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龋 病,概 述,定 义 牙齿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白垩色、黄褐色、黑褐色)、形(缺损成洞)、质(疏松软化)3方面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特征,病程发展缓慢 破坏不能自行修复,危 害,深部发展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等。 牙体破坏残冠、残根、牙缺失影响消化、儿童牙颌系统生长发育。 牙源性病灶感染远隔脏器疾病。,关节炎 主要为类风湿性和风湿性关节炎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胃肠道疾病 眼病 虹膜炎、睫状体炎、脉络膜炎 皮肤病 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肾脏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龋病流行病学,龋病患病率=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100% 龋病发病率=观察期间新发生龋病例数/同期内平均人口数100% 龋均=龋失补牙数(dmf)之和/受检人数 龋面均=龋失补牙面数(dmf)之和/受检人数,龋病的临床基本特征,好发牙位: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上前牙下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前牙乳下前牙,龋 病 的 病 因及学说,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20世纪50-60年代,口腔微生物学的发展,龋病微生物学的研究受到重视,对变链菌族和牙菌斑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龋病病变的超微结构的观察以及免疫、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龋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龋病病因研究的重要里程碑,细菌在龋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被肯定; 糖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对牙菌斑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菌斑的性质、结构和其中的代谢活动; 建立了人工龋模型。,四联因素理论,20世纪70年代由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基础上提出的。,宿主与 牙齿,微生物,食物,时间,龋,碳水化合物,变链菌、乳杆菌、粘放,唾液、全身状况、牙齿的形态结构,四联因素理论,基本论点 含糖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酸从牙面结构薄弱的部位侵入,经较长时间的作用,将牙齿的无机物溶解破坏从而产生龋病。,必须具备以下重要条件,a.致龋细菌 细菌在牙面代谢和致病的生态环境-牙菌斑 b.细菌进行代谢活动和形成牙菌斑的物质基础-糖类(食物); c.易感的牙齿(宿主); d.牙菌斑使细菌发酵糖产生的酸在牙面达到一定的浓度(在临界ph以下)和维持相当长的时间。,1 细菌菌斑,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 致龋特性: 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 耐酸能力 对牙表面的附着能力 牙菌斑,牙菌斑(dental plaque)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根据其所在的部位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上菌斑与龋病的关系密切,而龈下菌斑与牙周病的关系密切。在条件适合时,细菌的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硬组织或牙周袋组织的破坏。,定义,形成和发育,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动态过程。从组织学上观察,三阶段: 获得性膜的形成 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聚集 菌斑的成熟,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是细菌定居前,在牙面上最初沉积的一层唾液膜,是唾液糖蛋白选择性粘附于牙齿表面所形成的无细胞、无菌体的均质状结构。 形成的速度因人而异。刷牙后几秒钟形成,几天后稳定。,获得性膜的功能,修复和保护牙釉质表面;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改变牙面的性质,影响特异性细菌对牙面的粘附;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聚集,细菌对牙面的黏附是菌斑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两个过程: 细菌对牙面的黏附, 细菌之间的相互黏附,即细菌的集聚。 黏附:最初定居的细菌是球菌,以后是丝状菌,杆状菌和其它细菌。 集聚:黏附到获得性膜上的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并集聚其它的细菌。 集聚的方式:细菌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菌斑基质成分促进细菌的集聚,菌斑的成熟,早期(质地疏松)细菌的繁殖和集聚 细菌数量 密度 渗透性 代谢底物 有毒代谢产物 氧化还原电势 厌养状态 菌斑生态环境的改变 结构改变 重组 菌斑深处的细菌(丝状菌)与牙面垂直排列 栅栏状 栅栏状结构是成熟菌斑的主要标志 此结构有利于细菌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扩大微生物的定居面积。,菌斑的结构,平滑面菌斑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菌斑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 菌斑-牙界面 获得性膜 紧贴牙面,是一层无细胞的均质结构。主要由吸附于牙面的唾液粘蛋白即获得性膜构成,有些包括牙齿发育遗留下的釉小皮; 中间层 牙菌斑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球菌、丝状菌和杆菌组成, 结构致密。丝状菌彼此平行,与牙面垂直,其间堆积广大量的g+和g-球菌、短杆菌,形成栅栏状结构; 表层 主要由g+和g-球菌、短杆菌和上皮细胞组成。细菌排列不规则,结构疏松,厚度不一。 “玉米棒”结构,2 食 物,食物的成分 糖、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 物理性能 硬度、精细程度、粘附性等。 产酸性,影响糖致龋力的因素,糖的种类不同种类糖致龋力不同 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果糖山梨醇、 甘露糖 糖的摄入量 呈正相关 糖的物理性状 给糖的时间、方式和频率 糖的唾液清除率糖在唾液中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3、易感宿主,(1)牙齿 1)牙齿抗龋力的表现形式 解剖形态:完整、光滑的外形 理化结构:高度矿化的致密表面结构,含有 抗龋的微量元素 排列和位置:排列整齐,滞留区少 2)影响牙齿抗龋力的因素 牙齿萌出以前全身疾病遗传因素的影响 牙齿萌出以后再矿化,提高牙齿的抗龋力,(2)唾液,1)唾液的抗龋作用 机械清洁作用 缓冲作用 抑菌作用 再矿化作用,2)影响唾液抗龋力的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 放疗化疗、食物药物 年龄性别等 唾液的质和量 宿主的抗龋力,宿主的抗龋力主要表现在口腔局部的牙和唾液的抗龋力,而全身因素如营养、全身疾病、内分泌、遗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精神、神经等因素可通过牙和唾液的抗龋力而间接影响龋病的发生。,4、时间因素,(1)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慢长的过程, 初期到洞的形成需18个月时间; (2)周期性患病率曲线,牙萌出后2-4年; (3)龋敏感年龄2-14岁; (4)菌斑发育成致龋菌斑需要时间。,龋 病 的 临 床 表 现,一 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 猛性龋 慢性龋 静止龋 继发龋,(一) 急性龋,多见儿童和青年人; 病变进展快; 色浅质软,易去除; 坏死区多; 修复性牙本质少,易发生牙髓病变。,猛性龋,(二) 慢性龋,多见于成人; 病变进展慢; 色深质硬,难去除; 坏死区少; 修复性牙本质多。,静止龋,(三) 继发龋,龋坏未去净 ; 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 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的牙体组织破裂 。,二 按解剖部位分类,1 窝沟龋 部位:后牙牙合面、磨牙颊沟、上前牙舌侧窝。 2 平滑面龋 邻面龋:近远中接触点处。 颈部龋:牙颊、舌面,靠近釉牙骨质处。 3 根面龋 老年人牙列,牙根的颊面和舌面。,窝沟龋,颈部龋,三 按病变深度分类,1 浅 龋 2 中 龋 3 深 龋 这一分类方法临床上最适用, 将在龋病诊断章节详细介绍。,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 龋病诊断,问诊 概念:激发痛 视诊 探诊 牙髓活力测试 x线检查 新进展透照,透 照,浅 龋,中 龋,深 龋,病变部位 色 改 变 形 改 变 质 改 变 探 诊 温度刺激 试 验 激 发 痛,牙釉质或骨质 白垩或黑褐色 浅洞,钩探针 粗糙 无 无 无,牙本质浅层 黄褐或黑褐色 明显龋洞 变软 敏感 冷刺激(+) 可有,牙本质深层 黑褐色 深洞 变软,有食物残渣 探痛明显 疼痛较中龋剧烈 明显,食物嵌塞痛,二 浅龋、中龋、深龋的诊断标准,三 鉴别诊断,1 窝沟浅龋和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山南地区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光纤通信)职业技能鉴定四级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牡东部地区四校联考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名校高三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优高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海洋气象灾害社区防范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考核试卷
- 纺织品企业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白酒酿造技术与品质提升研究考核试卷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配套教学课件
- 东鹏瓷板幕墙讲义xin
- 离婚协议书免费版大全
- DB32T 4076-2021 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技术标准
- 分析化学第三章酸碱滴定法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含深井铸造)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
- 连锁药店商圈分析精编版
- 工程地质测绘ppt版(共61页)
-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测绘PPT
- 崩塌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