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教材简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的第2课,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探究活动流程为:“出示一个站在手指上的纸鹦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手指上了”;接下来让学生结合让更多物体站起来的活动,领悟“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平衡”的道理。通过学生的“让纸鹦鹉站起来”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科学探究要经历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从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自己就可以做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学生走科学家走过的路。 学情预估: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上一课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诠释了科学是什么,学生们也已通过“小人”活动对科学课产生了一些兴趣,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喜欢提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本课继续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建构起科学探究的框架,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创设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适合在科学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联系起来,建立自己对科学的感性认识;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较,会杂乱而没有条理,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表格,随着探究问题的逐步解决,探究的步骤清晰可见,对学生明确探究过程起到了辅助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能找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教学难点:找出重物在支撑点下面可以使物体平衡的方法。教学准备:纸鹦鹉、回形针、橡皮泥、夹子、各色卡纸、彩笔、剪刀、三角形、纸拱形、龙虾、铅笔、金属丝、小丑、塑料瓶等。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鹦鹉(出示纸鹦鹉),可别小看这只纸做的鹦鹉,它能像真的鹦鹉一样站在我的手上,你信不信?请同学们注意看。(师演示“站立”在手指上的纸鹦鹉)师:看到这只能够站在手指上的纸鹦鹉,你有什么疑问吗?你现在最想知道些什么?生: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手指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纸鹦鹉站起来??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往往会自己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今天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研究一下纸鹦鹉中的科学问题,想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也做一名小科学家,好吗?一起来研究第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想办法让纸鹦鹉“站”起来。(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板书: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尝试着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纸鹦鹉能站立跟什么有关系?你能不能做出大胆的猜测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把刚才的问题和你们的猜测写在实验记录表的表格内。(师板书:作出猜测)(2)生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是在纸鹦鹉身上加了些什么。(3)提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做一只能站立在手指上的纸鹦鹉?(4)谈话: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猜想,利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纸鹦鹉、橡皮泥、夹子、回形针等),试着去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看哪个组最先让纸鹦鹉站起来。(给每组同学发一套材料)(5)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生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上,失败后会设法从老师准备的材料中自行选择继续尝试,小组或成功或失败。)(6)提问:要想让纸鹦鹉站起来,需要怎么做?你们又是怎样做的?(7)汇报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纸鹦鹉每次都是头朝下掉下来的,可能是因为头重尾巴轻,所以尝试着在纸鹦鹉身上加了一块橡皮泥,让纸鹦鹉站了起来。)其他组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做法呢?(有的组可能用的是夹子、有的用的磁铁、有的组用的回形针?)(8)观察: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找到了这么多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方法,真不简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这些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方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9)汇报观察结果。(各个组给纸鹦鹉加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加的位置也不一样)(10)谈话:我们把纸鹦鹉身上加的这些东西都叫做重物好吗?重物究竟加在哪里纸鹦鹉能够站起来?请同学们把重物加在纸鹦鹉身上试试,注意观察纸鹦鹉是用什么部位站在手指上的?把这个位置作为支撑点在鹦鹉图上用圆点做个记号,再把放重物的位置也用圆点做个记号。(每组的实验记录表上,老师已提前画好了鹦鹉的图。)(11)学生再次进行尝试和实践,找到支撑点和放重物的位置,并认真填图记录。(12)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各组鹦鹉图):重物加在哪里纸鹦鹉能够站起来?(把重物分别加在鹦鹉头部、身上、尾巴的中间和尾巴尖上,发现重物加在鹦鹉尾部就能站立起来;加在尾巴尖上时,纸鹦鹉站的最稳。)为什么把重物加在鹦鹉尾部就能站立起来?观察大家在鹦鹉图上标出的支撑点和重物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师板画鹦鹉,我们发现: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鹦鹉才会站起来;而且重物越靠下,纸鹦鹉站的越稳。)2、想办法让更多的物品“站在”手指上。(1)提问:除了纸鹦鹉,老师还给每组准备了三角形纸片、拱形纸片、纸龙虾等(给每组同学发一套材料),你能想办法让这些物品也站在你的手指上吗?板书:寻找证据)(2)学生动手实验并汇报。(3)师生小结:通过以上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在一些不容易站立的物体的支撑点下加上重物,它就能保持平衡。)3、找出让纸鹦鹉等物体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过程的相似之处。(1)谈话:其实好多科学家也就是这样进行科学发现的,比如上节课讲过的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在天花大规模流行时,琴纳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却从来没有得过天花,由此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做了哪些事情?(2)回顾:在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活动中我们经历了哪些过程?首先怎么做?然后怎么做的?(先提出“为什么纸鹦鹉能站立起来?”的研究问题,然后作出自己的猜测,通过在纸鹦鹉和许多物体的支撑点下加重物让它们站起来的方法寻找到证据,从而得出了结论。板书:得出结论)(3)思考:请同学们参照实验记录表分析,我们今天研究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随着学生的回答和分析,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表格:这两项研究都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这四个过程。)(4)小结: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和我们发现纸鹦鹉中的科学一样,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我们研究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就是一次做科学研究的过程。原来,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和科学家一样的,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做一名小科学家。三、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谈话:运用今天发现的这个科学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做这样的玩具或物品了吗?各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怎么做?讨论好了,组长上来拿所需要的材料,大家互相帮助,按照设想的方法试一试。2、学生交流、巩固前面的发现,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师巡视指导。3、展示:下面请大家收拾好实验材料,各小组推荐代表到前面来展示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1)我们用金属丝缠绕在铅笔上,金属丝两端各夹一个夹子,铅笔尖就可以站立在手指上了;(2)还可以将倒立的铅笔装饰成跳舞娃娃;(3)可以用饮料瓶装水后固定钢丝,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制作会倒立的杂技小丑玩具,让小丑表演走钢丝?4、小结:回顾今天我们做小科学家的经历,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生:我知道了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生:我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渠道管理(第二版)项目一 渠道管理认知(教案)
- 出租车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电子产品全国总代理合同
- 2025年原材料供应合同
- 2025医院清洁外包服务合同
- 2025汽车销售合同
- 冲击波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商务合同范本国际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挂靠合同协议示例
- 多团队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课件
- 博物馆建筑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资本论》解读课件
- 【讲座培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2022年二级建造师机电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 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课件(21p)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