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_第1页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_第2页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_第3页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_第4页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 姓名:单春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 指导教师:郑少雄 2002.5.1 硕t :q z 位论文 缩略词表 D M (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 糖尿病 S O D ( 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 )超氧化物歧化酶 G S H P X ( g l u t a t h i o n ep e r o x i d a s e ) M D A ( 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 T B A ( t h i o b a r b i t u r i ca c i d ) R O S ( 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s p e c i e s ) T A O S ( t o t a la n t i o x i d a n ts t a t u P K C ( p r o t e i n k i n a s eC ) C A T ( c a t a l a s e )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硫巴比妥酸 活性氧 S ) 总抗氧化能力 蛋白激酶C 过氧化氢酶 V E G F ( 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g r o w t hf a c t o r ) B M I ( b o d y m a s si n d e x ) 衄管内皮生长因子 体重指数 目口岛国 晗鑫 坝l j 学位论文 2 型糖尿病人氧化应激状态的实验研究 摘要 l 近螳年来,越来越多的证j ) l f :5 & ,J i ,i j 基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可 能足糖球瘸及其并发症的t 琏受l l 鬃。! 驯糖尿病和抗氧化剂与自由基 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糖尿病忠抒体内 j 摹生成增加而清除自由 基系统明显受损。在漫长的, 二物进化过程中,机体为了防御新陈代 谢及其它生命活动中氧自蜒的损伤和破坏,组织和细胞中建立和 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简称S O D )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 G l u t a t h i o n eP e r o x i d a s e ,简称G S H P X ) ,它们在体内的变化对机体 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I :起着不可低估的生理或病理性的 调控作用。脂质过氧化物是 】所f 】t h 基产生的与糖尿病并发症的 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种测定脂质过氧化物方便而敏感的方法 是定量测定他们的代谢终未产物一丙一醛( M D A ) 。关于2 型糖尿 瘸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幽外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在九十年代 中期就已丌始,测定血清、红细 矬巾的S O D 、G S H P X 、M D A 、总 抗氧化能力( T o t a lA n t i o x i d a n tS t a t u s T A O S ) 水平,但各研究结果 极不一致,有升高,降低,及厄变化等各种报道。其相关因素的研 、 究结果也不相一致,目前尚九统的定论。夕弓 t 。 耳的:f 2 型糖尿病患者体I 、j 氰化应激状态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L 虽然研究众多但仍无明确结沦,迄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回顾以 f 、 往文献设计了此项研究般们测定恣肯i 寿中S O D ,G S H P X ,M D A , T A O S 水平,臼设计了一项指标:抗氧化比值A O R = S O D M D A 。 硕I + 学位论文 目的是近一步明确2 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以及其与并发症 的关系,为其作为早期诊断,预后及疗效指标应用于临床做一些初 步探索。 , 方法:2 0 0 1 年 :半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2 型糖尿病 忠暂1 7 4 私( W H O l 9 9 9 年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 。男9 4 名,女8 0 名,平均年龄5 5 3 4 1 2 2 2 。所有患者均除外下列疾病:急性心肌梗 塞,急、慢性,C 力衰竭,急、慢性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脑梗 塞、脑啦血急中# 期,肝、肾功能不令,急、慢性感染,肿瘤,结缔 组织病。除1 2 名新诊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反复酮症收住入院外,其他 患者均无酮症。诊断糖尿病4 i 到年患者为新诊糖尿病组( n = 5 6 ) , 病程大于等于一年患者为长期糖尿病组( n = 1 1 6 ) 。按是否合并微血 管病变( 糖尿痫肾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和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 一根据W H O 的“缺血性心脏瘸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陈旧脑梗塞、 脑出血一通过问珍、查体、可疑病人结合头颅C T 诊断,下肢动脉闭 塞性病变) 分为:微血管病变纽( n = 2 2 ) ,大血管病变组( n = 3 3 ) , 大微虹管病变组( n = 7 4 ) ,无血管病变组( n - 1 1 ) 。按一级亲属中是 否有糖尿病患者分为阳性家族史组( n = 9 0 ) 和阴性家族史组( n = 8 2 ) 。 按其2 4 小时尿微鞋臼蛋白排泄率U M A 分为正常自蛋白尿组一U M A 3 0 m e f l d ( n = 7 0 ) ,微量自蛋白尿组一3 0 m g ,d U M A 3 0 0 m e J d ( n - 7 6 ) ,l 际眯赞1 7 1 尿组一u N A 3 0 0 m g d ( n = 1 7 ) 。新诊糖尿病患 者根据有免酮癌分为酮症组( n = 1 2 ) 和非酮症组( n = 4 0 ) 。J 下常对照 组( n = 4 2 ) 束【,| 某高校教师血压 1 3 0 8 0 m m H g ,血脂F 常,无心、 脑血管疾病。受枪者隔夜窄腹瞅静脉血测定:血清甘油三脂( T G ) 、 胆阎醇( C H O ) 、低密度脂蛋臼( L D L ) 、高密度脂蛋白( H D L ) 、糖 硕士学位论文 化血红蛋白( H b A I c ) 、纤维蛋白元( F I B ) 、S O D 、M D A 、T A O S 、 G S H P X 。酮症入院患者,取m 时酮症仍存在。除酮症患者外,同时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 肽,酮症患者在酮症 纠J 下后测定。测定血压,体重指数( B M I ) ,留取2 4 小时尿液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 M A ) 。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行眼底摄 片检查。 结果:研究发现糖尿病组血清S O D 、T - A O S 、G S H P X 、S O D M D A 低于对照组,血清M D A 高于对照组。2 型糖尿病人S O D 与病程,年 龄,F P G ,U M A 、收缩压负相关;M D A 与年龄,病程,收缩压, F P G ,C H O ,L D L ,1 b A l c 正相关,与U M A 负相关,M D A 与S O D 负相关。G S H P X 与病程,年龄负相关,与S O D 正相关,与M D A 负相关;T A O S 与年龄,病程,F P G ,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后血糖, 胰岛素,H b A I c ,U M A 负相关,与S O D ,G S H P X 正相关,与M D A 负相关;抗氧化比值S O D M D A 与病程,年龄,F P G ,I t b A l c ,U M A 、 收缩压负相关,与S O D ,G S H P X ,T A O S 正相关,与M D A 负相 关。 萨常对照组,新发糖尿病组,长期糖尿病组,T A O S ,S O D M D A 逐渐降低,M D A 逐渐升高,但正常对照组与新发糖尿病组之间S O D 值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又高于长期糖尿病组;甚至新发糖尿病组 G S H P X 高于n :常对照组,两组又高于长期糖尿病组。新发2 型糖 尿病患者,酮症组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后血糖和H b A l c 高于非酮症 组,胰岛素和C 肽低j :非酮症组,S O D 和G S H P X 高于非酮症组, M D A 、T - A O S 、S O D M D A 值两组无差异。 2 型糖尿病患者, i 常白蛋白尿纽,微量自蛋白尿组,临床白蛋 硕上学位论文 白尿组S O D ,T A O S ,s 0 D ,M D A 逐渐降低,G S H P X 正常白蛋白 尿组高于其他两组,M D A 逐渐升高,临床白蛋白尿组血压明显高于 其它两组。 大微血管病变组S O D 、T A O S 、G S H P X 、S O D I V l D A 较之无血 管病变组明显降低;大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S O D 、S O D l V I D A 无明显差异,高于其他两组,其他两组这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纽大血管病变组,大微血管病变组 G S H P X 逐渐降低;微血管痫变组、大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 T A O S 无显著性差异,高于大微血管病变组:M D A 除大微血管病变 组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外,其他各组问无显著性差异。 2 型糖尿病患者,阳性家族史组和阴性家族史组之间S O D , M D A ,T A O S ,G S H P X ,S O D M D A 值无差异。 另外,本研究尚有一些其他发现:2 型糖尿病人中,空腹血清胰 岛素,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后血清胰岛素,以及T G 与B I I I 正相关, H D L 、H B A l C 与B M I 负相关。说明在2 型糖尿病中B M I 是一个很重要 。 的因素。H , 结论:机体的抗氧化状态与2 型糖尿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血清S O D 、T A O S 、( 跚卜P X 、S O D M D A 显著下降,M D A 显著 升高。几项指标均与病程、年龄相关。除G S H P X 外,其余几项指标 与F P G 和U M A 相关。M I ) A 与血脂关系密切。各项指标间也具有密切的 相关关系。但本研究尚不能明确其与疾病状念的直接因果关系及病 理机理。本研究发现,发病初期S O D 值没有下降,而是与正常相差 不多,G S H P X 甚至上升,可能反映了一种代偿机制而非耗竭现象。 在发生酮症这种急性疾病状念时S O D 、G S H X 也是上升的。本研究 硕1 :学位论文 同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与机体的抗氧化状态关系密 , 切。( 选择家族史作为考虑指标,没能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氧 化状念与遗传的关系。总之,关于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氧化状念 的研究需要进行荟萃分析,需要将其作为干预指标进行长期 i 瞻“ : 17 的临床研究,才能得到可靠结论。尼 , ,t 关键词:2 型糖尿病S O DG S H P xM D A 总抗氧化能力 堡土兰堡堡兰 T h e s t u d yo f a n t i o x i d a n ts t a t u s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T y p e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A b s t r a c t O x i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i sp o s t u l a t e dt Ob ei n c r e a s e d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A c c u m u l a t i n ge v i d e n c es u g g e s t s t h a to x i d a t i v ec e l li n j u r yc a u s e db yf r e er a d i c a l sc o n t r i b u t e s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b o t h m a c r o a n g i o p a t h y 1 2 j a n d m i c r o a n g i o p a t h y 3 1o c c u r r i n g a s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D i a b e t e si Sw e l lk n o w nt oi n d u c ec h a n g e si n t h e t i s s u ec o n t e n ta n da c t i v i t yo fa n t i o x i d a n te n z y m e s 【4 1 1 5 i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e x t r a c e l l u l l a r f l u i d sl a c k p r o t e c t i o nb y t h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n z y m e s b u tc o n t a i nv a r i o u sa n t i o x i d a n t s t h a t d e l a yo ri n h i b i tt h eo x i d a t i v ep r o c e s sb yt h e i rp r e s e n c ea t a m u c hl o w e r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t h a nt h a to fa no x i d i z a b l e s u b s t r a t e 6 1R e c e n ts t u d i e sh a v ed o c u m e n t e d t h a t h y p e r g l y c e m i a c a l lc a u s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o x y g e n r a d i c a l s , i n c r e a s e d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a n da c c u m u l a t i o n o f l i p i d p e r o x i d a t i o np r o d u c t s ,s u c ha s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 M D A ) i n t h eb l o o do fd i a b e t i ca n i m a l sa n dD a t i e n t s 【7 J1 8 1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a n d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i ss t i l ld e b a t e d T h i si sl a r g e l yd u e t ot h el a c ko f g o o d - 7 顺 学位论文 t o o l st oa s s a yt h el e v e lo f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W eh a v em e a s u r e d t h es e r u m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S O D ,G S H P X ,M D A ,T A O S , a n de s t i m a t e dA O R ( S O D M D A ) i n17 4 T y p e 2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a n d4 2w e l l m a t c h e d h e a l t h ys u b j e c t s 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o fS O D ,T A O S ,G S H P Xw e r ed e c r e a s e di nT y p e2 D M B u tM D Aw a si n c r e a s e d T h e ya l lc o r r e l a t e dw e l lw i t h t h ed u r a t i o no fd i s e a s ea n da g e T h e ya l l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F P G a n dU M A e x c e p t f o rG S H P X T h ei n c r e a s e dM D A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w a s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t h e d e g r e e o f h y p e r l i p i d e m i ae x i s t e di nT y p e 2D M W ea l s of o u n dt h a ti n t h ee a r l ys t a g eo ft h ed i s e a s e ,t h eS O Da n dG S H - P Xl e v e l s w e r en o td e c r e a s e d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G S H P Xw a s i n c r e a s e d T h i ss u g g e s t sa na d a p t i v er a t h e rt h a nad e l e t e r i u o s p h e n o m e n o n I n t h en e w l yd i a g n o s e dp a t i e n t sw i t hD K A ,t h e S O D ,G S H P X l e v e l sw e r ei n c r e a s e d T h e r ew e r ea l s o e v i d e n c e s s u g g e s t i n g t h a t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m a y b ea n i m p o r t a n tp a t h o g e n e t i cf a c t o r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i a b e t i c v a s c u l a r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c o n c l u s i o n ,a b o u tt h i sp r o b l e mw en e e dm e t a -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 e x i s t i n g s t u d i e sa n dw ea l s on e e d p r o s p e c t i v e r a n d o m i z e d l o n g t e r mc l i n i c a ls t u d i e s K e yW o r d s :T y p e 2D MS O DG S H - P XM D AT A O S 8 硕l 。学位论史 前言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由基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可 能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凶素。1 9 1 1 1 0 l 1 2 型糖尿病和抗氧化剂 j 刚“基之间的平衡失调有灭。ix 2 自由基是指有不成对电子的原 一f 、分r 、离f 或基团等。所有需氧生物体内均可产生自由基活性 氧,它们在机体内执行许多i 1 :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过多的自 由基攻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导致机体损伤。所以需氧生物体内都 有清除自由基的防御体系。人体内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是处在一种 动态平衡之中。若促氧化剂作用增大或抗氧化剂作用下降,机体便 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 。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机体内 自由基会不断产生而清除能力明显受阻。许多自由基会氧化损伤蛋 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脂质和生物膜等重要生物大分子, 最终导致机体衰老和患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加而清除 自由基系统明显受损。但是,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与 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氧化应激出现在糖尿病之前,并发 症出现之前抑或仅是出现并发症的反应尚有疑问,有研究发现在l 型糖尿病人的非糖尿病亲属中其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存在异常。D 4 在漫长的牛物进化过程中,机体为了防御新陈代谢及其它生命活动 中氧自由基的损伤和破坏,组织和细胞中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 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简称 S O D )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 l u t a t h i o n eP e r o x i d a s e ,简称G S H P X ) , 它们的改变或变化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起着不 可低估的生理或病理性的调控作用。脂质过氧化物被认为是由自由 基产生,它参与糖尿病并发癌的发,卜。一种测定脂质过氧化物方便 硕士学位论文 而敏感的方法是定量测定他们的代谢终未产物一丙二醛( M D A ) 。 关于2 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国外在八十年代中期,国 内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开始,测定血清、红细胞中的S O D 、G S H 。P X 、 M D A 、总抗氧化能力( T A O S ) 水平,但各研究结果极不一致,有 升高,降低,及无变化。其相关闪素的研究结果也极不一致,目前 均无统一的定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糖尿病是一种复 杂的疾病,对其认识尚需一个复杂的过程。2 目前的研究样本量均 较小( 十儿例至几十例) ,可能无力发现某些差异和相关。3 氧化应 激状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实验设计上有缺陷,没有能去除 一些混杂因素,就会使结果出现偏差。4 测定方法的缺陷,这个问 题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已基本解决,其测定方法无论进口药盒还是国 产药盒均已达到统一,成熟,可靠。0 5 - 2 0 l 总之,2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虽然研究众多但仍无明确结论,迄待进一步研究。有人甚至提出糖 尿病患者除监测血糖,血脂,血压以外,还应监测氧化应激状态。 有人设想:糖尿病人对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敏感性的不同,可 能是由于其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状态不同引起。为此我们回顾以往 文献设计了此项研究。为了去除红细胞膜胆固醇,脂肪酸浓度的影 响,且使方法简便易行便于今后应用于临床,我们测定患者血清中 S O D ,G S H - P X ,M D A ,T A O S 水平,且参考文献设计了一项指标: 抗氧化比值A O R = s o D ,M D A 。目的是弄清2 型糖尿病患者的氧 化应激状态以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为其作为早期诊断,预后及疗 效指标应用于临床做一些初步探索。 硕:1 学位论文 材料与方法 2 0 0 1 年I | 、# 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2 型糖尿病患者 1 7 4 名( W H O l 9 9 9 年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 。男9 4 名,女8 0 名, 平均年龄5 5 3 4 1 2 2 2 。所有患者均除外F 列疾病:急性心肌梗塞, 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心律失常,f ;稳定心绞痛,脑梗塞、 脑出血急性期,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肿瘤,结缔组织 病。除1 2 名新诊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反复酮症收住入院外,其他患者 均无酮症。 受枪者隔夜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甘油三脂( T G ) 、胆固醇 ( C H 0 ) 、低密度脂蛋白( L D L ) 、高密度脂蛋白( H D L ) 、糖化血红 蛋白( H b A l C ) 、纤维蛋白元( F I B ) 、S O D 、M D A 、T A O S 、G S H P X 。 酮症入院患者,取血时酮症仍存在。除酮症患者外,同时行口服葡 萄糖耐量试验及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 肽,酮症患者在酮症纠正后测 定。测定血压体重指数( B M I ) ,留取2 4 小时尿液测定尿微量白 蛋白排泄率( U M A ) 。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行眼底摄片检查。 诊断糖尿病不到一年患者为新诊糖尿病组( n = 5 6 ) ,病程大于等 于一年患者为长期糖尿病组( n = 1 1 6 ) 。按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 糖 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和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一根据W H O 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陈旧脑梗塞、脑出血一通过 问诊、查体、可疑病人结合头颅C T 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 分 为:微血管病变组( n = 2 2 ) ,大血管病变组( n = 3 3 ) ,大微血管病变 组( n = 7 4 ) ,无血管病变组( n :l I ) 。按一级亲属中是否有糖尿病患 者分为阳性家族史组( n = 9 0 ) 和阴性家族史组( n = 8 2 ) 。按其2 4 小 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 M A 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 U M A 3 0 m g d 硕j :学位论文 ( n = 7 0 ) ,微量自蛋白尿组- - 3 0 m g d 一U M A 3 0 0 m g d ( n = 7 6 ) ,临 床蛋白尿组U N A 3 0 0 m g d ( n = 1 7 ) 。新诊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酮 症分为酮症组( 1 1 = 1 2 ) 和非酮症组( n = 4 0 ) 。 正常对照组( n = 4 2 ) 来自某高校教师,男2 3 名,女1 9 名,平 均年龄5 6 6 4 l O 9 8 ,血压 1 3 0 8 0 m i n i I g ,血脂币常,无一C ,、脑血 管疾病。 S O D 、M D A 、T A O S 、G S H P X 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化制品 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取瓯分离血清后一2 0 保存, 5 天内测定。计算抗氧化比值A O R = S O D M D A 。其余生化、放免、 眼底摄片、下肢血管彩超为本院常规检查。 以下是几种被测物质的测定原理: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P X ) : G S H P X 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过氧化氢分 解的酶。它特异的催化还原型谷胱苷肽( G S H ) 对过氧化氢的 还原反应,可以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 G S H P X 的活性中心是硒半胱氨酸,硒是G S H P X 的必需部分, 每克分子酶含有4 克原子硒。测定G S H P X 的活力可以作为衡 量机体硒水平的一项生化指标。 G S H P X 可以促进过氧化氢与还原型谷胱苷肽反应生成 H 2 0 及氧化型谷胱苷肽( G S S G ) ,G S H P X 的活力可用其酶促 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测定此酶促反应中还原型谷胱苷肽的消耗, 则可求出酶的活力。 G S H P X 2 H 2 0 + G S S f 硕七学位论文 G S H P X 的活力以催化G S H 的反应速度来表示,由于这两 个底物在没有酶的条件下,也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称非酶促 反应) 所以最后计算此酶活力时必须丰除非酶促反应所引起的 G S H 减少的音I ;分。 G S H 量的测定:G S H 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作用生成5 一 硫代二硝基苯甲酸阴离子呈现较稳定的黄色,在4 1 2 r i m 处测其 吸光度即可计算出G S H 的量。 定义:规定0 1 m l 血清在3 7o C 反应5 分钟,扣除非酶促反 应作用,使反应体系中G S H 浓度降低lg tm o l L 为一个酶活力 单位。 二、丙二醛( M D A ) : M D A 是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之一,测定M D A 的量常常可 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M D A 可与硫代巴比妥酸( T B A ) 缩合,形成红色产物,在5 3 2 n m 处有最大吸收蜂。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 :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通过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 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0 2 “ - ) 后者氧化羟胺形成亚硝酸 盐,在显色剂的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 吸光度。当被测样品中含S O D 时,则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专 一性的抑制作J 【 J ,使形成的亚硝酸盐减少,比色时测定管的吸 光度值低于对照管的吸光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 中的S O D 活力。 定义:每m l 反应液中S O I ) 抑制率达5 0 时所对应的S 0 1 ) 量 硕士学位论文 为个亚硝酸盐单位( N U ) 。 四、总抗氧化能力: 机体内的抗氧化物质,能使F e ”还原成F e ”,后者可与菲啉 类物质形成稳固的络合物,通过比色可测出其抗氧化能力的高 低。 定义:在3 7o c 时,每分钟每毫升血清样品,使反应体系的 吸光度( O D ) 值每增加0 叭时,为个抗氧化能力单位。 使用仪器:离心机 立U 3 0 0 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箱 统计学处殚:所有资料均输入微机,使用S P S S l 0 0 统计软件处 理。实验室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以上比较采用A N O V A , 组问比较用q 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t 检验法。P 0 0 5 被认为有 统计学差异。 硕 :学位论文 结果 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 5 5 3 4 1 2 2 2V S5 6 6 4 1 0 9 8 ) , B M I ( 2 4 5 4 3 8 lV S2 4 5 4 4 6 2 ) ,性别( 分别为:男9 4 ,女7 9 和 男2 3 ,女1 9 ) 卜均有可比性。空腹血浆葡萄糖、空腹胰岛素、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厢【f 【L 浆葡萄糖糖尿病组升高( p 0 0 1 ) 。糖尿病组T G 、 C l I O 、L D L 、H b A l C 升高( p O 0 1 ) 。糖尿病组血清S O D 、T A O S 降低( p 0 0 1 ) ,G S H P X 降低( p O 0 5 ) ,血清M D A 生高( p O 0 1 ) , S O D M D A 降低( p 0 0 i ) 。见表一。 2 型糖尿病人中,空腹血清胰岛素( r = O 2 1 5 ,p 0 0 1 ) ,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后血清胰岛素( r = 0 2 0 9 ,p 0 0 1 ) ,以及T G ( r = 0 2 3 4 , p 0 0 1 ) 与B M Id i 相关;H D L ( r = 一0 2 4 5 ,p 0 叭) ,H b A I c ( r = 一0 2 0 3 ,p 0 0 1 ) 1 jB M I 负相关。 2 型糖尿病人S O D 与病程,年龄,F P G ,U M A 负相关( p O 0 1 ) , 与收缩压负相关( p O 0 5 ) 。M D A 与年龄,病程,收缩压,F P G , C H O ,L D L ,H b A l c 正相关( p O 0 1 ) ,与U M A 负相关( p 0 0 5 ) 。 M D A 与S O D 负相关( p O 0 1 ) 。G S H P X 与病程,年龄负相关( p O 0 1 ) ,与S O D 正相关( p 0 0 1 ) ,与M D A 负相关( p 0 0 1 ) 。 T A O S 与年龄,病程,F P G ,服7 5 9 葡萄糖2 小时后血糖,胰岛素, H b A l c ,U M A 负相关( p 0 0 1 ) ,与S O D ,G S H P X 正相关( p 0 0 1 ) ,与M D A 负相芙( p 0 叭) 。抗氧化比值S O D M D A 与病程, 年龄,F P G ,t t b A l c ,U M A 负相关( p 0 0 1 ) ,与收缩压负相关( P 0 0 1 ) ,与S O D ,G S I f P X ,T A O S 难相关( p 0 0 1 ) ,与M D A 负相关( p 0 0 I ) 。见表- 。 钡1 学位论文 。t t J r l ( 9 女1 年龄( 岁) 表一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群某些指标的比较 糖脓病组( n = 1 7 3 ) 9 4 | 7 9 B M I ( k g m 2 ) F P G ( m m o l L ) F I N S ( I U L ) P 2 P G ( m m o l L ) P 2 1 N S ( m m o l L ) T G ( m m o l L ) C H O ( m m o l L ) L D L ( m m o l L ) H D L ( m m o l L ) G H b ( ) S O D ( N U m 1 ) M D A ( n m o l m l 、 T A O S ( U m l 、 G S H P x ( 活力学位) S O D ,M D A ( ”p 0 0 I + p 0 0 5 ) 5 5 3 4 1 2 2 2 2 4 5 4 3 8 1 9 8 9 5 3 4 6 0 8 9 8 7 6 3 0 9 1 8 4 1 7 5 6 0 3 2 6 3 2 8 2 2 1 6 3 2 2 1 3 2 3 1 2 5 6 1 8 j 3 3 2 3 6 2 0 1 1 3 6 1 4 3 6 0 4 1 8 9 1 6 0 2 2 6 2 8 5 _ 3 7 8 1 3 9 7 1 4 9 9 4 0 2 9 0 7 3 6 4 1 6 6 l 7 7 4 8 9 1 4 4 3 2 1 7 1 7 0 3 2 4 2 :常对照约 ( n = 4 2 ) 2 3 1 9 5 66 4 1 0 9 8 2 4 5 4 46 2 4 9 8 l 0 6 7 5 + 5 2 1 2 1 6 4 0 + + 67 6 0 0 7 9 9 + + 2 5 4 6 l 6 8 3 0 1 2 7 4 0 6 2 5 + + 5 0 2 1 0 9 9 6 + + 2 9 3 6 0 6 2 2 + + 1 5 5 7 0 2 8 l 5 6 4 0 0 5 0 8 + 9 9 9 9 l 9 3 5 5 + + 4 0 7 2 0 4 4 l + 9 5 2 l 0 8 8 4 + 4 8 06 4 0 - L - _ 5 9 3 1 + 2 48 2 7 3 4 4 6 + + 硕 j 学位论文 病程 年龄 S o D 0 6 0 4 0 2 2 6 收缩压 一0 1 5 4 + F P G02 6 4 P 2 P G P21NS| C H O L D L G H b U M A0 4 1 l S o D M D A G S H P X T A O S 表二备相关指标问的相关系数 M D A 0 4 0 3 0 ,2 5 2 0 2 0 8 0 2 7 3 0 3 9 6 0 4 1 9 0 3 2 7 O 1 7 3 + 0 2 6 l ( + p 00 5 ,其余p 0 0 1 ) G S H P XT A o S O 7 l O 一0 5 0 8 0 5 3 0 0 4 6 7 17 0 5 4 4 0 3 3 9 0 4 5 9 0 2 3 2 0 2 4 l O 5 3 5 0 2 5 9 0 5 2 0 0 5 3 6 0 4 7 5 S o D ,M D A 0 6 4 4 0 2 7 3 一O 1 8 3 + 一0 3 1 l O 1 9 4 * 0 3 9 8 09 4 9 0 5 4 1 0 6 0 0 0 6 1 4 坝J j 学位论文 表三长期糖尿病人和新发糖尿病人指标比较 长期糖尿病组新发糖尿病组f 常对照组l A 组( r l = 1 1 6 ) B 组( n = 5 6 ) C - * i l ( r l = 4 2 ) 男女 S O D ( N U I m l ) M D A ( n m o | m | ) T A O S ( U m 1 ) 6 4 5 2 7 9 4 3 1 0 4 7 5 0 5 O 2 7 6 9 7 1 7 0 3 0 2 6 9 7 8 l 1 2 1 9 2 3 1 9 9 9 9 9 9 3 6 4 8 8 0 3 04 0 8 0 4 4 + 4 8 1 5 1 2 69 5 2 O 8 8 4 8 G S H P Xt 活,J 单位) 7 1 2 9 1 2 1 09 0 1 5 9 9 5 8 0 6 4 - I - 5 9 3 + + S O D M D A 1 5 7 8 2 3 62 0 0 6 2 9 5 2 4 3 8 3 4 5 + 4 ( “p O O l 二绷闻有筹异) ( p O 0 1A 组与B 、C 编问有差异) 正常对照组,新发糖尿病组,长期糖尿病组,T - A O S ,S O D M D A 逐渐降低,M D A 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又高 于长期糖尿病组( p O 0 1 ) ,甚至新发糖尿病组G S H - P x 高于正常 对照组,两组又高于长期糖尿病组( p 0 0 1 ) 。见表五。 18 硕L 学位论文 表四阳性和阴性家族史糖尿病人指标比较 阳r J :家族史组| 5 月性家族L 史组 ( n = 9 0 )( n = 8 2 ) 男,女 5 1 3 94 2 4 0 S O D ( N U m 1 ) 8 6 5 7 8 1 4 3 8 68 4 12 9 I35 4 7 M D A ( n m o l m 1 1 4 9 7 5 o2 2 25 0 1 8 _ 4 - O 3 5 l T A O S ( U m 1 ) 7 5 1 2 l5 2 57 1 8 0 1 7 9 2 G S H P X ( 活j 单位17 6 8 0 2 1 4 4 8 77 8 1 1 9 1 4 4 7 5 S O D M D A1 7 4 1 9 317 21 6 9 0 4 33 3 4 2 型糖尿病患者,阳性家族史组和阴性家族史组之间S O D , M D A ,T A O S ,G S H P X ,s O I ) M D A 值无差异。见表四。 硕j :学位论文 表五酮症和非酮症新发糖尿病人指标比较 一 一 酮症组 J f :酮症组 男女 P 2 P G ( m m o l L ) P 2 n U S0 U I 。) P 2 C 肽( p m o l m 1 ) H b A l c ( ) S O D ( N U m 1 ) M D A ( n m o l m 1 ) T A O S ( U m 1 ) G S H P X 活力单位) S O D ,M D A ( + p 0 0 5 ) tn = 1 2 ) 8 4 2 05 6 6 6 4 2 4 l5 8 2 7 82 6 3 1 8 7 7 4 - 0 9 0 5 1 08 6 0 2 6 7 6 1 0 3 3 6 0 1 40 6 5 4 9 2 0 0 15 0 8 0 7 5 0 9 5 9 9 5 5 7 6 5 7 1 8 2 1 0 1 6 2 8 8 8 2 0 ( n = 4 0 ) 2 l 1 9 1 6 7 6 8 53 17 + 3 0 0 2 6 1 07 17 + 34 7 3 28 4 9 + 8 8 6 5 2 2 1 6 + 9 6 1 8 5 I1 6 7 3 + 4 8 7 l 0 3 3 4 8 17 0 I3 5 4 8 8 5 3 6 1 0 4 5 8 + 1 9 7 5 3 3 0 1 6 堡! :堂垡堡壅一 表六各期糖尿病肾病病人指标比较 l 【:常门蛋白尿组 微量白蛋白尿绑 临床白蛋白尿缃 A 细( n = 7 0 )B 组( n = 7 6 ) C 组( n = I 7 ) 男,f ( 3 7 3 3 4 6 3 0 1 0 7 收缩压( m m H g ) I3 4 1 4 2 2 2 61 3 4 2 3 1 9 6 0 1 4 8 5 7 3 1 8 3 舒张H ( m m H g ) 8 1 2 1 1 2 0 2 8 0 2 8 1 0 0 3 8 8 2 1 1 6 1 3 S O D ( N U m 1 ) 8 9 9 4 3 1 2 9 6 3 8 3 8 9 5 1 3 3 5 1 7 0 3 8 6 1 5 0 4 7 + + M D A ( n m o l m 1 ) 4 9 0 7 O 2 4 95 0 4 5 O 3 1 2 5 2 3 7 - - + 0 2 8 1 + + T A O S ( U m 1 ) 7 8 2 6 I 4 9 97 2 6 0 - + 1 8 7 3 5 8 3 7 - + 1 7 9 9 + G S H P X I 活,J 币位)8 0 4 6 0 1 4 1 5 4 7 5 3 4 8 1 4 6 0 8 7 4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