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2 7 . 1 0 0 f 2 4 备案号:5 3 31 - 2 0 0 5 d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 t 9 3 3一 2 0 0 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t e s t m e t h o d s f o r d e t e r m in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c o o li n g t o w e r o f t r a n s f e r p a c k i n g , d r i f t e l i mi n a t o r a n d s p r a y e r 2 0 0 5 - 0 2 - 1 4发布 2 0 0 5 - 0 6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dl/ t9 3 3一 2 0 0 5 目次 前言。 ” ” ,价 ” “ ” “ ,. ” ” ” n 1 范围 , 价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 “ 价 , 。 “ “ “ 一吐 3 术语和定义, ” 价 ” , “ 价 一一一一一1 4 试验装置 ” ” ” ” ” 。 , 、1 ,、 、 、 、 “, 、 、 、 4 . . . 2 5 试验用仪表” ” ” “ 价 。 ” , 。 一- . 3 6 试验方法和要求、 、 、 “ , , , , , 、 、 价 , , , 4 7 数据记录” ” ” 1 “ , “ . . . . . . . . . 6 8 试验结果” 。 , “ “ 价 价 刀 附录a( 资料性附 录) 淋水填料和除水器试验用的 冷却塔图 “ “ 。 价 . . . . . 1 3 附录b( 资 料性附录) 圆形截面的 管道等面积环 价 “ 价 ” 价 一一一一巧 附录c( 资 料性附录) 堰 ” 。 价 一 1 7 dl/ t9 3 3一 2 0 0 5 14 1 1吕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下达 2 0 0 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 发 改办工业 2 0 0 3 8 7 3 号文)安排制订的。 g b m 1 9 0 玻璃钢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及d u t 7 4 2 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 主要是针对冷却 塔部件的材质物理力学性能、 冷却塔整体的热力性能而制定的。 冷却塔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 除水器的飘水率及阻力性能、喷溅装置的水力学性能在上述标准中考虑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为了使冷 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 喷溅装置的 性能在 试验室试验时有统一的 标准, 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归口 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 位:西安热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三季、陈玉玲。 dl/ t9 3 3一 2 0 0 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 性能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室冷却塔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除水器的阻力性能及飘水率、喷溅装 置的 水力 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湿式逆流式冷却塔、湿式横流式冷却塔中使用的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 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 b m 6 2 4 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 流体流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淋水填料 p a c k i n g 将配水系统喷 溅下来的热水, 以 水膜或水滴的形式, 最大限 度地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的 装置 。 3 . 2 除水器d r i f t e li m i n a t o r 用来阻止出 塔空气中所夹带水滴的装置。 3 . 3 喷溅装i s p r a y e r 也称喷头,是把水尽可能均匀地喷洒在淋水 填料上的装置。 3 . 4 热力 性能 方 程 式 t h e r m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e q u a ti o n 以 淋水填料散热性能冷却数。 与 气水比a d 2 = f a ) 1 , 或以 淋水填料散质系数k a 与通风密度b 、 淋水密 度4 c k= 1 a g 4 ) 表示的方程式。 3 . 5 阻力 性能方程式 r e s i s t a n c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e q u a ti o n 以 淋 水 填 料阻 力 如、 进 塔空 气 密 度 p l 与 淋 水 填 料 处 平 均 风 速v -p . 淋 水 密 度4 匀 , 加丫( v , ,4 ) 表 示的方程式。 以 除 水 器 阻 力 a h 、 进 塔空 气 密 度 p 1 与 除 水 器 处 平 均 风 速v . a h tt p i av c ) 表 示 的 方 程 式。 3 . 6 飘水率 d r i f t i n g r a ti o 单位时间内 除水器飘出的水量与进塔水量之比,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 . 7 dl / t 9 3 3一 2 0 0 5 干球温度 d r y - b u l b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当 地气温条件下,用通风干湿表所测的空气温度称为干球温度,单 位以 “ ” 表示。 3 . 8 湿球温度 w e t - b u l b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当地气温条件下,用通风千湿表所测的液体蒸发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单位以 “ ”表示。 3 . 9 相对 湿度 r e l a t i v e h u m i d i t y 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 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的 水蒸气分压力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3 . 1 0 大气压力 . h n o s p h e r i c p r e s s u r e 由大 气的质量所产生的 压强, 单位以“ h p a ”或“ k p a “ 表示。 3 . 1 1 热水温度 h o t w a t e r t e m p e r a t u re 经过加热从喷溅装置流出的 水温度,单位以 “ ” 表示。 3 . 1 2 冷水温度 ( 出塔水温) c o ld w a t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经过喷溅装置、淋水填料、 塔尾部冷却后的水温度, 单位以“ ” 表示。 3 . 1 3 水温差 c o o l e d r a n g e 热水和冷水温度之差,单位以 “ ”表示. 3 . 1 4 淋水密度 w a t e r d ren c h i n g d e n s i t y 单 位 时 间 内 通 过 每 平 方 米 淋 水 填 料 水 平 断 面 的 水 流 量, 单 位 通 常 以, t /( m 2 , h ) ” 或“ k g / ( m 2 - h ) ” 表 示 。 3 . 1 5 通风密度 a i r p a s s i n g d e n s i t y 单 位时 间 内 通 过 每 平 方 米 淋 水 填 料断 面的 空 气 质 量 流 量, 单 位 通 常以“ k g / ( m 2 s ) ” 或“ t/ ( m z - h ) “ 表示。 3 . 1 6 气水比 d r y a i r / w a t e r r a t io 干空 气流量与冷却水流量之比。 3 . 1 7 流 里 系 数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fl o w . 计算喷头流量时所 用的修正系数。 3 . 1 8 溅 水 均 匀 分 布系 数 h o m o y e n e o u s c oe f fi c i e n t o f s p r a y in g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以 单一喷头的 径向 水量为依据, 取一代表性区域为统计范围, 将所有邻近喷头对该区 域所涉及到的 各微元面积上的 落水量进行叠加,得到该区域以 微元为单位的 水量分布状态, 再进行均方差计算。 也可 称喷头组合均布系数或均方差。 4试验装 1 4 . 1 4 . 1 . 1 试验塔 试验塔的作用及构成 dl / t 9 3 3一 2 0 0 5 试验塔用于淋水填料的 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 除水器的阻力性能及飘水率试验。 试验塔由 风路系统 和水路系统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均有预处理段和试验段。 预处理段主要用于保证试验所要求的 空气和 水的 参数。试验段必须保证测试参 数的准确性,以 便提供可靠的 试验数据。 4 . 1 . 2 风路系统的am装2 4 . 1 . 2 . , 风路系统进行空气流量、流过试验件的阻 力损失和 干、 湿球温度的测量。 4 . 1 . 2 . 2 流过试验件的风速应均匀, 试验件前、 后断面上的最大风速与最小风速之差不得超过最小风速 的 2 0 %. 4 . 1 . 2 . 3 空气流量可用皮托管进行测量, 测点 应安装在试验塔的进风直管道上。 测点位置 应满足直管段 前 i o d 、 后5 d管道直径的要求。 4 . 1 . 2 . 4 进入试验塔的空气干、 湿球温度应在进塔风道内 测量, 测点宜与塔体保持适当 距离, 以免下淋 水滴溅落在温度计探头上,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 . 1 . 2 . 5 试验件的阻力测量应在试验件的上、下 ( 前、后)部 安装笛形管,每端部不得少于三根。 笛形 管距试验件的距离不得大于3 0 0 m m 。笛形管感压孔总面积不宜 超过笛形管内 截面积的3 0 %. 4 . 1 . 3 水路系统的测量装置 4 . 1 . 3 . 1 水路系统进行水流量、水 温的测量。 4 . 1 . 3 . 2 水流量可用孔板、 堰及超声波流量计测量。 采用孔板或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时, 测点应设在直管 段上,并应满足仪表的测量要求。 4 . 1 . 3 . 3 水温测量应在混流均匀的 地方上设置测点。 如果混流不均匀, 在测点的上游加装混流装置。 试 验装置 ( 试验塔)系统参见附录a , 4 . 2 喷溅装1 ( 喷头)的试验装1 4 . 2 . 1 试验装1的作用及构成 4 . 2 . 1 . 1 试验装置用于喷溅装置 ( 喷 头)泄流能力、 喷溅范围 及喷 溅的均匀性试验。 4 . 2 . 1 . 2 试验装置由喷淋系统和接水系统组成。 喷淋系统保证对喷头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压, 接水系统测 量喷洒水滴形成的喷溅半径 ( 范围)、喷 溅的均匀性。 4 . 2 . 2 喷淋系统 4 . 2 . 2 . 1 配水箱 ( 槽)应有稳流、 稳压设置,箱前应装有压力表、控制调节阀。 4 . 2 . 2 . 2 配水箱 ( 槽)一侧应有水 位计。 4 . 2 . 3 接水装1 4 . 2 .3 . 1 接水装置可用一个长方形 接水 槽,水槽分成若干个正方形的方格,方格边长不宜大于1 5 0 m m e 4 . 2 . 3 . 2 方格下泄的雨量可用自 动雨 量计或量桶和秒表测量。 5 试验用仪表 5 . 1 仪表使用要求 所有试验用仪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 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 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5 . 2 温度测f 5 . 2 . 1 温度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必须满足表1 的规定。 表 1 温度测量仪表的准确度 名称准确度 空气干、湿球温度 士0 .2 水温 士0 . 1 大气压力表内附温度土 1 5 . 2 . 2 必须保持流过 湿球的风速不小于2 . 5 m / s , 读取数据时湿球应达到蒸发平衡。 dl / t 9 3 3一 2 0 0 5 5 . 2 . 3 测量湿球温度必须使用专用纱布和蒸 馏水,每次试验前必须更换新纱布。 5 . 2 . 4 测量水温时, 宜把仪表测量探头直接插入水中。 如果插入套管中, 套管中的 液体应是导热系数大、 热容量小、不易挥发的液体。 5 . 3 压力测量 5 . 3 . 1 测量阻力使用补偿式微压计或电子微压计。补偿式微压计允许基本误差不超过士0 . 8 p a ,最小分 度值应为i n;电子微压计精度不应低于 1 %0 5 . 3 . 2 测量水压差的汞u形管差压计应能保证其测量值准确到1 3 3 p a o 5 . 3 . 3 测量水压的压力表,其精度不应低于0 .4 %. 5 . 3 . 4 测量试验环境大气压力的气压表, 其误差不应大于2 h p a ,最小分度值应为“ a . 5 . 4 空气流量测量 5 . 4 . 1 采用皮托管 测量空气流速时, 皮托管的外径不宜大 于所测管道内径的0 . 0 3 5 倍, 其所配用的 倾斜 式微压计精度不应低于1 %,最小分度值应为2 p a o 5 . 4 . 2 采用皮托管时, 应在所测管道截面进行等面积环流速分布系数校验。 等面积环的划分参见附录b o 5 . 4 . 3 使用叶 轮式 风速表测量空气流量时, 应在风洞内 进行 校验, 按其给定的关系曲 线或方程式进行流 速修正。 5 . 5 水流jim li ll 5 . 5 . 1 采用液体定量计时,其准确度不应低于测定值 1 %, 5 . 5 . 2 采用孔板时,孔板的结构尺寸及安装要求应符合g b / 1 2 6 2 4的规定。 5 . 5 . 3 采用堰时, 堰的结构尺寸参见附 录c的规定。 5 . 5 . 4 采用堰时, 应设有整流装置。如无整流装置,整流 段的长度应为水路宽度的1 0 倍。 5 . 5 . 5 堰的水位测量宜在上流侧3 0 0 m m处进行。如有波浪及其他影响,可 在水路侧面设置有连通管的 储水槽,用于测量水位。 5 . 5 . 6 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时,其精度不应低于1 .5 %0 5 . 6 质11919m 测试除水器飘水率使用的天平,其精度不应低于0 .5 %, 分辨率不应低于0 . 1 m g o 6 试验方法和要求 6 . 1 淋水填料 6 . 1 . 1 按表 2 规定的参数范围定出试验所需的参数组合。 6 . 1 . 2 各稳定工况内 相同参数的测量次数和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应不得少于表3 中的 规定。 6 . 1 . 3 各参数调整稳定后,方可进行试验。 6 . 1 . 4 进行热平衡计算时,热平衡误差不得超过1 5 %0 6 . 2 除水器 6 . 2 . 1 除水器阻力性能及飘水率 试验都是在冷态工况下 进行的。 按表4 规定的 参数范围定出试验工况参 数组合。 表 2 淋水填料的试验参数范围 项目试验范围 每次测量值对该工况的平均值 允许波动范围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 3 0 15士 1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 2 5 士3 士 0 .5 dl/ t9 3 3一 2 0 0 5 表 2( 续) 项 目试验范围 每次测量值对该工况的平均值 允许波动范围 热水 ( 进塔)温度 4 2 1 2士 0 .5 冷水 ( 出塔)温度 试验确定 士 0 .2 淋水密度 t/ ( m 2 h ) 6 3 0士3 % 淋水填料处平均风速 m/ s 1 .0 -3 土 0 . 1 淋水填料阻力 pa 试验确定 士5 表3 淋水填料 各参数的测量时间间隔及次数 参数名称 坝 9 量次数 时间间隔 t i n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 33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 3 3 大气压力 1 热水 ( 进塔)温度 3 3 冷水 ( 出塔)温度 3 3 淋水密度 33 淋水填料处平均风速 33 淋水填料阻力 33 出塔空气干球温度 3 3 出塔空气湿球温度 3 3 表 4 除水器试验参数的选择范围 项目试验范围 每次 测量 值对 该 工 况 的 平 均 值 允许波动范围 淋水密度 t/(,2 h ) 6 3 0士3 % 除水器处平均风速 m八 1 - 3 士0 . 1 除水器阻力 p a 试验确定 士 1 表 5 除水器各参数的测t时间间隔及次数 参数名称狈 叮 量次数 时间间隔 r a皿 n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 3 3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 3 3 大气压力 i 淋水密度 33 除水器处平均风速 33 除水器阻力 33 滤纸增重 3 3 dl/ t9 3 3一 2 0 0 5 6 . 2 . 2 各稳定工况内相同参数的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应不少于表 5的规定。 6 . 2 . 3 在距除水器上部 ( 后部)l m处安放吸水滤纸网 盒,网盒内的滤纸应呈单层排放形式,测点应不 少于 6 处。 6 . 3 喷溅装皿 6 . 3 . 1 单喷头水力学试验可根据不同水压力、不同溅落高度进行工况组合。 6 . 3 . 2 对于喷溅装置用于槽式配水试验时, 水压力不宜大于 6 k p a ; 管式配水时, 水压力不宜大于 1 5 k p a o 7 数据记录 7 . 1 一般性资料 a ) 试验日 期。 b ) 试验地点。 c ) 试验环境。 d ) 试验人员。 7 . 2 淋水填料 a )生产厂商。 b ) 淋水填料名称。 c )型号、 规格、 材质。 d ) 组装高度 ( 深度)。 e )每立方米组装块的数量、质量。 f ) 安放 ( 排列) 方式。 9 ) 进塔空 气参数 ( 包括大气压力、干球 温度、湿球温度)。 h ) 热水温度。 i )冷水 温度。 )冷却水量。 k ) 淋水填料的阻力。 d 淋水填料处的平均风速。 m ) 出 塔空 气 参数( 包 括 年 球 温 度、 湿 球 温 度) 。 7 . 3 除水器 a )生产厂商。 b ) 除水器名 称。 c )型号、 规格、 材质。 d ) 安放方式。 e )进塔空气参数 ( 包括大气压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f ) 冷却水量。 g )除水器阻力。 h )除水器处的 平均风速。 i ) 滤纸质量。 l 滤纸吸水时间。 7 . 4 喷 溅装盆 a ) 生产厂商。 b )喷 溅装置的名称。 c ) 型号、 规格、材质。 d )喷溅装置前压力 ( 水位高度)。 dl/ t9 3 3一 2 0 0 5 e )喷头距量水盘的高度。 0 各量水器液面的 高度。 8 试验结果 8 . 1 淋水填料 8 . 1 . 1 计算公式 8 . 1 . 1 . 1 热平衡按式 ( 1 )计算: 、一 i - kg . 辱 二 竺 ! 、 10 0% l q . c . ( r , 一r 2 ) j ( 1 ) 热平衡误差; 蒸发水量带走的热量系数; 进塔干空气量, k g / h ; 出塔空气比 烩, u 压 9 ; 进塔空气比 焙, k j f k g ; 冷却水量, k g / h ; 水的比 热容, k j / ( k g “ - c ) 热水温度,; 冷水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按式 ( 2 )计算: 上翻ih泣即1 l认扣,尤,、211月w 卜与了乙hhlkc tl勺 8 . 1 . 1 . 2 0 = p , - 0 .0 0 0 6 6 2 p o (0 - z ) ps ( 2) 式中: 0相对湿度,%; 可 空 气 在 湿 球 温 度时 的 饱和 蒸 汽 分 压 力, k p a ; d o大气压力,k p a ; 01 立 球温度,; 丁-i显球温度,; 空 气 在 干 球 温 度时 的 饱和 蒸 汽 分 压 力, k p a o 8 . 1 . 1 . 3 空气含湿量按式 ( 3 )计算: x = 0 . 6 2 2 x o 可 p n 一 沪 可 ( 3) 8 . 1 . 1 . 4 饱和水蒸气压力按式 ( 4 )计算: _ _ _ _ _ _ _ _ _ . . . . ( 1 0 1 1 0 3、_ _ 1 g p_ = l . 1 x s / 1 i s一, . 1 4 z 3 u j i t 一 一二荞二丁 +a . l 1 g 、t 31 3 . 1 6 夕 3 7 3 . 1 6 t 一0 . 0 0 2 4 8 0 4 ( 3 7 3 . 1 6一t ) ( 4 ) 式中: p “ 饱和水蒸气压力, k p a ; t 开尔文温度,k 8 . 1 . 1 . 5 湿空气密度按式 ( 5 )计算: p . =( p . 一 o ) r , t 十 o n , rt ( 5 ) dl/ t9 3 3一 2 0 0 55 式中: a - m 空 气 密 度, k g / - ; ; 凡干空气气体常数, 2 8 7 . 1 4 ; 乳水蒸气气体常数, 4 6 1 . 5 3 0 将气体常数代入式 ( 5 )化简后得: p . =0 . 0 0 3 4 8 3 鱼一 0 . 0 0 1 3 1 6 鱼 8 . 1 . 1 . 6 干 空 气 密 度 ( k g / - 3 ) 按 式 ( 6 ) 计 算: p o 一 0 可 r g t p o 一 0 可 2 8 7 . 1 4 t ( 6) 8 . 1 . 1 . 7 气水比按式 ( 7 )计算: 元 = g , q w 式中: g e 进塔干空气量, k g / h ; q w 进塔水流量, k g / h . 8 . 1 . 1 . 8 蒸 发水量带走的热量系数按式 ( 8 ) 计算: k = 1 - -一 一 丘 一 一 一 一 5 8 6 一 0 . 5 6 ( t 2 一2 0 ) ( 7) 8 . 1 . 1 . 9 进塔湿空气比烩 ( k j / k g ) 按式 ( 9 ) 计算: 八= 1 . 0 0 5 0 + ( 2 5 0 0 . 8 + 1 .8 4 6 0 ) x 0 . 6 2 2 0 p , p o 一 耐 8 . 1 . 1 . 1 0 饱和空气比 焙 ( k j / k g )按式 ( 1 0 ) 计算: h = 1 . 0 0 5 0 + ( 2 5 0 0 .8 + 1 . 8 4 6 0 ) x 0 . 6 2 2 p ,- p o 一 p e 8 . 1 . 1 . 1 1 出塔空气比 恰 ( k j / k g )按式 ( 1 1 ) 计算: c - 左 n . = 几 + k 又 式中: i l 一 一水温差,。 8 . 1 . 1 . 1 2 冷却数的计算。 a )逆流塔按式 ( 1 2 )计算: 一 1 p:1 kh - h ( 8 ) ( 9) ( 1 0) ( 1 1 ) ( 1 2) 式中: 口 冷却数; h 温 度为水温时的饱和空气比 焙, k j / k g ; h空 气比焙,k j / k g o 式 ( 1 2 ) 可采用辛普逊积分法、 切比 雪夫积分法等方法求解计算;当采用辛普逊积分法时, 冷却数 按式 ( 1 3 )计算: dl/t9 3 3一 2 0 0 _ c .a t ( 1 s e=一 十 3 k n气 叭 4 2 4 + + + 二, + 叭 a k a h , 2 4 1 + + a h , a h , a h . ( 1 3 ) n = 2 0 式中: d冷却数; 从饱和空气与相应空 气比焙差,k j / k g b )横流塔按式 ( 1 4 )计算: .t2 = 1 r 户 - c a t / a z ka 司扩 一h ( 1 4 ) 式中: a-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 x d 从进风口 算起淋水填料深度, m ; z d 从淋水填料顶层表面向 下算起的高 度, m . 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的近似计算可采用中 心差分法或平均焙差法。当 采用中心差分法时,可按式 ( 1 5 )计算: cc- at zk az 0 = 一 a h xax 0 = 一 “ (h 一 ”, ( 1 5 ) 1 a t派 k c w 4 丽= - g 丽= - r ,k n 一 ” ) ( 1 6 ) 式中: a , 假定冷却数; 4 淋 水 密 度, k g / ( 澎 h ) ; 9 通 风 密 度, k g / ( m z h ) ; k , 容 积 散 质 系 数, k g / ( r n 3 h ) . c )容积散质系数按式 ( 1 7 )计算: ,_q , ( 2 j 、. 一 v ( 1 7 ) 式中: v - 淋水填料体积, m i . 8 . 1 . 2 试验结果 8 . 1 . 2 . 1 冷却数经验公式的求解。 根据实测数据,按最小二乘法把冷却数整理成经验式 ( 1 8 ): 口 =a又 . 式中: 6 2 冷却数; 久气水比: a 热力试验系数; m 热力试验指数。 求解式 ( 1 9 ) ,可得到冷却数。 明助指数方程式: a n+ m e x = y-y i ( 1 8 ) ( 1 9 ) a y- x + m e x 2 = e x y 式中: dl/ t 9 3 3一 2 0 0 5 n 一 试验工况组数。 令: a = 1 g a , x = 1 g a y = 1 g .c 2 o 8 . 1 . 2 . 2 容积散质系数的求解。 根据求解的冷却数d ,按最小二乘法把容积散质系数整理成经验式 ( 2 0 ): k a = b g q “ 式中: k 容 积 散 质 系 数, k g / ( 澎 h ) ; b试验系数; g 通 风 密 度, k g / ( m 2 s ) ; q 淋 水 密 度, d ( m 2 h ) ; n热力试验指数。 ( 2 0 ) 求解式 ( 2 1 ) ,可得到容积散质系数k a f g , q ) 指数方程式: n+ m 艺 x + n 艺 y = 艺 z a y-x + m y- x + n y- x y = e x z a 艺y + m 艺 砂+ n 万夕 zy= 艺 犯 ( 2 1 ) 令:a = 1 g b , x = 1 g g , y = 1 g q , z = 1 g ko 8 . 1 . 2 . 3 淋水填料阻力公式的拟合。 根据试验资料,淋水填料阻 力可拟合成经 验式 ( 2 2 ) : 如/ r= 人 心 式中 : ( 2 2 ) a p淋水 填料阻力, p a ; a 进 塔空 气密 度, k g / m 3 a o 阻 力 系数 ; v e p淋水填料处的平均风速; m / s ; m o 阻力试验指数。 根据试验资料, 先按不同 淋水密 度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列出 各个淋水密度下对应的 淋水填料阻力性能 方程式: q= q , q =q 2 q= q a p , i a= a 心 机 / p , = 人 嘟 峨 1 a= 人 嗓 ( 2 3 ) 再求综合阻力特性方程式: a.eq, +a, eq.+an=ea,a.egi+a,zq, +aeq,=ea;q,ax y-4;+a,eq, +a,egi =ea;q, 方 eq, +m,eq,+m n=em, ly- q, +myeq, +megi=emq; ieq,+m,eq, +megi =em,q, ( 2 4 ) ( 2 5 ) 式中: dl/ t9 3 3一 2 0 0 5 n 一 一 试验淋水密度组数。 e a,= 人+ 人+ , 二 十 a e m , = n 5 十 h +.二 + m . 艺q i =q . 十 仇+.二 十 q . ( 2 6) 解式 ( 2 4 )一式 ( 2 6 ),则可得: 人叭 人飞 人飞 由 此得淋水填料综合阻 力性能方程式 ( 2 7 ) : a p i a= 人 心 a o = 人2q 十 a , q 十 人 n t o = m s q + m y q + m ( 2 7 ) 8 . 2 除水器 8 . 2 . 1 除水器飘水率按式 ( 2 8 )计算: 冲 = 3 6 0 0 f w p 1 0 6 f o t o q w x1 0 0 % ( 2 8 ) 式中: 刀 除水器飘水率; f 试验段截面积, 2m; w p -滤纸增重, 9 ; f o 滤纸面积, 扩; to - -滤纸吸水时间,s ; q w 进塔水量, t/ h o 8 . 2 . 2 除水器阻力按式 ( 2 9 )计算: a h l a= 孰 ( 2 9 ) 式中: 歹 除 水 器阻 力 系 数 ; a h 除水器阻力,p a ; a 进 塔 空 气密 度 , k g / - ; v . 除水器处的平均风速,m / s o 艺 i = in ( 3 0 ) 8 . 3 喷 溅装里 8 . 3 . 1 喷头泄流量按式 ( 3 1 )计算: q p = ,i f p 守 2 h ( 31 ) 式中: q p喷 头 泄 流 量, m 3 / s ; ju流量系数; f o -管嘴出口 处过流面积,m 2 ; dl/ t9 3 3一 2 0 0 5 h作用在管嘴出口断面的水压力,k p a o 8 . 3 . 2 溅水 均匀 分布系数按式( 3 2)计算 : 、 = ; 、巨x )2= 1 1 xv刀 ( 3 2 ) 式中: a o 溅水均匀分布系数; x i 第i 微元上的溅落叠加水量高度, n 1 m ; 戈- n个微元的平均溅落水量高度, m m ; n 微元个数。 dl/ t9 3 3一 2 0 0 5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淋水填料和除水器试验用的冷却塔图 a. 1 逆流塔 试验塔示意见图a . 1 和图a . 2 . 进风口 图a . 1 鼓风式试验塔 进风口 图a . 2 抽风式试验塔 dl/ t9 3 3一 2 0 0 5 a . 2 横流式 试验塔示意图 见图a . 3 和图a . 4 o 进 塔 水 温 水流孔板 上水曾 :出风口 进风 进塔空 ,t 竿 二 二整二 二 三 流三 =装 二 : 二 侧 风 皮托 曾 电机 奋卜价奋- 厂 闭帐9一111 ;11朴1一 飘 图a . 3 鼓风式试验塔 变速 电机 轴 流风 帆 图a. 4 抽风式试验塔 1 4 dl / t 9 3 3一 2 0 0 5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圆形截面的管道等面积环 b. 1 等面积环计算见式 ( b . 1 ): rzn-i一 r 厚 ( b. 1 ) 式中: , 测点距管道中 心点半径,mm ; r管道半径,m m; n 等面积环数。 b. 2 等面积环数与测量直径数见表b . 1 e 表 b . 1 等面积环数与测量直径数 管道直径 n t 口n 1 3 0 04 0 06 刃8 0 01 0 0 01 2 0 01 40 01 6 0 01 8 0 02 0 (拭 ) 等面积环数 n 34567891 01 11 2 测流直径数 1122222222 测点总数 6 82 0 2 4283 23 64 04 448 注:测点总数不计中心差压 b . 3 圆形管道内断面流速分布系数计算见式 ( b . 2 ): k 扣 刃十 r a j( , + 叭奋 + e h bz 十 + v x ji; 十 x 2 n 丫 两 ; ( b.2) 式中: n 习 a h g , , 从解 ,4 h . , a h e , , 叫 , 一 残 划分等面积环数; 管道中心点差压,p a ; 管道中 心起一侧各测点的差压,p a ; 管道中心起另一侧各测点的差压,p a . b . 4 采用皮托管圆形管道的流速计算 ( 差压计内所充的工作液体为水时)见式 ( b . 3 ): ,一 、 kv 2gakp ( b3 ) 上式化简后得: v 一 .43k,k 俘 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