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_第1页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_第2页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_第3页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_第4页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这里,有腾飞的翅膀;这里,有收获的希望。巍巍泰山铸就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桃乡塑造了她浓郁的人文情怀。这颗镶嵌在肥城百里矿区的璀璨明珠 白庄煤矿,正用她厚实的文化之魂,浇铸着发展腾飞的希望。 文化,这个源远流长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瑰宝,激励了一代代建设者的豪迈情怀,也催生着一个现代化矿井的发展崛起。在这片享誉着文化建设之果,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热土上,无论是整洁亮丽、绿树成荫的广场、街道,还是秩序井然、生龙活虎的生产现场,无不透发着强烈的发展之欲。饱经风霜的她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 到强的艰辛历程,历经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历次改革的挑战,经受住了煤炭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如今她正以崭新的姿态矗立于百里矿区,像一颗绽放的奇葩闪烁着奇光异彩。如果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使她成为肥城矿区的佼佼者,那么,汇聚着 8000多名干部职工家属能量的团队精神,则是她走向腾飞的精神脊梁。让我们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来追寻他们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的发展足迹吧! 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园里,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 白庄矿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由我们建 ” 。与其说这是思想境界、团队意识的提升,更不如说是文化建设带来的思想 财富。开展文化创建之初,矿党政班子就认为:文化的精髓源于群众2 / 7 的实践总结,优秀的企业素质是靠一流的团队塑造的。一开始他们就把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在群众创建这个主体上,立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 “ 以人为本,用特色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 的要求。特别是被中煤政研会列为安全文化系统推进课题成员单位后,他们在外出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授课辅导、开展理论中心组研讨、不断加深对安全文化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突出个性,经过系统总结,提炼整合,确立了 “5332” 安全文化创建思路和 “62” 安全文化模式。 “5332” ,即培 育 “5 个文化 ” :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实施 “3 零工程 ” :管理零盲区、质量零缺陷、行为零违章;打造 “3 个可靠 ” :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实现 “ 两个目标 ” :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塑造本质安全人。“62” ,即建立安全理念、安全六预、精确管理、亲情教育、行为规律和安全听视觉六大安全体系;确立安全目标愿景和本质安全理论两大目标引领体系。自此,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建设工程拉开了帷幕。 安全,这个融合了血与汗、痛与泪的字眼,使人们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训。在这里,在每一个人 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和企盼: “ 平安矿井,幸福人生 ” 。为了这份企盼,为了这个美好愿景,他们无不涌动着创建安全文化的冲动,他们征集提案,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整合提炼了以 “ 塑3 / 7 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 ” 为核心、 “ 以人为本、全面塑造、循环推动,持续提升 ” 为内容的本质安全理论,在这一安全哲学的导引下,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建设中去。 实践的硕果源于盛开的理论之花。矿党政一班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为此,他们从培育安全理念体系入手,在 深入挖掘质量标准化文化底蕴的同时,融合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确立形成了以安全核心、价值、哲学、责任、管理、作业等为主体的十二大安全理念体系,并通过深入细致的理念渗透、宣灌、导入,使其融入到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中。在主要公共场所进行了必要的装饰和功能改进,制作悬挂了大量富有人情味的安全警句、理念牌板、提示灯箱,建成了井上井下安全文化长廊,这些抬头能看,侧耳能闻;既有亲情期盼,又有安全警示;既有温馨提醒,又有安全嘱托的有效载体和形式,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安全理念的认知,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为增强职 工的主体安全意识,他们从责任、规程、案例、现场、操作等九知九想抓起,建立了以预知预想、预报预警、预防预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 “ 六欲 ” 体系,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矿井、基层单位两级应急预案和矿井、专业、区队三级预警预报网络,定期开展模拟实战演习和预案实施训练,4 / 7 做到了超前预防,消除和避免了大量不安全隐患。他们还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概括并运用了以安全周期率、木桶原理等十大安全行为规律为核心的运用行为规律体系,做到了超前防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木桶原理,建立了十个薄弱时期和十种薄弱人物的 “ 双十预警机制 ” ,促进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实施了安全听视觉体系建设,将安全色、安全标识、警示语音、背景音乐等听视觉要素运用到矿井生产现场,在井口、大巷、工作场所、危险地段等关键部位安装设置了背景音乐、声光信号、安全警句、安全提示语和避灾路线指示牌等安全标识,这些以人为本、富有个性、极具人情味的安全标识 ,犹如镶嵌在百米井下的一枚枚琴键,弹奏着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安全交响乐,给人以全新的视听觉感受。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季节里,到处洋溢着亲情的关爱和春天的气息。看,一个个赋予领导寄语、父母心愿、妻子嘱托、儿女企盼的个性牌板;一桩桩寄予领导厚望的安全心声报告会、 “ 三违 ” 人员培训班、安全知识竞答赛;一次次群监、青岗安全检查;一幕幕安全小节目、井口送凉爽、送温暖活动;一席席协管帮教的促膝谈心和交流;一哞哞少年儿童企盼安全的目光 使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无不感受到亲情的感召和激励。通过构建亲情教育体系,不仅密切了干群5 / 7 关系,而且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 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我能安全 ” 蔚然成风。 当历史的脚步走进 21 世纪,伴随着文化建设的春风迈向新的征程时,肥城矿区这个自上世纪 80 年代就率先在全国煤炭系统开展的质量标准化活动,如今在白庄煤矿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壤上赋予了文化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们立足于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优化升级,以完善精确管理体系为着力点,把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到质量标准化建设全过程,在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 30 多万字的岗位作业标准和精确化安全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手册,做到了 “ 四个精确化 ” :行为精确化。制定了 “6S” 基本行为规范,构建了 “4E” 岗位标 准体系,推行了以 “ 一点、二总、三讲、四评、五分、六唱、七宣誓、八上岗 ” 为主要内容的区队班前礼仪,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分批次强化全员军训,职工入矿列队行走,统一着装,配戴标志,女子纠察队全天候检查行为规范执行情况,从而促进了员工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确化,增强了团队意识和执行力。同时,狠抓了区队长、安监员、班组长、职工 “ 四个培训 ” ,培训率达到 100,提高了全员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安全行为模拟训练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使职工从一上岗就达到了行为精确。管理精确化。建立了以 “6S” 、 “4E” 为主体的人本闭6 / 7 合管理制度,推行了走动式管理,实行了 ABC 三卡、公开栏、考核栏和现场写实本于一体的 “ 三卡两栏一簿 ” 管理,提高了管理实效性。同时着眼于矿井的长治久安,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构建,狠抓了 “ 三个创新 ” :制度创新。先后总结推行了 “ 安全隐患排查 ” 、 “ 差异管理 ” 、 “ 闭合管理 ” 等十余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 “4433” 、“669” 管理体系;机制创新。构建了组织保障、目标管理、素质提高、科技保证、激励创新和责任追究等 12 大机制,成为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强大支撑;科技创新。着力于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 坚持每年投资千余万元,形成了两综采、三综掘的生产格局,打破了肥矿老区无综采综掘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善了采掘一线安全技术保障条件。同时运用 DLP 数控技术,对矿井原安全监测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做到了 “ 人机互补、人机制约 ” ,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能力。检查精确化。从现场施工、检查问题到整改处置、考核兑现、信息反馈、复查落实,所有环节都做到了逐项落实,提高了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考核精确化。完善了安全、质量、任务、 6S 考核 “3331” 工资分配模式,将考核细化量化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事、每一人。通过实施精确化管 理,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了 “ 一化变十化 ” 的可喜成果。如今,井下现场整洁亮丽,管线吊挂艺术美观,作业牌板统一规范,采掘质量精品实效,安全装备7 / 7 系列有序,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现代企业的管理风貌,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肯定和好评。 精心培育的文化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希望之果。 “6 2” 安全文化模式的建立,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安全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止到 XX 年 6 月 25 日,全矿已实现安全生产四周年,并有力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攀升,自 XX 年以来,上缴利润每年以 2000 多 万元的幅度递增,特别是 XX 年全矿实现利润 21728 万元,创历史新高,今年 1 8 月份达到亿元,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煤 “ 文明煤矿 ” 、 “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