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的创造性分析.pdf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纵横 Management 011质量管理 本论文为 2015 年黑龙江省高等学 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编 号 :0215061) 佐证材料 【文章摘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决定了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 决定 了高职院校未来一段时间内努力发展 的方向, 对学生、 教师、 学校三方都至 关重要。 为了培养出技能型的优秀人 才, 为了院校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高 职院校不遗余力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 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需要 一个长期的时间来验证, 为了提升人 才培养模式的质量, 需要科学的评价 体系为标准进行合理评估。 本文就人 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的进行了具有创 造性的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多维度评价 ; 课程设置 ; 创新性 ; 技 能 ; 预期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作用 与意义 1.1 科学的评价体系, 可以得出客观 的预期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岗位 需求的技能型优秀人才, 不断的开展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 在研究中获得成绩, 不断 发展与创新。 但是在发展中也难免发生和 遇到新的问题。 一些新的改革举措, 是否 真正适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能否真正 的产生作用, 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向前。 这 些都需要去验证。 而每届的高职院校培养 出的学生, 都需要三年的时间毕业, 在毕 业后还需要跟踪回访, 从而得出结论。 这 往往需要 4、5 年的时间。 发现错误, 再去 更改又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验证。 为了避免 出现较大的错误, 同时又敢于改革, 就需 要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利用各种客观数 据和多方人士评价, 得出较为客观的评 价。 从而让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一个较为 合理的预期。 1.2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是对人才培 养方案不断完善的推进剂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主要是职业院校 方进行, 在企业的配合下, 初步制定的。 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改革的创造性分析 朱明晶 蒋文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54007 案制定的出发点会侧重于校方的观点。 方 案的细节也无法面面据到。 需要修改与完 善的过程。 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正是修改 与完善的利器。 评价体系, 引入多方评价 机制, 注重培养方案的重点层面, 以创新 为出发点, 找出不足, 提出修改与完善的 建议。 所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离不 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帮助。 1.3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有利于职业院 校发展 职业院校发展要打响知名度, 有明确 的发展方向。 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可以 找出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人才培 养的方法与手段, 是院校最终产生人才的 基石。 所以职业院校的发展人才培养评价 体系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的创造性分 析 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改革中、 不断 发展中。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也不能一成不 变。 要具有创新精神。 灵活应用, 真正的发 挥出人才培养培养评价体系的作用。 2.1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灵活, 量体 裁衣 针对不同的职业院校, 不同的地方 特色、 不同的创办时间等不同因素, 评价 体系的设置也应该相对灵活。 要以帮助职 业院校发展, 帮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目 的。 而不是求全责备。 对于建立时间短, 还 处于发展初步的职业院校要以找出发展 的道路, 帮助寻找可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方 案为主。 以帮助为主。 对于一些相对成熟 的职业院校, 要求应该更高, 为的是促进 职业院校发展的脚步, 避免停滞不前的现 象发生。 2.2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关注创新性 创新精神值得提倡, 在就业方面, 人 才培养方面、 能力培养方面都要关注创新 精神的培养。 很多职业院校在多年的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中总结了经验, 获得了可喜 的成绩, 这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在获得成 绩之后就自我满足, 每届的人才培养模式 都习惯于照搬, 套用, 这是不可取的。 社会 是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高职院校发展的 脚步也处于发展阶段, 自我满足敷衍了 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架, 只能让高职院校 退步, 脱离发展的阵营。 所以对于人才培 养方案的审核要关注创新性, 在几届的方 案中, 是不是毫无变化, 这样的方案就失 去了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可能有的人会提 出, 哪有这么多创新。 其实创新不要想得 过于复杂, 在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 程中, 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是创新。 没有 考虑到的细节的点, 给予完善也是创新。 甚至新的社会岗位走向出现, 那就更是创 新, 更加需要创新。 2.3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要多方参与, 体现公平性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多维 度形成。 首先 : 校方自己要积极参与, 从学 生角度, 调查跟踪, 访谈收集建议与意见。 教师方面, 给出自我教学评价、 课程设置 合理性评价, 积极搜集建议。 督导团通过 课程的进度了解, 给校方客观的意见, 以 供校方及时修改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其 次, 社会角度 : 引入企业参与。 企业可以 走入校园, 进行技能考核, 选拔企业需要 的人才。 并了解这些人才在企业工作中的 具体表现, 从而给出对校方的培养的客观 评价, 给出合理分数。 最后, 从教育机构方 面 : 专家是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 贡献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 他们的眼光敏 锐, 容易捕捉到课程设置、 实验安排、 人才 技能锻炼等不同方面存在着的不足。 多唯 度发散评价, 齐抓共建, 打造高质量的人 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吕钦 , 鄢平 . 创新型人才评价 指 标 体 系 研 究 J. 消 费 导 刊 . 2009(05) 2 袁旦 .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 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J. 人才开发 . 2009(05) 3 刘雯玮 , 徐 , 陈蔚 . 高校内部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J. 纺 织教育 . 2008(01) 4 张武升 . 冲破创新人才培养的 “壁 垒”以创新的评价体系引导 创新人才的创生 J. 人民教育 . 2008(10) 5 王亚惠 , 上官辉 . 构建科学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