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3年 6月 J u n e ,2 0 1 3 矿床地质 M I NERAL DE f ) C 熔I TS 第 3 2卷第 3期 3 2( 3 ) : 4 6 7 -4 8 8 文章编号: 0 2 5 8 7 1 0 6( 2 0 1 3 )0 3 0 4 6 7 2 2 湘东锡 田 A型花 岗岩的年代学、 Hf 同位素、 地球化 学特征及 其地质意义 姚远 一 , 陈 骏 , 陆建军 , 章荣清 ( 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2 1 0 0 9 3 ; 2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江苏 南京2 1 0 0 1 6 ) 摘要对湘东锡田岩体进行的 L A- I C P MS定年结果表明, 2个第一期中( 细) 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 岗岩样品 的年龄分别为( 2 2 0 9 0 6 )Ma 及( 2 2 0 7 0 7 ) Ma ; 第二期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年龄为( 1 5 4 4 0 7 ) Ma 。 两期花岗岩均为高钾、 富碱、 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富集 U、 T h , 亏损 T i、 P等高场强元素和 B a 、 s r 等大 离子亲石元素, 具高的 1 0 G a A 1 , 显示 A型花岗岩特征。印支期花岗岩略富集轻稀土元素, E u异常较弱; 燕山期花 岗岩轻、 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 E u异常显著。 同位素研究显示, 两期次花岗岩均具有较低的 e H f ( t ) ( 一4 9 1 一 1 1 0 4 ) , 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 1 6 1 8 G a , 与华夏地块古老的变质基底年龄一致。因此, 锡田岩体是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在伸展的构造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锡田A型花岗岩复式岩体的确定 , 对于研究湖 南东部在中生代印支、 燕山两期构造事件中所处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华南地区存在印支期 A型花岗 岩钨锡成矿作用增加了证据。 关键词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锆石 U- P b 定年; Hf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锡 田 中图分类号 :P 5 9 7 文献标志码 : A Ge 0 chr 0 n 0 l 0 g y, Hf is o t o p ic co mpo s it io ns a nd g e o ch e mica l ch a r a ct e r is t ics o f Xit ia n A t y p e g r a n it e a nd it s g e o l o g ica l s ig nif ica n ce YAO Yu a n 一,C HEN J u n ,LU J i a n J u n a n d Z HANG Ro n g Qi n g ( 1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Mi n e r a l D e p o s it s R e s e a r ch , S ch o o l o f E a r t h S ci e n ce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n g ,N a n j i n g Un i v e r s it y , Na n j i n g 2 1 0 0 9 3 , J i a n g s u ,C h i n a ; 2 N a n j i n g I n s t it u t e o f G 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es, C G S , Na n j i n g 2 1 0 0 1 6 , J ia n g s u , C h in a ) Ab s t r a ct Z ir co n LA MC- I C P M S U Pb a n a l y s i s wa s ca r r ie d o u t f o r t h e Xi t ia n g r a n it e in e a s t Hu n a n Pr o v in ce Two s a mp l e s f r o m t h e f i r s t p e r i o d o f me d i u m一 ( f i n e ) g r a in e d p o r p h y r it ic b i o t it e mo n z o n i t ic g r a n it e s h o w a g e s o f ( 2 2 0 9 0 6 ) Ma a n d( 2 2 0 70 7 )Ma ,r e s p e ct i v e l y Th e a g e o f t h e s e co n d p e r i o d o f me d i u m f i n e g r a i n e d t wo - mi ca mo n z o n it i c g r a n it e i s( 1 5 4 40 7 )Ma G r a n it e s o f b o t h p e r i o d s a r e h ig h p o t a s s i u m,r ich in a l k a l i a n d we a k l y p e r a l u mi n o u s Th e i r co mp o s i t i o n s a r e ch a r a ct e r i z e d b y h i g h 2 REE,r i ch U a n d Th,d e p l e t e d HFS E s u ch a s Ti,P a n d LI LE s u ch a s B a ,S r ,a n d h i g h 1 0 Ga A1 Th e s e ch a r a ct e r is t i cs i n d ica t e t h a t t h e y a r e A t y p e g r a n it e s Th e I n d o s in ia n g r a n it e i s r ich in L REE,wi t h r a t h e r we a k Eu n e g a t iv e a n o ma l y Th e Ya n s h a n i a n g r a n it e s h o ws n o o b v io u s f r a ct i o n a t i o n b e t we e n LREE a n d HREE,wit h s i g n i f i ca n t Eu n e g a t i v e a n o ma l y Hf 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项 目( 编号 : 2 0 1 2 C B 4 1 6 7 0 2 ) 和中国地质 调查局项 目( 编号 :1 2 1 2 O 1 1 0 8 5 4 0 7 ) 资助成果 第一作 者简介姚远 ,男 ,1 9 8 5年生 , 博士研究生 ,矿床地球 化学专业 。E ma i l :cl a r k y a o g ma i l co i n 收稿 日期2 0 1 2 0 5 0 7 ; 改 回 日期 : 2 0 1 3 0 3 1 4 。张绮玲编辑 。 矿 床 地 质 2 0 1 3在 i s o t o p i c a n a l y s i s i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t w o p e r i o d s o f g r a n i t e h a v e l o w H f ( ) ( 一4 9 1 一1 1 0 4 ) , a n d t h e t wo s t a g e Hf mo d e l a g e s o f t h e d e p l e t e d ma n t l e a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n 1 6 1 8 Ga i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 c s o f t h e o l d me t a mo r p h ic b a s e me n t o f Ca t h a y s i a n b l o c kTh e r e f o r e ,t h e Xit ia n g r a n i t e is a p r o d u c t f r o m p a r t i a l me l t in g o f Pr o t e r o z o ic c r u s t ma t e r ia l s o f Ca t h a y s i a n b l o c k u n d e r t h e e x t e n s io n a l s e t t i n g Th e c o n f ir ma t i o n o f Xit ia n A t y p e g r a n i t e h a s i mp o r t a n t s i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t e c t o n ic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e a s t p a r t o f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d u r i n g I n d o s i n i a n a n d Ya n s h a n i a n mo v e me n t s I t a l s o p r o v id e s mo r e e v id e n c e t h a t t h e r e iS W S n min e r a l i z a t i o n r e l a t e d t o A t y p e g r a n i t e d u r in g I n d o s i n i a n p e r io d i n S o u t h Ch i n a Ke y wo r d s :g e o c h e mis t r y, A- t y p e g r a n it e ,z ir c o n U P b g e o c h r o n o l o g y ,Hf is o t o p e ,g e o c h e mi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 ,Xit ia n 关于华南 中生代成矿花岗岩 , 过 去很长一段时 间内认 为其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位 , 印支期花 岗岩 成矿作用较弱 ( 毛景文等 , 2 0 0 4 ;华仁 民等, 2 0 0 5 a ; 2 0 0 5 b ) 。 然而 , 随着近年来测年资料 的极 大丰富, 华 南地区存在印支期 的钨锡铌钽成矿作用 的证据越来 越明显( 蔡明海等,2 0 0 6 ;刘善宝等 ,2 0 0 8 ; 邹先武 等, 2 0 0 9 ; 杨锋等, 2 0 0 9 ; 冯佳睿等, 2 0 1 1 ) 。 另一方 面, 过去通常认为世界上 大多数 的锡矿化都是与 富 F、 B、L i 和 C s的 花 岗 岩 有 关 ( T a y l o r , 1 9 7 9 ; L e h ma n n ,1 9 9 0 ; He in r ic h ,1 9 9 0 ) , 这类花 岗岩通 常 是高度分异的 S型或者钛铁矿 系列的花岗岩。 但是 , 近年来不断发表的文献 , 将一大批燕 山期花 岗岩划 人 A型花 岗岩的范畴 , 甚至厘定 出一条北东 向的燕 山早期含钨锡 A型花岗岩带 ( 朱金初等, 2 0 0 8 ; 蒋少 涌等, 2 0 0 8 ) 。 即便如此, 关于华南印支期A型花岗岩 的文献仍较少 ( 李万友等, 2 0 1 2 ) , 印支期 A型成矿花 岗岩更是未见报道 。 因此, 华南地区印支期 A型成矿 花 岗岩的发现 , 为该 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提供 了新 的认识。 锡田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 ( S n+W 储量3 0 1 0 t , 伍式崇等 , 2 0 1 1 ) 的发现是 国土资源大调查 以来南岭地 区钨锡找矿工作的重大进展之一。 该矿 床位于钦一 杭成矿带 中部 , 该带是扬子与华夏两大古 陆块碰撞拼贴形 成 的巨型板块结 合带 ( 杨 明桂 等, 2 0 0 9 ; 毛景文等, 2 0 1 1 ) , 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北东向成 矿带。 该带内及其两侧分布有一大批大型一 特大型的 w、 S n 、 C u 、 A u 、 P b 、 Z n 、 A g等多金属矿床, 如柿竹园、 黄沙坪、 芙蓉、 新田岭、 香花岭、 九嶷山、 姑婆山等等。 前人对于锡田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区地质 特征 、 成矿类型及规律、 找矿潜力预测等方面 ( 曾桂 华等, 2 0 0 5 ; 罗洪文等, 2 0 0 5 ; 蔡新华等, 2 0 0 6 ; 徐辉煌 等, 2 0 0 6 ; 伍式崇等, 2 0 0 9 ; 龙宝林等, 2 0 0 9 ) 。 然而, 对 与锡田矿床有关的岩体本身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 究较为缺乏, 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 的不系统性又造 成了对岩体成因类型( 是否A型? ) 以及构造背景( 挤 压或拉张? ) 认识的模糊。 例如, 马铁球等( 2 0 0 4 ) 在使 用前人定年资料 ( 1 7 6 Ma ) 的基础上 , 认为锡 田岩体 为燕 山早期产物 , 并根据地球化学特征认 为其属 于 “ A型花岗岩类 ” , 形成 于后造 山的大陆裂解动力学 构造背景之下 ; 然而 , 该作者其后通过锆石 S HRI MP 研究确定锡 田主体花 岗岩形成 时代为 中晚三叠世 ( 2 2 8 Ma ) ( 马铁球等 , 2 0 0 5 ) , 转而认为岩体形成于印 支挤压作用造成的局部熔融 ; 此后 的文献 中均未提 及锡田岩体为 A型花岗岩。 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了对该矿床花 岗岩一 成矿关系的研究 。 本文拟对锡 田 A 型印支一 燕 山期 复式 岩体 的年 代学 、 Hf 同位素 以及地球化 学特征进行系统 描述, 并讨论其地质意义。 1 地质背景 锡田矿床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交界处, 茶陵一 永兴 断陷盆 地东缘 , 属南 岭 多金属 成矿 带北 缘 , 钦杭成矿带中部东缘 ( 图 1 ) 。 区内主要出露地层 为上古生界上泥盆统锡矿 山组 、 佘 田桥组 、 中泥盆统 棋梓桥组 、 跳马涧组及下石炭统岩关 阶。 岩性为浅海 相碳酸盐岩 、 碎 屑岩、 黏土岩, 在石炭系 中夹有滨海 沼泽相含煤岩 系。 其 中, 泥盆系 中统棋梓桥组 、 泥盆 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不纯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为区 内矽卡岩型钨锡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 研究区域主要为锡田岩体中部的哑铃柄状部分 ( 图2 A) 。 区内为一复式向斜, 中部被锡 田岩体切割 为岩体西侧的严塘复式向斜与岩体东侧的小田复式 向斜 。 矿区范围内仅出露复式向斜的次一级褶皱, 西 侧为垄上 向斜 , 东侧 为晒禾岭 向斜 、 荷树下 向斜等 ( 图2 B) 。 断裂 构造 以N E NNE向压扭性 断裂 为主 , 第 3 2卷第 3期 姚远等 : 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f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 6 9 图 1 研究区区域构造示意图 F i g 1 Re g i o n a l t e c t o n i c s k e t c h ma p o f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次为 S N向、 N w 向张扭性断裂 。 矿化受断裂控制明 显, 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付建明 等, 2 0 0 9 ) 。 此外, 岩体内部发育的多组裂隙构造控制 了区内云英岩脉的产出。 锡田岩体呈近南北 向展布 的哑铃 状, 出露 面积 约 2 3 0 k m 2 , 是一个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 岩 体侵入于古生界之 中, 其 中的最新地层为二叠系 , 岩 体北西侧被早白垩世红层所覆盖。 根据野外观察, 可 将锡 田岩体 分为 3个期次 : 第一期 花岗岩构成岩体 的主体, 岩性为中( 细) 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似 斑状结构 。 斑晶为钾长石, 含量约 1 0 1 5 , 基质 中主要矿物为钾长石( 3 0 4 0 ) 、 斜长石( 2 5 3 0 ) 、 石英 ( 3 0 3 5 ) 以及 黑云母 ( 3 8 ) 等 , 副矿物有磷灰石 、 榍石 、 磁铁矿 、 锆石等。 此外, 第 一 期花岗岩中常见闪长质暗色包体, 其中发育大量 针状磷灰石 ; 第二期花岗岩出露规模较小, 呈零星分 布, 其岩性为中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 斑状结构, 斑晶为钾长石( 2 5 3 5 ) , 其他主要矿物为斜长 石 ( 2 5 3 0 ) 、 石 英 ( 3 5 4 0 ) 以及 黑 云母 ( 3 5 ) , 白云母( 1 2 ) 等, 副矿物与第一期 花岗岩类似 ; 第三期花 岗岩的规模很小, 多呈岩 瘤、 岩枝状产出, 岩性为细粒二云母花岗岩, 具细粒花 岗 结构。 此外, 区内岩脉发育, 常见的有花岗斑岩脉、 石 英斑岩脉 、 辉绿岩脉等。 区内成矿作 用显著, 已发现规模较大 的锡 多金 属矿脉 3 0多条 , 主要分布在锡田花岗岩体 哑铃柄地 段东西两侧 内外接触带的垄上矿 区、 晒禾岭矿 区、 桐 木 山矿区及荷树下矿 区等地。 矿化类型主要 为矽 卡 岩型, 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云英岩型。 矿石类 型 主要为金属硫化物锡矿石 , 矿石矿物 主要为锡石 、 白 钨矿、 黄铁矿、 黄铜矿, 其次为闪锌矿、 磁铁矿、 磁黄 铁矿 、 毒砂等( 伍式崇等, 2 0 0 9 ) 。 2 采样与分析方法 2 1 样品采集 本次所采集的样 品主要来 自锡 田矿床的垄上矿 区与桐木山矿区, 包括地表样和钻孔样, 具体采样位 置如图 2 B所示。 其中, 样品 1 0 X T 一 0 2采自桐木山矿 区的钻孔 z K1 1 6 0 1 , 深度为1 5 5 m, 岩性 为中粒斑状 4 7 0 矿 床 地 质 2 0 1 3年 A K P J o 3 6 k m 一 警 c 山 坑 D D + + + I p = = = _ 叶 再+ + + + _ + +一 + | X t 0 4 1 6 + 里 D3 S D2 q 乙 垅 坳 I l Q C,y D Q 狮子岩 D S D D S 垄 上 ZKl 4 0 9 ZK 1 4 V 贺 家田 : CIY C D3 S D2 q B rD X D 3 S D g D3 S D O 0 5 0 0 1 00 0 因 圈 z回 s回 回 s回 回 固s曰 图 2 锡田矿床区域地质图 ( 据龙宝林等, 2 0 0 9 修改) A 锡田岩体区域地质图; B 锡田岩体中部垄上、 桐木山矿区地质图 9 第 3 2 卷第 3 期 姚远等: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f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 7 1 1 第四纪沉积物 ; 2 一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灰岩 ; 3 一泥盆系上统锡矿 山组上段灰岩 ; 4 一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 下段灰岩 ; 5 一 泥盆 系上统佘 田桥 组灰岩 ; 6 一 泥盆 系中统棋梓桥组灰岩 ;7 一 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砂岩 ; 8 一奥 陶系上统灰 岩 ; 9 一 印支期 中细粒花 岗岩 ;1 0 一燕 山期 细粒花 岗 岩 ;1 1 一地质界线 ;1 2 一断层 ;1 3 一 向斜 ;1 4 一云英岩脉 ;1 5 一 矽卡岩型钨锡 矿脉 ;1 6 一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矿脉 ; 1 7 一采样点及钻孔编号 ; 1 8 一 前人采样 位置 F i g 2 R 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ma p o f t h e X i t i a n d e p o s i t ( mo d i f i e d a f t e r L o n g e t a 1 , 2 0 0 9 ) AGe olo g ic a l ma p o f Xit i a n g r a n it e ;BGe o lo g ic a l ma p o f L o n g s h a n g a n d To n g mu s h a n o r e s e c t i o n in t h e c e nt r a l p a r t o f Xit ia n g r a n it e 1 - Qu a t e r n a r y a l l u v iu m; 2 一 L o we r C a r b o n if e r o u s Ya n g u a n S t a g e ; 3 一 Up p e r me mb e r o f Up p e r D e v o n ia n Xik u a n g s h an F o r ma t io n ; 4 一 L o we r me mb e r o f Up p e r De v o n ia n Xik u a n g s h a n F o r ma t i o n ;5 一 Up p e r D e v o n ia n S h e t ia n q ia o F o r ma t io n; 6 - Mid d l e D e v o n ia n Qiz iq i a o F o r ma t io n ; 7 一 M d d l e D e v o n i a n T i a o ma j i a n F o r ma t i o n ;8 一 Up p e r Or d o v i c i a n;9 -I n d o s i n i an mi d d l e f i n e g r a i n e d g r a n i t e ;l O - Y a n s h a n i a n f i n e g r a i n e d g r ani t e ;1 1 - G e o l o g i c a l b o u n d a r y;1 2 一 Fa u 1 t ;1 3 一 S y n c l i n e;1 4 - Gr e is e n v e in;1 5 一 Sk a m t y p e W S n v e in;1 6 一 Fmc t u r e z o n e a l t e r e d r o c k t y p e W - S n v e i n;1 7 - S a mp l in g s it e ,d r il l h o l e a nd it s s e r ia l n u mb e r;1 8 - S a mp l in g s it e s o f p r e v i o u s r e s e a r c h e r s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样品新鲜无蚀变, 岩体上部为厚 层状含钨锡矽卡岩 ; 样品 X T一 8 8采 自垄上矿 区的钻 孔 Z K1 4 A 0 1 , 深度为 7 7 r n , 岩性为 中细粒黑云母 二 长花岗岩, 样 品有极弱的绿泥石化 ; 样品 X T - 6 0采 自 垄上矿区的钻孔 Z K1 4 0 9 , 深度为 2 4 2 m, 岩性为中细 粒二云母 二长花 岗岩 , 采样位置为花 岗岩顶部与云 英岩接触部位, 可见弱云英岩化作用 ; 样 品 X T j s 一 3 , 采 自垄上 矿区路子塘地表 , 岩性为 中细粒黑云母 二 长花 岗岩, 样 品新鲜无蚀变 。 为便 于对 比研究 , 后 文 所用到的已发表过的成岩年龄样 品的分布位置也一 并标在图 2 A、 B中。 2 2 锆石 U P b年代学 样 品破碎和锆石分选由河北省地勘局廊坊实验 室完成。 将分选 出的锆石颗粒粘在双面胶上, 并沿 直 线排列整齐 , 用混合有 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结 。 待 环 氧树脂 固化后 , 抛光至锆石颗粒中心露 出, 制成样 品 靶 。 对制成样品靶后 的锆石样品, 首先在显微镜下进 行透射光和反射光的观察和照相, 分析锆石晶形、 包 裹体、 裂缝等外观特征, 然后进行阴极发光( C L ) 图像 或背散射( B S E ) 图像分析, 进一步研究锆石的内部结 构特征 。 C L及 B S E图像分析在南京大学 内生金属成 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J E O L J X A - 8 1 0 0电子探针仪 上进行 。 工作 条件为 :加速 电压 1 5 k V, 束 电流 2 1 0 A, 束斑直径 1 m。 锆石 U P b年龄 L A - I C P MS测定 由南京大学成 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I C P MS型号为 A g i l e n t 7 5 0 0 a型, 激光剥蚀系统为 Ne w Wa v e 公 司生产 的 UP 2 l 3固体激光剥蚀系统 , 采 用 H e气作为剥蚀 物质的载气。 仪器工作参数为: 激光脉冲重复频率 5 Hz , 脉冲能量为 1 0 2 0 J c m2 , 熔蚀孔径为 2 5 m, 背景测量时间 4 0 S , 剥蚀时间 6 0 S ,积分时间 P b 、 0 P b 2 0 8 P b 2 3 2 Th 2 3 8 U依次为 1 5 ms 、 3 0 ms 、 1 0 ms 、 1 0 ms 、 1 5 ms 。 质量分馏校正采用标样 G E MO C g J 一 1 ( 6 0 9 Ma ) ( J a c k s o n e t a 1 , 2 0 0 4 ) 。 每轮( R U N) 测试开 始和结束前 , 分 别分析 G J 一 1标样 2次, 中间分析未 知样 品 1 2次, 其 中包 括 2次 已知 年龄 样 品 Mu d T a n k TI MS年 龄 : ( 7 3 25 )Ma ( B l a c k e t a 1 , 1 9 7 8 ) 。 测试方 法和分析 流程可详见 He 等 ( 2 0 0 9 ) 。 I C P MS的分析数据通过分析 软件 GL I T TE R( v e r 4 4 ) ( G r i f f i n e t a 1 , 2 0 0 8 ) 计算获得同位素比值、 年 龄 、 误差及 Th 、 U 含量 。 普 通铅校 正采用 An d e r s e n ( 2 0 0 2 ) 的方法进行, 校正后 的结果用 I s o p lo t程序 ( v e r 3 2 ) ( L u d wig , 1 9 9 1 ) 完成年龄计算和谐和图的 绘制 。 2 3 全岩化学 对锡田岩体样品分别 进行 了主量 、 微 量元 素测 试分析。 样品粉碎由河北省地勘局廊坊实验室完成 。 样品的主量元素测试 由南京大学 内生金 属矿床成矿 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Th e r mo 9 9 0 0 x p型 X射线荧 光光谱仪完成。 首先将样品研磨至 2 0 0目以下并烘 干, 再以 1 : 1 1 的比例分别称量 1 g 样品及 1 1 g四硼 酸锂 、 偏 硼 酸 锂 混 合 助 溶 剂 ( 6 6 6 7 L i 2 B 4 ( ) 7 3 2 8 3 L i B O 2 0 5 L iB r ) , 充分混合后倒人 干净 的铂金坩埚 中。 将坩埚及模具放入熔炉中, 在 1 0 5 0 经熔融 、 摇匀 、 倾倒 、 冷却等过程后制备成均匀 的玻 璃片, 上机测试 。 分析测试 方法主要采用 曲线法 , 目 前针对硅酸盐类样品建立 的曲线 由 G S R 一 1 、 GS R一 2 、 G S R 一 3等 1 4个标准样 品组成, 烧失量通过手动输入 并参 与分析计算 , 测 试 电压 电流通 常为 5 0 k V、 5 0 H , 每个元素扫描时间 4 0 S 。 根据标样 ( G S R 一 1和 G S R 一 3 ) 的测定值 , 相对误差在元素丰度 1 O 时为 1 , 元素丰度 j 舌 芝 昆 左 亭 0 卜 寸 寸 【 寸 0 N 0 _【 0 卜 _【 _E 0 0 卜 _【 N 0 _【 _【 卜 _【 0 n _【 寸 0 n 0 0 卜 0 0 0 , 0 卜 卜 0 卜 0 _【 0 n 0 0 0 _【 卜 【 _【 0 0 N _【 0 _【 L l J ) ( 0 cl t ,皂) ( 长 、 _【 n 寸 0_【 n 卜 卜 0 n 0 0 0 0 0 0 _【 0 t 7 0 n 0 0 0 0 _【 寸 0 0 寸 卜 0 0 卜 0 n 0 0 卜 0 0 卜 0_E n 0 卜 n 0 0 n 0 0 0 1【 _【 n 0 0 【 0 0 0 N n 0 0 n 0 0 0 卜 0 n 0 _【 寸 寸 N 0 _【 0 螺灶 r r I 眦 餐 _【 ) ( 遐 对 爵壬一 踩 r r I 一 暴按 n 寸 0 _【 寸 寸 0 n n 0 N n 0 0 寸 n _【 t , 0 0 0 _【 卜 _【 卜 _【 _【 0 _【 1【 0 寸 寸 卜 0 _【 0 0 卜 0 n 0 n 0 卜 卜 0 N_【 0 n 0 0 0 _【 n _【 _【 寸 0 n 0 0 寸 n n 卜 _【 _【 0 n 【 H n 0 卜 0 0 _【 卜 0 寸 卜0 卜 寸 0 n_【 0 0 寸 寸 卜 n _【 0 卜 0 0 卜 _【 N N N 【 0 t , _【 0 0 _ 上 ) ( 田 N口 0 ) ( n L l x N 0 _ I ,X0 抠 甘 啡 凑 一 再一 岳一 蹂似岳一 踩 按 置l I h _ I BI l _ 0 1 0I l _ 9叠二 00 s l l I a | a_ a = - I _ 口 嚣 J 0- T 7 r_ 0矗 睬与 ; 嚣 帐 棚强 鹏 哪州 田取 第 3 2卷第 3期 姚远等: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f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 7 7 曼 墨 : ! g 导 导 至 霉 黾 吕 窝 兰 e i= 一 詈 罱 导 霎 蚕 喜 要 蚕 曩 蓥 要 薹 暑 量 量 耋 呈 曼 窒 堇 耋 ei 茎 墨 謦 塞 量 孚 要 蚕 譬 g 。 喜 耋 喜 薹 要 耋 耋 蚤 ei 耋 ei 塞 至 茎 要 至 三 兽e-: 耋 星 量 薹 晏 室 量 薹 薹 要 要 茎 高 = 0 一 一 。 曷 。 薹 堇 茎 茎 星 詈 茎 主 萋 星 夏 至 兰 墨 耋 量 量 墓 堇 要 萎 塞 至 呈 霎 罱 昌 = g 譬 = = 奢 。 n 。 一 一 蒌 薹 量 曼 薹 三 至 譬 要 塞 量 莹 萎 蛩 量 要 霎 蚕 要 至 詈 薹 薹 塞 罱 _二 0 耋 姜 蓦 耋 喜 茎 量 星 罱e,i要 要 至 茎 至 至 曼 莹 要 量 茎 妻 薹 量 萼 要 薹 导 昌 导 = ! 0 2 t ,i 妻 萋 奏 量 蒌 萋 翌 曩 堇 莹 磊ei 耋 e-i耋 曼 至 ,-Z 霎 墨 耋 耋 至 耋 妻 茎 霎 葛 虽 0 g = i 墓 蚕 妻 室 奏 高,-Z 至 薹 莹 量 暑e,i窒 星 莹 要 墨 耋 要 蚕 潭 耋 薹 詈 耋 霎 嘉 蓼 暴 三 0 = 蠢 r、 2 。 露 t “ q 霎 薹 耋 量 至 詈 量 量 妻 ei 耋 莹 至 ei 三 茎 基 耋 量 至 室 茎 墓t“q 器 一 i r、 g 葛 妻 薹 霎 至 喜 量 堇 蓥 要 堇 至 星 耋 至 里 赛 囊 奏 耋 =:t- C Iei ei e-i ei 室 耋 量 嚣 罱 墨 = 导 6 0 6 毫 。 音 主 薹 薹 至 霎 曼 要 星 量 耋 堇 曼 堇 至 戛 ei 要 蚕 氢 耋 里 堇 兰 薹 霎 薹 要 菱 晤 塞 g g 一 譬 誊 詈 奎 芝 昌占星由舌暑j 。 廿 H I l s 船窨一 呈 J 赠、 r 一 蛊 礤 叵 旺 茸 一 榭 苫 一 =1【 一 廿 嚣军 J s 旺 一 0 0 N 一 面 u 翁廿 H s 露 0 0 一 $ 礤 厦 旺 鲁 一 辚 账 一 _【 制 【 一 翁廿 艇 j s 旺 一 。 0 一 皿 ( c 8 _【 一 8鲁 参 藿 蜡琳 赠愚 J z 日嫒 。 H 遥1 圭 r 羞 燃 _【 0 奄 怔 0 0 圃 宣笛山 船 卜 【 0 _【 0 0 _【 0 卜 卜 n 寸 n 0 0 【 卜 0 0 0 _【 寸 n _【 n 0 n _【 n N 卜 n _【 卜 卜 _【 _【 0 0 卜 0 H 寸 0 0 寸 0 0 0 0 如兹 鸶 回 兹 ( 】 窆 H s 卜 _【刊 嚣垂 蓦酝 段 s l U H r1 船 卜 0 刊 寸 寸 _【 d】 I HdI _ 器 皿 皿 翳 翁廿 N ( I ) rI j 【 1 Z H j Z I J + + Z + N 0 _【 0 一 0 ) 一 0 Z+0 一 0 SZ +0 ) I ) I 7 H ) I ZU _ I L I J ) ( 0 cI ) ( 蟮 抠 一 罪j 一 踩按 长g r a n it e ;4 - Gr a n o d io r it e; 5 - To n a l it e; 6 一 Alk a l i f e l d s p a r q u a r t z s y e n it e ;7 - Qu a r t z s y e n it e ;8 一 Qu a r t z mo n z o n it e ; 9 m Qu a r t z mo n z o d io r it e q u a r t z mo n z o g a b b r o ;1 0 一 Qu a r t z d i o r it e q u a r t z g a b b r o l 一 l 一 t 一 I 一 准铝质 过铝质 一 - 一 一 、 一 1 - 1 r 一 一 一 c 一 一 一 过碱质 一 : 口燕 【h 期 花 岗 岩 : O 印 支期 花岗 岩 I 图 5 锡田岩体 A C NK A N K图解 ( 底图据 Ma n i a r e t a 1 ,1 9 8 9 ) F ig 5 A CNK A NK d i a g r a m o f Xit i a n g r a n i t e ( a f t e r Ma n i a r e t a 1 ,1 9 8 9 ) 图 6 锡田岩体 S 一 K2 o图解 ( 底图据 C o l l i n s e t a 1 ,1 9 8 2 ) F i g6 S i 02 一 K2 O d i a g r a m o f Xi t i a n g r a n i t e ( a f t e r Col l i n s e t a 1 ,1 9 8 2 ) 3 2 2 微量元素 锡田岩体各期次花岗岩的微量元素数据见表 2 。 印支期花 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Y RE E=2 3 8 5 6 3 2 1 0 7 ) , 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 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 土 元 素 亏 损 ( L a Yb ) N= 1 3 9 5 1 9 1 8 , L R E E HR E E=1 2 7 51 7 4 3 , E u负异 常不 明显 ( 8 E u =0 2 1 0 6 2 ) , 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 分曲线上呈平缓的“ 右倾 ” 型( 图 7 ) 。 在原始地幔标准 化微量元素蛛 网图( 图 7 ) 上 , 亏损 Ta 、 T i、 P等高场 强元素和 B a 、 S r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富集 U、 Th 。 燕 山期花 岗岩稀 土元素 总量稍低 ( R E E=1 2 2 9 8 2 8 8 0 9 ) , 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较小 ( L a Y b ) N =0 6 8 4 4 0 ; L R E E HR E E=1 5 2 5 9 9 , 负铕 异常 明 显 ( 8 E u =0 0 3 -0 1 8 ) , 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 配分曲线上呈平坦“ 海鸥” 型( 图 7 ) 。 在原始地幔标准 化微量元素蛛网图( 图 7 ) 上, 显著亏损 T i、 P等高场 强元素和 B a 、 S r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而 T a 元素变为 显著富集, 表明岩浆存在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 3 3 Hf 同位素 对相同颗粒锆石进行了原位 H f 同位素分析, 结 果如表 3 所示。 印支期花岗岩的 H f H f 比值在 0 2 8 2 3 3 7 -0 2 8 2 4 8 9 之间, 平均值为0 2 8 2 4 2 2 , 计 算所得的 H f ( t ) 值介于 一5 3 5 一1 1 0 4之 间, 平均 值为一7 3 1 , 峰值在 一8 0 0 一9 0 0之间; 二阶段 模式 年 龄 ( T ) 在 1 5 9 1 9 5 Ga之 间, 均 值 为 1 7 3 , 峰值在 1 6 5 1 7 0 G a 之间( 图8 ) 。 年龄为 第 3 2 卷第 3 期 姚远等 : 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 f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 7 9 1 0 XT0 2 01 l 0 XT0 2 0 3 1 0 XTO 2 0 4 1 0 XT0 2 0 5 1 0 XT0 2 一 l 1 1 O XT0 2 一 l 2 1 O XT0 2 1 3 1 0 XT0 2 1 4 1 0 XT0 2 。 1 5 1 0 XT0 2 1 6 1 0 ) n 2 1 8 1 0 XT0 2 1 9 1 O XT0 2 2 0 1 0 XT0 2 21 1 0 XTO 2 2 2 1 0 XT0 2 2 3 1 0 XTU 2 2 6 1 0 Xrr O 2 2 7 1 0 Xrr O 2 2 8 1 0 XT0 2 2 9 XT8 8 。 0 3 XT8 8 1 4 XT8 8 1 5 XT88 1 6 XT8 8 2 2 XT8 8 2 4 XT8 8 2 5 XT 88 2 6 XT88 3 0 XT8 8 3 3 XT8 8 3 5 XT8 8 3 6 XT8 8 3 7 XT88 3 8 XT88 3 9 XT88 4 0 XT6 0 0 2 XT6 0 1 8 XT6 O 一 2 2 XT6 0 2 4 XT6 0 2 5 XT6 0 2 6 XT 6 0 2 7 XT6 0 2 8 XT6 0 3 4 XT6 O 一 3 6 XT6 0 3 7 XT6 0 3 8 XTl6 0 3 9 XT_6 0 4 0 X 6 O 一 4 1 XT6 O 4 2 XT6 0 4 3 0 2 8 23 6 3 0 2 8 2 4 4 4 0 2 8 2 4 4 6 0 2 8 2 4 4 4 0 2 8 2 4 0 9 0 2 8 24 1 3 0 2 8 24 5 7 0 2 8 24 7 5 0 2 8 2 4 6 0 0 2 8 2 4 5 5 0 2 8 2 4 4 7 0 2 8 2 4 2 6 0 2 8 24 3 0 0 2 8 24 0 0 0 2 8 24 1 5 0 2 8 2 4 7 1 0 2 8 2 41 9 0 2 8 2 4 8 9 0 2 8 2 43 3 0 2 8 24 0 9 0 2 8 23 9 9 0 2 8 23 5 1 0 2 8 2 4 3 7 0 2 8 2 41 9 0 2 8 2 43 9 0 2 8 24 2 4 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地施工计划扬尘控制合同协议
- 108.急性淋巴结炎急救与团队协作考核
- 2024年环境监测设备选型与应用合规考核试卷
- 101.危重症患者职业防护团队协作考核
- 2024年重庆大学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真题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项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练习练习题(详解)
- 2025年中考英语写作句型练习(有答案)
- 电力工程售后服务方案
- 钢筋安装三检记录表
- Unit4+Understanding+Ideas+Click+for+a+friend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第一章
- 棚户区改造梁侧预埋悬挑脚手架设计计算书
-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论文
-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3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策略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 多旋翼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