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1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纲10电工基础教学大纲16电机变压器教学大纲28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4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40安全用电教学大纲45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51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59AutoCAD实验教学大纲64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大纲72钳工实训课程实训教学大纲79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86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91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大纲97变频与直流调速教学大纲100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103管路拆装教学大纲106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110触摸屏应用技术教学纲 112自动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15焊接技术教学大纲119机电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24公共礼仪教学大纲 129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135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142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1、 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2、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工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原料药原料准备、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加热、制冷、蒸馏、萃取、吸收、结晶、干燥、包装等单元操作,同时涵盖部分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等。 5、操作技能 培养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还能从事技术引进、产品开发、试验研究及相应岗位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3、周数分配本计划适用招收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经体检及入学测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学制4年,总周数80周,其中教学62周(含企业顶岗实习),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及机动8周。四、教学计划表见附表。五、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1、电工仪表与测量本课程按照电工测量对象的不同,介绍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相位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深刻了解电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电工参数测量。2、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和电容器、磁场和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电机与控制、非正弦周期电路、过渡过程等。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和电容器、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电机与控制、非正弦周期电路、过渡过程等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的工作原理,学会分析相关电路知识。3、电机与变压器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动机与变压器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熟悉常用电动机绕制、拆卸、仪器仪表的使用,电机与变压器一般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方法,培养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学习新的电气控制技术打下较好的基础。4、机械基础常用机构、常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法、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等知识。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区别,各种机构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牌号的含义及应用等,掌握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掌握轴系零件的应用知识。5、数控加工工艺学讲授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运动传动原理、机床分类。典型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的性能、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机构特点与调整方法、数控机床位置精度及其检测和调整的基本知识。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核心技能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处理、数控加工刀具选用、常用编程指令与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将工艺设计技术与数控系统功能有机结合的工作能力。6、安全用电是电类专业的技术核心课程,是与生产、生活高度结合的专业理论课,是从技术理论课、基础理论课走向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应用研究的基础和纽带。安全用电是保证现代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两个重要方面,为培养高质量供用电专业学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介绍数控机床常用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选用原则,机械动态测试故障分析中所需的知识和一些典型参数的测试方法,测试信号的时域、频域的描述、分析和处理方法,测试装置与被测对象的静动态特性及评价方法。8、工厂电气控制学生能够使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对机床和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并具备对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9、电子CAD是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原理图及印刷电路板图的编辑、输出、网表生成、检查、分析,打印及建立新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库等。通过设计实验学生可以独立实现手动和自动布线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为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10、工业企业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班组管理及药政管理知识。11、钳工是源于基本钳工知识对本专业的必要性。作为技能应用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然要遇到维修、维护所用工具、器械或者在操作设备过程中用到相应的钳工技能,作为基础性的技能需求,本专业学生应该对此给予一定程度的掌握,通过实训应取得就业资格证书。12、电工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电工技术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3、电力拖动控制与技能训练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动机的基本构成、基本运行及工作原理。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是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工厂供电,后续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化工机器、机床数控技术。1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部分、数字电路部分,理解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工作原理,学会分析基本模拟、数字电路。15、变频器与直流调速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使学生深刻理解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功能含义,掌握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编程、操作方法,了解专用变频器的工业应用,培养学生在变频器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维修能力。通过实验及实训,培养学生检索电气技术资料的能力、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实用设计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紧跟变频器发展的最新进程,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型号、新应用领域的有关内容。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16、液压与气动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系统、气压传动基本概念、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及系统。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熟记液压元件、掌握液压基本回路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会分析液压基本回路、了解气压传动基本概念、气动元件、学会分析气动基本回路及系统。17、管路拆装本课程根据化工生产中管道工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扩展设置各项目任务,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练习查找资料、制订项目任务完成的计划方案,经过具体实施环节完成课程各项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在化工生产中化工管道操作的具体技能,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西门子S7-200,概述、基本指令、顺控指令及编程、功能指令、步进、伺服电机应用、模拟量处理及PID控制、HMI及组态软件应用、通讯设置、故障诊断、综合应用及训练.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PLC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可编写较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同时学习触摸屏,步进电机,为从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改造工作打下基础。19、触摸屏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需要。该课程的可设使学生能够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并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自动控制技术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工程实例、熟悉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再学习能力。21、焊接技术主要是讲述常用的各种焊接方法的过程本质、焊接工艺、焊接方法、质量控制,使学生了解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艺,掌握焊条电弧焊等常用焊接方法与焊接工艺。22、机电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投影法基础、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掌握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理解投影法基础、认识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学会分析简单零件图。23、公共关系与礼仪讲解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知识、工作程序与实用技巧。学习各种公共关系活动中的礼仪要求。培养学生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24、就业指导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更重要的是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对自己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定位,打破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25、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发展的过程。调整心态,适应社会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6、德育德育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7、社会生产实践现场独立操作训练,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质量、安全、劳动管理和班组建设等方面的知识。28、综合能力考核 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并结合实际生产,选择单元操作进行单独操作考核。29、技能鉴定本专业高级职业资格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六、说明1、该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各学校根据所在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校企合作的需要,可对课程设置及内容作适当调整,调整量一般不超过30%。2、专业课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一体化教学内容和顺序。除第五学年的顶岗实习外,还要努力探索校企结合教学的其他有效方法。7、 装备规范培训机构应是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具有培训能力的单位。拥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室、实训室,具有满足课程设置必须的实训实训场所、仪器和设备,以及必要的电教设备与仿真装置、仿真教学。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学基础。教学计划表学时 项目课程教学时数按学期学年分配各科总学时理论实习(实验)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一二三四五六公共课德育40402公共礼仪40402就业指导40402心理健康4010302专业课电工仪表与测量(中)8020604机电工程制图160808044电工基础(中)12080404电机与变压器12060604机械基础8040404数控加工工艺学2402010066安全用电40402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8040404工厂电气控制技术12060606自动控制技术8040404电子CAD8020604钳工12040806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12040806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4802002801212电子技术应用12080406变频直流调速(选修)12060606常用制药、制剂设备及通用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12040806液压与气动技术(继电器控制)12040806管路拆装8020604焊接技术802060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32016016066单片机160808044触摸屏应用8020604其他现代工业企业管理40402综合能力考核6060技能鉴定6060社会生产实践10001000总学时360019201680303230303032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大纲1、 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电工仪表与测量是电梯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计量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它主要讲授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电路各种电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模拟式和数字式各类及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原理与维修。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标志、技术性能和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对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分别在实习课强化训练仪表使用(电梯班)、仪表拆装调试(计量班),并注意与相关课程的紧密配合。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能能力为主,重视实践能力之培养,突出技工教育特色,弱化难度过大的定量计算,较多采用定性分析,直观教学; (2)尽量采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实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随时补充有关杂志、资料中的新内容(如数字化仪表、分时和远程电度表),使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四新特征(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4)贯彻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证书并重的政策精神,确保毕业生到中级工以上标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不负高级技校的称号。2、 学时分配表章节名称总学时讲课习题课实(验)习绪言1111111211131114111510.50.52121122211232112410.50.52510.50.526282113132211334223444414321、50.5442114521、50.546211阶段复习211515221、50.55321、50.55455422562115720.51、561413622116320.51、56465887120.51、57220.51、5812282624834139122924493624复习44机动44考试1028合计110446603、 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言教学要求1、了解电工仪表发展概况2、明确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内容及重要性。教学内容(一)什么叫电工测量、电工仪表(二)仪表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 (三)电工仪表的发展始终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四)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要求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工仪表分类、型号、常用测量方法;2、掌握仪表精度概念、指示仪表组成,测量误差及其消除;教学内容 (一)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标志技术要求及组成; (二)常用测量方法、误差原因及消除 二电流与电压的测量教学要求 1、理解磁电系测量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电磁系表头的结构、特点 3、掌握电流表、电压表、互感器的选用;教学内容 (一)磁电系测量机构、磁电系检流计、电流表、电压表; (二)电磁系表头、电磁系电流表与电压表; (三)仪用互感器 三模拟式万用表教学要求 1、理解指针式万用表结构、原理 2、掌握500型万用表使用与维修教学内容 (一)万用表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500型万用表电路图的读图 (三)万用表使用与维修 四电阻的测量教学要求 1、了解电阻测量方法的分类 2、掌握电桥、摇表原理、使用。教学内容 (一)电阻测量方法、分类 (二)伏安法测电阻 (三)单臂、双臂直流电桥 (四)兆欧表和接地摇表 五电功率的测量教学要求 1、理解电动系表头之特点 2、掌握功率表测单、三相有功、无功功率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电动系和铁磁电动系测量机构 (二)电动系功率表和低功率表 (三)三相有功、无功功率的测量方法 六 电能的测量教学要求 1、掌握感应系电能表的原理,结构、调整 2、掌握单相、三相电能表的选用、接线方法教学内容 (一)感应系电能表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单相、三相有功、无功电能表 (三)电能表的使用和调整 七转速和功率因数的测量教学要求 1、了解离心式转速表结构、原理 2、了解变换式表结构、原理教学内容 (一)了解离心式转速表结构、原理 (二)了解变换式表结构、原理 八数字式仪表教学要求1、理解数字式电压基本表原理2、掌握数字式万用表电路、原理、使用与维修3、了解数字式频率表结构原理教学内容 (一)数字式电压基本表 (二)DT830数字万用表 (三)DP18数字频率表 九电子仪器教学要求 1、掌握通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使用及一般故障排除 2、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使用与维护教学内容 (一)SB10组成、原理、使用、维护 (二)XD7组成、原理、使用、维护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由浅至深的研究电工基本理论。电工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在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具备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具备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面对职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注意电工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3)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多采用模型、实物,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教学中验证性实验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着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教学活动可根据内容特点在专业教室或实训基地进行。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总学时讲授/实验学时习题学时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01-1电路和电路模型1实验一 练习使用万用表2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221-3电阻元件21-4欧姆定律411-5电功和电功率311-6电路中的独立电源2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62-1电阻串联电路212-2电阻并联电路212-3电阻混联电路2实验二 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22-4直流电桥平衡条件22-5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2第三章 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223-1基尔霍夫定律23-2支路电流法123-3回路电流法123-4节点电位法223-5叠加原理223-6戴维南定理42第四章 电容器74-1电容器与电容24-2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24-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21第五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245-1磁场2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45-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25-4铁磁物质25-5电磁感应425-6自感25-7互感25-8磁路欧姆定律2第六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306-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26-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26-3纯电阻电路26-4纯电感电路216-5纯电容电路216-6 RLC串联电路226-7 RLC并联电路2实验三 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26-8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26-9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226-10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2第七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67-1电路的频率响应27-2串联谐振电路27-3并联谐振电路2第八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28-1三相交流电源28-2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22实验四 三相交流负载的连接28-3三相电路的功率与测量22第九章 非正弦交流电99-1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产生19-2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谐波分析29-3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计算229-4滤波器2第十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610-1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110-2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110-3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三要素法210-4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2总计152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电路和电路模型 (二)实验一 练习使用万用表 (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2、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3、参考方向 (四)电阻元件 1、电阻与电阻率 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五)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全电路欧姆定律 3、电源的外特性 (六)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2、电功率 3、电流的热效应 4、负载的额定值 (七)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1、独立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 2、独立电流源(理想电流源,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二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教学要求 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 4、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教学内容 (一)电阻串联电路 1、电阻的串联 2、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 3、电池的串联 (二) 电阻并联电路 1、电阻的并联 2、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 3、电池的并联 (三)电阻混联电路 实验二 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 (四)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2、不平衡电桥 (五)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电压源 2 电流源 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三 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教学要求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理解和掌握支路电流法、并会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3、理解和掌握节点电压法,并会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路。 4、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并会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教学内容 (一)基尔霍夫定律 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二)支路电流法 (三)回路电流法 (四)节点电位法 (五)叠加原理 (六)戴维南定理 1、戴维南定理 2、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四电容器教学要求 1、理解电容概念和决定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2、掌握电容串、并联的性质,以及等效电容和安全电压的计算。 3、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RC电路过渡过程中时间常数的概念。教学内容 (一)电容器与电容 1、电容器 2、电容 3、平行板电容器 (二)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 1、电容器的分类 2、电容器的选用 3、电容器的连接 (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1、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2、电容器中的电场能 3、RC电路的过渡过程 五 磁场与电磁感应教学要求 1、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了解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和左手定则。 3、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磁环曲线、磁滞回线的概念以及铁磁材料的分类。 4、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5、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了解自感和互感的应用; 了解磁路欧姆定律。 6、掌握互感线圈的串联;理解电感器的储能特性。会判断和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教学内容 (一)磁场 1、磁体及其性质 2、磁场与磁感线 3、电流的磁场 (二)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 2、磁通 3、磁导率 4、磁场强度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2、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作用 3、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四)铁磁物质 1、铁磁物质的磁化 2、磁化曲线 3、磁滞回线 4、铁磁材料的分类 (五)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直导线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六)自感 1、自感现象 2、自感系数 3、自感电动势 4、RL电路的过渡过程 (七)互感 1、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 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八)磁路欧姆定律 1、磁路 2、磁路欧姆定律 3、磁路与电路的比较 4、电磁铁 六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频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和相量图表示法;会用相量图分析计算由R, L, C组成的简单交流电路。 3、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4、掌握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特点和应用。 5、了解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 (一)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交流电的产生 3、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4、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5、正弦交流电的相位与相位差 6、实验与实训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 (三)纯电阻电路. 1、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 2、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 3、功率 (四)纯电感电路 1、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功率 (五)纯电容电路 1、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功率 (六)RLC串联电路 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电路的电感性、电容性和电阻性 3、功率 4、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 (七)RLC并联电路 1、实验三 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 (八)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九)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十)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七 电路的频率响应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谐振的定义、条件以及电路的固有频率; 2、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特性阻抗、品质因数及谐振特点等计算; 3、理解和掌握并联谐振电路;教学内容 (一)电路的频率响应 (二)串联谐振电路 (三)并联谐振电路 八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2、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功率的计算,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3、在已知电源电压和负载额定电压的条件下,学会确定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4、理解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用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教学内容 (一)三相交流电源 1、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2、三相四线制 3、三相五线制供电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3、三相负载的功率 4、实验四 三相交流负载的连接 (三)三相电路的功率与测量 九 非正弦交流电教学要求 1、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 2、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及其有效值。 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教学内容 (一)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二)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谐波分析 (三)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计算 (四)滤波器 十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教学要求 1、熟悉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会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 2、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及计算; 3、掌握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教学内容 (一)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 (二)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 (三)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三要素法 (四)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电机与变压器教学大纲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电机与变压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变配以及使用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变压器与电机。它们已普遍应用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对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对电动机的故障处理、判断和分析。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贯彻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证书并重的政策精神,确保毕业生到中级工以上标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不负高级技校的称号。(2)坚持以能力为主,重视实践能力之培养,突出技工教育特色,弱化难度过大的定量计算,较多采用定性分析,直观教学。(3)随时补充有关杂志、资料中的新内容(如数字化仪表、分时和远程电度表)。二、学时分配表章节 学时绪论 2第一单元12第二单元11第三单元4第四单元8第五单元9第六单元18第七单元14第八单元 11第九单元 16第十单元8总学时 113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2、了解电机的发展概况。3、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一)电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二)电机发展史(三)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发展状况 一 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教学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常用分类及用途。2、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和主要附件的作用。3、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变压器空载运行时电压变换关系、变比及负载运行时的电流变换关系和阻抗变换计算。5、掌握变压器的外特性、了解其运行时损耗、效率及其简单计算。 6、掌握变压器空载和短路试验的目的和实际意义。教学内容(一)变压器的分类和用途(二)变压器的结构与冷却方式(三)变压器的原理(四)变压器的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 二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测定与连接教学要求1、熟悉单相变压器绕组极性的概念和判别方法。2、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组成和三相绕组的首尾判别。3、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别概念,了解常用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判别方法,会用交流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绕组极性。4、了解电力变压器铭牌参数的含义,能进行变压器简单的参数计算。教学内容(一)单相变压器绕组的极性(二)三相变压器绕组的连接及连接组别(三)用交流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绕组极性(四)电力变压器的铭牌参数 三 变压器并联运行、维护和检修教学要求1、掌握变压器的并联运行的原因、条件和并联运行的接线。2、了解变压器运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信仰活动方案
- 楼盘民俗活动方案
- 残疾人公益徒步活动方案
- 沈阳公司旅游活动方案
- 江苏银行厅堂活动方案
- 河南民俗策划活动方案
- 植物漂染活动方案
- 母婴店洗浴活动方案
- 汽车美食活动方案
- 汉堡店如何活动方案
- 出租房退房协议(通用5篇)
-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含存根)
- 防静电手环测试指导书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详解)
- 码头承包经营合同
- DB37T2367-2022《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
- 2022江苏省中央财政补贴型奶牛养殖保险条款
- 乐山市口腔医院门诊牙科诊所医疗机构企业地址名单目录
- WTO世界贸易组织概论期末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