个工况。由仿 真结果可发现,当氮气的流量小于2 7 k g s 时。物 料和氮气的含湿量均随着干燥塔高度的升高而增 物辩含湿量,k g k g 图3含湿量随干燥塔高度变化规律 图5不同流量下的物料含湿量 万方数据 3 2 8化工机械2 0 1 2 年 挺 按 图6 不同流量下的氮气湿度 大,不存在物辫含湿量在干燥塔内部变大的现 象从而充分利用了干燥塔的干燥能力。同时, 在达到相同出口物料含湿量的前提下,当流量小 于2 7 k g s 时,物科入1 2 1 的含水率可稍微提高。 这是因为流速的下降可导致气流在干燥塔内进行 热质交换的时间更长,从而使更多的水分被及时 蒸发。 3 结束语 笔者推导的干燥塔内微分数学模型符合实际 工业干燥系统中的情况。所获得的温度、湿度曲 线的变化规律基本能够描述该系统中的真实变化 情况。由不同气流速度下的仿真结果发现。对于 该干燥塔模型来说,当流速小于2 7 1 【g s 时,干燥 塔的干燥能力被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I 何潮洪冯霄化工原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0 0 6 , 2 】潘永康,王喜忠,刘相东现代干燥技术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6 3 S a b r iE r g u n 。O r n i n gAA F l u i dF l o wT h r o u g hR a n - d o m yP “k e dC o l u m n sa n dF l u i d i z e dB e d s 【J 】I n d u s t r i a l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e m i s t 叮。1 9 4 9 。4 1 ( 6 ) :1 1 7 9 一 1 1 8 4 , 4 S a b dE r g u n F l u i dF l o wT h r o u g hP a c k e dC o l u m n s J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P r o f r c s s ,1 9 5 2 。4 8 ( 2 ) :8 9 9 4 ( 收稿日期:2 0 1 1 - 0 5 1 7 )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Ia n d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0 fC o n t i n u o u sD r y i n gT o w e r Z H A N GW e i ,G UC h u a n g a n g (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 知rP o w e rM a c h i n e r y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o ,t h eM i n i s t r y D ,E d a c a t i o n S h a n g h a iJ f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2 0 0 2 4 0 ,C 柚) A b s t r a c t A i m i n ga t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c o n t i n u o u sd r y i n gt o w e ra n dt h e n a t u r eo fh e a t m a s st r a n s f e r 。ad i f f e r e n t i a lm o d e lo fh e a t - m a s st r a n s f e ri nd r y i n gp r o s s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i t sr a t i o n a l i t yW a Sv e r i f i e dw i t h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t a B a s i n go nc l a s s i c a lR u n g e - K u t t am e t h o d ,t h en u m e r i c a lr e s u l t sw a so b t a i n e dt oh a v eN i t r o g e na n d N y l o ns l i c e 8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h u m i d i t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v e rt h ed r y i n gt o w e rh e i g h ta n a l y z e d B ym e a n so fs i m u - l a t i o na n do p t i m i z i n gt h eo p e r a t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d r y i n gt o w e re f f i c i e n c yc a nb ei m p r o v e d K e yw o r d s c o n t i n u o u sd r y i n gt o w e r ,h e a ta n dm 8 S St r a n s f e r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n u m e r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