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_第1页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_第2页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_第3页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_第4页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文明祭祀是指进行的祭祀活动不会对社会造成负担,如出行的人数较多而造成的交通隐患和因祭祀活动而造成的如空气污染、火灾等意外。即可以表达心意又不影响到社会的祭祀行为。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目,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往往通过到郊外踏青、焚烧香烛纸钱、大摆豪华祭品等方式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追忆亲人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 凸显,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声也愈来愈高。 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念经布道,超度亡灵,烧冥币,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封建迷信的祭扫行为又在危害社会。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的时候,当别墅、奔驰、小蜜甚至伟哥也成为祭祀用品的时候,当公车扫墓滋生腐败的时候,当车水马龙影响交通的时候,当烟尘缭绕污染环境的时候,当顶礼膜拜助长迷信的时候,如此愚昧十足的所谓孝悌之举,无疑是十足的闹剧,而非隆重的纪念活动。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由于群众往往以大家族为单位进行祭扫,所以常出现人数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祭扫秩 序混乱,2 / 8 车辆多造成交通堵塞等现象和烟雾弥漫、垃圾乱堆等环境问题。虽说,一年只有一个清明节,可能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太多的关注,但是这就是狭窄地,片面地看社会文化与环境问题了。全国有 13 多亿人口,即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进行祭祖,大约以十五人为一单位,就有六百多万处进行祭祖,那么想想,每处进行时车辆排放的总废气量与焚烧香烛纸钱的数量和制造的污染气体量的数字可大 ;祭品的乱放与变质,垃圾的处理等等情况在很多地方,特别在农村都未必有给予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制度。 祭奠先人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习俗承载着厚 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文明。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更不必囿于陈规陋习,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鉴。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的文明祭祀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网络祭祀、居家祭祀、音乐祭祀、社区祭祀等方式来缅怀已故亡灵,摒弃与文明 不协调的焚烧彩电、轿车、洋楼等讲究排场、愚昧落后的陋习。 3 / 8 (一 ) 传统祭祀方式弊端多 清明节前后市民上山祭祀活动频繁,山上的草木非常茂密,有的地方的草木甚至有一米多高,在雨水少、天气干燥、风力较强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干枯的草木一旦遇到火星就极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火灾。市消防部门有关负责人去年告诉记者。 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在万吨以上。而清明节当天,白色浪费高达 100多亿元。 近几年来,在传统的祭祀方式中,纸扎的高档汽车、别墅、大彩电、 笔记本电脑等几乎应有尽有,且越来越高档,一些市民不惜花重金争相购买,互相攀比装点脸面。这样的祭祀方式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助长了攀比奢侈之风。同时,时近清明,在十字街头、人行道上,也会见到烧纸钱的市民。从这里经过,会闻到刺鼻的烟味,看到一堆堆的灰烬。此外,在公共场地焚烧纸钱,影响了空气质量,还埋下了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因祭祖引发的火灾数以万计,清明期间已成为森林火灾最高发、最集中的时段。 市民仍然还是支持传统祭祀的。他们认为,点鞭炮、烧纸钱本就是民族传统习俗。每到清明时分,一 家人聚在一4 / 8 起,集体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已经成为亲人间表达、交流情感的一种固定方式。因此,如果时间允许,还是采用传统的祭祀方式。 对于不少人提倡的低碳祭祀方式,市民周先生说:要让市民接受这种低碳的祭祀方式,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毕竟受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不烧纸钱代表老人在另一个世界没钱花,你说作为后代,能连这点儿钱也不出 ? 正在街边买金元宝的黄女士说:祖祖辈辈都是这种祭祀方式,鲜花能当钱用 ?说实话,少烧点纸钱可以,但是用鲜花代替纸钱,我个人感觉还是接受不了。 (二 ) 提倡文明祭祀,行动在身边 随着各地低碳生活方式的盛行,今年清明节人们开始呼吁摒弃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推出了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社区公祭、居家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文明祭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奠先人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习俗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 ,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革摒弃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文明。祭奠仪式不必拘泥于一种,更不必囿于陈规陋习,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5 / 8 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献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鉴。 一、鲜花祭祀 很高雅 在长春息园,不少市民手捧鲜花祭奠故人。用鲜花寄托哀思,既环保又文明。与妻子一起来为父亲和老师扫墓的钱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们一直选择用献鲜花的方式缅怀 先人,扫墓既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也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它重在情感,而不在形式。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引领文明祭祀新风,今年清明节期间,长春息园将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以更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火灾隐患。 二、家庭追思会 很温暖 一家人围坐在已逝亲人的骨灰盒旁,开一场小型家庭聚会,以这种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就是家庭追思会。现在,它作为一种新的祭祀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在长春息园,一场家庭追思会的组织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个大家族,平时大伙忙于工作,想要聚齐并 不容易。每年一次的扫墓是他们家族的重要活动之一,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聊聊对未来的打算,既沟通了感情,又是对故人最好的怀念。 三、网络祭祀 很时尚 6 / 8 网络祭祀是新兴的文明祭祀方式,它让人们不必再扶老携幼地到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记者在长春殡葬网上看到,有不少网民在网上祭奠故人,他们或为已故亲人献上一束鲜花,或点燃一炷檀香,或送上一曲优美的音乐 据长春息园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该网站每天都有很多用户开展祭祀活动,而在全国,这样 的网站还有很多,这种方式不仅快捷、环保,而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全天候、全球化地缅怀和祭扫,省时、省力又省费用。 四、时空传情 很浪漫 今年清明节期间,长春息园还将推出时空信箱祭祀方式,免费为人们提供时空纪念卡片。市民只要把感恩、怀念或心愿写在卡片上,投入时空信箱,就有工作人员统一收集、统一处理。 另外,长春息园还面向广大祭祀群众开展了祈福条、思念卡放飞、怀念心语签字留言等活动,寄托人们最美好的祝福与心愿。 心语祭祀,与逝者心灵对话。采用书写追思卡、感谢信、呈告函等 ,朗诵抒发,也可以将卡片、信函放到墓碑、遗像前,与逝者进行心灵对话,表达哀思。 植树祭祀,市民可以采用植树方式祭奠故人,既可绿7 / 8 化环境还可寓意逝者永留后人心间,精神常青。查阅家谱,文明祭祀。收集姓氏的历史资料,查阅自己姓氏的来历、历史、分布情况、本姓氏名人等,使清明节过得有意义,有文化内涵。 社区公祭,选派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敬放过逝亲属遗像,遗像前放些水果、果品、气球等,逝者家属宣读祭文,公祭群众敬献鲜花,进行缅怀。 洗墓祭祀,家属可将逝者墓碑进行清洗,以表达思念之情 。 放飞祭祀。采用气球和风筝,将自己亲人的名字、照片等放纸条上,贴在气球或风筝上,由气球或风筝带上天空,纸条上也可以写上抒发自己感情的语言。 举办音乐祭祀、签名祭祀、诗文祭祀、座谈会、演唱会、故事会等,追思先人,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在清明扫墓时,为亲人演奏一曲他生前喜爱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寄托情感,完成心灵的沟通。音乐爱好者也可携带乐器来到逝者墓前,在优美动人的演奏中完成逝者的祭奠,并在音乐声中得到情感升华。 当然,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习俗,清明祭祀时的一些陈规陋习根深蒂固,要得到彻底的改革 ,也需要一定的过程,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抓住清明节这一时机,广泛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8 / 8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向封建的不文明行为告别。空喊讲文明是不够的,必须有切实的措施和行动,创设文明的环境,提供相关的保障,不断探索文明的祭祀形式,营造推进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促进清明祭祀活动尽快走上文明轨道,至少各级领导干部在清明祭祖时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