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知识产权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0713020 工业工程 刘鹏内容摘要: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十几年来发展迅速。 品种的多样化正在逐渐适应制剂的需要,出口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壁垒低等多种原因导致该行竞争日显失态,趋向激烈化, 无序化, 且价格战为主。因此药用辅料行业急待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层面; 第二 企业的自律 ;第三 药用辅料行业协会的规范 ;三方 的动态平衡会逐渐扭转辅料行业当前的困境态势 使之步入发展的正常化轨道。关键词 :药用辅料 知识产权 管理药品辅料作为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品辅料按其制剂用途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制剂稳定性辅料、固体制剂辅料、半固体制剂辅料、液体制剂辅料和其它医药辅料。药用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合理的评估,并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药用辅料除了赋形、充当载体、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是可能会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药用辅料可从来源、作用和用途、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天然物、半合成物和全合成物。按作用与用途分类 可分为溶媒、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黏着剂、抗氧剂、抗氧增效剂、鳌合剂、渗透促进剂、pH调节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助滤剂等。按给药途径分类 可分为口服、注射、黏膜、经皮或局部给药、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和眼部给药等。同一药用辅料可用于不同给药途径,且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途。药用辅料在生产、贮存和应用中应符合下列规定生产药品所用的药用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注射剂用药用辅料应符合注射用质量标准要求。药用辅料应经安全性评估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温度、pH 值、保存时间等的影响;与主药及辅料之间无配伍禁忌,不影响制剂的检验,且尽可能用较小的用量发挥较大的作用。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应建立在经相关部门确认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的来源等基础上,上述影响因素任何之一发生变化,均应重新确认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适用性;药用辅料可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同一药用辅料用于给药途径不同的制剂时,其用量和质量要求亦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安全用量范围内确定用量,并根据临床用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标准的项目设置需重点考察安全性指标。在制定药用辅料质量标准时既要考虑药用辅料自身的安全性,也要考虑影响制剂生产、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性质。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与生产工艺及安全性有关的常规试验,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2)影响制剂性能的功能性试验,如粘度等。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及用途,药用辅料的残留溶剂、微生物限度或无菌应符合要求;注射剂用药用辅料的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无菌等应符合要求。药用辅料的包装上应注明为“药用辅料”,且药用辅料的适用范围(给药途径)、包装规格及贮藏要求应在包装上予以明确1。11国际上药品辅料发展现状近十多年来,国外发达国家的制药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出微囊、毫微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等新剂型、新系统,药物制剂向高效速效长效和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的方向发展,药物剂型向定时、定位、定量给药系统转化,制剂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新制剂、新剂型的开发成功,究其原因是重视了药剂辅料的开发应用,尤其是新辅料的开发应用。没有优良的辅料就没有优质的制剂,开发出一种优良的新辅料,可促进开发一类新剂型、新系统和一批新制剂,带动一大批制剂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不亚于开发一种新药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药剂辅料在现代制剂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辅料不断涌现,如:聚乙二醇系列、聚坡乙烯系列、聚乙烯毗咯烷酮系列、聚氧乙烯烷基醚系列、聚氧乙烯烷酸酯系列、聚丙交酯系列等高分子聚合物辅料,黄原胶、环糊精、爱生篮、普鲁蓝等生物合成多糖类辅料,淀粉甘醇酸钠、预胶淀粉、纤维素系列等半合成辅料,海藻酸、红藻胶、卡拉胶等植物提取辅料,甲壳素、甲壳糖等动物提取辅料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开发的新辅料达300多种,且型号多,规格全。21.2我国药品辅料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医药工业对制剂研究一直不够重视,制剂的研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制剂的革新主要依靠于新型辅料的开发,制剂研发的落后也导致了我国目前的辅料生产厂家缺乏专业性。我国是药品生产大国,目前可以生产的原料药1400多种,是世界化学原料药主要出口国之一。然而我国药物制剂的发展却相对落后,进口金额远远高于出口的局面多年来未能扭转。主要原因:一是制剂品种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主剂型分类基本接近,如今只能生产3500多个品种的产品,而美国是我国的43倍,日本是我国的12.6倍。国外一个原料药有10种以上制剂,我国一个原料药一般仅有2-3种制剂。二是制剂的附加值低。按照国际惯例,医药产品的原料与制剂的比价差一般是1:10,而我国一般为1:3。也就是说,发达国家药物制剂的附加值为原料药的10倍以上,而我国只有3倍以上,甚至落后于印度的1:5.2。三是制剂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和生产加工)比较落后,部分原材料、相关原辅材料的质量不过关2。 在辅料生产方面,我国不但缺乏专业性强的辅料生产厂家,而且辅料生产厂家的规模小,品种少,产品能真正符合药典标准的则更少。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仍在沿用四五十年代的传统老辅料,生产90年代的制剂,致使制剂产品难以达到国际通行的制剂标准要求,直接影响了产品出口及市场竞争能力。辅料生产技术的落后也就意味着一些商机。要提高制剂的水平,高质量、新型的辅料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看到了这个产业中的机会,一些新型的的辅料也开始被研制出来并投入了生产,并且质量在不断地提高。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也在不断地壮大,比较大的药品辅料生产企业有营口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市思露森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湖州展望有限公司、山东聊城阿华有限公司、安徽山河有限公司、山东瑞泰有限公司、温州小伦有限公司、等3。21当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的整体态势我 国药用辅料行业低端产品居多,高附加值辅料甚少,这恰恰验证 了该行业进入壁垒低 也是竞争激烈化和无序化的重要原因随着跨国辅料企业的介入 ,这种局面会愈演愈烈。管理学者迈克尔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可以深刻地诊释当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的态势见图:12.2 药用辅料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有增无减 使得行业内部的平均利润这块煎饼被摊得愈来愈薄,目前药用辅料行业具有规模性的主要是 湖州展望 ,山东阿华等。 其中湖州展望既生产原料药又生产药用辅料 ,一方面实现了辅料采购和辅料利润的内部化, 另一方面又可以凭借原料药的管理和GMP 理念给予辅料资金和智力支持,倘若药用辅料推行GMP管理 ,湖州应该是很有希望通过国家认证的。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用辅料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1986年,当时主要有梭甲基淀粉钠,糊精 ,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 其生产工艺更加合理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在同类产品 中一直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后来陆续申报了预胶化淀粉经丙纤维素,轻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包衣剂等药用辅料,质量标准不仅达到了美国药典,而且7个产品 国 出 品达到美国药典和英国药典,成为的主打产品,尤其预胶化淀粉可以替代美国卡乐康的starch 1500。鉴于该公司是专业辅料生产商,品种齐全, 质量一流 ,可以为客户减少从数家辅料企业进货的采购成本 ,越来越成为下游药企的首选。当前药用辅料行业即将实施GMP管理,无疑为阿华制药有限公司稳定和扩大其主导地位提供了大好的时机。除了阿华和湖州等几家规模型企业外,全国范围内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由此形成以几家大公司为主导,其他企业星罗棋布的局面。2.3潜在加入者的威胁按照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当一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尚能维持正常发展而进入壁又比较低时, 其他企业就会相继加入,辅料行业正是如此。尽管利润这块煎饼被摊得越来越薄,但仍有利可图,于是当前形势是,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行业外的企业却又跃跃欲试。另一个现象就是,不少精细化工企业同样开始关注药用辅料行业,所以该行业目前的局势不能不说是内忧外患, 用更加严峻来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2.4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采购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作为主要原料的棉浆粕、木浆粕等, 随着药辅企业、卫生纸企业、造纸企业的与日俱增, 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直接后果就是抬高了药用辅料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 辅料企业的增多为下游的采购商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因此我们会用一家辅料企业来对另一家企业施压。如此看来,药用辅料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山东阿华总经理尹健把这形象地比喻为“ 风箱里的企业” 4 。2.5替代品的威胁辅料行业内的竞争激烈化导致利润微薄,总体看来,科研资金投入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替代品的出现尚未明朗化也在预料之中。现在没有,并不意着将来不会出现,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每一个想在药用辅料行业站住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市场经济是一个系统,药用辅料行业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子系统, 后者在受前者的影响下, 自身内部的各种力量又相互作用, 表象上错综复杂, 探究起来就是这五种主要力量的互相影响。所以辅料行业的种种局势, 都是这五种主要力量引起的。3.0国内行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比较3.1国外的药用辅料知识产权管理现状3.1.1美国辅料的管理规定辅料的定义及分类辅料的定义1301辅料:制剂中有意加入的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物质(不包含杂质等)。辅料的分类按辅料在制剂中的用途将辅料分为以下类别:pH调节剂、鳌合剂、包合剂、包衣剂、保护剂、保湿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病毒灭活剂、补剂、沉淀剂、成膜材料调香剂、冻干用赋形剂、二氧化碳吸附剂、发泡剂、芳香剂、防腐剂、赋形剂、干燥剂、膏剂基材、固化剂、缓冲剂、缓控释材料、胶粘剂、矫味剂、抗氧剂、抗氧增效剂、抗粘着剂、空气置换剂、冷凝剂、凝胶材料、抛光剂,.抛射剂、溶剂、柔软剂、乳化剂、软膏基质、软胶囊材料、润滑剂、润湿剂、渗透促进剂、渗透压调节剂、栓剂基质、甜味剂、填充剂、丸心、稳定剂、吸附剂、吸收剂、稀释剂、消泡剂、絮凝剂、乙醇改性剂、硬膏基质、油墨、增稠剂、增溶剂、增塑剂、粘合剂、中药炮制辅料、助滤剂、助溶剂、助悬剂、着色剂4。美国新辅料的管理新辅料的定义新辅料:指那些首次在美国使用或者改变给药途径的物质。新辅料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1)对首次在美国使用的新辅料DFA要求辅料生产企业按新活性成分的要求报送辅料的相关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辅料的起源包括名称和制造地点合成示意图、结构物理,鉴别记及纯度检查、对批结果分析方法的确认、临床前研究数据以及临床研究数据。新辅料的审评,是在新辅料实际用于药品时,连同该新辅料对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品质的影响在内的评价审查,只有该制剂通过评审后,新辅料才能得以使用。(2)对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给药剂量的新辅料美国辅料的安全性一般按给药途径来进行评价,不同给药途径对辅料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也不同,例如口服与注射给药对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就不相同,所以当口服给药的辅料第一次用于注射和外用给药时,就被DFA认为是新辅料。但此新辅料的含义与上节提到的不一样,因为在此中情况下辅料在某一给药途径被证明是安全的,己经积累了大量的安全性数据,虽然辅料的评价是按给药途径来评价的,但有些评价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评价预期给药途径下与原给药途径下所区别评价项目下的安全性。而不是按预期给药途径下进行全套的安全性评价,这样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增加给药剂量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辅料:辅料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都是在一定的给药剂量下进行评价的,并且新辅料的临床评价也是在一定剂量下进行评价的。以前的评价结果只能证明在该给药剂量下是安全的,但当增加给药剂量后可能会不安全,所以必须进行新剂量范围的安全性评价,由于对该辅料已经有初步了解,也不需要进行全套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而是与FDA协商决定需进行那些评价。FDA于1996年颁布了非活性成分指导原则,该指导详细的收录了己批准药品中各种辅料在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下的最高浓度和用量。此数据库每季度更新一次,供药品研究机构查阅,以防止因为辅料用量及给药途径的问题使药品审评受阻。(3)来源于人、动物及其他生物的辅料对起源于人类和动物的辅料必须进行鉴别。应清楚地标明动物的属,种、起源国、来源(例如,胰岛),制造者或供应商。而且如果该辅料来源于反诌类的动物,应该说明其是否来源于农业部规定的BES国家(疯牛病)。对可能出现的外来抗原必须进行确认。提供控制外来抗原(说明、方法、病毒的安全数据)的概要、详细策略及理论。(4)预混辅料必须提供混合信息(如微生物试验)。对混合物来说,必须提供每种成分的质量,以及混合后的物理一化学性质。应建立常规检验程序和限量检查方法。美国辅料经营的管理规定能够和中国一样,FAD对辅料的经营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但FDA告诫药品生产企业,辅料会影响药品的质量,所以药品生产企业最好从信誉较好的辅料经营和生产企业购买辅料4。辅料使用的管理在美国,辅料只有符合下列几种情况之一才能直接用于药品:1、该辅料属于“通认是安全的(GRAS:general recognize as safe);2、某种已批准的新药申请中含有该辅料;3;该辅料通过食品添加剂的申请。药品申请资料药品中所用辅料的要求。药品申报资料中应该阐明选择该辅料的理由、辅料用量的原因、以及能影响药品性质、制造特性的特征。并应阐明大生产中辅料的投料范围。但随着制剂工艺的成熟,若改变辅料的投料范围也必须向FDA申报。下面简介药品申请中不同类型辅料需要申报的信息。(1)新辅料必须附上下述“药品注册中辅料的控制”所述内容。另外,还应提供其制备、性质、控制、所有详细资料。其资料按活性成分的要求申报。应阐述新辅料预期给药途径适用性的信息、以及支持其安全性的参考(非临床和或临床研究数据)。例如FAD的规章,食品化学标准,以及毒理数据(可以提供相关研究的代号)。(2)无药典收载非新颖辅料必须附上下述1一4所述内容。另外根据辅料在制剂中所起作用、剂量以及给药途径,来决定还需要提交的资料(如安全性方面的资料等),具体应该与FDA进行沟通。必要时,所提供的信息按新活性成分的要求执行。有时可以向DFA提交该辅料应用的综述来证明辅料的安全性。(3)药典收载的非新颖辅料如果辅料根据UPS个论标准进行检验且没有任何附加试验,那么只需将辅料名称附上即可。(4)与以前批准的给药途径相同,但应用水平(剂量、疗程)高于以前的辅料,或用作标记或追踪的成分应提供支持辅料使用的安全性数据。这些信息包括FDA的规章、食品化学准则、或毒理数据的引用。(5)能体现自身药理活性的辅料对可能产生药理活性的辅料(如既是药品又是辅料的品种),应提供在此使用水平下该辅料无药理活性的数据或参考文献。对那些能增强主药的药理活性的辅料(如棒酸),所提供的信息按新活性成分的要求执行。(6)起源于人类或动物的辅料对起源于人类和动物的辅料必须进行鉴别。应清楚地阐明动物的属,种、起源国、来源(例如,胰岛),制造者或供应商。而且如果该辅料来源于反诌类的动物,应该说明其是否来源于农业部规定的BSE国家(疯牛病)。应该确认可能出现的外来抗原。提供控制外来抗原(说明、方法、病毒的安全数据)的概要、详细策略及理论4。3.1.2欧盟辅料的管理规定辅料的定义:制剂中除了活性成分外的其他物质(不包括杂质及降解物)。辅料的分类:欧洲药典未对辅料进行分类,也未将辅料单独编写。其辅料的用途一般参照美国药典或药用辅料手册的分类。新辅料审批:新辅料的定义新辅料的定义:首次在欧洲使用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辅料。新辅料的审批资料要求:新辅料的审批的要求与美国基本相同。辅料生产的管理规定欧盟法案中第33章规定,某些特殊的辅料必须按照药物的GMP标准进行生产。该法规规定于2005年10月起执行。现今欧盟正在进行一项调研,主要内容是调查哪些辅料对药品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必须按照MGP生产,哪些不必按MGP进行生产。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做法。按欧盟的设想,那些注射给药及安全性较差的辅料必须实行MGP管理。但并不是所有注射给药辅料都按照NGP进行生产,而是根据辅料的性质、剂量等综合评价其实行GMP的必要性,如注射剂中少量使用用于调节pH的酸和碱可能不需要按照MGP进行生产。调查将于2005年10月前结束,届时欧盟将公布按照MGP生产的辅料名单。从2005年10月以后,名单上的辅料必须按照枷P生产才能在市场流通。辅料使用的管理规定药品申请中辅料的资料要求应该列出药品生产过程使用的所有辅料,详细说明其通用名、用量、用途以及相关标准。如果辅料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则应标出所有物质的名称及用量,对芳香剂只需给出名称。质量标准和常规检验(1)包含于欧洲药典或成员国药典的辅料在上市申请中应该陈述对每批起始原所进行的常规检验,如果采用药典以外的检验方法,应该证明该检测方法能保证该物质符合药典的要求。当EP个论中收载该辅料一系列同族产品(如PEG系列),应该特别说明选择某一规格的理由。另外若有必要,应该检验辅料的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相关性能(如可能对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的性能)。当用于无菌产品的辅料是采用薄膜过滤法生产的,则应检验辅料的微生物限度。(2)未包含于欧洲药典或成员国药典的辅料应该对所用辅料建立适当的标准,包括下列试验: 物理性质鉴别试验纯度检查、包括总的及单个杂质及其结构命名。纯度检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免疫(如果必要其他的相关试验,例如影响制剂性能的参数。含量测定以及限量检查(如果必须)当欧洲药典、成员国药典以及其他已建立的标准(如USP、JP)中都没有包含该辅料,则需要申报相关的确认数据4。3.2我国药用辅料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对新辅料的审批扔按卫生部1988年1月20日颁布的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进行。根据药品管理法关于生产药品所需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的规定,对新辅料均须进行审批。新辅料的定义:新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除主药以外,在我国首次生产并应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等。新辅料的分类及审批资料要求:新辅料的申报和审批程序按照新药审批办法办理。新辅料的分类及必须报送的资料如下:第一类:我国创制的或国外仅有文献报道的药用辅料,已有的化学物质首次作为辅料应用于制剂的。该类辅料报送辅料申报资料项目”的全部资料。第二类:国外己批准生产并应用于制剂的药用辅料,以及已有的食品添加剂首次作为辅料应用于制剂的。辅料生产的管理规定由于辅料来源及用途多样,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等,质量要求不同,因此没有专门机构对其管理,而是作为一种一般性产品进行生产。我国对辅料生产的质量管理没有专门的规定。辅料的生产处于药监部门的监控之外,同时市场也没有形成只使用那些按MGP生产的辅料的惯例。据了解,目前我国辅料生产厂家部分是按1509000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也有少数厂家如上海卡乐康已经按MGP要求进行生产。2004年n月,FSAD已经颁布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草案【26,现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将辅料的生产管理纳入日程。辅料经营的管理规定相比于药品的GSP,我国对辅料的经营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辅料使用的管理规定药品管理法对辅料的规定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生产药品使用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按劣药论处。中国药典对辅料的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凡例第十二条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凡例十二条规定:制剂中使用原料药和辅料,均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得有关规定。辅料品种与用量,应当无害、不影响疗效和降低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对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无干扰。化工原料作为药用时,必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4。3.3比较得出我国药用辅料知识产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3.3.1药用辅料的定位不明虽然药用辅料也是药品的一部分, 但目前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监管还有待完善。至今, 药品制剂及药用原料生产厂家全面推行了GMP认证。对于药用辅料是否按药品进行管理这个问题, 各方意见不一, 有人建议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实行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并发放批准文号, 应该按药品进行管理也有人认为, 辅料不能按药品管理,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的概念中不包括辅料, 辅料另有解释, 现有的药品法律法规不适用于辅料,应制定专门的辅料管理办法。对此, 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应对辅料的辅料的管理明确定位, 便于辅料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5。3.3.2药用辅料法定标准缺失这类辅料以制剂生产中所用的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矫味剂、香料占多数, 涉及的生产厂家有化工厂、食品加工厂或其它非正规企业。由于一些辅料没有法定的质量标准, 制剂企业只能参照化工标准、食品标准、国外药典、生产企业内控标准来制订本企业的内控标准, 而且同一辅料不同生产商采用的工艺或配方不尽一致, 质, 标准及枪验指标往往差异较大, 加大了制剂生产企业对购进物料进行质控制的难度。近十年, 我国辅料生产企业增加不少,但企业的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良芬不齐, 比较规范的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按照GMP组织生产, 并获得了药品批准文号, 但有的产品却无法定的质标准, 有少数辅料则由地方药品标准收载。根据行业凋查统计资料, 目前我国35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辅料共有500多个品种, 其中有药用标准的占26.9%, 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有187种, 占具有辅料药用标准总数的32%由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辅料品种占19%, 其余为化工、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所生产, 分别占45%、22%及14%。药用辅料标准数量少, 标准项目不齐全, 直接影响了辅料的管理和使用。我国已经制定并公布的药用辅料标准占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用辅料总数的比例还不到30%, 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3.3.3中国的辅料分类机制不是十分健全。将新辅料分为两类,这种方法太笼统,特别是第二类未充分考虑人类应用经验的影响,使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申报资料中不仅对安全性评价所需的项目不够周全,也未考虑不同给药途径对安全性要求的特殊性,也未考虑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使用频率对辅料安全性的要求,从而造成资源浪费5。3.3.4我国药用辅料规定的药用要求不明确。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生产药品使用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但对“药用要求”实施条例没有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不具有可操作性,究竟药用要求的限度是什么,按常规理解药用要求就是必须符合药用标准,但药典和部颁标准甚至地方标准所包含的辅料是有限的,若按这样解释,我国的很多药品就算假劣药。据调查统计相当部分己使用的辅料所采用的标准是上述几种标准以外的标准,如国家标准(GB)/化工标准(HB),行业标准等。有些辅料虽然颁布了药典标准,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生产企业使用的是国家标准(GB)或其他一些标准,如有很多企业采用GB标准生产的蔗糖。并且那些使用GB、HB标准辅料生产的药品同样通过审批。这样使得法律失去应有的威严。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药用要求做出相应的解释5。3.3.5生产符合法定标准药用辅料的企业缺失有的药用辅料虽有法定标准, 却没有合符要求的企业生产, 这类辅料以化工、食品企业生产的居多。如盐酸、氢氧化钠一类的酸喊度调节剂及蔗糖等斌形剂, 由于企业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及最终产品质控制等均未达标, 这些品种虽已纳人到国家药品标准中, 其生产企业却没有获得药品批文, 需要这些辅料的制剂企业在无其它合适物料可供选择时, 只有面对现实, 无奈接受此类无生产资格的企业生产的辅料。与此相反, 一些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且也获得辅料的生产批文, 但其辅料产品的质量却达不到质标准要求, 从而便相关制剂企业选择辅料时陷于被动。4.0从企业自身分析我国药辅行业应对对策。国内高附加值的药用辅料是空白,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导致利润减少, 所以只有形成规模的大型辅料生产企业才有能力和实力抽出资金投入到科研中来另一方面, 国内下游企业尚未出现新型辅料的需求, 使用新型药用辅料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试验周期, 所以导致以上困境的出现。这样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 没有出现需求或出现了需求没有较大需求量的情况下, 药用辅料企业很难在技术、产品设计和分销上分散更多精力, 至于营销, 基本上关注每年两届API的交易会, 更多是在生产制造、服务上下功夫降低成本, 尤其是同质性产品, 提高服务异常重要。任何理性的企业都会考虑以上作为, 所以现有行业间的价格竞争的程度如此激烈就不难理解了。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4.1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和意识虽然法律体系和制度可以作为建立和维护信用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但那只是为信用构筑了最基本的底线而已。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市场交易者相互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理念维系,依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维系。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信用意识是可以大大促进其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发展的。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在各个方面向企业灌输和强化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4.2建立高效的企业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提高监管效率,让药品监管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尽量大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是监管机制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药辅企业同国外竞争时需要的信息支持。从而能及时发现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和趋势,来在经营和科研上占领先机。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实现药品监管部门内部的信息互通。各级、各地药品监管部门掌握的药品企业的信息、从业人员的信息、政策信息、监管信息,尤其是紧急情况信息传达的越快,采取行动的时间就越短,效率就越高。因此,必须实现在药品监管部门内,国家局和地方局,还有不同地方局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2实现对药品从生产、进口到零售、使用终端整个流程的全程监控。掌握了药品的流向,不仅能防止假劣药品从非法渠道流入,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不至于被动,可以根据药品的流向及时采取措施。还要掌握医疗机构的处方记录,以便对处方药的销售进行监管。3和社会信用数据库相连,记录分析企业的信用档案,区分、筛选重点监管对象。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关键部位上来。4可以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搜集、分析,以便对药品再评审。4.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 对于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要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员工自身的奖金挂钩,建立一套完整的不同级别科研贡献奖励标准。从而激发他们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二 将在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药辅研究人员要及时提拔,对于在企业生产上有明显管理才能的人才要大胆越职提拔。以此来优化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4.4建立高效的企业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完善企业的专利保护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真空采血管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标准气体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畜牧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中国小便阀鸭嘴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银行业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团队协作与创新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深度测试报告解析
- 2025年虚拟现实(VR)设备在虚拟现实房地产销售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即时配送行业订单增长与配送网络协同效应分析报告
- 成人继续教育2025年线上学习模式创新与学习成果认证与评价策略研究与应用报告
- 国网公司保密培训课件
- 新时代如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网络攻击与防护 课件 9-内网Windows环境攻击实践
- 餐具消毒商业计划书
- 6-5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 钻孔施工流程图
- 赶工方案(精装、幕墙工程)
-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