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ppt_第1页
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ppt_第2页
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ppt_第3页
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ppt_第4页
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10/30,1,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学习目标,1.了解学生评价对学生产生的一般心理影响,2.了解评价者心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3.了解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掌握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心理调控的方法,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一、学生评价心理概述,评价心理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实践活动以及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交往等现实活动的反映过程,也泛指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双方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及其行为表现方式 。,1,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一、学生评价心理概述,对学生自信心和自我知觉的影响 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对学生的意志和动机的影响 对期望目标的影响 对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影响,2,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一、学生评价心理概述,对制定评价方案的影响 对评价实施过程的影响 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3,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先获得的学生信息和印象,影响教师对同一学生全面了解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对教师评价学生产生强烈影响,故也称为“第一印象”。 新官上任三把火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先发制人 恶人先告状 ,1,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小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心理学家以同样的六种性格特征,只是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并分别假设属于a君和b君两人,然后让同样一群被试,评其主观感觉评定对两人的印象。,a君的性格特征 精明的 勤勉的 冲动的 善变的 倔强的 嫉妒的,b君的性格特征 嫉妒的 倔强的 善变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尽管六种性格特征,两人完全相同,只是排列的先后顺序有差异,却影响了被试对其印象的评定: 被试多对a君给予正面印象;对b君给予负面印象。 两者均以最前两项特征做判断的主要根据。 a君:善辩精明的人才会善辩(正面) b君:善辩倔强的人才会善辩(负面),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应聘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个大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大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大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被试对两个大学生进行比较:谁更聪明? 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认为大学生甲更聪明。而实际上甲、乙两人都答对了15道题。 结果说明,被试对甲开始做对不少题和乙开始做错不少题这一瞬间印象非常深刻,正是这种印象印象了人们的评价。,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要求被试根据照片面部表情描述对此人印象。 a组:希特勒手下杀人集团盖世太保首脑之一,二战期间杀害了上千万犹太人; b组:反纳粹地下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二战期间挽救了上千万犹太人。 实验结果 a组:面貌凶恶残忍成性的人; b组:面容和蔼心怀仁慈的人。 实验解释:“先入为主”的原因。,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编撰了两段文字来描写一个男孩的生活片段。 a:他是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和朋友一起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打招呼 b:他是一个冷淡、内向的人,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走在马路背阴的一侧,没有与新结识的女孩打招呼,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有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实验中,心理学家把ab两段文字组合,让四组人分别阅读,然后回答“这个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组:先a后b 第二组:先b后a 第三组:仅a 第四组:仅b 实验结果:认为这个男孩是个友好的人的比例分别是:78%,18%,95%,3%。,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同时,我们也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避免与真正的千里马失之交臂。,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对陌生人而言,首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 对熟悉的人而言,近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 如:多年不见的老友、师生的相处、演出中的“压轴戏”,2,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近因效应小故事,应聘过程中,一个考生回答完很多问题后,一位主考官告诉他可以走了,可当他要离开考场的时候,主考官又叫住他:“你已经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 其实,这是对考生的最后一考,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题回答的很精彩,就可以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的不好,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就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决定了他在应聘中的机遇,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近因效应小故事,两句话: 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 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 意思一样,语句排列顺序不同,给人印象不同:哪个是悲观的,哪个是乐观的?,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启示,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因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 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以后实施有效教育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注意沟通的艺术。注意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避免消极的近因效应。,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定势效应也称刻板效应,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关于各种类型人的固定形象。,3,请问:右边的图画中是一位年轻的少妇还是一位老太太?,例:一次特殊的面试,例:心算家的“滑铁卢”,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学生评价中的定势效应,在学生评价中,由于定势效应的影响,教师往往带着有色眼睛用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并在其固有看法的制约下去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符合自己固有看法的,认定为真,不符合自己固有看法的,则抱怀疑态度,甚至认定为假。 同时,在对材料进行分析时,从成见出发,进行因果分析和价值判断,对与自己成见相悖的因果关系或价值认定加以排斥。 教师看不到后进生的进步,优秀生的缺点,而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学生的固定形象判断其优劣,常是这种定势效应使然。,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或对被评的某一项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将此评价特性印象泛化,进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4,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晕轮效应的经典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戴昂等1972年的研究:分别让被试看一写很有吸引力的人、没有吸引力的人和一般人的照片,要求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要评定的这些特点与有无吸引力并无关系。 实验结果:有吸引力的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没有吸引力的人则得到了较低的评价。,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晕轮效应的启示,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评价倾向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以点代面;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它说好就全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如何防止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5,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安慰剂效应是指在治疗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剂或者由于对治疗的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的好转。 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慰剂有反应。,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安慰剂效应的启示,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二、常见的心理效应,6,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罗森塔尔效应是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 也称皮革马利翁效应,源于希腊神话故事。 皮革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2019/10/30,学生评价中的心理效应与心理调控,其他心理效应,2019/10/30,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