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pdf_第1页
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pdf_第2页
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pdf_第3页
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pdf_第4页
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卷第 4期 2 0 1 4年 7月 矿 产 勘 查 MI NERAL EXPL0RATI ON V0 l _ 5 N0 4 J u y, 201 4 河南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 申明剑 ( 河南省地 质矿 产勘 查开发局 第二地质勘查 院 , 许 昌4 6 1 0 0 0 ) 摘要岩溶水 是新 密市城市供水 的主要水 源 , 也是 区内二 1 煤开采 和煤下 铝土矿 开采 的主要 充水来 源。 由于近 年 降水偏少 、 矿 山开采大 量抽 排地下水 , 导致 区域 地下岩溶水水位逐 年下降 , 至 2 0 1 3年 , 新密市供 水 已出 现 供水 紧张局面 。文章通过对该 区岩溶 发育规律 、 岩溶水分 布特 征以及构造对 区域岩溶 水 的控 水作用研 究 , 确定奥 陶系灰岩 是该 区地下岩溶水的主要 赋存层位 ; 背斜 的倾 伏端 与断裂 的交接 部位是 地下 岩溶水 的富集 地段 ; 断层带 附近构成地下水的强径流带和 富集带 , 断层带两侧均 富水 ; 大隗 断层对 区域 地下水 的 影 响最 为显著 , 将该 区完 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分为两 个水 文地质 亚区 。这一 研究 可为新 密市供 水 、 矿 山排 水 、 充分 、 合 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供科 学依 据。 关键词褶皱断层岩溶水构造控水 中图分 类号 : P 6 4 1 1 3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7 8 0 1 ( 2 0 1 4 ) 0 4 0 6 7 9 0 6 O 引言 河 南 省新 密地 区岩 溶水 分 布 区是一个 完 整 的水 文地质单元 , 流域面积 1 5 4 6 k m , 行政 区划包含 登 封 、 新 郑小 部分 , 新 密市 全 部 。新 密 市 日供 水 4 5 5 0万 m , 其中地表水约 1万 m , 其余 为地下岩溶 水 。岩溶水约 占市区供水的 8 0 , 是新密市城市供 水的主要水源, 同时岩溶水也是 区内二 1煤开采和 铝土矿开采的主要充水来源 , 据不完全统计 , 矿井 日 排水量约 1 3万 m 。由于近年 降水偏少 、 矿 山开采 大量 抽 排地 下水 , 导 致 区域 地 下 岩溶 水 水 位 逐 年 下 降 , 特别是 2 0 1 2年 以来 , 降水极少 , 新密市所依靠 的 地下水源 日趋紧张 , 至 2 0 1 3年 , 新密市城市供水形 势 日益严峻 , 市内时常有停水现象发生 , 出现了供不 应求的局面。因此对 新密地 区岩溶水作进 一步研 究。为城市供水 、 矿山开采排水、 充分、 合理利用有 限的水资源提供依据 。 1 区域 地质概 况 1 1 地层 该 区地 层 属华 北 地 层 区豫 西 分 区 , 出露 地 层有 古元古界、 中元古界 、 下古生界寒武系 、 奥陶系、 上古 生 界石 炭 系 、 二叠 系 、 三叠 系下 统 、 及 新 生界 古 近系 、 新近系和第 四系 , 其 中缺失陶奥系上统一石炭系下 统 及三 叠 系 中统一 白垩 系 。基 岩 西 部 露 头 较 好 , 东 部 仅 有 零 星 出露 , 分 布 特 征 为 自西 向东 时代 渐 新 一 。 灰岩主要发育在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至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 其 中, 寒武系徐庄组 至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厚度大 , 且稳定 , 全 区发 育 。 新 近 系 也 有少 量 的泥 灰 岩发 育 , 但 其 发 育 不稳 定, 分布零星 , 埋藏浅 , 其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 不 论是含水层规模 , 还是其 富水性都不具供水水源条 件 。 1 2 构造 新密地区在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秦岭纬 向构造 带东段北支的南侧及新华夏 系第二沉降带西侧 , 构 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嵩箕 台隆 区, 整个新密地 区 是一个向东倾伏并 敞开的复向斜。褶皱主要为轴向 近 东西 的开 阔对 称 背 向斜 , 断 裂 以 与褶 曲轴 大 致 平 收稿 日期 2 0 1 4一 O 4一l 8 作者简介 申明剑 , 男 , 1 9 6 3年生 , 高级 工程 师, 从 事矿床水文地质 、 工程地质 、 环境地质工作 。 6 7 9 第 5卷第 4期 申明剑 : 河南 新密地区岩溶水特征及构造控水研究 平陌西北 3 5 k m处的赵家沟, 经黄寨 、 大隗镇、 双楼 向东延伸 , 长 3 5 k m 以上。大 隗镇 以西走 向 2 9 0 。 , 以东呈东 西向, 倾 向北 , 倾 角 6 O 。一7 0 。 。断层西段 北盘出露石炭一二叠系 , 南盘出露寒武系 , 东段有超 化矿区、 苟堂矿区、 新郑矿区的钻孔控制 。落差 3 5 0 6 5 0 m E 引 1 2 3滑动 构造 区内滑动构造主要有芦店一大隗滑动构造、 任 岗滑动构造 、 宋寨滑动构 造 等 , 其多发 育在二叠 系 山西组 中下部 , 只 有 极 少 地 段 影 响 到 石炭 系 和奥 陶系灰岩 , 其对区内岩溶水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 2 岩溶水含水层水 文地 质特征 ( 1 )石炭系上统灰岩岩溶裂 隙水含水层 : 区内 多 被上 覆地 层覆 盖 , 地 表 主 要 出露 在 西 部 和南 北 两 侧 的背斜 轴 部 附近 , 自中部至 东部 埋藏 渐 深 , 含 水层 由 7 9层灰 岩组成 , 灰 岩主要集 中在上、 下两段。 上 段 以 L 7及 L 8两层 灰 岩 较稳 定 , 下段 以 L l 、 L 4两 层灰岩较稳定 , 钻孔单位涌水 量 0 0 0 9 5 52 1 5 1 6 L( s m) , 富水性强 ( 表 1 ) 。从表 1中可 以看 出, 其富水性差别很大 , 其原因是含水层所处的构造 位置、 埋藏条件不同造成 的。 表 1 上石炭统灰岩 岩溶裂隙水富水性 ( 2 )奥 陶系中统 白云质灰 岩岩溶裂 隙水 含水 层 : 出露 于该 区北 、 西 、 南 部 的低 山丘 陵区 , 向东 埋藏 渐深 , 组成岩性为厚层状灰岩及 白云质灰岩。受构 造及埋藏等 因素的影 响, 富水性不均匀 。钻孔单位 涌 水量 为 0 0 0 0 1 6 3 2 1 9 5 L( s m) ( 表 2 ) 。 由于西部隆起 , 东部沉降, 致使岩溶发育西浅东 深 。如西部岩溶发育标高在 0 m以上 , 中部裴沟矿 区岩溶标高在 一1 1 9 4 6一2 2 0 3 5 i n ; 东部曲梁 矿 区标高在 一6 1 5 5 m处 , 仍 出露有岩溶裂 隙及钻 孔 漏 水 现象 。 表 2 奥陶 系灰岩岩 溶裂 隙水 富水 性 ( 3 )寒武系 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 : 出露于西 部低 山丘陵区, 由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等组成 , 包括 凤 山组 、 长 山组 、 崮 山组 、 张 夏 组 、 徐 庄组 、 毛 庄组 、 馒 头组 和 辛 集 组 。因 岩 性 及 地 层 差 异 , 富 水 性 各 异 。 总厚 度 4 8 61 1 8 5 m。 凤 山组 白云 质 灰 岩 岩溶 水 : 由厚 层状 含 燧 石 结 核 白云质灰岩组成 , 裂隙及岩溶均发育 , 富水性变化 较大。在西部丘陵区, 地形标 高在 3 0 0 m 以下富水 性强。在西北部低 山区地形标高在 3 0 0 m以上富水 性中等。 该含水层与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之间无明显 隔水层存在 。在西部 岩溶发育地段 , 二者 为统一含 水体 , 至东部 由于灰岩埋藏变深 , 岩溶发育差异性变 大 , 其与奥陶系灰岩水的水力联系逐渐减弱。 长山组 、 崮山组、 张夏组 、 毛庄组 、 徐庄组、 辛集 组 白云质灰岩、 灰岩弱岩溶裂隙水 : 分布在西部低山 区, 由薄层 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鲕状 白云岩、 灰岩等 组 成 。在西 部岩 溶发 育 , 但 因出露 位置 较 高 , 地 形起 伏大 , 局部地段有富水。在东部 由于其埋藏较深 , 岩 溶不发育。因此 , 该灰岩段总体富水性不强 , 对 区域 供水意义不大。 3 构 造控水作用 北部的五指岭一 白寨 背斜 、 南部 的荟萃山一风 后岭背斜 、 西部的隆起 ( 嵩箕隆起) 形成一个北 、 西、 南高、 向东敞开并逐渐降低的箕状地貌形态 , 向东止 于京广铁路奥陶系灰岩深埋区。南北两侧的背斜及 西部的隆起形成区域地下水、 地表水的分水岭 , 涵盖 了该区地下水 的补给 、 径流与排 泄的全部 , 构成独 立 、 完整 的水文地质单元 。在西部及南北两侧 , 灰岩 大 面积 出露 , 形 成该 区岩 溶地 下水 的补给 区 , 在 中部 6 8】 矿 产 勘 查 发育的近东西 向断层形成该区岩溶地下水的强径流 区, 在该区中东部灰岩深埋区 , 形成区域岩溶地下水 的排 泄 区 。其 间 的东 西 向褶 皱 、 断层 控 制 了 区 内地 下水的径流与排泄条件。 ( 1 )褶 曲的控水作用 : 在背斜 的倾伏端与断裂 的交接部大量富集地下水 , 形 成泉域 。超 化背斜 的 倾没端遇断层阻挡 , 部分地下水沿裂隙上升形成超 化泉群 , 流量为 2 3 1 8 2 Ls 。 。 。在灰徐沟附近 , 因 构造作用使得灰岩抬高 , 地下水涌出地表 , 泉流量为 1 5 6 6 6 L s 。 三李 矿 区处 于 五 指 岭一 白寨 背 斜 的倾没端 , 裂隙岩溶发育 , 地下水富集 , 大水量泉水 广布 ( 即 三 李 泉 域 ) , 泉 涌 水 量 7 3 04 5 9 。 O 0 L s ,钻 孔 单 位 涌 水 量0 0 1 0 6 3 0 1 9 L( sm)_ 。 。 ( 2 )断裂构 造 的控 水作 用 : 在 断层 带 附近 构 成 地 下水 的 强径 流带 和富集 带 。 区内水 源井 多布 置在 断层带 附 近 , 如 原新 密化 肥 厂的水 源井 、 原 宝通 电厂 的水源井布置在七里岗断层 ( F 4 ) 附近 , 其单井涌水 量一般都在 8 0 m h 。左右。区内生产矿井巷道 掘进 中每遇断层都会 出现不 同程度的涌水现象 , 如 芦沟煤矿东改造上 山, 巷道沿石炭系上部灰岩段开 拓 , 在 4 0 0 m 长 的巷 道 中揭 露 断层 2 0条 , 揭 露 到 每 条断层时都有涌水 , 涌水量 6 0 mh 左右 , 断层 水 占全矿井涌水量 1 0 左右。 在五指岭一 白寨前背斜 的南翼 , 地层 向南倾 , 断 裂 多为正 断 层 , 倾 向北 , 理 论上 应 该 是 北盘 ( 断 层 上 盘 ) 比断层南盘 ( 下盘 ) 更 富水 , 而事实上断层 的上 下 盘均 富水 , 北盘 水量 小 于南盘 。分 析认 为 : 一是 该 区断层具 有 多期性 , 浅 部表 现 为张性 , 深 部表 现 为压 性 , 浅部裂隙比深部发育。二是下盘灰岩被抬高 , 岩 溶 比上 盘发 育 , 地 不水 径 流强 烈 , 更 容易 接受 上 游补 给 。断层 上 盘 富水 的 原 因是 该 区地 层 向南倾 , 断 层 向北倾 , 灰 岩上部 的强 富水 带 与 断 层下 盘 的弱 富水 带相对接 , 地下水沿层 面、 裂隙径流至此时 , 遇 到断 层 阻挡 , 相 当于形 成 了一个 储 水构造 , 从 而导 致 地下 水 在断层 上 盘 富集 。 中部 比东、 西部 的富水性强 。如 F 5魏寨断层 , 在袁庄附近, 所施工 的水井 中, 几乎无水 , 而在 中部 断层带富水性很强 , 多数水井水量都很大 , 是该区工 业 与 民用 的主要 水 源 。究 其 原 因 , 一 是 因 为在 西部 断层靠近区域地下水补给区 , 出露位置高 , 裂隙、 岩 溶均发育, 不易形成储水构造 。二是大气 降水 长期 6 8 2 补给地下水的同时也把泥土带到 了断层带 内, 充填 了断层带的裂隙, 从而导致断层带不富水 或富水性 差 。东 部 主要是 因为 灰 岩 埋 藏深 度 太 大 , 岩溶 不 发 育所致 , 中部富水性 强则是 因为其正处于区域地下 岩 溶水 的强 径流 带 上 。 在这些断裂中 , 大隗正断层对区域地下水影响 最大。该断层走 向近东西 , 贯穿全 区, 南盘上升 , 北 盘下降 , 使寒武系 中上统灰 岩直接与二叠系石千峰 组砂 、 页岩接触 , 隔断 了南北 两侧 的水力联 系 ( 图 2) 。 一 。 大隗断层 以北 , 总面积 7 8 7 k m , 基岩 出露面积 为 1 9 6 k m , 其 中灰岩分布面积为 8 9 k m 。其西部 为一盆 地 , 东部 为 岗地 及 平 原 。地 层 走 向大 致 呈东 西向, 北部地层较老 , 南部地层较新 , 东部被第 四系 覆 盖 。寒 武 、 奥 陶系 及 石 炭 系 出 露在 西 部 地 区 。灰 岩岩溶裂隙发育 , 断层较多 , 地下水通过断裂带相互 贯通, 富水性 较强。钻孔单位 涌水 量 : 石炭 系灰岩 0 1 10 9 4 L ( s m) , 奥 陶 系 灰 岩 0 0 0 1 4 3 2 2 L( s m)。 大隗断层 以南 , 总面积为 7 5 9 k m , 基岩 出露 面 积为 2 0 2 k m , 地形 西高东低 , 南高北低 , 地层走 向 大致 为北 西一 南 东 , 倾 向 以北 为 主 。灰 岩 主 要 出露 于西部地 区。灰岩岩溶裂隙发育 , 地表所见溶洞高 度达数米到数 十米 , 据 钻孔揭露 , 深部也 有溶洞发 育 。该区岩溶地 下水水位标高 自西 向东为 2 1 4 3 8 1 7 7 1 m, 径流条件 良好 , 沿途无泉水 出露 , 钻孔单 位 涌 水 量 :石 炭 系 灰 岩 为0 2 3 7 0 2 1 5 1 6 L( s m) ,奥 陶 系 灰 岩 为0 1 9 7 2 2 L-( s m) 。在超化附近, 由于超化背斜的倾 没, 并遇断层阻挡 , 部分 地下水沿裂 隙上升形成超化泉 域 , 流量为 2 3 1 8 2 L s 一。余 者 继 续 向东 运 动 , 在 灰徐 沟附 近 , 因构 造 作 用 灰 岩 抬 高 , 地 下 水 涌 出 地 表 , 泉 流量 为 1 5 6 6 6 L s 。 据 以上分 析 , 以大 隗正 断层 为界 , 可 将本 区划 分 为两个 水 文 地 质 亚 区 I亚 区 ( 断 层 以北 ) 和 亚区( 断层 以南 ) , 两个 亚区 的主要 区别 有 以下 几 点 : I亚 区与 亚区岩溶水的补 给、 径流与排泄 相对 独立 , 几 乎无 水力 联 系 。 I 亚 区内东西向断裂发育 , 新密市水源井均 布设 在该 区 , 生 产 矿 井 也 较 多 , 大 量 排 泄 地 下 岩 溶 水 , 已形成较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 因此其地下水径 矿 产 勘 查 2 0 1 4钲 参考 文献 杨根 生, 刘天义 , 袁东锋 , 等 河南省密 县曲梁煤矿 区详查地 质 报告 R 许 昌: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 队 ,1 9 8 9 袁东 峰, 申明剑 , 王顶 明, 等 河南省新 密市 白石沟井 田煤炭 勘 探报告 R 许 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 2 0 0 4 袁东 峰, 申明剑 , 沈建党 , 等 河南省新 密煤 田窦沟勘 探区勘 探 报告 R 许 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 2 0 0 5 袁 东峰, 申明剑 , 赵天德 , 等 河南省新 密煤 田李 岗井 田煤炭 勘 探 报告 R 许 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 2 0 0 5 袁 东峰, 申明剑 , 宋要武 , 等 河南省新 密市崔 岗井 田二 1煤 层 勘探 地质 报告 R 许 昌: 河南 省 地矿 局 第二 地 质勘 查 院 , 1 9 9 9 6 沈建党 , 孙志卿 , 冯锦廷 , 等 河南省新密 市韩家新郑 市李 沟矿区煤炭详查报告 R 许 昌:河南 省地 矿局第 二地 质勘 查院 , 2 0 0 8 7 王顶明 , 马玲 , 师书冉 , 等 河南省新密煤 田大隗矿 区煤 矿详 查报告 R 许昌 :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 院, 2 0 1 3 8 袁东锋 , 申明剑 , 崔金池 , 等 河南省新密煤 田东部滑动构 造研 究 J 价值工程 , 2 0 1 1 , ( 1 8 ): 3 53 6 9 王莹 , 李永 高, 李建 国 , 等 河南省郑州市宋 楼煤 矿水文地质 报告 R 邯郸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 , 2 0 0 4 1 O 申明剑 , 郗国增 , 陈荔荔 河南新密煤 田二 1 煤 层充水特 征分 析 J 中国煤炭地质 , 2 0 1 3 , 2 5 ( 9 ): 3 74 2 C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k a r s t wa t e r a nd s t u d y o n wa t e r c o n t r o l l in g s t r u c t u r e s in t h e Xin mi a r e a,He n a n Pr o v in c e S HE N Min g - j ia n ( N o 2 G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s t it u t e u n d e r H e n a n B u r e a u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Mi n e r a l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X u c h a n g 4 6 1 0 0 0 ) Ab s t r a c t : T h e k a r s t w a t e r i s t h e ma i n s o u r c e o f t h e u r b a n wa t e r s u p p l y i n X in mi a r e a ,He na nAl s o it pr o v id e s t he f il l in g wa t e r f o r t h e N o I I一1 c o a l min in g a r e a a n d u n d e r l y in g b a u x it e min in g b e l o w t h e c o a l l a y e r i n t h e a r e a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d u e t o l e s s r a in f a l l a n d p ump in g t o o muc h g r o u n dwa t e r d u r in g minin g o p e r a t io n,t h e u nd e r g r o un d ka r s t wa t e r l e v e l d e c r e a s e d y e a r by y e a r wit h in t he r e g io nBy 2 01 3,Xinmi c it y h a s f a c e d t h e u r g e nt s it ua t io n o f wa t e r s up pl y s h o r t a g e Ba s e d on t h e r e g u l a r it ie s o f k a rat de v e l o pme n t in t h e r e g io n,d is t r ibu t io n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k ars t wa t e r a n d s t ud y o n s t r uc t u r a l c o nt r o l o n t he r e g io na l k a r s t wa t e r ,t h e a u t ho r s p r o po s e t h a t t h e Or d o v i c ia n l i me s t o n e is t h e ma i n w a t e rb e a r i n g h o r i z o n o f t h e k a r s t g r o u n d wa t e r ;T h e j u n c t i o n p a rt o f a n t i c l i n e p l u n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