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 建 材装 饰2013 年 9 月 浅谈现代化小区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王跃燃 (重庆雅凯斯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的迅速发展的不断变化, 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表现在对 房屋的需求, 而且在整个环境对住宅的生态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人们开 始抛弃过去过于追求奢华, 追求城市化, 取而代之的是生态、 节能等居住理念。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浅谈现代化小区的生态 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现代化小区; 生态规划; 实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01.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0038 (2013) 27-0003-03 1 现代化小区的生态规划概念 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 而是兼顾了 社会、 经济、 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 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 方面的生态化, 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 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 明。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 人类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 自然融于小区, 小区融于自然; 同时, 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 需求的环境, 有人情味, 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拥有强有力的互 帮互助的群体, 呈现出繁荣、 生机和活力。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 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 经济、 环境的 发展, 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实 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 到永续利用。因此, 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 建设中环境污染、 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 实现节能、 节地、 节水、 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 为城市和小区自身 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2 生态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主旨在面向未来、 面向大众、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 配 套齐全、 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 将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 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 处于天地之间, 社会之中, 对于自然具有 依赖性和亲和力,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 典雅的环境。因此,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 充分体现对 人的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 大处着眼, 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 辅以景观设计, 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 设计中尽量 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 加上和谐亲切的人工造景, 使居民 乐居其中。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 境, 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 同时, 注重对生态环境的 保护, 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 合理的规划布局, 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 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 小区。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 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 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3 工程实例概况 本项目总用地 41hm2(其中含城市道路及立交用地 3.57hm2, 河道用地 3.26hm2, 城市绿化带用地 2.14hm2, 城市高压架空电力 线路用地 0.63hm2) ,总建筑面积 55.76h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45.94hm2, 由高层、 小高层住宅及公建组成。 项目用地性质为居住 和公共设施, 规划建设商业办公、 生态居住区的优势较明显。其 余现代化小区的生态用地技术经济指标表和规划用地平衡表见 表 12 所示。 4 生态规划与设计 4.1 总体布局(见图 1) 居住小区根据功能及用地性质的不同, 被规划路分割大致分 为四大区域: A 区位于基地东北侧; B 区位于基地东面, 基地的东 南角; C 区位于基地南面; D 区位于基地西南面。 A 区: 在本规划中, 该区入口设于基地东北面规划路口, 采用 联体低层住宅顺应地形环境平行布置, 绿化庭院, 活动场所及停 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内有一中心广场及其步行景观轴。 B 区: 位于基地的东南角, 以南北规划路为轴, 与 A 区有机的 结合, 住宅呈对称式, 与 A 区对应的有中心广场及步行街, 内置 项目名称单位指标 居住人数人14342 居住户数户4482 户均人口人/户3.2 总用地面积万 m241 总建筑面积万 m255.76 住宅建筑面积万 m245.94 公建面积 万 m 2 9.82 住宅平均层数层7.5 人口毛密度人/hm2350 人口净密度人/hm2355 住宅建筑毛密度万 m2/hm20.99 住宅建筑净密度万 m2/hm21.67 容积率万 m2/hm21.36 停车位辆2536 建筑密度%22.1 绿地率%42.3 表 1 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面积 (hm2)比重 (%) 居住区总用地41100% 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24.158.7%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114.9% 道路用地4.911.9% 公共绿地5.413.2% 其他用地0.51.2% 表 2 用地平衡表 规划与设计 3 与 建 材装 饰2013 年 9 月 教育建筑, 以及在其区内的东南面有大型商场及办公楼, 充分利 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 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 方便居民的 生活。楼上布置的均为居住套型, 正南北朝向, 同时, 通过种植绿 化、 隔音墙、 等措施, 提高 B 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C 区: C 区是基地内最大的一个区, 为普通住宅区。 主要布置 以 6 层为主的多层住宅。并设有教育建筑, 区内南面沿街楼体, 一层商业, 构成一条商业街, 附有公共绿地, 以及停车场, 使人们 感受到小区的舒适性。 D 区: D 区是基地内最小的一个区主要以商业为主,入口设 于地块西南角,入口处大型开阔面的景观广场提供各种公共活 动所需, 中间配备丰富的公共绿地。在景观上设计有水景、 景观 亭以及运动场地。区内小路蜿蜒, 内置会所, 满足小区中不同人 群的休闲体会。公共的服务设施及优雅的绿化体现了小区的有 机性、 生态性; 自然性。 4 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以东北-西南向规 划路为轴。4 区域向轴两侧展开布局, 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 朝向, 并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 套型为主, 包括少量一梯四户套型。中心水景将四个区的住宅群 体串接成一体, 有机的结合, 形成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小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下为主, 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 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地下车库出入口分设于地块东北角及东 南角。 4.2 住宅布局 小区内住宅建筑以小区路为分界分为若干个组团, 为满足其 日照间距, 通风需要并根据地形和总体构图的需要, 住宅都为近 南北向布置, 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建筑布置虽以 平行为主, 但也结合了多种组合与围合方式, 避免住区内空间形 式过分单调,形成空间上的整体感并力图营造良好舒适的视觉 空间。 4.3 公建布局 小区的构成形式是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成为其 构成的基本元素。照常理应是每个组团都应有比较完整的公建 来配套, 但这样存在两个矛盾: 淤一些居住区级的公建如果单放 在一个组团里其它组团的居民使用起来势必不太方便,但每个 组团都配置齐全了又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于若把公建都均匀 地布置在各个组团里, 整体布局又显得太散, 居住区里没了聚的 力量。因此设计中每个组团在配置了满足其必需的公建前提下, 将小区级的公建集中布置。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 捷的使用, 又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 公建层数主要为 2 3 层, 局部高出, 中央公建以商业和社区服务为主, 风格统一, 采 用较稳重的暖色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 全、 轻松、 方便的休闲场所。 4.4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居住小区的主要道路系统呈环形贯穿全区。 小区主入口设于 用地西南角, A 区 B 区主入口设于东北角的规划路上, 在地块南 侧规划路上设有 C 区及 D 区次入口。 小区内注重人车分流, 行车 一进入小区便通过道路引导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库。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 相连为一体, 并通过步行系统 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围绕中心水景 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景观步行道路的布置有宽有窄, 有疏 有密。在入口处设计为大气的迎宾大道, 在小区绿化花园中设有 曲径通幽的怡情小道。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自然地形成了小区 的分区。 4.5 绿化景观系统设计 4.5.1 设计原则 生态原则: 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 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 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 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 境。 4.5.2 设计创意 原有的绿化景观: 利用现状中的高大树木, 把部分孤植的和 树群给以保留, 与中央会所、 水景、 叠水低瀑, 有机的结合于其 间, 体现了小区注重生态与环境, 展现出小区自然的气息。 中央景观区: 结合建筑规划设计, 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 道贯穿全区, 由架空活动平台、 运动休闲区、 住宅中心花园组成 完整视觉景观, 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 静态水景、 喷泉、 流 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住宅组团区域: 亲子乐园、 架空层、 中心庭院, 休闲区域、 运动 区域、 树阵广场等,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 充分考虑每个区域 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 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 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 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位于小区中心的主绿地为各组团 的居民提供了休闲、 聚会的好地点。力求使每个组团居民在拥有 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 享空间。 总的来说, 小区内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在具 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 前提下, 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 力图实现健康、 愉悦、 时尚的主 题, 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 成熟的人文生态区, 成为一个散发 着自然气息且使人们乐居其中的田园社区。 4.6 竖向设计 居住小区整个用地地势较平坦,原地貌比现有道路标高低。 本区拟将全区的地势适当抬高, 有利于场地排水。 5 结束语 社区规划与设计的现代化应充分考虑生态节能、 人与自然的 图 1 本项目总体生态规划和设计布局图 规划与设计 4 与 建 材装 饰2013 年 9 月 和谐, 并提供更舒适且不失自然性的居住环境。它更注重突出小 区生态特点, 更关注住宅区居住空间环境的新颖性。只要我们每 个设计师在规划设计中不拘泥于教条,在充分考虑好用地条件 及规范的情况下, 大胆创新, 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 与周围环境 协调且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生态住宅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 供舒适、 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优秀的现代化小区生态规 划与设计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具备丰富的专业技巧, 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周 滔, 李启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中国的发展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 化, 2002,(1) . 2夏 云, 夏 奎, 施 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2001. 收稿日期: 2013-8-27 浅谈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彭继国 (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川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 宜宾644000) 摘要: 一般情况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对于结构的影响不大, 但是随着投入使用时间的增长, 裂缝会不断扩大, 而 且产生裂缝的地方, 钢筋非常容易发生腐蚀, 不仅会影响美观, 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 对于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 构裂缝, 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工民建; 钢筋混凝土; 结构; 裂缝 中图分类号: TU755.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0038 (2013) 27-0005-02 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坚固、 耐久、 经济性好等特点, 广泛应用 于各种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 顾名思义是由钢筋和混 凝土作为基础材料组合而成。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主要 起到承担压力的作用, 而钢筋则用来承担拉力。这样, 钢筋混凝 土结构便可以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而且相较于 钢结构经济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上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 良好的粘合力来共同受力的,但是由于钢筋和混凝土的抗拉强 度差别较大,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或者压弯作用时往往会产生裂 缝。 1 工民建中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性裂缝 1.1 沉陷裂缝 工民建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有斜裂缝、竖裂缝和水平裂缝, 造成结构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了温度应力、 地表沉降或者是 养护不当等。沉陷裂缝主要是由工民建地基引起的, 地基土质松 软、 土质不均匀、 回填土浸水或者是模板支撑底部松动都会造成 地基的沉陷, 进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沉陷裂缝。沉陷裂缝一般是 表现为贯穿性或者是深进裂缝,裂缝的宽度一般和地基沉降量 是成正比关系的, 只有建筑地基稳定, 混凝土结构的沉陷裂缝才 能缓轻。预防沉陷裂缝的关键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提高模板的 刚度和强度, 确保地基受力的均匀。此外, 施工人员不能过早的 拆除模板, 拆模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 1.2 干缩裂缝 混凝土养护不当也是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一, 混凝 土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确保水泥成分中 的水分蒸发。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 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水分 蒸发速度是不同的,内外的拉应力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干缩裂 缝。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干缩裂缝多是网状裂缝或者是平 行线状裂缝, 干缩裂缝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抗渗性。因此, 在 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 减少使用 水泥。此外, 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严格按照保温 覆盖时间来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分类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数据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安徽省淮南市田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海尔车间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循环定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闫河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模拟电路竞赛试题及答案
- 童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融资风险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录入与排版教学计划
- 202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 云计算技术基础应用教程(HCIA-Cloud)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呼吸衰竭小讲课课件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1000个高频必考词汇汇总
- 全屋定制家居橱柜衣柜整装安装服务规范
-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音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