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方法训练(一).doc_第1页
人物描写方法训练(一).doc_第2页
人物描写方法训练(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训练(1)一、描写概述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 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品味: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着, 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 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 ,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 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凤姐儿:“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二、记叙文中的描写细分(一)怎样写人物外貌(写外貌要融入情节,体现个性。)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的描写。外貌描写不仅能够生动鲜明地展示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由表及里地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我们写作中的问题出在,大凡写人的作品,对人物进行刻画,一开始便从头写到脚,比如写我的妹妹开篇便是“我的妹妹圆圆的脸蛋,红红的嘴唇,黑黑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长长的辫子,穿一件花布衣服、蓝布裤子,脚上穿一双白色运动鞋这样的描写,让人家反而以为你的妹妹是布娃娃呢,没有人的气息,没有人的活性,很呆板。这样的描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游离于情节之外,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常常起不到表现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作用。怎样写好人物的外貌呢?1、抓住特征描写。要写出一个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容貌,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差别。就人物的眼睛来说,形状上有“杏核眼”“丹凤眼”“三角眼”等之分;神态上有“大而有神”、“大而无神”、“小而有神”等之分。其他如鼻子,嘴,脸,身份,衣着等,必然是各具特色,千差万别。对此,我们必须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外貌上的特征。 2、根据中心的需要描写。外貌描写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而应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安排,该描写时就描写,不该描写时就不能描写。如:炊事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人厉害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这是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里的一段话。这段外貌描写根据文章的中心细致地突出了老班长日夜为战士操劳而过早衰老了的特点。3、可以集中写,也可分散写。外貌描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有时可在一个地方集中描写,有时也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陆续介绍。如: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怕羞.中年闰土: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话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鲁迅先生同一作品里同一人物的两段外貌描写,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说明闰土在穷困的生活中,痛苦而艰难地挣扎着,因而外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看一个描写歹徒的外貌的片段 :警察生怕抓错人,定睛一瞧,没错,眼前的确是个恶魔的样:年龄20有余,身高不足1.6米,尖嘴猴腮,黄锈牙,一头像被火燎过的黄发又长又乱,活像一个鸟窝,一双鼓凸凸的老鼠一样的眼睛总是溜来溜去,那套在上身的乌鸦色的衣服没扣子,只见他排骨列列,整个人不足 90斤。此文所写之人,一看便知不是好“东西”。这段描写抓住了这类“东西”的个性特征,很符合人物的身份。所以,描写一定要抓住特征(比如光头、脚臭、假牙、缺一只眼睛、少一边耳朵等等),要有创意。再看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外貌的一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由于作者将父亲肥胖的体态,臃肿的衣着,走路腿脚不灵便等外貌描写融入去月台买桔子的情节中,就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突出了其爱子的深情。练习: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观察,描写其外貌特点。(乞丐、职员等也可) (二)怎样写人物语言(语言描写要插入动作神态)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对话,独白的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没有谈话对象时人物的自言自语。人是会说话的,所以写人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但写语言就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带有的不同情绪、不同神态,以及各种手势动作等,文章就不会生动形象。这样,语言描写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1、要选择典型的语言。人物的语言,不论是对话,还是独白,都要有选择地写,写那些能反映人物性格、精神、情趣的典型的话。而不是把人们之间的一切语言都写进作文里。典型的语言就是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的语言。2、要写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说话的语调、措词等也各不相同。 3、写合乎场合的语言。人物的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讲出来的,语言和场合是和谐。在医院里人们说话要轻;在嘈杂的工地上,人们要大声呼唤;在公众严肃的场合,人们说话应庄重。场合变化,语言也要相应变化。此外,语言描写还应写出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力求做到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请看下面两段关于同一话题的对话描写: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件大裤头,是用尿素袋制成的。”小明还没说完,便忽然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明笑了一阵,又傍着小李和小张的肩膀坐下,乐得合不拢嘴,但他还是说了:“一个家伙穿一件用尿素袋制成的大裤头-”又大笑起来,“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公斤的文字。”小明说着哈哈大笑,笑得流出了眼泪,站了起来。小李也站起来,用手捧着肚子,尖声笑起来,就跟哈叭狗的叫声一样。小张的笑声提高了两个调门,而且笑得那么厉害,站也站不稳了。明确:这两段话描写的是同一话题,但只是一顿一说的,只写了对话的内容,显得空泛,不传神。而不仅写了对话的内容,还在对话中穿插了说话人的神态和动作,写出了笑的动态美,既形象,又生动,好像那三个人就站在我们面前表演“笑话”一样,活灵活现。 练习:按下列人物不同身份,各写一段无意中与人相撞时的语言,凸显人物特点。乖巧小女孩: 社会小青年(流氓): 时髦女郎: (三)怎样写人物的行动(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不仅影响到情节发展,更能表现人物的气质、性格,写好人物行动,人物也就写活了。怎样写好人物的行动呢?1、要描写个性化的动作。由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职业习惯等的不同,不同的人的动作也有差异,因此,写行动时,得描写个性化的动作。例如高尔基这样描写列宁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他站起身来,以他特有的姿态把手指插在腋下背心里,在狭窄的屋子里慢慢地踱着。这个动作非常有个性,其准确地表现了列宁善于思考问题的性格特征。2、要写出动作的前后连贯。要把人物的行动过程写出来,就要注意动作的次序和连贯性。如:阿姨拿出一瓶桔子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热水瓶往杯里倒了些开水,用勺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放到嘴边吹了吹,然后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下这酸中带甜的水,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这段话中,阿姨的一系列动作,次序井然,前后连贯,这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表现了阿姨的一片爱心。3、要准确地选用动词。要写好人物的动作,必须注意用词确切,尤其是动词一定要用得恰如其分。动词运用得好,动作描写就能准确、生动。如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