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967.1-2019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与《GB 19967.1-2005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的主要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名称调整:新标准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更新为“通用编码字符集”,这一变化反映了对字符集描述的规范化和国际接轨,体现了对Unicode等现代字符集标准的认同。

  2. 标准类型变化:标准编号前的“GB”变更为“GB/T”,表明该标准从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这意味着使用该标准不再是强制要求,而是推荐遵循的规范,给予了实施者更大的灵活性。

  3. 技术内容更新:虽然具体的技术细节变更未直接列出,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标准很可能会纳入近年来在字体设计、字形处理、以及字符编码技术方面的进步,以适应更高分辨率显示设备的需求,提升字形的清晰度和美观性。

  4. 字符集范围考虑:尽管两版标准均针对基本多文种平面,新标准可能根据Unicode的最新进展,对支持的汉字范围进行了微调或增补,确保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5. 质量与性能要求:随着技术进步,新标准可能对24点阵宋体字型的渲染质量、屏幕显示效果及打印输出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或更细致的要求,以提升用户体验。

  6. 编辑性修改:除了实质性的技术更新,新标准还可能包含对旧版标准中表述不清、格式不一或已过时信息的修订,以提高标准文本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这些变化旨在使标准更加符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汉字24点阵宋体字型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力和兼容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08-30 颁布
  • 2020-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9967.1-2019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_第1页
GB∕T 19967.1-2019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_第2页
GB∕T 19967.1-2019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_第3页
GB∕T 19967.1-2019 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 汉字24点阵字型 第1部分:宋体_第4页

文档简介

书 书 书犐 犆犛 犔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犌犅犜 代替 信息技术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 点阵字型第部分:宋体犐 狀 犳 狅 狉犿犪 狋 犻 狅 狀狋 犲 犮 犺 狀 狅 犾 狅 犵 狔犝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犪 犾犮 狅 犱 犲 犱犮 犺 犪 狉 犪 犮 狋 犲 狉狊 犲 狋(犫 犪 狊 犻 犮犿狌 犾 狋 犻 犾 犻 狀 犵 狌 犪 犾狆 犾 犪 狀 犲) 犱 狅 狋犿犪 狋 狉 犻 狓犳 狅 狀 狋狅 犳犆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犻 犱 犲 狅 犵 狉 犪犿犘 犪 狉 狋:犛 狅 狀 犵狋 犻 发布 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布书 书 书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字型和字序标准数据的管理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汉字点阵字型附录(规范性附录)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 附录(规范性附录)减省笔画处理的汉字 参考文献 犌犅犜 前言 信息技术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 点阵字型分为个部分: 第部分:宋体; 第部分:黑体。本部分为 的第部分。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 点阵字型 第部分:宋体 。与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 年版的个别汉字字型错误进行了修正; 增加了基本多文种平面 代码段的 个汉字的 点阵宋体字型; 增加了基本多文种平面之外的 个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汉字的 点阵宋体字型。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仓颉博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火箭军装备研究院第四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代红、熊涛、卿上伟、相海霞、曹颖、吕建春、周济萍、翟广臣、闫冰、冯海霞。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犌犅犜 信息技术通用编码字符集(基本多文种平面)汉字 点阵字型第部分:宋体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 基本多文种平面中 统一汉字及其扩充集和 汉字强制部分的 点阵宋体字型。本部分还规定了 基本多文种平面之外的 个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汉字的 点阵宋体字型。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数字化产品,也可用于其他有关设备。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字形犵 犾 狔 狆 犺一种可辨认的抽象的图形符号,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设计。 字型犳 狅 狀 狋具有同一基本设计的字形图像的集合,如:宋体。 点阵字型犱 狅 狋犿犪 狋 狉 犻 狓犳 狅 狀 狋以点的集合来表现图形字符的型(形) 。 字序犮 犺 犪 狉 犪 犮 狋 犲 狉狅 狉 犱 犲 狉图形字符在集合中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次序。字型和字序本部分以我国现行规范汉字字形为基础,依据现行规范汉字字形整理的原则(参见参考文献)进行字型设计。犌犅犜 本部分按 编码字符集 统一汉字、 统一汉字扩充集及基本多文种平面之外 个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的次序排列各汉字点阵字型。标准数据的管理为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用汉字字型与字模标准数据的管理,保证本部分在实施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有关字型数据的授权转让使用事宜,字型标准数据的维护、更新及修订工作,统一由归口单位负责。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 栅格栅格由若干条等距离的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叉而形成。 点阵字型的栅格是横向 格、纵向 格。每个方格的中心定为点的中心位置。栅格仅对构成点阵字型的各点进行定位, 点阵的栅格如图所示。图 点阵栅格图示意图 点点是构成点阵字型的最小单位,以圆形表示,它是位于各方格内的黑色区域。 点阵字样汉字点阵字型的字样,由置于栅格内的若干个点的集合来表示。汉字“永”的 点阵字样如图所示。犌犅犜 图 点阵汉字“永”字型示意图汉字点阵字型 字数本部分提供了 基本多文种平面 统一汉字及其扩充集和 汉字强制部分规定的 个汉字以及基本多文种平面之外的 个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汉字,共计 个汉字的 点阵宋体字型。 汉字字型数据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的表示,见附录。 减省笔画的汉字在本部分中,有 个汉字受点阵栅格限制进行了减省笔画处理,见附录。 汉字点阵字型表本部分规定的 点阵宋体字型如下: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犌犅犜 基本多文种平面之外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犌犅犜 附录犃(规范性附录)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犃 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的表示本部分中,汉字的字型可由其点阵数据来表示。每个字型的点阵数据为 (横行点数纵列点数) ,共 个二进制位, 个字节。犃 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的记录格式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的 个字节排列次序是以字节开始至 字节结束,均用十六进制表示,每行字节(占 个二进制位,全部为有效位) ,其记录格式如表 所示。表犃 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记录格式行数列数 字节字节字节 字节 字节 字节犃 汉字 点阵字型数据举例 犌犅犜 犌犅犜 附录犅(规范性附录)减省笔画处理的汉字本部分中有些汉字笔画较多,因 点阵字型受栅格数的限制,不能完整地表现这些字的笔画,故在保留原字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减省笔画处理。减省笔画处理的汉字只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