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3 3 0 6 0 m3 6 y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2 g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u 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 第7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 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t e c h n i c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f o rl u bi n t er f a c eo f2 g h zt d - s c d m ad i g i t a l c e l l u l a r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h s u p a p a r t7 :d a t at r a n s p o r t & t r a n s p o r ts i g n a l l i n gf o rd c hd a t as t r e a m s ( 3 g p pt s2 5 4 2 6v 7 1 0u t r a ni u ra n di u bi n t e r f a c ed a t at r a n s p o r t t r a n s p o r t s i g n a l l i n gf o rd c h d a t as t r e a m s ,n e q ) 2 0 0 9 - 0 6 - 15 发布2 0 0 9 - 0 9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前言i 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 数据链路层2 5 用于d c h 和e d c h 数据流的i u r 和i u b 数据传输3 6 用于d c h 和e - d c h 数据流的传输信令应用4 7d c h 数据传输的链路故障保护4 8i u b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4 9h r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5 1 0a t m 传输和传输间的互联6 参考文献7 刖菁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y d t1 8 4 7 ( 2 g h z 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技术要求 分为9 个部分: 一第1 部分:总则 一第2 部分:层1 一第3 部分:信令传输 一第4 部分:n b a p 信令 一第5 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一第6 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一第7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一 第8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一 第9 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 本部分是y d t1 8 4 7 (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i 璩) i u b 接 口技术要求的第7 部分,对应于 3 g p pt s 2 5 4 2 6 - - u t r a nl u b 接口: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 输和传输信令( 版本v 7 1 0 ) 。本部分与3 g p pt s 2 5 4 2 6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5 3 节描述“应支持i p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s e r v i c e sc o d ep o i n t ( d s c p ) 标识。”后面增加描述“具体参 考r f c2 4 7 4 、r f c2 4 7 5 ”。 y d t1 8 4 7 (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技术要求 是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 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 ) y d t1 8 4 9 2 g i - i z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无线接入子 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b ) y d t1 8 5 0 (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l r p a ) 无线接入子 系统设备测试方法 c ) y d t1 8 4 3 ( 2 g i - i z 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u u 接口物理 层技术要求 一第1 部分:总则 一第2 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一第3 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 一第4 部分:扩频和调制 一第5 部分:物理层过程 一第6 部分:物理层测量 d ) y d t 1 8 4 62 g h z 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u u 接口层2 技术要求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一第1 部分:m a c 协议 一第2 部分:r l c 协议 e ) y d t 1 8 4 5 ( 2 g h z 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u u 接口r r c 层技术要求 f ) y d t1 8 4 7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技 术要求 一第1 部分:总则 一第2 部分:层1 一第3 部分:信令传输 一第4 部分:n b a p 信令 一第5 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一 第6 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一第7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一第8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一 第9 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 g ) y d t1 8 4 8 2 g h z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测 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y d t1 8 4 7 (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l u b 接口技术要求 与y d t1 8 4 8 2 g h zt d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测试方法 配套使用。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大钧、胡海静、宋爱慧、李星、王小奇、武欣、王梅、陈君、李静、 黄河、蔡文洲、陈迎、王浩然 i i i y d 厂r18 4 7 7 _ _ 2 0 0 9 2 g h z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l u b 接口技术要求 第7 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2 g h z 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i u b 接口上用于 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但不包括传输承载的物理层。 本部分适用于2 g h z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h s u p a ) 的i u b 接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r r u t 建议e 1 6 4 :国际公众通信编码计划 r r u - t 建议1 3 6 1 :b i s d na t m 层规范 r r u 坷建议q 2 2 1 0 :利用r 1 1 j - t 建议q 2 1 4 0 的服务,消息传递部分层3 功能与消息 u t 建议q 2 6 3 0 1 :类型2 a a l 信令协议( 能力集1 ) r r u - t 建议q 2 6 3 0 2 :类型2 a a l 信令协议( 能力集2 ) r r u - t 建议q i m p 2 2 1 0 :建议q 2 2 1 0 的实现指南 i e t fr f c1 4 8 3 :a t m 类型5 适配层上的多协议封装 i e t fr f c1 6 6 1 :点对点协议( p p p ) i e t fr f c1 6 6 2 h d l c 类似成帧中的p p p i e t fr f c1 9 9 0 :p p p 多链路协议( m p ) i e t fr f c2 4 7 4 :口v 4 与口v 6 包头中差分服务字段( d sf i e l d ) 的定义 i e t fr f c2 4 7 5 :a na r c h i t e c t u r ef o r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s e r v i c e i e t fr f c2 5 0 7 :i p 头压缩 i e t f r f c2 5 0 9 :p p p 上的口头压缩 i e t fr f c2 6 8 6 :多链路p p p 的多类型扩展 i e t fr f c2 9 6 0 :流控传输协议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1 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a l c a p 用于建立和拆除传输承载的传输信令协议。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 a l 2a t m a d a p t a t i o nl a y e rt y p e2a t m 适配层类型2 a e s aa t me n ds y s t e ma d d r e s s a t m 末端系统地址 a l c a pa e e c s sl i n kc o n t r o l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t o c o l 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 a t m a s y n c h r o n o u st r a n s f e rm o d e异步传递模式 c p c sc o m m o np a r tc o n v e r g e n c es u b l a y e r 公共部分汇聚子层 c p sc o m m o np a r ts u b l a y e r 公共部分子层 d c hd e d i c a t e dc h a n n e l 专用信道 e - d c h e n h a n c e dd c h 增强d c h h d l c h i g h - l e v e ld a t a l i n kc o n t r o 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 s d s c h h i g hs p e e dd o w n l i n ks h a r e dc h a n n e 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 l c l i n k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链路特性 m 3 u as s 7m t p 3u s e ra d a p t a t i o nl a y e rs s 7m t p 3 用户适配层 m l m cm u l t i - l i n k m u k i c l a s s 多链路,多业务类 m p l s m u l d p r o t o c o ll a b e ls w i t c h i n g 多协议标签交换 m t p m e s s a g et r a n s f e rp a r t 消息传递部分 n n in e t w o r k - n o d ei n t e r f a c e 网络一节点接口 n s a pn e t w o r ks e r v i c ea c c e s sp o i n t 网络业务接入点 p p pp o i n tt op o i n tp r o t o c o l 点对点协议 p tp a t ht y p e 路径类型 s a a l s i g n a u i n ga t ma d a p t a t i o nl a y e r 信令a t m 适配层 s a r s e g m e n t a t i o na n dr e a s s e m b l y分段和重组 s c t p s t r e a mc o n t r o lt r a n s m i s s i o np r o t o c o l 流控制传输协议 s s c fs e r v i c es p e c i f i cc o - o r d i n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业务特定的汇聚子层 s s c o ps e r v i c es p e c i f i c c o n n e c t i o n o r i e n t e d p r o t o c o l 业务特定的面向连接协议 s s c ss e r v i c es p e c i f i cc o n v e r g e n c es u b l a y e r 业务特定的汇聚子层 s s s a r s e r v i c es p e c i f i cs e g m e n t a t i o na n dr e s e m b l ys u b m y e r 业务特定的分段和重组子层 s t c s i g n a l l i n gt r a n s p o r tc o n v e r t e r 信令传送转换 t n l - i w u t r a n s p o r tn e t w o r kl a y e ri n t e r w o r k i n gu n i t 传输网络层互联单元 u d pu s e rd a t a g r a mp r o t o c o 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 n iu s e r - n e t w o r k i n t e r f a c e 用户一网络接口 4 数据链路层 4 1 a t m 传输方案 用于传输网络用户平面和传输网络控制平面的a t m 应符合 u t1 3 6 1 。 4 1 1 a t m 层的保护倒换 如果在r n c 和n o d eb 间的a t m 层支持路径冗余,那么它应支持i t u t1 6 3 0 中a t m 保护倒换。 2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4 2i p 传输方案的数据链路层 支持口传输的r n c 或n o d e b 应支持p p p ,采用h d l c 成帧( 参见i e t f r f c l 6 6 1 、i e t f r f c l 6 6 2 ) 。 注:不排除采用满足v r r a n 要求的其他l 2 ,l l 协议及实现( 例如p p p m u x a a l 5 a t m 、p p p a a l 2 a t m 、e t h e r n e t 、 m p l s a t m 等) 。 支持口传输、接口采用如e 1 这类低速p p p 链路进行连接的r n c 或n o d e b 应支持疋包头压缩( 参 见i e t fr f c2 5 0 7 ) 和p p p 扩展m l m c p p p ( 参见i e t fr f c1 9 9 0 、i e t fr f c2 6 8 6 ) 。在此情形下,p p p 上的包头压缩协商应按照i e t fr f c2 5 0 9 规定执行。 5 用于d c h 和e - d c h 数据流的l u r 和l u b 数据传输 5 1 概述 ,用于d c h 和b d c h 数据流的帧协议是本部分描述的传输层的用户。 d g h 和e d c h 信道i u b 和i u r 数据流的传送有两种协议集选择: ( 1 ) 基于a t m 传输( 删传输方案) ; ( 2 ) 基于口传输( i p 传输方案) 。 图1 给出了这两种选择的具体协议栈。 r a d i on e t w o r kl a y e r r a d i on e t w o r kl a y e r a t i v l 传输部分协议栈 p 传输部分协议栈 图1l u d l u b 接口d c h 和e - d c h 数据流传输网络层 5 2a t m 传输 异步传输模式( a t m ) 和a t m 适配层2 ( a a l 2 ) 用于i u r 和i u b 接口d c h 和e d c h 数据流的传 输层。a a l 2 的s s s a r ( s e r v i c es p e c i f i cs e g m e n t a t i o na n dr e a s s e m b l y ) 子层用于对a a l 2s d u 的分段和 重组。 5 3i p 传输 用于i u b 和i u r 接口d c h 和e - d c h 数据流的传输协议是u d p i p 。数据链路层在4 2 节规定。 i pu t r a n 节点应支持i p v 6 ;可选支持i p v 4 。 注:不排除采用和实现i p v 4 。 在传输网络从碑v 4 到i p v 6 的过渡期推荐采用i p v 6 和口v 4 双栈。传输承载用u d p 端口和口地址标 识( 源u d p 端口、目的u d p 端口、源口地址、目的口地址) 。 在l u b i u r 接口无线网络层采用n s a p 结构进行源口地址和目的口地址的交换,参见3 g p p “ i s2 5 4 0 1 的6 1 8 2 。 应支持i p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s e r v i c e sc o d ep 0 i n t ( d s c p ) 标识,具体参考r f c2 4 7 4 、r f c2 4 7 5 。流量类 型( t r a f f i cc a t e g o r y ) 和d s c p 的映射关系应通过操作维护( o & m ) 针对每个流量类型进行配置。流量 类型是实现相关的,可由应用参数决定。 3 y d 厂r1 8 4 7 7 2 0 0 9 6 用于d c h 和e d c h 数据流的传输信令应用 6 1 概述 本章规定 u b 和i u r 接口d c h 和e - d c h 数据流传输采用的a l c a p 。 6 2a t m 传输方案中的传输信令a l c a p a a l 2 信令协议能力集2 ( 参见删- tq 2 6 3 0 2 ) 作为控制i u b 和n “ 接口上a a l 2 连接的信令协议。 q 2 6 3 0 2 是在q 2 6 3 0 1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可选项。 由无线网络层提供的b i n d i n gi d 可拷贝到q 2 6 3 0 2 的e s t a b l i s hr e q u e s t 原语的s u g r 参数中。 i u r 接口的用户平面传输承载通常情况下是由s r n c 的a l c a p 建立和释放或修改的。当d r n c 从i u r 接口收到e s t a b l i s h r e q u e s t 消息时,b i n d i n g i d 应已分配并附着在无线应用过程中。 i u b 接口的用户平面传输承载通常情况下是由c r n c 的a l c a p 建立和释放或修改的。当n o d eb 从 i u b 接口收到e s t a b l i s h r e q u e s t 消息时,b i n d i n g i d 应已分配并附着在无线应用过程中。当c r n c 发起复 位时,n o d eb 的a l c a p 将释放受影响的n o d eb 通信上下文相关的传输承载。当小区被删除时,n o d eb 将发起小区中剩余的被删除专用信道的用户平面传输承载的释放。 a a l 2 传输层寻址是基于嵌入e 1 6 4 或其他n s a p 寻址格式中的a e s a 变量,不采用n a t i v e e 1 6 4 寻 址。 l i n k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l c ) 参数将被包含在a a l 2 信令协议中的e s t a b l i s h r e q u e s t 消息以及m o d i f i c a t i o n r e q u e s t 消息中。 如果接口的传输网络层提供a a l 2 切换功能,p a t ht y p e ( p t ) 参数将包含在用于a t m 优先级处理 的a a l 2 信令协议的e s t a b l i s hr e q u e s t 消息中。 如果a a l 2 信令消息中l i n k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l c ) 的m a x i m u m c p s - s d u b i t r a t e 或a v c r a g e c p s s d u b i tr a t e 参数值为2 0 4 8 k b i t s ,则应解释为比特率为2 0 4 8 k b i t s 或更高。 注:强烈建议采用修订的q 2 6 3 0 2 将些流量( 如h s d s c h 和b d c h ) 与其他流量分开,否则,这些业务量的突发 性和每个连接未知的流量,可能会降低在同一a a l 2 路径里的业务的q o s 。 6 3i p 传输方案中的传输信令 所有u t r a n 节点( 包括r n c 和n o d eb ) 都采用传输方式时不需要a l c a p 。 m 传输方式到a t m 传输方式互联时a l c a p 应用在本规范第9 章规定。 7d c h 数据传输的链路故障保护 基于物理线路或端口的故障保护。如果n o d eb 和传输网接入设备之间支持物理链路冗余,则n o d eb 需要支持基于物理端口或者线路的1 + 1 保护或负荷分担方式: 一a t m 传输方式下或口的p o s 方式下,当底层传输基于s t m - 1 、s 1 m - 4 等线路时,应支持1 + i 方式的线状复用段a p s 保护,切换方式和性能应该符合r r u - t g 8 4 1 建议; 一当底层基于以太网接口时,r a n 节点应提供冗余的以太网物理端口和链路进行故障保护。 8l u b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 8 1 概述 本节主要描述了 u b 接口a l c a p 的信令承载。 4 y d ,t18 4 7 7 - 2 0 0 9 8 2a t m 传输方案中的信令承戴 s a a l - u n i 是用于i u b 接口a a l 2 信令协议的信令承载。将使用s s c o p 的信令传输转换器。图2 是 i u b 接口用于a l c a p 的信令承载协议栈。 围2l u b 接口用于a l c a p 的信令承载 8 3i p 传输方案中的信令承载 所有im l a n 节点( 包括p j 、t c 和n o d e b ) 都采用口传输方式时不需要a l c a p 。 9l u r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 9 1 概述 本节主要描述了i u r 接口a i , c a p 的信令承载。 9 2a t m 传输方案中的信令承载 i u t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有两个协议栈:一个基于m t p 3 b 和s a a l n n i ;另一个基于s c t p ,将 使用m t p 3 b 的信令传输转换器及s c t p 的m t p - 3 用户适配层( m 3 u a ) 。i e t fr f c2 2 2 5 描述了基于 a t m 的c l a s s i c a l i po v e r a t m ,i e t f r f c l 4 8 3 描述了基于a a l 5 的m u l t i p r o t o c o l e n c a p s u l a t i o n 。i e t f r f c 3 3 0 9 校验方法将用来代替r f c2 9 6 0 。图3 是i u r 接口a l c a p 的信令承载协议栈。 a l c 巾 ( 0 2 6 3 0 2 ) _ c = 士:) _ 一 s r c ( 0 2 1 5 0 1 ) 忡3 b a a l 5 s s c s璺型 l 墅竺 a l 5c d m p l ! 竺 s a r 川 p h y 脚j b a p ( o a m 2 ) = = 一 s t c ( 0 2 1 5 0 1 ) u a s c t p l p a a l 5 a t m p h y 基于h f r p - 田的l u r a l c a p 信夸承载 基于i p 的b r a l c a p 信令承载 图3l u r 接口a l c a p 信令承载 y d 厂r18 4 7 7 - 2 0 0 9 9 3i p 传输方案中的信令承载 所有u t r a n 节点( 包括r n c 和n o d eb ) 都采用口传输方式时不需要a l c a p 。 1 0a t m 传输和l p 传输间的互联 1 0 1 概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综合购销合同书
- Unit 1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第一册朗文国际英语
- 粤教版信息技术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5.1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高二下册
- 棉花纺织厂原料采购合同
- 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3 天窗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Review 9 10 11 12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Level 2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二版)
- Lesson 33:Let's Go to the Zoo!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冀教版2012七年级上册-冀教版2012
- 关于清明祭祖的演讲稿
- 公司职员工作总结范例
- 阳泉市检察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试卷一)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江西中寰投资集团下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弱电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储能应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0中国游戏音频技术发展与沉浸式体验设计趋势报告
- 2025年苏绣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施工现场节假日安全管理措施
- 2025年骨科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要点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5.3 友善待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5.2诚实守信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gmp管理培训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