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PB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PB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PB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PB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2卷第 1 期 2 0 1 4年 1 月 塑料工业 C HI N A P L AS T I CS I NDU S T R Y 2 7 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 P B T改性中的 应用研究 : 付念 ,韩永 ,秦丽丽 ,侯君 ,马静 ,瞿雄伟 ( 1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天津 3 0 0 1 3 0;2 河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天津 3 0 0 4 0 1 ) 摘要:采用氧化还原种子乳液的聚合方法制备了结构可控、粒径均一、功能化的核壳结构改性剂聚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甲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P( B A MMA 。 C O 。 M A A) ,简称 P B MM A,并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 甲酸丁二醇酯 ( P B T )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乳液固含量为 5 0 ,聚合过程转化率几乎都达到 9 9 5 以上 ,聚合过程中乳胶粒的 增长过程用动态光散射 ( D L S )测量 ,其形态用透射电镜 ( T E M)观察。结果表明,加入的单体几乎都参加了反应, 理论粒径与实测粒径基本吻合 ,最终粒径在 3 3 4 2 n m左右,粒径分布系数 ( P D I )都小于 0 0 8 ,粒径均一 ,具有明 显的核壳结构,乳液聚合中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傅里叶红外光谱 ( F T I R)说明功能单体 ( MA A)已经共聚到 核壳改性剂上。P B MMA与 P B T共混之后 ,使得 P B T的缺 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与壳层功能单体 ( MA A)的含量相关,D MA和 S E M测试结果可以证实。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 关键词:核壳聚合物;乳液聚合;增韧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D O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5 5 7 7 0 2 0 1 4 O 1 0 0 7 中图分类号 :T Q 3 1 4 2 4 6 ;T Q 3 2 3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55 7 7 0 ( 2 0 1 4 )0 1 0 0 2 7 0 4 Pr e pa r a t i o n o f Co nt r o l l a bl e Co r e 。 s he l l St r u c t ur a l M o d i fie r a n d I t s Ap pl i c a t i o n i n PBT F U Ni a n , HAN Yo ng 。 ,Q I N L i 。 l i 。 ,H O U J u n ,MA J i n g ,Q U X i o n g 。 w e i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o l y me r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H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T i a n j i n 3 0 0 1 3 0 ,C h i n a ; 2 O ff i c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A f f a i r e s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T i a n j i n 3 0 0 4 0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P o l y ( B A MM A C O MA A) ,P B MMA,w i t h c o r e s h e l l s t r u c t u r e d c o p o l y m e r w a s p r e p a r e d b y s e e d e d e mul s i o n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a n d r e d o x i ni t i a t o r s y s t e m I t s e f f e c t o n t h e me c ha n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B T wa s s t u d i e d S o l i d s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e mu l s i o n wa s 5 0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o f t h e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r e a c h e d a b o v e 9 9 5 Th e g r o wt h p r o c e s s o f l a t e x p a r t i c l e s i n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wa s o b s e r v e d b y d y n a mi c l i g h t s c a t t e r i n g ( D L S )me a s u r e m e n t s ,t h e m o r p h o l o g y w a s o b s e rve d w i t h a t r a n s m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 p e( T E M)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e a d d i t i o n o f t he mo n o me r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 a l mo s t a l l r e a c t i o n s, t h e o r e t i c a l p a rti c l e s i z e b a s i c a l l y c o n s i s t e n t e d wi t h t he me a s ur e d, t h e fin a l p a rti c l e s i z e o f a b o u t 3 3 4 2 n m , t h e p a rti c l e d i s t rib u t i o n i n d e x( D , )w a s l e s s t h a n 0 0 8 w i t h u n i f o r m p a rt i c l e s i z e ,a n d s i g n i fi c a n t n u c l e a r s h e l l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e mu l s i o n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ha d n o o b v i o u s s e c o n d a r y n u c l e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F o u rie r t r a n s f o r m i n 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F Y r I R)s h o w e d 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m o n o m e r( MA A)h a d b e e n c o p o l y m e r i z e d o n t o t h e c o r e s h e l l m o d i fi e r A f t e r P B MMA b l e n d e d w i t h P B T,t h e n o t c h e d i mp a c t s t r e n g t h o f P B T wa s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i mp r o v e d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b l e n d s w e r e r e l a t e d w i t h s h e l l f u n c t i o n a l mo n o m e r( MA A)c o n t e n t c o n fi r me d b y D M A a n d S EM Th e s t ud y wa s e x p e c t e d t o b e us e d i n p r a c t i c a l i n d u s t ria l p r o d u c t i o n Ke y wo r ds: L a t e x Co r e 。 s h e l l Po l y me r ; Emu l s i o n Po l y me r i z a t i o n;To u g h e ni ng;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 B T)是一种结 晶型线 型饱和聚酯树脂 卜 。P B T作为优 良的工程塑料 ,具 有突出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电子电器、汽车工业等领 河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E 2 0 1 0 0 0 0 1 0 7 ) 作者简介 :付念 ,男 ,1 9 8 5年生,博士研究生 , f u n i a n 3 6 7 8 1 6 3 c o n 域 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但是无论是纯 P B T还 是增强 P B T 5 3 ,其室温下 冲击韧性较差 ,缺 口敏 感性大 ,从而限制了它在许多领域 中的应用。但是经 通讯 联系人 x w q u h e b u e d u c n 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2 8 塑料工业 过增韧后 ,可使其缺口敏感性得到改善 ,大幅度提高 其冲击性能,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 目前用 核壳 粒子对 P B T的增韧改性研究相对于其他工程塑料来 说还是较少 ,且所添加的核壳粒子多是 以热分解引发 剂乳液体系合成的 J 。本文采用种子氧化还原乳液 聚合方法制备 了一系列功能单体含量不 同的具有核壳 结构 的聚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共 聚物 P ( B A MMA C O M A A) ,简称 P B MMA粒 子 及对 P B T进行增韧改性 ,并研究 了其改性 P B T的力 学性能。 1 实验部分 1 1 原 材料 甲基丙烯酸 甲酯 ( MMA) 、丙烯 酸丁酯 ( B A) : 工业品,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用 2 N a O H溶液 洗 后 再 水 洗 ,再 减 压 蒸 馏 后 使 用 ;甲基 丙 烯 酸 ( MA A)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 A L MA) 、1 ,4一丁二 醇二丙烯酸酯 ( B D D A) :分析纯 ,天骄化工有限公 司;亚硫酸氢钠 ( N a HS O ) 、过硫酸钾 ( K S O。 ) : 分析 纯 ,天 津 市红 岩 化学 试 剂 厂;阴离 子 乳化 剂 ( S ) :化 学 纯 ,天 津 市 试 剂 厂 ;P B T :牌 号 1 1 0 0 。 2 1 1 M,台湾长春化工 ( 江苏)有 限公司。 1 2改性剂合成 首先通氮气把反应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之后向四 口烧瓶中加入 由乳化剂 、去离子水和氧化剂组成的水 溶液 ,然后加入 B A单体作为种子 ,再把还原引发剂 溶液加入 ,反应温度控制在 ( 6 31 )q C 下制备乳液 , 种子阶段结束后 ;然后依 次滴加核层单体 ( B A) 和 壳层单体 ( MMA) ,在此过程中同时滴加还原剂水溶 液 ;B A和 MMA单体滴 加完毕后 ,最后 以恒速滴加 壳层混合物单体 ( MMA+ MA A) 。该乳胶粒子结构的 核 壳质量比为 8 0 2 0 ,总单体量 ( MMA+M A A)为 2 0 0 g ,MA A功能 单体 质量分 别 为 0 3 、1 1 、1 9 、 2 7 、3 5和 4 0 g ;该 实 验 所 得 乳 液 的 固含 量 为 5 0 。经冷却 、过滤 ,冷冻破乳 、抽滤 、洗涤 、干燥 后得到粉状改性剂 P B MM A。 1 3 共混物制备 将所制备 的粉状改性剂 P B M MA与 P B T树脂按质 量 比 1 : 5在双螺杆挤 出机 中熔融挤 出,然后经 过水 冷 、鼓风干燥后 ,最后经造粒机造粒 。将颗粒料充分 干燥后用注塑机制 得测试样条 ,在室温下放置 2 4 h 消除热历史 。 1 4 测试与表征 单体转化率测试 :在氧化还原乳液聚合体系中加 入还原剂水溶液后 ,每隔 3 0 m i n取一 次样 ,单体 的 瞬时转化率与总转化率采用称量法来计算。 乳胶粒径测定 :将上述所得乳液先经过超声然后 再用去离子水稀释后在英 国 Ma l v e r n公 司的 Z e t a s i z e r n a n o Z S 9 0型动态光散射仪 ( D L S )上测定其 z 一 均粒 径 ( d )及其分布 ( P D , ) 。 红外测试 :将 P B MMA于丙酮中提纯干燥后 ,在 K B r 盐板上涂膜 ,在德 国 B r u k e r 的 V E C T O R 一 2 2型傅 立叶红外光谱 仪进行表 征,扫描 范 围:4 0 0 04 0 0 cm ,扫描速率 l 0次 m i n 。 D MA测试 :P B T P B MMA共混 物 的分子 运动 在 英国 T r i t e c 动态力学分析仪上进行 ,采用氮气气氛 , 频率为 1 H z ,升温速率为 3 o C m i n 。 力学性能测试 :P B T P B MMA共混物试样 的拉伸 强度在深圳新 三思计量技术有 限公司 的 C MT 6 1 4 0型 万能实验机 上,按 G B T 1 0 4 0 -1 9 9 2以拉伸速率 为 1 0 m m mi n进行测试 ;简支梁缺 口冲击强度在深圳新 三思有 限公 司的 Z B C - 4型 冲击试 验机 上 ,按 G B T 1 0 4 3 -1 9 9 3进行测试。 形貌观察 :将 制得 的最终乳 液先经稀 释再 超声 后 ,在 日本 J E O L (日本 电子 )公 司 J E M 2 1 0 0型透 射 电子显微镜 ( T E M)上观察乳液 的形态 ;将常温 冲击试样的断面在 日本 日立公司 $ 4 8 0 0型扫描 电子显 微镜 ( S E M)上观察其形貌 。 2 结果与讨 论 2 1 P B MMA乳胶粒子的制备 乳胶粒子采取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不仅使聚合体 系在引发阶段稳定性提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实验的 重复性 J 。因所做 的一 系列 实验的单体转化率 和反 应时间呈类似 的关系 ,所 以,以 MMA质量 为 3 5 g 的核壳乳胶粒子的合成 为例进行说 明。图 1 a为单体 的瞬时转化率和总转化率随乳液聚合反应时间的变化 曲线 图。由图 1 a可以看 出,在乳液聚合过程 中单体 瞬间转化率都超过 9 5 以上 ,这说 明氧化还原乳液 聚合反应体 系是采用饥饿 加料 的方法 。同时可 以看 到 ,最终转化率达到了 9 9 8 6 ,这表明在单体滴加 完之后 ,保温时间 1 h可以使单体得到充分反应 。图 1 b为对应乳胶粒子的粒径与反应 时间的规律 图。可 以看到 ,乳胶粒子 的实测粒径 与理论 粒径吻合得 很 好 ,表明乳胶粒子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增长时 ,没有二 次粒子的产生。图 1 c为最终粒径 的分布 ,其粒径分 布系数 ( P D ! )为 0 0 4 6 ,结合乳液的聚集物含量小 于 0 4 7 以及乳胶粒子的 P D I 均很小( 小于 0 0 8 ) , 说明乳液聚合体 系及 聚合反应 条件是可行 的、合适 第 4 2卷第 1期 付念 ,等 :结构可控核壳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在 P B 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2 9 的。因此 ,最 终 获得 粒径 均 一 、粒 径 尺寸 为 3 3 4 2 n m的 P B MM A乳胶粒子。 1 0 0 8 0 6 0 : g 4 0 2 0 4 0 8 0 l 2 O l 6 0 2 0 0 反应时间 rai n a一反应时间与转化率关系图 反应时间 rai n b一 粒径分布与反应时间关系图 C一最终聚合时间时的粒径分布图 图 1 转化率和粒径分布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以及最终聚合 时间时粒径 的分 布图 F i g 1 Va r i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s a n d p a r t i c l e d i a me t e r s w i t h t h e r e a c t i o n t i me a n d t h e b a r g r a p h s o f l a t e x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di s t r i b u t i o n a t t h e fin a l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t i me 图 2 P B MMA粒子 T E M 图 F i g 2 T EM i ma g e o f t h e P BMMA p a r t i c l e s 图 2为 P B MMA乳胶粒 子 T E M 图。由图 2可 以 看到 ,乳胶粒 均呈球状 ,有 明显 的亮 的壳 和暗黑 的 核。其值略小于 D L S所测的值。图 3可 以证实功能 单体 MA A已经共聚到核壳粒子上 ,其 中 A为核壳粒 子改性剂 ,B为经过溶剂抽提之后的核壳粒子改性剂 不溶物 ;在 1 7 3 6 c m 左右的特征峰为羰基吸收峰 , 在 3 4 3 6 c m 左右的特征峰为 M A A的羟基吸收峰。 4 0 0 0 3 0 0 0 20 0 0 l 0 0 0 波数, c m 图 3 P B M MA的 F T I R图 Fi g 3 FT I R s p e c t r um o f PBMMA 2 2 P B T P B M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图 4 MA A质量对 P B T P B MMA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Fi g 4 Me c h a n i c a l Pr o p e r t i e s V S MAA Co n t e nt i n PBMMA c o mp o n e n t o f P B T P B MMA b l e n d s 将所制得的 P B MMA用于 P B T的改性 ,作为分散 相的 P B MMA可以与基体 P B T发生化学反应 ,此化学 增容反应可以很好地改善两者的界面作用 ,从而改善 P B T的韧性。 图 4是 P B T P B M MA体 系力学性 能与 MA A质量关系图。由图 4可 以看出 ,体系 的缺 口冲 击强度主要受核层橡胶弹性以及壳层与基体的界面之 间的粘接作用影 响 J 。当 M A A为 3 5 g时 ,核层橡 胶相交联度适中,体系缺口冲击强度达最大值,为纯 P B T的 5 6倍 。MA A的质量应适 中 ,若过高 ,基体 与改性剂之间的界面强 ,从而使得其诱发剪切带的能 力下降,而当其质量过低时,两者之间的界面弱,从 而导致外力可以使得改性剂和基体分开 ,容易发生裂 纹扩展,使得试样更容易断裂。同时从图4中还可以 看到,P B T P B MMA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 变 ,说明该组成和工艺条件保证 了共混物平衡的力学 譬 孵晕辑 加 如 5 O 30 塑料 丁业 2014年 性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共混物冲击后断面观察 (图5) 可以看出,纯 PBT 的断面显示的比较 光滑; 当P B M MA 加入后,断面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 征, MA A 质量为3 5 g时,基体发生 了较大 的塑性 变形, 吸收大量 的冲击能,使缺口冲击强度得到大幅提高。 MAA 质量为4 0 g时,基体的塑性 变形呈 现变小现 象,冲击强度提高得较小。这些结果都与力学性能的 测试是 一 致 的。 h 一 35 gM A A 一 隧 熬黧满 c 一 40 gM AA 同5 P B TI B M MA 共混物冲击断面SEM图 F i g5 S E Moftbefr actu r ed sD rf dces f or P B T P B MMA 23P B TPB MMA 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O20 O16 霹 肖012 援 簧 o0g 004 O00 50 O50100150 温度, 图6 MA A 质量对P B TP B M MA共 昆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Fi g6 Ef fecto fM MA011them echanicalproperties of PB T P B MMABlends 图6为P B T P B M MA 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从 图6可以看出,纯PB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7 6 ,加入 P BMMA 之 后,共混物出现 了两个 内耗峰 , 聚丙烯酸丁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 MA A 质量 的增 加,橡胶相的内耗峰和P B T的内耗峰的差值在 MA A 质量为3 5 g时最小,与此同时力学损耗峰变宽,此 时改性剂和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最好。 3 结论 1)采用氧化还原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 以制备带 有功能单体、结构可控、粒径均 一 的核壳改性剂,其 聚合过程不仅转化率高,而且聚合体系比较稳定。 2)壳层功能单体 (M A A )质量对 P B TP B MMA 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当M AA 质量为3 5 g 时冲击强度达到最 大值,是纯 P BT 冲击强度的5 6 倍,而拉伸性能变化不大,这也说明此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