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郭霞女.doc_第1页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郭霞女.doc_第2页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郭霞女.doc_第3页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郭霞女.doc_第4页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郭霞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析和策略中六班 郭霞女攻击行为是幼儿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老师、家长教育工作中非常头疼的事。许多幼儿都有为一些小的矛盾冲突或一点小的不如意,就做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打人、骂人,毁坏别人的物品。有时甚至会对成人蛮横无理等. 作为父母,不管这样的幼儿有多么棘手,我们都要以极大的耐心、爱心、恒心去关心他,帮助他。并挖掘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祖父母、同伴老师邻居等,大家群策群力运用科学、智慧、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改掉这种攻击行为。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推人、咬人、拽人。言语攻击: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就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二、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生理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2心理因素的影响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3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有的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与同伴交往中,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生了攻击性行为;还有的家长经常采取恐吓、打骂的教养方式,结果造成孩子模仿;还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亏,教孩子打人和欺负别人,久而久之幼儿形成了攻击的习惯。4大众媒介的影响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但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都充斥着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卡通片也在宣传着暴力的情绪,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5活动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班级的一日生活中, 幼儿交往密切,许多活动常常要轮流、谦让、协商等,由于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因得不到或者自身利益受损而出现攻击性的行为。6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也会强化攻击性行为当受到攻击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攻击性行为。指南中也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我们要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孩子,进行全系统的观察,在教育过程中做个有心人,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案例描述班级中的赵恒立小朋友平时调皮好动,总喜欢去惹别人。每次自由活动时都有小朋友来告状,说裘振宇欺负他们,“揪头发,拉手,破坏玩具”等,对于他这个好“攻击他人”的恶习,教师一度无计可施。不是把他抓到一旁站着,就是批评一顿。但这些办法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习以为常的他变得越来越“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教师静下心来默默的反思,这样长期下去不行,一定要找到“坏”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努力把他的坏习惯给纠正过来,于是教师进行了家纺。了解到裘振宇家里有三个小孩,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因为孩子多,再加上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爸爸妈妈对她们比较凶,动不动就一顿打骂,久而久之,孩子就觉得只有用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四、引导措施根据家访的情况,分析孩子的具体现状,教师也查阅了许多理论的资料,从以下一个方面开展了引导:(一)细心观察, 耐心引导幼儿年龄小,训斥、棒打等粗暴手段用不得,当有攻击行为发生时,一定先要弄清楚原因,不可无原则迁就,更不可放纵。态度不能粗暴生硬,也不能单调无味说教,没道理的话语,孩子听不进去,反而会引起反感。一次盥洗,恒立又把同桌的思羽弄哭了,教师走过去板起脸刚要质问,舒舒说:“老师,是思羽要去洗手了,可是还没轮到她,裘振宇叫她不要去,她还是要去,恒立才抓她,她就哭了。”听了这句话教师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对裘振宇的观察与沟通,找出他打闹的原因是“用行动代替言语”。然后对症下药,教师就耐心引导他和小朋友相处时,不要太冲动,不要动手动脚,不要用手抓或推,用嘴巴说话就可以了,并坚持从正面引导,及时具体指出其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怎样做才对,让裘振宇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能有明确的改正方向,这对裘振宇改正错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造成不良影响。 (二)善于诱导, 正面教育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主体性意识的逐步发展,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及其明显,缺乏同伴间的合作,群体意识较差。要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让他们懂得交往。有一次在拼娱乐场恒立努力了很久还是没拼出什么,豪豪好意要帮他,才说几句他就急了,不仅扔下雪花片,还动手打了豪豪,结果豪豪跑来告诉老师,他还觉得委屈,冲到豪豪前面大喊大叫,教师蛮有兴致地问:“怎么啦?你动手打他还不许他告诉老师吗?”裘振宇摇摇头说:“我拼不好又不要他说,可是他说我不会。”这时教师也顺水推舟地告诉他:“你有没有听清楚他要跟你说什么,你就是性子太急了,要学会倾听别人讲话,现在我们一起听听豪豪要跟你说什么好吗?”听了豪豪的话他才觉得自己错了,才心平气和地向他道歉。第二天,他仍和那些小伙伴和好了,一起玩游戏。(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幼儿的攻击行为最终会导致对他人的侵犯,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虽说攻击性行为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体力上的对抗和竞争,但这也需要在社会行为规范的框架下进行,如参加对抗性的游戏 ,激发幼儿的拼搏精神等,平时幼儿发生抓、咬、踢人的不文明行为,家长不要纵容,则要坚决制止并加以教育。幼儿有攻击性行为不是天生的,有时是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教师发现这类经常性侵犯其他同伴的幼儿,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发生冲突,为了一点小事就争执不休;或和邻居吵闹,甚至动手;平时教育孩子也是棍棒相加,以打骂手段为主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孩子变成火爆脾气。其和同伴交往时如有不顺心或不如意时,就会模仿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暴力解决一切。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四)说服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应及时给予指出并教育。在一次区域活动中,赵恒立用积塑拼了一把剑,正正觉得好玩走过去,刚拿起积塑“啪”地一声,裘振宇的剑打在了他的头上,教师马上快步走过去说:“恒立你怎么打人?”他很在理似的说:“他抢我的玩具。”这种想法对中班孩子来说并不少见,教师心平气和地问他:“这玩具是谁的?”他瞪大眼睛看着我,教师耐心地说:“这玩具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玩,所以正正拿积塑,你打他就是你不对了,假如正正在玩积塑你去拿,他打你,他也是错的,大家一起玩,不打人才是好孩子。爱打人的小朋友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